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3月29日星期日

触摸北京的静电恐惧


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去北京,而且首选下榻之处,一般总在长城饭店或前门饭店。但每次住在那里,最令人恐惧的就是随处可遇的静电现象。
游客下榻宾馆时,少不了上下电梯,但每次按电纽时,总会遭遇到静电刺激。其实,即使无意间触摸到一些物品,静电现象也会产生。甚至,当拿起餐桌上的餐具时,手也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我在北京聚餐,与一位女士邀酒举杯,当两杯碰击的瞬间,静电爆发,吓得彼此不约而同的后仰趔趄。为了打破这尴尬,我笑着说:“你我有缘,放电很强哇!”
席间,我们也就会谈到了北京的静电现象。
    记得,还在中学时代,我就学到过一些有关静电的知识,也知道人体放电现象。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以及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为了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脱衣服之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出去,这样静电就不会伤你了。
虽然我知道了一些有关静电的皮毛知识,由于生活中对静电感受不多,也就不再重视,当然也不会去刻意研究静电了。
只有到了北京,触摸这个城市的时候,我才发现北京的静电无处不在,非常扰人。
老北京会告诉我: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防止静电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双手分开,双手手掌触摸墙壁。当然还有以下方法。
     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用纯天然织物。内衣、床单、被罩等尽量使用棉、麻、丝等天然纺织物,尽量不要用或穿化纤质地的家纺用品和服装。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你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接下去,用力一关,搞定。
     这些对付静电的方法,还只是“防”,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
对付静电,还有一个的方法,就是“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另外,推荐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吸水好的旧毛巾,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
    当然,勤洗澡、勤换衣服,都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人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放电,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主要原因是,人体所穿的衣服本身带静电,遇到金属等导电物质就会放电。对于这种现象,目前科学上还没有更好的解释。
    静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减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
    但是,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人在地毯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也可高1万多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更是可高达10多万伏。
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人类就发现琥珀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静电现象”。这是自由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后,所呈现的电性。此外丝绸或毛料摩擦时,产生的小火花,是电荷中和的效果。“雷电”则是大自然中,因为云层累积的正负电荷剧烈中和,所产生的电光、雷声、热量。
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归结为“静电放电”和“静电引力”两种机理。静电的危害有目共睹,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已经开始实施各种程度的防静电措施和工程。从标准角度来看,工业生产中常见静电防护手段有环境危险程度控制、工艺控制、接地、增加湿度、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使用防静电器具、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现在,世界上已新兴了静电工程学,那是以静电学为基础,而研究静电危害及其防护和静电应用技术的专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静电应用技术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生物效应等以及静电防护技术如电子工业、石油工业、兵器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航天与军事领域等防静电危害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静电利用正在发展。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净化空气等。与百姓关系密切的防静电措施也在加强。其中让人体与大地相“连接”,即“接地”是最常用的处理办法。防静电鞋、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防静电活动地板,以及“人体综合电阻检测仪”,都在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静电研究和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
但愿这一天能早点实现,触摸北京时不再有静电恐惧。
2013-1-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