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3月16日)公布多项最新经济数据,包含一、二月份的能源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变化、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值和失业率等等数据。
其中,诸多经济指标普遍呈现两位数字的跌幅,代表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冲击。
即便如此,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仍乐观宣示,中国经济将于三月份有明显起色、被肺炎疫情压抑的经济活动也将于第二季有所回升、而且下半年的经济表现将更稳健。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统计局指出:“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不过,海内外经济学家对统计局的看法并不完全认同,也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部分专家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尚未触底,而这份最新经济指标的部分数据也明显有灌水的迹象。
2
“这数字有水份…… 武汉相当于美国的芝加哥,这么长的时间全面停工,必然影响到全国其他省份的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真正的数据恐怕要恶劣得多,要不然中共也不会急着复工。”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说。谢教授说,跟民生相关的统计数据,跌幅似乎经过修饰、不甚合理,尤其是物价指数和失业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5.6%,尤其粮食价格上涨0.6%,鲜菜上涨13.8%,猪肉上涨125.6%,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则上涨1.3%。分月看,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4%和5.2%。
谢田教授说,中国因为疫情带来的通膨压力相当大,而且二月CPI应该比一月严重,但从最新公布的数据,二月涨幅却反而走缓,这点不太合理。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之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也表示,他亲身感受到,市场上民生消费品的价格确实在走扬,但二月数据似乎却未如实反映,他分析,数据要不是有水份,那另一个合理解释就是,人民因为封城、而窝在家里,导致消费不振,而失去物价的支撑力道。
3
至于失业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其中,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比去年底5.2%的失业率,高出1个百分点。
两位教授皆认为最新数据的口径未真实反映出,截至二月底,数亿名移工因为疫情封城、无法开工的短暂失业现况。
“现在要(争取)复工复产就代表之前工人没上班,这算不算失业?就算不计入(长期失业),也至少是临时性的失业。”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说。
市场普遍担忧,若中小型企业无法撑过这场疫情,后续引发的倒闭潮,未来将拉高失业率。
谢田教授也质疑,官方对失业率的统计有所扭曲,他认为,目前的统计口径似乎未纳入雇员人数庞大的中小微型企业,而面对此波疫情,中小微型企业受到的冲击颇大,因此,未来失业率继续走升并非不可能。
4
房地产回暖?另一个跟民生相关的指标则是房地产的销售额和房价。
根据统计局2月份的数据,在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中, 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1月微涨0.1%,但武汉、石家庄和太原等12个城市受疫情影响没有成交值,价格也没有变动。二手住宅销售价也持平,但武汉、石家庄和呼和浩特等12个城市无成交。
至于同期、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环比微涨0.1%,但有扬州、蚌埠和平顶山等7个城市无成交。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环比成长率也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1%,但包头、锦州和扬州等12个城市无任何成交额。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房市全面受到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影响颇大,房价近期没有支撑。
不过,他也认为,疫情期间有两大潜在利多:一是租屋户因无法返回租处隔离、必须自费到酒店或指定地点隔离,不公平的待遇可能让其萌生自己买房的动机,其二,核心家庭成员在居家隔离期间,长时间窝在家中,可能感受到居家空间过小,而萌生换大房的意愿。
在此前提下,该业内人士估计,房市可能于下半年会明显回暖,而且一、二线城市可能有5%的房价涨幅空间,带动三、四线城市的成长,不过他说,因官方严禁炒房,房价的涨幅空间也不会太大。
5
统计局的数据还包括了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3.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4%;私营企业下降20.2%。以产业别来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5%,制造业下降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1%。
统计局援引全国采购经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代表产能有序恢复中。
针对国有企业增加值跌幅小于私营企业的现象,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表示,这代表国有企业靠垄断、资源和政策倾斜等优势,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前提下,受到疫情的冲击反而远低于对市场敏感的私营企业。
不过,他也说,一旦形势好转,中国国营企业将因效率偏低,反弹的力道将不如私营企业亮眼。
在服务业生产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3.0%。其中,金融业增长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其余行业跌幅不等。
至于在消费和投资方面,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人民币5兆213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5%。而排除农户,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3兆332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5%。
两位教授对进出口的数据较少质疑,因为,此一数据可比对国外数据,灌水的空间不多。不过,展望未来,北京大学教授认为,因疫情衍生的交通运输和生产变数,可能导致国外客户对中国制造商砍单,这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出口表现。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达人民币2兆406亿元,下降15.9%;进口达人民币2兆832亿元,下降2.4%。进出口相抵,贸易逆差达人民币426亿元。
6
由于在世界各国忙于应对新冠疫情时,中国大力宣传疫情好转,甚至批评外国行动迟缓,更是极力在塑造中国作为全球抗疫的领导者。
为提振受疫情冲击的贸易,中国将提高超过千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希望以此缓解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给企业造成的压力。
中国官方媒体敦促世界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防控疫情的经验,遵循早检测、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遏制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但与此同时,中国媒体只字不提中国当局在疫情爆发初期隐瞒疫情,贻误抗疫时机,造成巨大和惨痛生命损失和经济代价。
这种报喜不报剧忧的大外宣,却引发了引人瞩目的中国避难大潮。
欧美和中东地区疫情严重恶化,迫使亚洲一些国家采用新的方法应对新冠病毒回流的冲击。最近几日,随着亚裔回国人数越来越多,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台湾发生的输入性病例增加了不少,这在当地引起新的担忧,害怕前期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将会迅速瓦解。 连日来许多海外华人飞回中国避难,而返国人潮挤爆了北京、上海等地机场,给中国的疫情防控带来更多挑战。
7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3月16日)表示,涉及境外入境旅客的输入冠状病毒病例已经成为主要风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当天在简报会上告诉记者,对从境外进入中国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实施同等的健康检查和检疫措施。
中国星期天报告称,新感染冠状病毒人数有所下降,不过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仍继续努力应对从国外抵达的受感染访客的病例。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星期一表示,星期天中国有16例新感染病例,低于一天前的20例,中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积达到8万0860例。 新增病例中有12例是输入性感染,连续第三天超过中国国内病例增加数。
在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心武汉,星期天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为4例。武汉所在的湖北省已经连续第11天没有新的感染病例。
武汉肺炎爆发三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已经形成全球大流行,中国内外的抗疫形势看来正在发生戏剧性转变。
许多海外华人,还有大量留学生匆匆逃回中国,造成许多航班一票难求。
8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星期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国1月底暂停了国际游轮从大陆港口始发的国际游轮,涉及到全球7家国际游轮公司共10艘国际游轮。中国目前已经暂停中日、中韩之间的客货班轮客运业务。
中国已经加强对国际旅客的检查,北京从星期一开始对所有从国外入境的人实施14天隔离检疫措施。
中国严防输入性疫情的措施还包括,将大兴机场国际进港航班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在T3航站楼-D区设疫情严重地区航班处置专区。
路透社报道,上海已经将酒店指定为入境国际旅客的检疫点,不过尚未强制对所有抵达的游客进行检疫。
中国外交部周二(3月17日)提醒中国公民尽量不要去那些新冠病毒风险高的国家旅行。中国各地进一步强化对入境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处置措施,严防病毒回流。
听信疫情好转的宣传,海外华人回国挤爆机场。但与此同时,一些回到了中国的海外人士抱怨,在中国的隔离和治疗既不人道,也不免费。海外人士抱怨:这和他们在中国官媒上所见所闻相差甚远。
而中国民众对这波海归者可能将疫情重新带入中国,却是愤怒不已。从开始的瞒报失误到如今的进退失据,是否可能导致疫情再度爆发?听信中共宣传返回中国,是“避难”还是“必定遭难”?如何看待病毒肆虐下中国的这波“回国潮”? 众说纷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