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6月20日星期五

寻根溯祖话沈姓


走读中国032
 

暮春初夏游历天中平舆时,始知此地有一沈国遗址,因系沈氏同宗祖源之地,便兴起,对沈氏起源进行了查阅,现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略作整理,留作此行纪念,也算一次寻根溯祖之旅吧。

沈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九位姓氏,在江浙地区最负盛名。当今沈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的0.38%,总人口大约在470多万。  

    ,《说文》解释为山岭上凹处的积水。甲骨文中“沈”字像投牛、羊于水中形。篆书改为从水,冘声。又,“沈”源出“冘”。冘,人行走的样子,像人在门间,是对出门与否犹豫不定。《广韵》对冘的注解:冘豫不定。冘豫同犹豫,古时冘、沈、由、尤互通。犹豫实是一种兽,即猴也,虽足短却能下地四脚爬走,爬树迅速,又善于树枝之间跳跃如飞,但情懦胆小,这类猴早在隋唐以前已灭绝了。

   沈人与用牛、羊牲畜投到河中祭天求雨的氏族有关,或者与猴为氏族原始图腾的氏族有关。以沈作为氏族名和族徽,沈人所居住过的地方称沈,围起了墙围则称为沈邑,最后发展为沈国,出现了沈姓。

    沈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大支:赢姓、姒姓、姬姓和芈姓。

    第一支源出赢姓。黄帝之裔高辛氏帝喾之子实沈之后,实沈氏族以猴为图腾,初居于山东曲卓之沈犹,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成为东夷族的一支,故为赢姓。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后来与亲族阏伯相争后西迁山西汾、浍之间的大夏族之地,即今山西南部临猗县西建立了沈国。当夏兴起后。姒姓夏人夺取了赢姓沈国之地,沈人南迂河南固始的寝丘立国。商朝灭夏后,赢姓沈人复国。到周武王灭商后,晋国吞并沈土,赢姓沈人南逃到河南沈丘立国。到周昭王南征淮夷时灭了赢姓沈国。所以赢姓沈氏的历史至少有4500年。

    第二支源出姒姓。夏朝建立后,夏人并吞了四周的部落,同时也吞并了在山西临猗县西的赢姓沈国,建立了姒姓沈国。到商朝灭了夏后,亲商的赢姓沈人复国,姒姓沈人南逃渡过黄河进入河南新城县北的邥垂,后继续南迁至河南固始之寝丘立国。周朝初年,蒋国灭了河南固始的姒姓沈国,沈人南逃楚地的沈鹿,今湖北钟祥东的大洪山之麓,成为楚国一邑。姒姓沈氏已有4000年的历史。

    商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姒姓沈氏与赢姓沈氏的一支西迂陕西西华,又迂周至.再西迂到达甘肃定西县,然后,由甘肃翻越岷山沿岷江南下四川中部的汉源,与黎人混合,成立沈国(也称丹国),战国时降于秦国,后演变为沈犁部落,逐渐被羌人同化。东汉时沈氏羌活动于黄河以南、秦岭以北的陕甘宁一带,后来沈氏羌全部融人汉族之中,今陕西渭洛地区的地名中多沈字,与沈氏羌有关。明清时期四川泸定的沈边土司,也出自姒赢混合的沈氏。

    第三支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文王第4子周公旦摄政。三监不服,与商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是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古城在今河南平舆北,也称聃,侯爵,公元前506年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西周昭王时,蒋国移封于河南固始蒋集,并吞并了姒姓沈国,以封其子为姬姓沈国。鲁炀公封庶子沈季于沈犹,为鲁附庸国,以沈为氏。西周昭王南下征伐淮夷,鲁炀公之庶子沈季,随周昭王南征灭了河南沈丘的赢姓沈国,封沈季之子沈子它于南30里的安徽阜阳西北的临泉的沈丘集,建立了姬姓沈子国。春秋中叶楚国先后灭了两姬姓沈国。姬姓沈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出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楚穆王时楚国灭了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子公子贞于沈鹿,今湖北钟祥东大洪山之麓。两地的后代均以沈为氏,芈姓沈氏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其实,由于外族基因的融入,沈氏还有一条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的分支。其他姓改沈姓的主要事件有:五代十国时南唐灭闽,王审知后裔因国亡家坡改姓,以游、沈、叶居多。明清时云南的壮、彝等族先民,清满洲人,清高丽人和蒙古人中均有用沈姓的。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西南和东北的沈姓。

    先秦时,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湖北地区。在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东汉时,沈姓进入浙江,子孙昌盛,一直到隋朝,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唐朝的两次中原出发南下移民潮中,沈氏为其中一姓进入福建,随后移民广东。明末沈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江浙赣、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沈姓大约有95万余人,约占全国入口的1.03%,为明朝第十八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江西、福建、湖北,这五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4%。浙江仍为沈姓第一大省,约占沈姓总人口的57%。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尤其向浙江集中。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分布形状。

    当代沈姓的人口已达470多万,排在全国第四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沈姓人口由95万激增到470万,增长了6.3倍,沈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上海、安徽、广东、湖北、贵州、山东,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在近600年期间,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向北、中、南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沈姓在入群中分布频率在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江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0.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