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贵阳,我来了


爽爽的贵阳[02]


 

925820,我与老伴搭乘国航班机,从上海浦东飞往贵阳,抵达贵阳时是当晚11:10,行程二个半小时。这是我的第一次贵州之行,也是我真正去阅读和认识贵州的一次学习机会。

当我第一次来到贵阳时,正值金秋时节。上海的气温是21°-26°,但到达贵阳的第一印象,气温聚降,雨后贵阳的气温是11°-16°。感觉较冷。我对老伴说笑:是不是飞错了地方,空降到哈尔滨了。

其实贵阳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平均海拔1000左右,因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15.3,与地球平均气温接近,适宜人类居住与多种植物生长。20078月,中国气象学专家组向贵阳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匾额。贵阳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博得了美誉。

小女居住在贵阳,亲家和女婿驱车接我们,于是很顺利地来到了居住小区,小区位于市政府附近。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也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贵阳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是牂牁夜郎古国的重要地域。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分汉牂牁郡置夜郎郡。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在牂牁郡西部上段置晋乐县,即今贵阳市辖地区,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时置矩州,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改称矩州为贵州,贵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从此开始。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建贵州布政使司,开始为行省一级建制,治所就在贵州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移程番府(今惠水县)来贵州城,第二年,因城在贵山之阳,按例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从此而得名。以后贵阳城始终为贵州省的政治中心。民国时期定为贵州省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贵阳成为战争后方重镇,西南交通枢纽.民国30(1941)建贵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仍定为贵州省省会。

古代贵阳盛产竹子,少数民族称为黑羊箐,这些竹子以制作乐器而闻名,故贵阳行政简称为,也称金筑

走近贵阳,便可为这里的良好生态环境所吸引,山川秀丽、凉爽宜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形成了峰林、溶沟、峡谷、溶洞为一体的绚丽景观,是自然和旅游资源的富集之地,故人称中国避暑休闲之都。

贵阳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森林是贵阳市的标志性景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森林围城是贵阳的绿色生态屏障,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可谓天然氧吧

贵阳由此除有筑城之称,还有林城之誉。

1987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贵阳市的市花确定为兰花、紫薇,市树为樟树、竹子。     贵阳,我来了,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个开始,从今天起我会经常游历和体验这里的一切。

2013-9-26波特兰先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