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简说新加坡华人族群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早期的贸易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见证了殖民地内庞大的华人社群的成长。新加坡华人 Chinese Singaporean)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华族人士,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于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而当时新加坡人口总数为五百多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中的74.1%,并逐年增加。即4个新加坡人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当中最大的族群。
新加坡共和国在世界上是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新加坡的海峡华人(峇峇娘惹)是中国明朝后裔与当地马来族通婚后型成的特殊社群,拥有着融合中华文化与马来族文化的峇峇娘惹文化。海峡华人在整体新加坡华人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这个族群有被主流华人同化的趋势。
新加坡统计局将 “华人”(Chinese) 定义为一个种族或族群。新加坡华人专指拥有中国血统或者祖先源自于中国的人士,如福建人、潮州人、莆田人、广府人、海南人、客家人、泉州人、福州人、上海人等等。在一个混血家庭里,如果父亲是华人,新加坡的混血人士则会被归类为华人。
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边的岛国,1965年被迫独立建国,身处几亿马来人腹地之中,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天然安全警觉高腾,为此新加坡正视族群的问题,政府实行种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与互助精神。新加坡今天所享有的种族和谐,是世界上的一个小奇迹,因此新加坡华人极为珍惜和尽可能巩固这个奇迹,并不视之为理所当然。只要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国民,大家一视同仁,不管是马来、印度人还是华人,一律称呼对方为“新加坡人”,在族群或者种族认同方面,华裔称呼自己为“华人”。
新加坡政府把每年的7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提醒新加坡人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团结一致,为新加坡做出贡献。校方在种族和谐日,老师会向学生说明新加坡那段种族冲突的痛苦历史,并提到全球恐怖主义盛行,都是起因于种族未能和谐的结果,这只是造成人类社会的撕裂与创伤,让学生能明了种族和谐的重要性。如今新加坡的华人和另外三个族群和谐的生活在一起,社会平等,种族融合,包括宗教信仰、饮食、服饰等等,形成了新加坡与众不同、包罗万象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说,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在赤道小岛上找到一片净土安居乐业。
十九世纪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民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部分中国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只好决定飘洋过海到“石叻”(新加坡)来寻找新生机。当新加坡港口全面开放后,大批的中国贸易商船如约而至。许多生活在中国的人民也纷纷来到新加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到了1821年前后,新加坡的华人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为新加坡贸易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将中国的丝绸、锦缎和茶叶运到新加坡,销售给欧洲的私营商人,然后将来自印度的商品带回中国。新加坡河上的驳船码头和中国城(牛车水)已成为东南亚商船贸易活动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贸易集散地。
南来新加坡的中国人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因为他们在这里的亲戚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另一类则是身无分文,想要到外头闯一闯,希望能因此而闯出一个春天。早期移居新加坡的华人,普遍都是出于谋生的目的而自发依靠宗乡关系的互相牵引,到达新加坡以后,往往聚集在一起,在当地求取生存和发展。故此,他们孤家寡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番边”生活,大多数都抱着一种暂时“流寓”的心态,希望能在“番边”苦干一段时期后,或能衣锦还乡,与家人团聚,或能落叶归根,安享晚年。在新加坡的华人中,福建人一直是占多数,大约是40%,潮州人排第二,但到了1901年,广府人取代了潮州人的地位。要一直到50年代,潮州人才重新成为新加坡第二大的方言社群。
新加坡开埠后不久,华人先辈便在俗称“山仔顶”(朱烈街)、吻基(驳船码头)或称“十八溪墘”、“十八间后”(沙球捞路)、“猪仔场”(克拉码头)、“水仙门”(谐街)、“皇家山脚”(里峇峇利路)、“大老爷宫头”(指位于菲立街的粤海清庙),以及大坡二马路的“新巴刹”(马真街)等地开设胡椒、甘蜜等土产店,这些地区既成为商业活动中心,也成了昔日华人聚居的地方。
19世纪初、中期,华人在当地成为经济开发的奠基者和先锋力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有的还受到殖民当局和当地苏丹、天猛公的倚重,先后涉足于政坛,成为华人社会合法的领导人。
19世纪60年代开始,还有更多华籍成功人士跻身于领导层,并获殖民地政府的垂青,先后成为政坛的重要人物。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的50多年中,还有佘连城、陈永锡、刘长意、蔡子庸、廖正兴、陈振贤、王邦杰、林树森、李伟南、杨缵文、连瀛洲等相继出任华人参事局参事。林义顺、佘柏城、王邦杰、林锦成、刘登鼎、佘应忠、叶平玉等为太平局绅。这些虽然是殖民地政府所委任,但都增强、扩大了他们在华人社会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同时由于各自精明干练,富有公共服务精神,而在热心华侨事务、倡办华人教育和女子学校、推行社会公益等方面,分别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纪念当时艰辛创业而后发迹的先驱的功劳,新加坡有一批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地区,如有进街、成宝路、金炎路、阿佛路、炳源街、振兴街、林大头路、余东璇街、义顺区等等。
大致上,新加坡华人会根据自己所属的汉语方言、语言文化组、籍贯或祖籍来做归类。新加坡华人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通常可以由自己所讲的方言来做辨认。但是广府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36%的广府人在家中讲白话,在家中讲华语(即汉语普通话)或英语的广府人的比率分别只占32%28%。相反,多数的福建人和潮州人都在家中讲华语。虽然籍贯或祖籍的观念在年轻族群当中稍有淡化,但一般新加坡华人仍会对自己的籍贯或方言组产生认同,甚至会相当重视或保留自己的方言。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以福建、广东、海南和浙江等地居多。福建人,潮州人和广府人涵盖了新加坡华人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的四分之一由19个方言群组成。这些华人一般称为“新加坡本地华人”,是十九和二十世纪前半叶从中囯南方移民来新加坡的华人后裔 (第一波和第二波移民浪潮)。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从中囯各地区移民来新加坡的第三波移民浪潮。在新加坡华人社群当中,不同方言组或籍贯的互相通婚十分普遍。但籍贯或方言文化组的归类则会根据父亲的籍贯而定。例如,如果父亲是福建籍,而母亲是潮洲籍,小孩则会称自己为“福建人”。有些新加坡华人会根据自己的籍贯来联系自己的宗乡会馆。
新传媒电视台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电视剧,注重介绍新加坡华人先辈如何飘洋过海来到南洋,以及一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新加坡的故事,比如《雾锁南洋》 《出路》 《和平的代价》,还有以各个籍贯的华人下南洋打拼的剧情片《潮州家族》 《客家之歌》和 《琼园咖啡香》。历史,是一连串单向行驶的生活组成的,碾过了贫困和战争,他们,成了大时代的最佳见证者,透过电视剧,年轻的新加坡人看见了华人离乡背井,挣扎求存的最真实面貌。
在新加坡,闽南人一般统称为“新加坡福建人”,构成了新加坡华人当中的41%,是新加坡华人社区当中最大的群体。新加坡福建人多数源自于福建省南部,主要是厦门、泉州、漳州及其他闽南语区各乡镇(包括:同安、南安、安溪、惠安、永春、龙海、晋江)。他们所讲的方言是新加坡福建话 (在新加坡称为“福建话”),主要是以厦门闽南语做为标准,但较偏泉州音。在语言沟通方面,闽南话跟潮州话能够达到50.4%的互通,但却很难跟琼语进行沟通。
1979年推行讲华语(即汉语普通话)运动之前,新加坡福建话曾是新加坡华人的共同语音,也是其他种族如马来族和印度族跟华人沟通的语言。早期的闽南先民大多落脚于厦门街和直落亚逸街,逐渐形成了围绕于天福宫(Thian Hock Keng Temple) 的区块。他们随后又成立了宗乡会馆如新加坡福建会馆,并且把区块展延至福建街和中国街一带。
新加坡福建人在早期新加坡河一带的贸易活动当中是最活跃的。由于他们来自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并且从事海上贸易,大多有信奉妈祖之习俗。除此之外,他们也信奉其他中国民间之神明如九王爷、玉皇大帝等。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说的“福建人”,其实指的是“闽南人”,而不包括在福建省境内其的他籍贯;也就是说福建人并没有包括在“闽南地区”以外的福建人士。一般来说,在新加坡不被称为“福建人”的包括福州人、福清人、莆田人、仙游人、宁德人以及闽西的客家人。
因为“福建人”这个称谓早已被“闽南人”所使用。
潮州人构成了新加坡华人当中的21%,是在新加坡华人社区当中的第二大群体。新加坡潮州人多数源自于广东省潮汕地区,包括了潮州、汕头、揭阳、丰顺等。潮州人所讲的方言是潮州话,跟闽南话能够达到50.4%的互通。如同海南人一样,潮州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福建南方地区(闽南)。由于闽南地区人口过度膨胀,加上饥荒等问题,他们因而迁徙到了潮汕地区。虽然潮州人和闽南人在方言及文化上有所相似,他们仍会将各自区分开来。
19世纪期间,潮州人曾是新加坡最大的方言群体。然而,闽南人大量的涌入导致了闽南人在人口上超越了潮州人,尤其以新加坡南部最为显著。柔佛海峡岸边曾是的潮州人主要的居住地,直到1980年代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 实施搬迁计划之后,这里才有所变化。19世纪及20世纪初,大多数的潮州人都居住在牛车水(Chinatown) 或新加坡河畔一带。早期的潮州人都从事工商业,包括捕鱼业。传统牛车水的商店或商行主要由潮州人经营,包括沙球劳路和桥南路一带的商店。后来,其他潮州商人也陆续设立赌馆或在新加坡森林,新加坡北部和柔佛开设胡椒园。
19世纪时期,他们先后得到柔佛苏丹的批准设立这些种植园。其后,有更多的潮州人也加入种植业的行列,形成所谓的“江厝”制度。在潮汕方言中,“江”的意思是河流,而“厝”的意思是房子。在这种制度下,“厝”是指种植园首个负责人姓氏的名称。“江厝制度”后来演变成今日新加坡的许多地名如蔡厝港、林厝港和杨厝港。这些地名在市区重建之前都曾是种植园。早期的华人大多都成立宗乡会馆及方言会社。这些会馆或公司扮演着工会的角色,替目不识丁的华工处理许多和殖民政府或雇主交涉的事宜。其中最为重要的潮州公司之一是1845年成立至今的义安公司。
新加坡的潮州人所使用的方言是新加坡潮州话,在本地简称为潮州话。这种潮州话因为长期受到新加坡的主要方言闽南语所影响,已经和潮汕地区所操的潮汕话有着一定的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它带有比较浓厚的闽南音,也掺杂了很多厦门话的词汇。与此同时,新加坡闽南人所操的新加坡福建话也有被潮州话影响的迹象,形成一种略带潮州音的闽南话。新加坡海峡时报曾报道过现今的后港是个潮州人主要的聚居点。这里也是新加坡反对党工人党,饶欣龙管理的单选区。
广府人构成新加坡华人当中的15%,一般也称之为“广东人”。新加坡广府人大多数源自于广东省南部地区,如广州、肇庆、顺德、台山、鹤山等等。新加坡广府人所讲的方言为汉语粤方言,即白话。他们的宗教信仰也跟闽南人或潮州人一样,为中国民间信仰、道教或佛教等。于20世纪前半业,新加坡广府人主要的职业为医生、政治家、文言文老师,也从事其他行业如金饰业、裁缝业、餐饮业等等。他们的商店主要坐落于庙街、宝塔街、回教堂街。来自广东三水县的广东女工,称之为红头巾。他们主要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充当建筑工人,为新加坡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女工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的从中国来到新加坡,于20世纪前半叶在新加坡的工地上从事劳动工作。她们所穿的衣服是海军蓝色的衣裳,头上裹着红头巾,其作用是在工作时为了保护头颅,其外表格外鲜明。穿戴这种头巾的第一位女士据说是宋朝的王朝云,文学家苏轼之妾。这种头饰曾是广东客家地区所穿戴得传统帽子。广府人由于经常跟客家人一起工作,也进而采用了这种传统。来自广东四邑县(江门区)的女工主要戴的是黑色的头巾。她们大部分在新加坡河畔和吉宝港口 (Keppel Harbour) 的周遭码头从事劳动工作。于2010年,新加坡意识到牛车水一带居住着大批的广府人。
客家人构成新加坡华人人口的11.4% 。他们源自于广东省东北客语区,如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兴宁,大埔等。新加坡共和国的国父李光耀就是一位客家人,其祖籍为大埔。许多20世纪前半叶在新加坡工地上工作的客家女,头上所戴的头巾跟三水县的红头巾一样。只不过,客家女所戴的是黑头巾,而不是红头巾。
海南人构成新加坡华人人口的7%,新加坡海南人多数源自于海南东北部地区,如文昌、海口、琼海等。他们所讲的方言是海南话。 最早,海南人把新加坡叫星洲,海南人移民到新加坡始于19世纪末期,他们比其他的华人较晚来到新加坡,多数从事店铺工作,烹饪及餐饮业。不过海南人在饮食行业也创造了名牌“海南鸡饭”闻名于世。海南鸡饭是新加坡著名的美食。新加坡海南人也以西餐烹饪为名,因为许多海南人早期曾是欧洲船只上的厨师。
台湾人组群构成新加坡华人的2%。由于台湾人在新加坡的人口比较小,也经常被归类于闽南人(福建人),客家人或其他方言群。从台湾移民到新加坡的台湾人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群。他们主要讲国语、台湾闽南话或客家话。新加坡的台湾人源自于台湾的许多城市,如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等。从台湾移民到新加坡的华人可能始于1940年代。根据经历过1940年代时期新加坡人的口头述说,当时二战时期有许多占领新加坡的日本兵其实是台籍“日本”兵。据新加坡人的口头述说,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有许多新加坡的华文老师来自台湾。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由于新加坡跟台湾颇为密切,更有一些台籍军事人士移民到新加坡,并且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担任高级军官。于1970年和1980年代,有更多的台湾人移民到新加坡,到新加坡投资,工作,定居或念书。他们通常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并且在各专业领域如工程、商业、投资、研发和教育就职。例如新加坡著名的律师与政治人物陈硕茂,其在台湾出生,197211岁时随父母和妹妹移居新加坡,25岁时成为新加坡公民,阿裕尼集选区的反对党议员。这里也有许多新加坡华人和台湾人通婚,台籍配偶也因此移民到新加坡,并且取得公民权。2009年统计,来源于台湾的华人估计为六万多人。
香港人组群主要是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初起移民到新加坡的香港人,其主要原因为1997年后香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大家比较熟悉的香港移民就有艺人泳儿,她在1990年随父母全家移民至新加坡居住了16年,并在2005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会计系毕业。同年回流香港且参加了 2005年度英皇新秀歌唱大赛”,继而晋身乐坛。
1990年之前,来自北京或其他省份如山东、四川、湖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的华人,构成了新加坡华人人口的2%。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各省以标准汉语为主要口音的人士比其他族群还要晚移民到新加坡,尤其是1989年后新加坡政府开放移民。他们都能说标准汉语,也可能能说自己的汉语方言。自1990年之后,从中囯大陆各地区来新加坡读书或工作的人士有增无减。有些则长期定居在新加坡,并且成为永久居民或公民。这个组群构成新加坡人口的1/5
1990年移民到新加坡的原中国籍新加坡华人多数是高收入的白领阶级,并且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大学等就职。也有许多在小学,中学的华人老师来自中国。自1990年末,新加坡经历了来自中国各省的第三次移民浪潮。他们到新加坡读书或工作。有些会回去中国,有些则长期定居在新加坡。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通常称为“新移民”。著名的大陆新移民包括了去台湾《超级星光大道》踢馆成功的阎奕格。新加坡的华人也有来自邻国的比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尤其以马来西亚华人最多,各地的华人丰富了新加坡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