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
如果美国经济崩溃会发生什么?
如果美国经济崩溃,美国民众将无法获得信贷。银行将关闭。食品、天然气和其他必需品的需求将超出供应能力。如果影响到地方政府和公共事业,将会断水断电。美国经济崩溃将引发全球恐慌。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需求将大幅下降。利率会飙升。投资者会涌向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欧元,甚至黄金。它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因为美元对其他货币失去了价值。如果你想知道经济崩溃时的生活是怎样的,那就回想一下大萧条时期。股票市场在黑色星期四崩盘。到下星期二,它已经下跌了25%。那个周末,许多投资者失去了他们毕生的积蓄。到1932年,四分之一的人失业。那些仍然有工作的人的工资急剧下降,从1929年到1932年,制造业的工资下降了32%。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将近一半。成千上万的农民和其他失业工人搬到加州和其他地方寻找工作。250万人离开了中西部的尘暴区。
1
以史为鉴:二十世纪三次世界范围经济危机揭示了什么
2022 BBC
2022年10月4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根据马克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衰退和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发生。过去100年中,世界目睹多次重大金融危机,其中几次还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经济史学家发现,每一次全球危机前都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危机的爆发总是从金融剧烈动荡、崩溃开始。
下面梳理三次冲击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始于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布鲁克林每日鹰报》头版。经济萧条,华尔街崩溃,一片恐慌。
1929
- 1939大萧条
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42%。从1922年到1929年,股票市场市值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了218%,增势持续了七年。这种前所未有的股市盛况吸引了无数投机资金入市。
当时市场氛围一派乐观,没有人意识到繁荣不会永久,泡沫越大,破裂的后果越惨烈。
1929年10月25日,纽约股市崩盘,1300万股股票被恐慌抛售,一天内市值蒸发近300亿美元。
风暴很快蔓延到欧洲。1931年,从奥地利开始,欧洲数家银行先后倒闭,德国爆发货币和银行危机,进而蔓延到美国、英国、法国,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最终导致全球螺旋式下降,跌入大萧条。
大萧条从1929年持续到1939年,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到1933年,有1500万美国人失业,2万家公司破产,大多数美国银行倒闭。
1928年初,美国经常账户保持大量盈余,而德国经常账户则是大量赤字。当时德国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借贷是通过荷兰、瑞士、奥地利,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以及来自美国的信贷实现。美国股市崩盘、货币供应紧缩,最终殃及德国,德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和外汇急剧减少。
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克雷丹斯塔特银行倒闭,投资者恐慌,出现巨大的资本外流。为了阻止资本外流,德国被迫关闭银行,使马克贬值,实施外汇管制,迫使欧洲银行从英国撤出大量资产,导致英镑贬值。
同年9月,英镑和黄金脱钩,可以自由浮动。到1933年,35个国家放弃了黄金和黄金兑换标准。
1932年出口贸易额比前一年下降35%,德国下降40%,美国下降33%,而英国为7%,加拿大为19%。
在1930-32年期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下降了26%,德国下降了27%,英国和法国下降了18%。
美国和西方世界深陷危机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引入国家福利项目,包括联邦政府向失业者提供援助,为工人提供法律保护,实行严格的产业监管政策和社会保障计划。
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工业活动表明了经济复苏,美国在1933 年4 月和5 月见证了工业的迅速好转。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新政”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第一步。
图像来源,AFP/GETTY IMAGES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
1997年,正处于快速增长的东亚各国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引发更大范围的东亚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打断了持续十年的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繁荣和希望,也暴露出东亚崛起中掩藏的经济治理体系缺陷。
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包括赤字巨大、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膨胀、监管松懈或缺位,以及多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汇率剧烈波动时,这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便不复存在,且无法履行偿债义务。
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崩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爆发前,泰国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利息已超过GDP的4%,泰铢与美元以1:25的固定汇率挂钩,加上存款利率高,吸引了大量外国资金,包括国际投机资金。
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难以维持,1997年7月,被外国投资者抛售的泰铢贬值15-20%,政府干预无效,最终崩溃,风暴即刻席卷东南亚,进而整个东亚。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香港、韩国、日本、台湾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嘎然而止,货币断崖式贬值,恶性通货膨胀,金融体系崩溃或岌岌可危,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
香港虽得到北京出手相助,港币的遭遇不像泰铢、印度尼西亚盾那样一败涂地,却也未能幸免风暴的重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出资共约1000亿美元帮助亚洲各国度过难关,重振经济,东亚和董娜呀各国展开金融机构重组和资本重组,调整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治理模式,加强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设法减少对外部储蓄的依赖。
1998-99年,亚洲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很快复苏。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衰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恶化,被视为自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也是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首次收缩。
次贷危机2007年在美国爆发,后蔓延到欧洲,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危机爆发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宽松,新兴市场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同时金融、地产和商品市场过热、失衡加剧。
和1930年前一样,市场泡沫膨胀,人们相信股票、房价和经济会一直保持增势。事实证明没有不散的宴席。
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下降近4%,标准普尔500指数从2007年的高点下跌45%。
全球GDP增长从2007年的5% 减到至2008年的3.75%,2009年跌到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金融机构的坏账损失达1.5 万亿美元。
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标志金融危机爆发。
信贷冻结使全球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全球需求疲软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油价以及食品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50%以上,新兴股票市场市值蒸发超过40%。国际金融体系受到重创,破坏严重。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信贷市场注入2.5 万亿美元救市,美国通过经济刺激法案,动用公共资从银行购买陷入困境的资产,欧洲国家实施刺激计划,中国政府启动了4 万亿元人民币(5860 亿美元)刺激计划,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当时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决策者面临一项艰巨的挑战:稳定金融,同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条件下,一手抑制通胀,一手促进经济发展。
随后多年的事实证明,对于拉动世界经济走上复苏轨道,国际社会的多边努力特别重要,代表全球19个最大经济体的G20框架和欧盟成为处理全球危机的协调机构。许多研究注意到,在此期间,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显著增强。
国际社会还启动了多边努力来填补管理和监督基础设施方面的空白。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行动包括:购买不良资产,使用公共资金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并提供全面的担保,大国央行协调降低政策利率。这些广泛而强势的措施支持了需求,提升了信心,降低了金融市场内在系统性风险的不确定性。
到2009年10月,经济增长止跌回弹,开始复苏,虽然速度缓慢,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制造业回升,消费者信心恢复,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
到2010年4月,基于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支持性财政政策,世界GDP增长4.3 %。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以史为鉴
1929年大萧条打破了一战前基于金本位制的汇率稳定性,外国资本突然停止流向美国和欧洲。随着英镑贬值,发生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导致竞争性贬值、汇率限制、资本管制和贸易壁垒。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并制定了一套应对挑战的规则。
1972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条款被修订,以使浮动汇率合法化。
随着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失衡,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几个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了资本账户危机,如1994年的墨西哥、1996/97年的亚洲经济体、1998年的俄罗斯、1999年的巴西和2002年的阿根廷。
2008年大衰退,就像1930年大萧条时期那样,全球经济经历了资本流动极度失常、外汇储备争夺、调整的代价分摊失衡、长期停滞以及担忧可能爆发货币战争,体现为货币贬值,汇率限制和贸易壁垒。
而危机带来的失业、经济挫折和社会紧张局势成为各国政府无法避免的挑战,也是危机遗留的长远影响。
2
美元为何如此强势,这意味着什么?
2022 BBC
2022年10月1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同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相比,美元正处于20多年来的最强势阶段。
这意味着购入美元更加昂贵,用美元能够买入更多英镑,欧元和日元。因此全世界的商业机构和家庭都会受到影响。
美元有多强势?
美元指数(DXY)在2022年涨幅高达15%。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对包括欧元,英镑和日元在内其他6种主要货币平均值的指数。
这样看,美元就处于20年来的最高点。
为什么美元如此强劲?
美国央行今年几次提高利率,试图以此遏制物价上涨。此举提高了借贷成本。
这也就意味着拥有诸如美国政府债券这样的金融产品的回报更多,令这些金融产品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债券是政府借钱的途径,政府承诺未来偿付债券利息。因此债卷一般被认为是安全投资。
仅2022年7月,外国投资者就购买了102亿美国政府债券,多达7.5万亿美国债券为外国投资者拥有。
在华尔街投资者蜂拥购买美国政府债券
投资者必须要买入美元才能购买这些债券,这样又促使美元升值。
当投资者为买入美元而卖出其他货币,那些货币就会经历贬值。
在英国政府宣布减税计划后,英镑对美元急剧下跌。
全球经济承受压力的时候,投资者会倾向于买入美元,因为美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使美元成为“避风港”。这也是让美元升值的因素。
乌克兰冲突引发天然气价格暴涨,令欧洲和亚洲的许多经济体都举步维艰。
但美国尚未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困扰。不过虽然美国经济在过去六个月当中一直在紧缩,但商业机构仍然在扩招员工,这被认为是对美国经济有持续信心的表现。
不过美元强势也会对那些在海外盈利的美国公司造成损害,比如苹果公司和星巴克。
据认为名列标准普尔500家的美国公司在国际销售当中可能会损失1000亿美元。
为什么美元兑英镑如此坚挺?
9月26英镑兑美元创下历史新低,1英镑兑换1.03美元,随后略有回升。
英镑今年兑美元比值下降了20%。
英国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公布了多达450亿英镑的减税以及给企业和家庭能源补贴的“迷你预算”(mini-budget)方案后,英镑大跌。
夸西·克沃滕还表示会进一步减税。
许多投资者抛售了英国政府债券和其他英国金融资产,因为他们担心财政大臣的措施会引起政府增加借贷使局面无法维持。
这些都促成英镑币值下滑。
强势美元会如何影响弱势货币的国家?
货币弱势的国家也能从强势美元中获益,因为他们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向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因此会增加自己的出口。
当然这也意味着从美国进口会更加昂贵。
因为石油以美元定价,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燃油价格上涨。
例如在肯尼亚,肯尼亚先令兑美元暴跌到历史最低点,自2022年开始以来汽油价格几乎上涨了40%。
因为美元比较稳定,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公司都以美元而不是本国货币借贷。
随着美元坚挺,用本国货币还贷变得更加昂贵。
阿根廷政府受美元坚挺影响尤为严重。
阿根廷已经临时禁制许多商品进口,包括游艇和威士忌,目的是保护本国的金融储备。
美元坚挺令诸如肯尼亚这样的国家汽油价格飞涨
往家汇美元的劳工呢?
据估计每年海外劳工往本国的汇款约为6250亿美元,这些海外汇款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仅在美国的外籍劳工一年就汇出约1500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被汇往墨西哥,160亿美元被汇往中国,110亿美元被汇往印度,110亿美元被汇往菲律宾。美元越强劲,就能兑换更多其他货币。这样接受海外美元汇款的人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在美国工作的弗雷德从美国向菲律宾的家人汇回美元
在菲律宾的圣琼斯市,伯尔纳德特·科鲁兹(Bernadette Cruz)和他三个儿子生活在一起。
全家都靠她丈夫弗雷德从纽约的汇款生活,弗雷德在过去18年一直在那里做护士。
美元兑菲律宾比绍升值了13.5%。伯尔纳德特说,“菲律宾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包括食品和服务价格。”
各国如何应对美元强势?
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提升利率以支撑本国货币。
在阿根廷,中央银行的主要利率目前为69.5%。加纳的央行主要利率为19%,尼日利亚的为14%,巴西的为13.75%。
本国高利率意味着商业公司和家庭借贷变得更加昂贵。
公司会想方设法生存,可能会裁员。家庭可能会因此节俭开支。
这样也可能引起经济走向衰退。
3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
贬值主要原因和最大风险在哪里
2022 BBC
2022年9月30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9月28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7.2,是2011年有该数据后的人民币的最低值;也是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不断贬值,9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心理关口,然而之后贬值加速,不到两周就突破了7.2。
人民币快速贬值也引来中国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9月28日起,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但并未阻止当日突破7.2。
分析称,美元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大规模减税政策,致使英镑暴跌。28日晚,英国央行下场救市,宣布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9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到7.15,较最低点上涨逾1000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兑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仅为同期美元指数(美元兑六个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升值幅度的一半;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明显升值,在国际货币市场还属于相对强势的货币。
“保七”的心理关口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长期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保七”的心理关口。
2008年次贷危机时,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8一路下跌到6.8。中国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使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8-6.89。
2016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达6.96,中国央行动用大量外汇使汇率停在7元大关之前。
此后,市场对“保七”形成心理预期,认为央行会动用政策手段使汇率稳定低于这个数字。因为一旦突破这个关口,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人民币未来贬值的预期进一步放大,使外资加速撤离,届时稳定汇率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2019年8月5日,受当时中美贸易战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元关口,创逾11年新低。
当时央行官员出面淡化“破七”的意义,称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之后人民币在之后升值,一度达到6.3。今年9月15日再次“破七”时市场反映并不强烈,但不到两周急跌到7.2,引起了更多讨论。
影响汇率的因素
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供求”关系。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其价值就会提高,也就会升值。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包括:
- 经济:经济强势,货币就会坚挺,因为其他国家要来投资,需要当地货币才能实现,这就会提升需求。
- 储蓄:比如,中国央行加息,涨利率,人民币储蓄和投资的吸引力就会增强,因为回报率更高。这样,对人民币的需求就会增加。美元这一轮升值,就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
- 国库:官方银行的账目状况——或者说存了多少钱、欠了多少债——也会影响汇率。
- 投机:汇率受货币投机者——根据对未来事件的期待值买卖货币的人——影响相当大。汇率的当日浮动绝大多数都取决于投机者的动作,或者他们对一个国家经济前景的信心。
美元为什么会上涨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既然人民币贬值是因为美元大幅上涨,那么美元为何涨得这么快?因为,美联储近期为了控制通胀而多次大幅加息。
美联储加息后,意味着更高的利息回报和金融资产回报,这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国际资金,回头流入美国市场。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美元流出,会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但贬值并非全无好处,对于制造业大国中国而言,人民币贬值就有利于中国外贸订单。因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中国商品变得更便宜,更有竞争力,也就能吸引更多订单。
贬值带来的风险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货币快速贬值隐藏着巨大风险。
比如,在1994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其中墨西哥尤甚,货币大幅贬值,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量资本从墨西哥流出,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墨西哥国内爆发大规模的货币危机。
2018年9月,美元走强,也带来了一波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分析,深层原因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趁着美元贬值,借债较多,远超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当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时,他们无力偿还,导致货币和经济的崩溃。
就中国而言,人民币贬值可能激发资本外流,或者给资产泡沫带来很大压力,因此中国也不希望人民币贬值过快。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也撰文分析,人民币贬值会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外资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出中国资本市场,其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大,也不利于中国进口产业的长期发展。
4
美国通胀暴涨超预期从战争到选举的四大影响
2022 BBC
2022年6月15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6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数据显示,未经季调的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6%。
该数字出乎市场预期,原本市场已经开始预估通胀见顶,有下降的趋势。分析机构普遍预期5月的CPI与4月8.3%持平。但最新数据不仅为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而且已是美国CPI连续第六个月突破7%。
股市应声下跌,当日下跌后,纳指在本周一继续跌4.68%,创下2020年10月以来收盘最低。
美国劳工统计局在同时发布的报告中称,这一增长具有广泛的基础,其中住房、汽油和食品的贡献最大。其中能源价格指数在5月同比上涨34.6%,为2005年9月以来的新高;食品价格更是同比增长10.1%,更是1981年3月以来新高。
对于美国政府官员而言,这一数字意味着通胀问题愈发棘手。美国财长耶伦日前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承认误判了通胀走势,对通胀不可再用“暂时性”来形容,背后的原因是未预料到新冠多个变种对美国的影响,以及俄乌冲突对美国食品、能源价格的影响。
美国总统拜登也坐不住了,CPI数据发布后,美国白宫连发两条关于通胀问题的简报。拜登把矛头对准能源企业,他警告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以及炼油企业不要趁火打劫,坐视价格上涨并过度获利,从而让美国家庭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通胀再创新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从股市、选举到战争,对全球产生影响。
股市跳水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通胀再创新高,股市应声跳水。
周五发布新数据后,美股三大股指立刻跳水,纳指期货由上涨转为下跌1.28%。周末过去,跌势继续。6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其中纳指领跌4.68%,创下2020年10月以来收盘最低。标普500指数下跌近4%,较今年1月的高点跌幅超21%。
不仅如此,全球同此凉热,美股大跌之下,欧洲股市、港股也都跟随美股跳水。
为何通胀高企,会导致股市下跌?背后的原因是,为了控制通胀水平,美联储必须加息。加息意味着,银行在给企业或个人放贷时的利率也水涨船高,此举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通胀,从而给经济降温。
那么美联储如何实现加息?实际上,美联储只要向市场抛售美元国债,就可以回收美元,当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减少时,美元的融资成本就自然上升,如此就实现了加息。
而美联储回收美元,可能会减少流入股市的资金,股市也就相应下跌。
举例而言,互相联通的几个水池,就像股市、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如果从一个水池里抽掉一部分水,其他水池的水位也会相应下降。
CPI数据一出,关于美联储加息的消息甚嚣尘上。《华尔街日报》在6月13日发稿称,美联储很可能在6月议息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随即,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立刻飙升到95.5%。
中国经济复苏
图像来源,AFP VIA GETTY IMAGES
超预期的通胀可能导致美联储大幅度加息,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而言,也不是好消息。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元有更高的利息回报和金融资产回报,这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国际资金,掉头回流美国市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美元流出,会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从6.3跌至6.8左右。
对于像中国一样的新兴市场而言,货币快速贬值隐藏着巨大风险。比如,在1994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其中墨西哥尤甚,货币大幅贬值,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量资本从墨西哥流出,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墨西哥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货币危机。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撰文分析,人民币贬值会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外资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出中国资本市场,其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强,也不利于中国进口产业的长期发展。
中期选举
图像来源,REUTERS
对于拜登而言,他更关心的是11月举行的中期选举。这场选举至关重要,也可能被居高不下的通胀所影响。
美国国会由两院组成——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共同制定法律。
两院共有535名国会议员:
- 其中有100个参议员,美国50个州,无论大小,各有两名参议员代表本州岛。参议员任期六年,每两年有三分之一的参议院议员面临竞选连任。
- 其余435个议席为众议员,每位众议员代表各自所在州的一个特定选区,任期两年。
目前,民主党以极微弱多数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这使得民主党出台任何一项法案都要寻求每一位民主党议员支持,这使得一些保守的民主党人——而不是共和党人——已经阻止了几项总统的重大提案。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而马上要举行的中期选举将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4个。共和党只需要再赢得五个席位就能夺回众议院多数席位。参议院更悬,共和党今年中期选举只需要再赢得一个席位即可夺得控制权。
中期选举的初选将于5月至9月期间在全国各地展开。如果惨败将使总统更难出台新法律。而且一些共和党人表示有意深入查查拜登政府的事务,比如阿富汗撤军,以及拜登之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境外交易丑闻。
已有迹象表明,2022年中期选举可能会是一场所谓的“浪潮选举”(wave election),共和党将席卷多数席位——根据最新路透/益普索民意调查,总统拜登的支持率五月尾降到最低点, 六月初略有反弹,升到42%, 但仍有52%的美国人不满意拜登的工作表现。
美国民主党籍战略家厄尔门多夫(Steve Elmendorf)表示,大部分美国人的情绪不会太取决于乌克兰,而更看重经济是否真的复苏。
拜登似乎很清楚其中利害,他也曾表示,美国选民通常不会根据海外事件来投票;相比之下,汽油价格飞涨更可能使得美国人更加难受。
而通胀高居不下,中期选举的初选已经展开,这个问题被耶伦形容为“不可接受的水平”。
对华关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拜登政府内一些官员看来,解决通胀的手段之一是取消对华关税。
特朗普政府时期以301条款调查中国商品,主要针对中国盗用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问题,但随着贸易战不断升级,从自行车到服装,几乎所有中国输美商品都被纳入其中。
包括耶伦在内的一批美国官员和经济学家认为,削减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
全美零售商协会(NRF)也站在支持者一边。该协会会员包括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他们在5月18日致信拜登,呼吁降低或取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全美零售商协会声称,取消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华关税,可以使物价指数降低多达1.3%。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为代表的官员,更倾向于保留这些关税,以制定一个更具战略性的中国贸易策略,保护美国的就业,同时重塑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贸易行为。这种做法甚至可能包括开征新的战略性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对华关税是否取消,在拜登政府内部还处于僵持不下的状态,然而最新的通胀数据出台后,或许可以打破僵持的局面。
俄乌冲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世界主要产油国2021年7月均已同意增加产量,以降低油价过快增长,缓解世界经济复苏压力。但供应似乎仍跟不上疫情后的需求。
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可能乐见美国通胀居高不下。
澳大利亚退役将军和军事学者瑞安(Mick Ryan)说,“在短期内,任何一方取得压倒性的作战或战略胜利的前景都不大。交战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在战略上进行决定性打击的能力。”
BBC外交事务记者詹姆士·兰德尔也认为,俄乌战争可能会持续数月——如果不是数年的话——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部队在相互消耗。
兰德尔称,“双方互有得失,优劣事态也来回变化。双方都不愿意放弃。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他可以通过表现出战略耐心,来获得利益,他赌西方国家会患上'乌克兰疲劳症',从而更加关注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中国的威胁。”
不仅国内的通胀会牵扯拜登的注意力,而且如果俄乌战争结束,有助于能源价格下降,帮助解决通胀问题。
5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加息通胀幅度已创40年新高
2022 BBC
2022年3月17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2022年1月CPI同比上涨7.5%,创40年以来的新高,已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突破7%。
3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即0.25%),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0.25%—0.5%,这是2018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
不仅如此,美联储还透露更激进的措施,预计将在今年加息六次政策会议上,以加大努力减缓处在40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此外5月将宣布缩减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进程。
俄乌冲突为美联储控制通胀带来新变量——俄罗斯是主要能源出口国,乌克兰是主要粮食出口国,两者都对全球通胀至关重要。
靴子落地
今年1月议息会议以来,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持续扰动美股市场,标普500指数较高点下跌约10%。2月,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40年以来新高,外界对加息的预期开始高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在上述CPI数据公布前,很少有人预计3月份美联储将加息0.5个百分点,因为自2000年5月以来,美联储从未一次升息50基点(即0.5个百分点),而且大约自1980年代以来,美联储从未以升息50基点开启紧缩周期。
但CPI数据公布后,美国圣路易斯联储银行总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由于通胀数据达到近40年来的最高水平,他已“明显”变得更加鹰派,他现在希望在未来三次美联储政策会议上升息一个百分点。
路透社也表示,物价跳升幅度超乎预期,不仅让通胀放缓的期望落空,还强化了外界认为美联储脚步落后于形势的观点,美联储因而面临更大压力,需采取更强硬立场打击通胀。
最终,靴子落地,美联储选择加息25个基点,虽然幅度较小,但明确了未来会采取更激进的加息和缩表政策。
美联储加息究竟指什么?
俄乌冲突导致的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美国短期通胀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具体而言,是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简而言之,该利率是美国银行和银行之间互相借钱时的利率。本次提高0.25%后,将该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0.25%—0.5%。
如果这一利率升高,银行在给企业或个人放贷时的利率也水涨船高,此举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通胀,从而给经济降温。
反之,如果降息,银行放贷的利率就会降低,借钱成本更低,将刺激企业和个人贷款,一般来讲,整体经济得到刺激,变得更加活跃。
美联储通过调节这一利率来达到一个目的——保持美国最大限度的就业和物价稳定。在经济疲软时降息,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资金,刺激经济。在经济强劲时加息,减少货币供应,降低通胀,防止经济过热。
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美联储为了增加货币供应,提振经济,当时一度降息至0-0.25%。这一超低利率维持了七年。2015年底美联储开始一轮长达三年的加息通道,连续加息九次。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在2020年3月紧急降息,一次性降至0-0.25%,利率又回到2008年底的零利率时代,并维持四年,直到现在。
通胀压力
图像来源,REUTERS
加息之后,更高的借款利息有助于对抗物价上升,因为它会降低人们对汽车和房屋等产品的需求——这是美国通胀的两大驱动因素,而这一次的通胀持续时间和幅度已经远远超过美联储官员最初的预期。
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未经季调的美国2022年1月CPI同比上涨7.5%,创40年以来的新高,已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突破7%。
当通胀率维持在低水平(2-3%)时,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润滑剂”,因为物价的小幅上涨可以提升企业家的收入,刺激他们进一步投资,增加经济活力。
大多数经济学家也将2%作为通胀目标,长时间大幅度偏离这一目标,被认为是危险的。因此,对于扮演央行角色的美联储而言,如何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胀成为当务之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后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当务之急”,他表示,将美国通胀问题放在首位,并称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程度已经到了“不健康的水平”,工资增长需要放缓,从而使通胀降温。
鲍威尔在讲话中称,美国通胀已经高于美联储长期2%的目标。美国的总需求非常强劲,瓶颈和供应约束限制了生产恢复的速度。这些供给侧的扰动比预期持续的时间更长,力度更大,价格上涨压力已经广泛传播到商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
俄乌冲突
鲍威尔还表示,俄乌冲突导致的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美国短期通胀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2020年,俄罗斯每天开采1050万桶石油,出口500万至600万桶,其中一半出口到欧洲。
3月7日,在美国和欧洲提出可能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后,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在上周上涨21%后,又上涨了18%,至每桶近140美元,之后略有回落。
燃料和能源是商品制造和运输所需的基本成本,因此油价上涨不仅推高了燃油价格,还推高了其他所有东西的价格。
此外,战争也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粮食生产大国。摩根大通农业经济学高级研究员万迪乐(Wandile Sihlobo)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产量占全球的14%,占全球出口的29%。
作为乌克兰圣诞装饰品的一捆小麦。
英国巴克莱银行估计,这些结合在一起,可能导致“滞胀”冲击。他们已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1个百分点。
滞涨指停滞性通货膨胀,一般是经济停滞、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同时出现。一个经济体陷入滞涨后,生产下滑,导致失业率上升,甚至出现破产潮。
6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什么油价飙升可能影响美国选举?
2022 BBC
2022年3月2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作为能源大国的俄罗斯,遭西方国家严厉的经济制裁。国际市场对原油供应忧心忡忡,促使油价快速上涨——布兰特原油超过每桶100美元,达到2014年9月以来最高位。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原油上涨使抑制通胀更难,也更急迫。
今年秋天,拜登政府将面对中期选举的考验,分析人士认为,相比乌克兰局势,通胀持续高位将伤害拜登的支持率,从而使民主党输掉中期选举。
世界主要产油国2021年7月均已同意增加产量,以降低油价过快增长,缓解世界经济复苏压力。但供应似乎仍跟不上疫情后的需求。
油价高企
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美国,每天出口400到500万桶原油和200到300万桶成品油,主要买家有中国、欧盟、韩国、印度和日本等。
对于欧洲,俄罗斯的角色尤其为重要,比如俄罗斯就占据欧洲约40%的天然气市场。
因此在欧美对俄罗斯施加严厉制裁时,并没有针对原油、煤炭或天然气出口,以此减少对自身经济的伤害。
即便如此,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推升油价, 国际原油交易大受影响。
首先,战争使贸易、航运和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来自俄罗斯的货物的风险。就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几小时后,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嘉吉租用的一艘散装煤船在黑海乌克兰水域被炮弹击中。
此外,买家还会担心与被视为进行非法战争的国家做生意而引起公众和投资者的反感,因而回避购买俄罗斯的原油、煤炭和天然气。
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推高原油价格,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都为美国政治带来连带效应。
平抑油价的关键还在于石油生产国增加产量。
中期选举
今年11月8日,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众议院435个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4个都将进行改选。这场选举被视为拜登的期中考试,如果失败,民主党可能失去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使执政下半场推行任何政策都会受阻。
目前的形势对拜登来说并不乐观,美国广播公司(ABC)与《华盛顿邮报》共同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仅37%的受访者对拜登的工作表现表达认可,创下当选来的新低;同时,持负面意见的比率高达55%,更有44%的人表示强烈不认同拜登施政表现。
短期来看,俄乌战争对牵扯拜登的精力,不利于他扭转选情。“乌克兰局势确实分散了拜登的注意力,”共和党战略家李德(Scott Reed)说,“这让他远离了选民关心的问题:通胀、汽油价格、边境。”
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称,“他(拜登)现在不谈政治,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与外国领导人的通话,或者他下一步要与谁交谈。”
中期来看,高企的油价将使美国的通胀雪上加霜,选民的痛感累积下,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集中表达。
美国民主党籍战略家厄尔门多夫(Steve Elmendorf)表示,大部分美国人的情绪不会太取决于乌克兰,而更看重经济是否真的复苏。
拜登似乎很清楚其中利害,他曾表示,美国选民通常不会根据海外事件来投票;相比之下,汽油价格飞涨更可能使得美国人更加难受。
长期来看,一旦俄乌战事拖延,舆论会认为拜登在处理这一问题上跌跌撞撞,那么共和党人很可能将总统描绘为软弱无力、过于被动,无法对抗普京,对于支持率一再探底的拜登而言,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惨败。
不过厄尔门多夫也提醒,对拜登来说最有利的情形是,最短时间内如果美国及其盟友能够有效回击普京,支撑起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同时避免美军直接参战,将可能提高他的政治声望。
中国的角色
拜登也在努力平抑油价,以应对上述中期影响。
路透社援引OPEC+的一名消息人士和一名资深业内人士称,美国及其盟友正在考虑释放石油储备。OPEC+是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产油盟国组成。
《华尔街日报》也报导称,美国及其盟友正在考虑释放7000万桶石油;彭博社则称,它们正在考虑释放约6000万桶原油。
此前,拜登为了应对通胀已经释放过一轮原油储备,去年11月美国宣布从储备中释放5000万桶石油,并表示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也将这么做。
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确实如拜登所言,纷纷表示表示,将向市场释放少量石油。
但中国似乎没有配合拜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其行动举足轻重。
路透社援引两名石油交易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初在北京会晤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后,北京立即加大了石油购买力度。一位从事石油交易的消息人士表示,“我们从2月初就收到了(来自中国买家的)新请求,要求将更多石油运往中国。”
7
俄罗斯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遭国际金融制裁,中国能起什么作用?
罗素·霍顿(Russell Hotten)
BBC记者
2022年2月27日
反对俄罗斯的抗议者要求国际金融制裁俄罗斯,把俄罗斯从全球银行间系统中排除出去
欧洲联盟、美国、英国和其他盟国达成协议要将一些俄罗斯银行从“全球银行间系统”(SWIFT)中排除出去,这是世界许多金融机构使用的一种国际支付系统。
“全球银行间系统”使全球范围内的资金交易更方便,用全球银行间系统进行制裁旨在打击俄罗斯的银行网络和通过该系统取得资金的能力。
“全球银行间系统”
“全球银行间系统”堪称全球金融大动脉,让资金顺畅快捷地跨境流动。“全球银行间系统”的英文缩写SWIFT意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全球银行间系统”创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这个系统将200多个国家的11000个银行和机构相连接。
不过“全球银行间系统”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一种快速信息系统,被用来通知用户付款何时发送,何时到达。
“全球银行间系统”每天发送4千万个信息,涉及公司和政府间万亿美元的交易。
俄罗斯交易占了其中的1%。
谁拥有并控制全球银行间系统?
“全球银行间系统”由美国和欧洲银行创立,他们不愿意让一个单一机构开发他们各自的系统并对全球银行间系统形成垄断。
“全球银行间系统”由两千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共同所有,并由比利时国家银行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央行联合监督,这些央行包括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
“全球银行间系统”帮助其成员以安全方式进行国际贸易,但不应该在争端中做出偏袒。
但在2012年伊朗因为核项目受到制裁后,作为制裁内容的一部分,伊朗也被禁止使用“全球银行间系统”。该制裁令伊朗几乎损失了占其外贸30%的石油出口收入。
“全球银行间系统”表示他们对制裁决定没有影响力,强加给他们的决定都由政府做出。
面对制裁,俄罗斯银行可能会绕道通过诸如中国这样的没有制裁俄罗斯的国家进行国际支付活动
“全球银行间系统”的制裁会对俄罗斯产生何种影响?
在现阶段还不清楚哪些俄罗斯银行会被从“全球银行间系统”中排除出去。今后几天会有相关消息公布。
欧盟,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声明说,从该系统排除俄罗斯会“确保这些银行和国际金融系统脱离,影响他们在全球运行的能力。”
制裁旨在让俄罗斯公司无法使用“全球银行间系统”提供的顺畅,快捷的交易手段。这会让俄罗斯能源和弄农产品出口的收入受到严重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银行可能不得不直接联系,于是就会产生延误,增加交易成本,最终会切断俄罗斯政府的收入。
俄罗斯曾经面对过被从“全球银行间系统”中排除的威胁,那是在2014年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时候。当时俄罗斯表示实行“全球银行间系统”制裁无异于宣战行为。
当时西方国家并没有将制裁威胁付诸实施,但是那次制裁威胁让俄罗斯开始发展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
为应对受到“全球银行间系统”制裁,俄罗斯政府已经建立了本国独立的支付卡系统,该系统被称为“米尔”(Mir)。不过目前使用俄罗斯这种卡支付系统的外国银行很少。
为何西方在全球银行间系统制裁问题上有分歧?
一些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一度对用“全球银行间系统”制裁俄罗斯并不情愿。
俄罗斯是欧盟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主要供应国,在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另寻其他途径并不容易。加上能源价格飞涨,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不希望看到油气供应受到进一步干扰。
而那些有俄罗斯欠款的公司在制裁发生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从俄罗斯取得还款。一些人说,这种制裁会带来的国际金融混乱太大。
俄罗斯前任财政部长库德林·阿列克谢·列奥尼多维奇(Kudrin Alexey Leonidovich)说,俄罗斯被“全球银行间系统”排除会让俄罗斯经济收缩5%。
但是有人怀疑制裁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持久冲击。俄罗斯银行可能会绕道通过诸如中国这样的没有制裁俄罗斯的国家进行国际支付活动,而且中国也有自己的支付系统。
8
纽约市长:美国经济已衰退 华尔街正在崩溃
发布时间:2022-07-30 10:59:13
来源:海外网 | 作者:李萌
海外网7月30日电据美国《纽约邮报》新闻网站报道,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于当地时间28日警告,美国经济已进入衰退,华尔街正在崩溃。
亚当斯在纽约斯塔滕岛出席一场活动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无法想象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正在崩溃,我们正处于衰退之中。”《纽约时报》表示,这一说法与白宫相对乐观的表态相矛盾。
白宫此前称,尽管经济正在放缓,但白宫正为应对高通胀做出努力,使国家走上正确道路。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继美国第一季度GDP年化环比下降1.6%后,第二季度的GDP年化环比又下降0.9%。接连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令美国国内舆论出现“经济衰退”的热议,民众担忧美联储为遏制通胀采取的措施会适得其反。(海外网 李萌)
9
重磅! 联合国罕见示警:全球经济濒临崩溃,比08年更惨?美国开启收割全世界财富
来源:美国华人生活
公众号新闻
联合国罕见示警:全球经济濒临崩溃,比2008更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于3日警告,世界正处于经济衰退边缘,而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比2008年金融海啸、2020年疫情冲击更严重的破坏,届时所有区域都会受到影响,但亚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恐怕首当其冲,甚至濒临债务违约。
没错,美联储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加息了。
UNCTAD发表“2022年贸易及发展报告”说明,多年以来,全球政策制定者未能提振通膨,或者推动更健康的经济成长,经历长期超低利率后仓促升息,导致现在局面。若各大先进经济体持续升息,单靠货币政策解决生活成本危机,却未寻求其他管道,也没有解决贸易、能源及市场的供应面问题,恐怕把世界推向全球经济衰退与停滞。
CNBC报导,UNCTAD建议,各国应该提高薪资,对社会基础建设挹注更多公共投资,以促进就业、提高生产力,改善能源效率。也应该考虑税制改革,包括增收财富税及暴利税,减少累退税及税收漏洞,打击企业及富有人士的避税天堂。
UNCTAD秘书长格林斯潘(Rebeca Grynspan)表示,“我们仍有时间从经济衰退的边缘走回来。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改变方向。”她唿吁各国采取更务实的政策,进行暴利税、反垄断措施、策略性价格控制,并且更严格控管商品投机行为。伦敦独立经济研究机构“凯头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观点也与联合国相符。该机构4日引述全球工业活动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示,全球产业显着弱化,且在未来几月,恐怕受高通膨与升息影响,进而表现得更糟。资深经济学者麦克亚当(Simon MacAdam)说,唯一一线曙光就是闲置工业产能可以舒缓全球短缺,减轻商品价格压力。
美国自己加息,却收割全世界财富?!
“ 过去的40多年里,美联储6轮加息,引发了5次金融危机”
美元出征,寸草不生
有句话叫做“老美一加息,全球大喘息”。
因为美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更是世界的货币。
学术界对此也有个雅号,美元霸权。仔细品一下这个“霸”字。意思就是你愿不愿意,你都得用。美元早期和黄金捆绑,玩崩了之后,最近这几十年又和石油捆绑。靠着中东一帮小老弟们的托举,美元在全球市场都有着充分的渗透。
因此,掌握着「世界货币」主动权的美国,还顺便学会了一个大招:24小时连夜印钞。这地球上流通着多少美元,那都是我说了算。
- 要想来多点,那就开启印钞机,顺便搭配个降息和量化宽松,把美元放出去
- 想要来少点,那就关上印钞机去加息,顺便搭配个缩表,把美元收回来。
这印钞机的一开一关,美元的一放一收。美联储的放水和抽水,就形成了所谓的“美元潮汐”。那美元潮汐是怎么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呢?
先来说说高水位的时候,也就是美联储降息、印钞、大放水的时候。这时候美国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多,多了就不值钱。更何况降息的时候,借钱也便宜。所以这时候美国本土的美元,就会流向全球各地,去异国他乡的新兴市场,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比如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像是越南这种好地方,去投资工厂、投资房地产,甚至直接进入到越南的股市。
那得到美元投资的这些地方,经济自然是一路起飞,一片繁荣。可老美会一直这么给人做嫁衣吗?很快就到了收割的时间。
当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到达一定瓶颈放缓之后,美联储就会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不放水了,不降息了,印钞机也不开了。这时候,就进入到了低水位的状态,开启了大家熟悉的美联储加息周期。
你想想看,还躺在越南市场的那批美元,他们会怎么想?俩选择,要么继续呆着不动,但市场不怎么发展了;要么回到美国的银行,那边儿加息后的利息可不少。所以怎么选?必定是回到美国的市场。那这下可好,新兴市场里的资金大规模撤出,离出现市场泡沫就只有一步之遥。而美元一撤,其他资本一看情况不对,也会跟着抛盘,甚至发生踩踏。工厂停工、房地产暴跌、股市暴跌。再严重点,就是金融危机。
上世纪80年代初。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都是这美元潮汐镰刀下的韭菜。这一波高水位,一波低水位,一放一抽,就会把经过的地方,洗劫一空。正所谓美元出征,寸草不生。但是这还没完,你在海边看过潮汐么?潮汐的精髓就在于:停不下来。
被收割过一波之后的国家,各种资产直接跌入谷底。而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因为货币贬值,而大幅倒退。这时候的美国,拿着从全世界套现离场赚到的钱,以救世主的形象,再次降临在这些崩盘的国家面前。
美国会用白菜价,抄底这个崩盘国家的核心资产,控制该国的核心经济命脉。然后静静地等待下一轮加息。反复数轮,彻底榨干到破产,或者收编为傀儡国,才肯罢休。
10
中共二十大:
四件商品折射习十年经济发展正反面
2022 BBC
9 小时前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12年,习近平成为中共总书记,中国经济也逐步进入“习时代”——在他之前,1990年代总理朱镕基“趟地雷阵”,改革国企并塑造市场经济,打造了中国发展的新轨道;进入胡锦涛、温家宝主政时期,中国经济沿此轨道前行,体量膨胀四倍。
回顾最近的十年,从数字上看似乎是成功的,GDP增长超过一倍;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甚至一场全球疫情,给中国带来世纪挑战。
今年10月,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以此为契机,BBC中文采访专家,希望藉由四种商品,深入经济发展的细枝末节,理解过去十年,从而一窥未来之路。
手机:制造业的正反面
中共二十大:四件商品折射习十年经济发展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正面:“世界工厂”与互联网大潮
“手机最能代表中国过去十年的经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认为,它是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产物。比如一台iPhone,美国研发,韩国供屏幕,日本供摄像头,台湾供芯片,最后在中国组装,再发往全球各地。
小小的手机蕴藏着中国的财富密码。1994年,时任中国副总理朱镕基革除汇率双轨制(两者相差超过30%),外汇黑市消亡,人民币大幅贬值,再加上廉价劳动力,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优势明显。
7年后中国加入WTO,全面进入世界贸易体系。此后经年,“世界工厂”蓬勃发展,2016年高峰时,中国生产了全球74%的手机,是“中国制造”的代表。
附着在手机上的移动互联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十年,得益于3G、4G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兴起。
“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庄太量举例,十年前很多中国人甚至没有银行账户,但现在超过十亿人已快速实现金融普及。
打开一个中国人的手机,每个App背后几乎都是千亿级大企业——滴滴出行、微信、淘宝、京东、美团,等等。
这些企业蹿升的速度更令人咋舌——拼多多成立三年即赴美上市,估值超过1500亿元;趣头条从成立到上市,甚至只用27个月。
对中国来说,这些财富故事,虽然疯狂,但并不陌生。1978年开始,中国挣脱计划经济的枷锁——从“小岗村”到“深圳特区”,对旧秩序的冲击和突破,为中国不断赢得时代红利。
反面:劳工权利与环境代价
有潮起,就有潮落。
智能手机从方兴未艾到逐渐萎缩,也发生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5年达到5.22亿台的峰值后逐渐回落,2022年预计已经萎缩到十年前的水平。
如果仔细计算,中国造手机赚不了什么钱。以iPhone7为例,根据IHS Markit公司统计,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的毛利达283美元,美国和日本供货商拿到68美元,台湾拿到48美元,中国作为组装厂只能拿到8.46美元。即便这点利润,在中美贸易战后,其中不少还转移到越南和印度。
手机已算中国制造中的“高精尖”产品,更多传统制造业利润更薄,模式更粗放,带来的环境负担更加沉重。
2014年9月30日正午,24岁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从17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离开提醒世人,那些在流水在线组装手机的年轻人,境遇并不好。
许立志还是位诗人,他如此描写自己的青春——“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他的诗句提醒决策者,虽然经济起飞,但低水平重复劳动,不仅无法构建伟大的经济体,还会消耗年轻的灵魂。
许立志死后第二天零点,他此前设置好的新浪微博定时发出,只有四个字——“新的一天”。这条微博直到今天还有人不时造访,留下只言词组。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负面后果是中国一度出现了严重的雾霾。
互联网上的创富故事,在过去两年似乎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几乎没有预兆,2020到2021年,针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调查,颇为戏剧性地拉开大幕——马云在公开演讲中对金融监管者“开炮”,随即蚂蚁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滴滴“先斩后奏”赴美上市,一周内就被审查、下架,不到半年即遭退市;此外,阿里收到182亿巨额罚单,腾讯被停发游戏版号。
中国新经济似乎从“破坏藩篱”进入了“重建秩序”的时代,监管替代改革,成为主题词。
不过庄太量提醒,无论互联网、教育培训和房地产,政策要留有余地,管一定要管,但不能一管就死,政策没有回头性的伤害太大。这是过去十年的一个教训。
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正反面
正面:“脏活累活”少干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产业升级计划“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脏活累活”少干,“难而赚钱”的活多干。该计划选取十个领域,无一不是科技前沿、潜力巨大的领域,新能源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有分析师测算,汽车通过带动效应,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0.41%;而在汽车行业巨变过程中,中国希望从德美日的跟随者,实现弯道超车,变为领跑者。
另一方面是战略考虑,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中国70%石油依靠进口,其中7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70%石油用在了汽车行业。“这三个'70%'会死死卡住我们的脖子,很容易被人切断,而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发展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中国扶持的方法也很直接——补贴。根据中国媒体测算,在12年间政府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了1500亿元。最终成效颇为显著——2012年新能源汽车仅销售12791辆,2021年销量突破352万,增长270多倍。中国也在2015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并保持至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反面:中美贸易战的冲击
“中国制造2025”中所列行业或多或少都得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在崇尚自由经济的国家看来,这种模式不可接受。实施三年后,该计划激怒一个实力强劲的反对者——美国。
2018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通过“301法案”,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随即“被迫反击”,随着双方不断加码,关税最终几乎涵盖所有商品。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打了一场世纪贸易战。
美国并不避讳原因,在2018年8月加征第二波关税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279个关税项目,直言因其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之后在谈判桌上,美国也提出条件,要求中方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的补贴和支持。
这些关税,横亘在两个庞大且互相嵌入的经济体间,历经总统换届和新冠疫情,至今仍未消散。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贸易战影响下,中国2019年前11月对美贸易萎缩11%。
庄太量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外部在经历一个“大周期”,即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打压,中国经济总量触及美国的三分之二时,爆发贸易冲突,可以说是历史必然,这个过程中国比较被动。
“当然,必然中也交织着偶然,如果不是特朗普,外部挑战可能来得不会这么快。”
关税之外,贸易战还以各种禁令的方式持续升级和蔓延,演化为科技战,甚至某种程度的中美脱钩。比如,当美国下达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后,其手机业务瞬间缩水。
“未来10年,中国很不幸将会陷入地缘政治博弈的严酷环境当中,而且将影响到所有方面。”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认为,地缘政治以及伴随的民族主义情绪,未来可能会有支配性影响力。
房子:金融风险的正反面
正面:拉动内需,建造城市
“用一件商品代表过去十年,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房地产,”陈功认为,房子凝聚了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房地产有关。
房地产上游有建材、化工、钢铁、工程机械,下游家电、家具、装修等,涉及行业多,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关键。1998年朱镕基就任总理四个月后,中国正式结束福利分房,开启住宅商品化时代。
中国房地产开发沿袭香港卖“楼花”的模式(预售制)——向银行借贷数以亿计的资金买地,之后几个月内就开盘售楼,收回资金后,再买更多的地,借更多的债,开更多的盘。
城市大规模建设、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也在这一过程中大举卖地,充实财政;居民买房炒房,实现资产增值,似乎实现了一个难得的多赢局面。
2016年,这种模式几乎到了巅峰。彼时中国开启一轮棚改货币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再次量价齐升,房企们通过激进的高杠杆操作,搭上政策的东风,瞬间膨胀,也将恒大老板许家印推上中国首富的位置。
反面:明斯基时刻
但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特性也逐渐显现,随着楼市走高,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在大举借贷,风险不断累积,像一个内部翻滚的压力锅。
当资产带来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一些房企甚至个人只能进行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式融资,压力达到峰值,随时可能爆炸。
而一旦“暴雷”,背负巨额债务的购房者,无力消费,经济陷入停滞,30年来发生在日本的恰恰是这一幕。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讲座教授、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Albert Park)认为,中国经常通过积极扩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来刺激经济,实现高目标增长率。这些资金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加速了杠杆过高的开发商的建设活动,导致房价快速上涨。朴之水称其为“不惜代价地增长模式”。
泡沫破裂的剎那被称为“明斯基时刻”,2017年,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员口中,似乎预示着地产盛筵的终结。
中国楼市也在此后迎来了决定性转变——从拉动内需的火车头,变为防范风险的监管对象。
打压楼市的政策随之加码,2020年中国对重点房企融资提出“三道红线”,对金融机构提出房地产贷款限制,至此天平终于倾斜。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沈痾下猛药,副作用也很强。几个月内,高杠杆运作的100多家房地产企业,相继出现债券违约,资金炼断裂,甚至倒闭,“烂尾楼”成批出现。到了2022年,数百个楼盘的购房者在网上联署声明,宣布“烂尾楼”若不复工,将不再缴纳贷款。这波“停贷潮”也成为地产时代走向衰落的悲剧脚注。
朴之水认为,这一过程体现出中国正在努力转变不惜代价的增长模式,即使在经济放缓时,也有意识地避免过度信贷,甚至会允许过度杠杆化的开发商破产。
口罩:疫情下经济的正反面
正面:疫情后快速复苏典范
2019年末,中文互联网流行一句话——“2019年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当时,这句话被很多人批评为耸人听闻,但回头来看,似乎一语成谶。因为一场疫情,中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疫情三年,中国经济的跌宕起伏,直追改革初期的动荡年代。
口罩作为疫情下亟需的商品,最能体现这种动荡。
2020年一季度,中国首尝疫情苦果,经济出现40年来罕见的萎缩。疫情之下,急需的口罩产能却萎缩到平日的60%,仅1000多万只。甚至在1月底,还需要紧急进口5600多万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当年二季度,疫情被快速控制,经济已经由负转正。此时,疫情中心转移到其他国家。口罩也在此行列,根据海关数据,2020年3月份至年底中国出口2242亿只口罩,相当于为中国以外全球每个人提供近40个口罩。
数据背后是中国制造业迸发出的惊人能量。众多与口罩毫不相关的制造业企业转战这个领域,比如深圳的比亚迪,用了17天实现口罩量产,两个月后,这个造车巨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不仅口罩,整个中国贸易形势都一片大好。2020年下半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止跌转涨,出口增长远超预期。在如此高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中国外贸继续高歌猛进——全年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贸易战三年及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后,中国贸易规模全球占比反而达到了历史峰值。
反面:坚持“清零”的代价
再次令人没想到的是,2022年,经济形势再次出现反转,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还在“清零”的主要经济体。多数国家已经选择与病毒共存的情况下,海外需求开始回升,中国的封控措施却导致供应链不断遭受打击。再迭加房地产行业和消费市场的低迷,中国经济陷入困境,2022年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仅增长0.4%,几乎停滞。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防疫政策上的巨大落差,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长期隔阂。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疫情期间的一系列事件,让“开放”还是“闭关”成为关注焦点。
2020年5月,中国提出“国内大循环”路线,即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中美关系恶化,压制了中国企业“出海”之路,比如TikTok在美国屡遭调查,华为也被多个西方市场排除。
另一个背景是,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面临争议,支持者认为,一带一路促进GDP,提高中国联通世界市场的能力,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加速基建的机会。反对者里,有的认为这是“赔本买卖”,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内发展;外部的声音则认为中国在搞经济帝国主义,设置债务陷阱,以获得战略性资源。
“过去十年,最成功的决定和最糟糕的决定,都是一带一路。”陈功认为,一方面,2013年之前世界对中国知之甚少,中国对外影响力有限,今日即使对中国有各种看法,但你没法否认,中国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国家之一,大量中国资本走向世界,非常活跃,没有一带一路,不会出现如此经济景观。
陈功也强调,一带一路制造了众多麻烦,比如很多项目产生的副作用,中国还未学会如何参与世界市场,就急于改变它,这不可能不出现问题。
过去与未来:庞大国家的缓慢脚步
再次回顾过去十年,朴之水认为,那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成熟期,而且不乏亮点,比如过去十年中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对于13亿人口大国而言是“真正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中国保持住制造业大国地位,还在人工智能、5G、高铁等关键技术领域走到世界前沿。
但朴之水也认为,过去十年做错的是,重新强调国家主导的增长,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私营企业的不断监管,这有可能降低与高度竞争相关的经济活力。
已故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利益调整周期的开始。”过去十年,中国显然已经进入这样一个周期,但展望未来十年,没人能预言,这种调整的速度和烈度,将如何冲击这个国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着眼未来,庄太量认为,“我们要想到,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所以大门不能关上,无论如何都要开门发展,如果得不到外部的信息、资源和人才,再大的国家也会衰落,美国也一样,更何况中国。但要清醒地看到,中国跟西方的关系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这是结构性改变。”
陈功补充称,地缘政治博弈会使中国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估计平均年增长率在3%-5%左右。中国经济总量依旧很大,但“它的脚步会愈来愈沉重”。
朴之水则颇为乐观地认为,中国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它有足够的增长动力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2022 的世界主题:天灾人祸
回复删除World theme for 2022: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