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2月14日星期三

阿谀顺旨的故事(雪域寓言)

 


阿谀顺旨的故事

 

智者阿古登巴对马夫阿卓说:

中国成语“阿谀奉承”出自明代《醉醒石》第八回。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的成语阿谀奉承,指竭力说恭维别人的话,讨好别人的词语,屈从拍马,迎合别人。

阿古登巴给阿卓讲了一个中国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和马夫夏侯婴的故事:

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连名字都没有。刘邦原名“季”,意思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才改名为“邦”。

刘邦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为刘邦建立汉朝出了大力。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狗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投起义之机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贩卖丝绸的小商人又来投奔他。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领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将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

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侯。但这些人很难说是阿谀奉承者。

阿古登巴讲了另一则有关阿谀奉承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隐士叫严光,为人正直,是司徒侯霸的老朋友。有一次侯霸派人带他的亲笔书信去请严光来家里做客。严光拒绝并回信道:“请转告君房先生,他的官位已经够高了,他侍奉皇上如果能以仁义为本,那是天下人所高兴的,如果对皇上一味地阿谀顺旨,将来必有杀身之祸。”侯霸听后连连感叹。

阿古登巴唱了一段小歌谣《马屁鬼和跟屁虫》:

 

阿谀奉承的故事讲不完,

有时我们会发现怪现象,

有些人的学识深厚超群,

但道德品质却最为卑劣。

马屁鬼对待身份高贵者,

总会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跟屁虫对地位低下的人,

则是傲慢十足不可一世。

 

这种阿谀奉承的荒谬性,

古今中外历史中不少见,

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人活一生何必甘当奴才。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