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6月1日星期日

上蔡伏羲祠与卜卦蓍草园


走读中国008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中国古时分九州,九州便是河南省,又称中州和中原,中州中心叫天中。甲午暮春初夏,初访驻马店市,始知驻马店便是天中。
天中最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便是盘古开天在沁阳,兄妹同婚在嵖岈,伏羲画卦在上蔡。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别名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也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传说在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信与不信,另当别论。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伏羲成了华夏第一教父。
伏羲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2、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3、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4、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5、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6、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出自对中国传统文化原点的好奇,也出自对伏羲上人的敬仰,我驱车前去伏羲祠探访。地图上表明伏羲祠位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城,可一路寻去却摸不到路,问了很多人,绕了不少路,才在城东15公里处找到了白圭庙村。那白圭庙便是伏羲祠。
眼前的伏羲祠破烂不堪,门口的小池塘已发臭。大门外的砖砌柱上涂鸦了“伏羲祠”三个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伏羲祠庙吗?
门口停了辆破车,门庭内坐着个木纳老人,正在闲观笼内囚禁的几只鴳鹑,一只慵懒的黄狗正趴在地上晒太阳。
整个庙宇脏乱差到无法用语言表述了。唯有一只圆型的花圃让我眼睛一亮,新竖立的石碑上刻有“蓍草圃”三字。蓍草还算葱茏,不过在一般人眼中也只不过是一片野草罢了。
蓍草归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蓍属。蓍草的外文名称Achillea sibirca,原产东亚、西伯利亚、日本及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西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耐寒,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不择土壤, 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及石灰质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因此蓍草并非稀有植物。只是一种生于山野的多年生菊科草本,名见《本草经》。
蓍草一般高至二、三尺,亦有浅红色或白色的,头状花序。周围之花,舌状花冠,中部之花,筒状花冠。蓍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全草具有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的功能。民间传说蓍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盖尸防腐,医治沉疴杂疾。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把蓍草列为药中上品,世称祥瑞神草。
有趣的是中国人却给蓍草披上了神秘色彩,将其称为神草、锯草,更与易经、卦象及中国传统文化扯上了关系。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相传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曾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也就是即今日河南淮阳。伏羲后南游至古蔡时,夜梦仙女带他飞到古蔡东方三十余里处。只见此处蓍草丛生,灵龟发光,犹如人间仙境。伏羲随梦境寻至此地,果见蓍草茂盛,灵龟出没。蓍草一根百茎,叶绿花紫,异香沁人心脾,“夜晚观之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白龟守之”。白色灵龟已有千年之久,伏羲视之为神地,就运用蓍草之茎与白龟之甲,在此始创先天八卦,肇启华夏文明,遂名此地为蔡,今为上蔡。
又传说殷商国君纣王曾囚禁周文王西伯姬昌于豫北羑里城。西伯姬昌被囚后,便用蓍草将伏羲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形成了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说故事。
再传,孔子墓地也种植了不少蓍草。
于是,中国人相信,只有圣人之地才会生长出蓍草来。
清人陈淏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考中说:蓍神草也,为百草之长,生少室山谷,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有之。其形似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有二十余茎,至多者四、五十茎。生梗条最直,独异于蒿。秋后有花,出于枝端,色红紫如菊,结实如艾子。
    又云:蓍至百年,则百茎共生一根。其所生之处,兽无虎狼,草无毒螫,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神龟守之。
    在所谓的易学中,更云:易取五十茎,为卜筮之用。揲则其应如响,产于文王、孔子墓上者更灵,取用于末大于本者为佳。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如无蓍草,亦可以荆蒿代之。
据传,远古时期此处上临于蔡水之滨的高台,四周广二十余顷,蓍草丛生,其间有首若龙矫、尾若凤翔者盈于台,于是便有“蓍草台”之称。司马迁所谓“百茎丛生、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灵龟守焉”即指此草。
又传,蔡水之内曾有一尺有余,素甲缟身的白龟浮游,时人便认定它就是守卫蓍草的“灵龟”。于是,后人为感念伏羲,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后又称白圭庙,又名白龟庙。
伏羲祠,始建于汉代,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清康熙年间,尚存蔡邕为此亭题的碑刻,文为“伏羲蓍台”。
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其寨东西宽800,南北长1200,四面各建有城门,双道护城河。
白龟庙庙门向南,门前有玉带河,桥头立有“蓍台”石坊。向北正中,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伏羲大殿,后有三皇阁,阁西有垂花门通蓍草园,园中有先天八卦亭一座。
先天八卦亭又称伏羲画卦亭,是一座重檐高翘、简瓦盖顶、古雕秀丽的八角凉亭,矗立于八尺高台之上。八卦亭有石龟两只,各有一青石碑。一书“开物成雾”,一书“先天精蕴”。   
伏羲八卦亭前侧有一方青石算盘。青石算盘散布算盘子。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但是细细一看,既不是河图,又不是洛书。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够揭开其中的奥妙。“石算盘”被称作是伏羲画卦时的通灵之物,蕴涵的天机,又有谁能理解?
人类始祖伏羲为定天下之吉凶,制作八卦图后,曾在这蓍草台上用蓍草和龟甲烧灼揲卦。他认为本地蓍草和龟甲是最灵之物,因誉为“上乘”。后人又在这蓍草台四周开辟出一个蓍草圃。
伏羲八卦亭掩映在几株古柏之中。旁有一棵古柏,人们称为“八卦柏”。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传是伏羲画卦泄了天机,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来,于是将八卦埋在画卦台中央。为了便于今后查找,他又从台东南角拔了一棵柏树重新栽上,作为记号。就这样左一脚,右一脚的夯实土。结果成了现今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样子。这一传说更为八卦了,因为到底这八卦亭是在伏羲画卦前所建,还是之后所建?“八卦柏”、“八卦阵”、“八卦亭”,皆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便是八卦之说。
所谓八卦,是指伏羲用一条长横线代表“阳”,两条短线代表“阴”,进而组合所画出的乾、坤、兑、巽、震、坎、艮、离八卦图,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无穷。
后周文王在八卦之外又可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诸多事物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从此,八卦成了一部“无字天书”。
据查相关资料,白圭庙曾有庙会,起源于明代,是豫南当数首屈的一大古庙会。每年农历31525日的庙会期间,戏演连场,昼夜不息。各类货行划市成街,连绵数里。四邻诸省的商贾云集于此,入庙祭拜的香客如潮,上会人数逾十万之众。历年的每月初一、十五日,均有善男信女群集朝圣拜祖,连年不辍。
其实,在中国有二处伏羲画卦台,一处是在河南上蔡,传说是伏羲部落东迁的所在;另一处是在甘肃天水,传说是羲皇故里。
甘肃天水的伏羲画卦台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传说中伏羲创画八卦、分姓氏、制嫁娶、充包厨、教民畋渔的古遗址。在天水市区西北15公里的三阳川境内,渭河由西而来。这里山势突兀高耸,呈台状,古柏参天,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成一个巨大的“S”形,南北山脉,呈外弓形,若抱若合,整个川地犹如一幅巨型太极图。
滩河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柱如笋,傍实中虚,如画太极,名为分心石,阴阳的分界就是渭河。这块川地就叫三阳川。渭河南岸有台突出,名曰卦台山。相传这就是人类始祖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与画卦台隔河相望有龙马山,山上有龙马洞,每逢云雾封洞时,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
史载,隋代在那里建寺,宋代建堡,金代修庙宇。
祭祀伏羲的历史最早可追至汉代,伏羲被定为春皇,祭祀在春天举行;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朝廷确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金、元两代沿袭;明代将卦台山的祭祀日期定为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丙日,即二月三日八月三日举行。明嘉庆年间伏羲庙建成,官祭伏羲移至秦州城,卦台山遂成为民间祭祀伏羲的中心,祭祀日期更改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二月十五日两次举行。
1981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恢复祭祀活动,并重修庙宇。从此将农历正月十六日二月十五日五月十三日(龙的诞辰日)定为祭祀日,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
随着卦台山伏羲祭祀形式的传承和祭祀内容的扩充,加之伏羲卦台山相互联结的名胜古迹的修葺,卦台山祭祀活动成为海内外华夏赤子寻根祭祖的圣地。
20065月,太昊伏羲祭祀大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活动也被列为“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河南上蔡的羲皇城历代多次遭受破坏,现存庙内部分古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重修。1985年,上蔡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修缮。1997年,白圭庙被上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由当地居民引资又重修了白圭庙,改名为伏羲祠。
祠内有伏羲殿三间,伏羲大殿前蓍草园一圃,龙王殿三间,禅房九间,东厢房三间,西侧有伏羲画卦亭一座。
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创中华民族文明之始。画卦亭建于高2的八角形砖台之上,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青石圆柱,分立于八角砖砌台基上。亭檐下刻有“乾、坤、震、艮、巽 、离、坎、兑”八字,象征八卦。
亭门南开,两侧有青石条框上刻有楹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亭旁刻有东汉蔡邕题写的“伏羲画卦碑”一通。
可惜,如今这些遗迹,又在何处?唯有遗存至今的蓍草,历数千年盛而不衰,实奈是野草罢了。
中国的文人墨客、专家学者、权贵达人们,对伏羲称颂致极,号称其为中国文明之先祖。
但我眼前所视上蔡伏羲祠之脏乱差,令我恶心,急寻厕所欲吐。未曾料到这茅厕尿屎满地,苍蝇四处围攻。更让我作呕的便是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点,居然是如此骯髒!
随着人世间风云沧桑,战乱兵火、盛衰嬗变,上蔡原伏羲古庙遗迹已荡然无存。留在我眼前的只是一座破烂的旧庙而已。
重新查阅《周易·系辞下传》,书中讲了两种画八卦的方式。其一为:“昔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其二为:“龙马负图出于河,圣人则之,以画八卦”。这两则互异的说法,曾使宋代的欧阳修怀疑伏羲氏画八卦的真实性。
当代科学社会已经让人类对天地有了全新的认识,有谁会相信八卦的科学性?八卦是否定不了的,只要欺骗和谎言不绝,八卦再过五千年仍如蓍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八卦就是八卦。
我行文记述此行九州天中之白圭庙伏羲祠之观感,以其景所照为证,其情则以诗文为泄也。倘若得罪了伏羲,伏羲又真能显灵,那么还是请始祖先改变一下自己所处的骸髒环境吧。

2014-5-3天中上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