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3月18日星期一

头发的象征(雪域寓言)

 


头发的象征

 

马贩子方时地听了阿古登巴讲述皇太极继位初期,皇太极曾经强迫辽东地区的汉民全部遵循剃发易服令的那些事,但他仍然对大清王朝为什么要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不理解。

于是,阿古登巴对方时地阿卓继续闲聊起剃发易服”那些事,他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

清兵入关之前,皇太极为了易于辨识顺逆,便强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剃发易服,1623年即规定了官民帽顶制度; 1631年,皇太极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薙发”。1632年,规定了服色制度。1636年皇太极明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满人在天聪、崇德年间攻打朝鲜时,也曾要求朝鲜人剃发易服。较早投效满清的汉臣如李永芳、孔有德、祖大寿、洪承畴等也都剃发改装。

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带着年幼的顺治皇帝打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并占据了京城,很快多尔衮就以顺治的名义下旨颁布剃发易服令,要求清朝统治下的关内汉民全部要遵循剃发易服令。

在清军入关初期,不管是百姓也好,还是官员也罢,并不是那么抵触大清王朝,毕竟清朝入关之后他们的生活还是照旧,当官的只要投降归顺继续当官,商人继续经商,大清王朝也没有把他们的财富掠夺走,地主的田地也没被收回,所以官员、士绅、百姓的生活都没有多大改变。

但是随着这道“剃发易服令”一出,那就彻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要知道汉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和发型,在《孝经》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汉人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发型,从不剃发,只留发髻盘起来。

剃发在古代汉人心目中是一种刑罚,在明朝就有髡首之刑,所谓髡首之刑就是把受刑者的头发全部剃光,这在明朝都算是比较重的刑罚。所以清朝推行“剃发易服令”立刻就遭到了汉族官僚士绅阶层的集体反对,他们群情激奋的反抗清朝是要毁坏汉人的传统习俗。

由于当时清朝刚刚入关,南京还有南明政权的存在,多尔衮在推出“剃发易服令”之后,他看到统治区内的汉民如此反抗,他担心清朝入关刚刚不久,人心不稳,南明还有很大的威胁,怕民心跑到南明朝廷那头,于是多尔衮只得暂缓推行“剃发易服令”。

此外,在中国汉人中头发还象征着一个家族的香火不断。古人认为,子孙断发就断了香火的传承,所以个人不得擅自断发,必须遵循祖制。这些都是古人如此看重头发的原因之一。

阿古登巴又作了进一步解释:在满清时期,头发成为了汉族百姓抵抗外族侵略的象征。

满清入关之后,为了显示对汉人的统治权,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这项令人难以接受的政策,遭到了汉族百姓的强烈反抗。面对汉人的反抗,多尔衮下令残酷镇压,于是反抗“剃发易服令”最激烈的江南地区,就被清军制造了很多的屠城惨案。

其中,扬州百姓的抵抗最为激烈。当地人民得知剃发令发布的消息后,决定赶走扬州的守城士兵,集体抵制剃发。多尔衮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调派正规军重返扬州平叛。他针对扬州叛乱颁下惨无人道的死令:攻下城池后,强行剃光汉人头发,敢抗命者,格杀无赦,老弱妇孺一概不留。扬州百姓深知剃发是对汉人忠孝的践踏,誓与此令抗争到底。

满清兵尽管训练有素,但在面对这群百姓毅然决然的抗争时也是有些难以攻破。直到第四日,清军终于攻入城中,展开血洗。这十天十夜中,扬州百姓死于非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屠城惨状难以形容。死难者绝望的哭嚎与恸哭,混杂着清军长刀挥舞的呼啸,惨烈非常。

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就是江阴县的官民集体反对剃发易服令,最后由多铎下令制造的屠城大惨案。当时江阴县十万百姓在典史阎应元的带领下,坚决不肯服从清朝推行的剃发易服令,表明“头可断,发不可剃”要维持汉人气节的决心,最终江阴军民与清军顽强对抗八十一天,城破之日,多铎下令屠杀全城军民,全县十万人全部被杀,只有五十三名老弱妇孺藏于寺庙中幸免于难。

还有嘉定三屠,当时嘉定也坚决不肯遵从清朝的剃发易服令,于是在当地乡绅豪族的带领下开始反抗清朝,清朝的总兵汉将李成栋下令屠杀不肯遵从剃发易服令而反抗的百姓,由于嘉定在两个月内先后三次兴起了反抗剃发易服令的人,李成栋也是三次下令全部屠杀,因此史称嘉定三屠。

在清朝残酷的推行“剃发易服令”之下,制造了如江阴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这些动辄屠城或者大肆屠杀反抗剃发易服令的汉民情况之下,很多汉族的官僚、地主、士绅阶层全都害怕了,他们决定向满清服软,遵循剃发易服令,由于他们都属于是汉人中比较有号召令和影响力的人物,眼看着他们都屈服在了满清之下,所以在他们的带动下,普通汉民也只能接受剃发易服令。

所以实际上清初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令就是源于皇太极曾经认为的满人不能被完全汉化,要保持自己的传统习俗,要保持满人尚武的野性,这样才不会像金国一样最终衰败灭亡。

头发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记录了不同文化对头发的不同看法,也记录了人们不同时期对头发的不同追求。如今,头发作为时尚的一部分,已经渐渐脱离了古代的束缚。然而,头发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头发的关注,从未减少过。

阿古登巴说道:

总之,头发在古代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的身份、家族香火和社会地位,而在满清时期,头发成为了汉族百姓抵抗外族侵略的象征。

阿古登巴唱起一首关于头发的歌《头发的象征》:

 

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中,

头发被赋予深刻的内涵,

衍生出许多象征的意义。

灵魂与躯体是可以分离,

头发是联系两者的媒介,

它具有特殊的神秘力量,

可以代替生命或者灵魂。

巫师能对头发施加法术,

能达到伤害人体的目的。

损毁毛发就是损毁灵魂,

剃掉头发则是髡刑重罚。

 

在孔子儒家礼教文化中,

身体与发肤受之于父母,

头发与孝道连成了一体,

头发归属于宗族或家族。

头发精神世界象征爱情,

新郎新娘剪下一缕头发,

恩爱结发便合髻为夫妻,

从青丝满头到白头偕老,

百年好合携手白发相对。

 

头发象征着民族的认同,

同时有着文化政治象征。

从明末至民初这一时期,

辫子视作一种政治符号。

大清王朝推行剃发易服,

这是对汉人忠孝的践踏。

北伐时期女子剪发运动,

既是一种追求时髦风尚,

也是对抗流俗彰显自我,

同时为了显示革命决心。

头发的一丝一毫的改变,

已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