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2月5日星期一

灶王爷挨揍传说(漫谈春节)

 


灶王爷挨揍传说

 

从那时起,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就有了两种传说。一说,灶王爷是被张大巴掌打在灶墙上的州官馋嘴王;另一说,灶王爷是皇上的“御膳厨子”,死后受了“皇封”。 

 

张灶王与张画师

 

以盘灶台、修灶台出了名的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他离开人间后,一切家中事都压在他的弟弟张画师肩上了。

张画师只会读诗书、绘灶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这怎么办哇?

张家的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了,张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张画师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

张画师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祭日的深夜,忽然大呼大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张灶王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们都惊呆了。

张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皇大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皇大帝,那样,玉皇大帝会在年三十晚上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张灶王饶恕。从此后,张家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谁也不敢再撒泼了。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间见到的灶画上的灶王,是张画师预先绘制的。原来,张画师是受了张大巴掌灶墙上打灶王的画像启发,产生了灵感。

张画师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们来找张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就连皇宫也将它列入了祭典,在全国立下了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但张灶王并非是真正的灶王。那么真正的灶王到底是谁呢?

 

张大巴掌打灶王

 

灶神,又称灶王爷,到底是指谁呢?这还得从流传颇广的打灶王传说讲起。中国民间有画灶画的民俗,这灶画就是“打灶王”原始图解说明。在形式上,打灶王的传说取意于民间过年时老百姓在灶头所贴的灶王神画像的意象。

最初的传说,灶王原本是天庭里的一名厨房役员,曾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间来监视老百姓的饮食生活。这个下凡的厨房役员行动很是诡秘,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溜进老百姓家里,东瞧西看,说三道四,还要欺下瞒上的瞎汇报。所以老百姓对他提心吊胆。

厨房役员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到年三十的晚上才返回到人间。他的毛病是总爱说人是非,所以人们在他临行前,总是用些糖瓜粘住他的嘴巴,以防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尽说人间的坏话,给人们带来厄运。

人们常说:“吃人的嘴软。”厨房役员下凡人间后,吃了东家又去吃西家,吃了多了,在返天向玉皇大帝时,自然少说了许多坏话。从间是非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没想到,厨房役员有一次去一户人家用餐时,喝多了酒,返回时不慎跌进江里,成了溺水鬼。

这时,人间奏报河北的一位州官被由灶火引发的火灾烧死了。

那时的人间地上皇就决定派个大臣到河北大平原,委派他去那里当一名州官。历朝历代,从来就没什么好官,所以那些京官们在京城里享乐惯了,谁也不愿意去当一个地方官。皇上急了,就奏请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就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厨房役员,他懂得厨艺管理,可以加强民间的灶火控制,他又爱打小报告,这正合玉皇大帝的心意,自己可以通过他去了解和控制民意。可是那位厨房役员偏偏变成了溺水鬼。

玉皇大帝就将溺水鬼招上殿来,他对那位溺水鬼说:“我让你由鬼投胎变成人,派你到那个州去当州官,这个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你在那里比在京师还要享福。你上任以后,我允许你到家家户户大吃大喝,然后将你认为最好吃好喝的饮食,指定为朝贡食品,每年定期送到天庭来,让诸神们也体验一下民间的饮食文化。”

溺水鬼一下子变成了饮食神,他满心欢喜地听了皇上的话,欢欢喜喜地上任去了。

到任以后,他就到处贴了告示。告示上对黎民百姓说:从他上任三天以后起,每家要请他吃一天上等酒席。谁不请,就犯王法,玉皇大帝就会立刻降灾降祸。

天下哪有这种事?偏偏这事就是发生了。

新上任的州官已算计好:这州里有几万人家,就要美美吃上几万天;吃完一遍,再出个告示,再吃下去……三天一过,他就又去吃老百姓的了。他的好吃出了名,老百姓就管他叫馋嘴王。

开头,馋嘴王总是自己一个人去老百姓家里吃;后来,算计着不合适,馋嘴王就把他的夫人、下司——连同他的鸡狗都带去吃。

州官馋嘴王整整吃了一年,吃得又白又胖。老百姓却被吃得叫苦连天,特别是穷人家,自己还吃不饱呢,哪管得起州官馋嘴王一天的酒席?

有的老百姓把儿女卖掉,给州官馋嘴王办酒席吃了;

有的老百姓把仅有的一点产业卖掉,给州官馋嘴王办酒席吃了;

有的老百姓办不起酒席,就被州官馋嘴王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结果灾祸不断。

老百姓都咬牙含泪地说:“州官不是咱们的‘父母官’,他是吃人肉、喝人血、嚼人骨头的馋嘴王!”

这话传来传去的,传到一个偏僻的村子,传到“张大巴掌”的耳朵里去了。

张家媳妇织布纺线,丈夫种地打柴。丈夫生得膀宽腰粗,力气特别大,巴掌又大又宽——因此,人们都管他叫“张大巴掌”。他一手拔树如拔葱,他巴掌一挥能把高墙打个秃平。  

张大巴掌把州官的事打听清楚以后,就杀了一口猪,放进锅里,加上作料,让媳妇烧火炖肉,他就去找州官馋嘴王。

张大巴掌见到州官馋嘴王时说:“州官大人,你看我的长相,象有本领的不象?”

“呀——你这样出奇的巨人,我还头一回见过呢!你的本领准小不了!”

“对啦。我能上天抓凤,入海擒龙。听说州官大人挺爱吃好东西的,我特地擒了龙凤,炖了一大锅‘龙凤肉’,虽还没轮到我家侍候,提前请州官大人赏光吧!”

州官馋嘴王一听,这哪能不去!立即带着他的夫人、下司、鸡狗,跟张大巴掌去了。

一进张大巴掌的门口,州官馋嘴王他们一边抽嗒鼻子,一边喊:“好香啊!好香啊!”

鸡馋得直拍翅膀,狗馋得直耷拉舌头,州官馋嘴王馋得更是口水直往地下掉。他们进屋来一看,媳妇还在灶门烧火,龙凤肉还没熟。

州官馋嘴王怒了,刚要责问张大巴掌,为什么龙凤肉还没煮熟就把他请来,张大巴掌就让媳妇闪在一边,他把门一关,卷袖子、扬巴掌,指着州官一伙说:“你们把老百姓吃得好苦哇!这回算跑不了啦!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巴掌吧!”

张大巴掌狠狠抡起巴掌就要打,媳妇忙拦住说:“你别把他们打碎了!就把他们打在灶墙上吧——他们生前爱吃老百姓的东西,死后也就让他们永远站在灶旁,瞪眼看着老百姓吃好东西吧!”

“好!”

张大巴掌扬起巴掌,只使了一点点劲头,“叭”——把州官馋嘴王、他的夫人、下司、鸡狗一齐打在灶墙上了!

但是,张大巴掌用力过猛,自家的灶也损坏了。于是,他就请去邻村落荒庄找他的朋友泥水匠张灶王帮忙修灶。

这张灶王是兄弟二人,哥哥叫张德,是泥瓦匠;弟弟叫张才,是个画师。

张德最拿手的活儿是盘灶锅台,因此东街请,西坊邀,都夸他是垒灶的高手。张德盘灶锅台远近闻名,方圆几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张灶王有个怪脾气,就是爱管闲事。他不论到谁家盘灶锅台,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劝说。如遇上媳妇不孝敬公婆,他就会说:“百善孝为先,你孝敬公婆,将来孩子也会孝敬你,这叫一报还一报。”直说得媳妇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对婆婆似亲娘;如遇上凶婆婆虐待儿媳,他就劝说,“当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样子,要体贴晚辈的辛苦,小小不然,不要和晚辈挣个你高我低。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伤了和气。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席话说得婆婆心服口服,从此待儿媳像亲闺女似的。因此,左邻右舍,谁家婆媳不和,或有了疑难事,都愿意找张灶王商量解决。

张灶王的弟弟张才是有名的画师,他画的画,不论是神仙人物,还是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日久天长,张才的画闻名遐迩,人们就尊称他为“张画师”。

张灶王听说张大巴掌的灶坏了,就带着自己的弟弟张画师,一同前来帮忙修灶。他看到了张大巴掌家灶墙上的贪官像。

张灶王十分惊讶:“你居然将这个馋嘴王打到灶墙上了,如果玉皇大帝认出来了,这可咋办?”

张大巴掌这时才想起来:“对呀,打灶王的事,可不能让玉皇老儿知道哇!”

张灶王的弟弟张画师笑了:“这事好办。”

张画师拿起画笔、颜料,很快就将灶墙上的馋嘴王一家子改画成了灶王爷。张画师大笑:“现在,就是玉皇老儿也认不出来啦!”

老百姓知道这事以后,纷纷跑来看灶画,谁都拍手称快!有人提议说,州官馋嘴王他们生前爱到家家户户去大吃大喝,不如请张画师把他们画下来,贴在每家灶墙上,让他们瞪眼看着家家户户做好东西、吃好东西吧!大伙听了很赞成,就这样办了。令人没想到的是,灶画从此成了中国民俗的传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是。有的地方将灶画叫做“灶花”。

但是,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还是让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很生气,却又不敢找张大巴掌问罪,生怕自己也被张大巴掌把他打到灶墙上去,怎么办呢?

太白金星就给玉皇大帝出了个主意,他写了个假告示,让玉皇大帝身边的王灵官贴到人间去。告示上说:州官两口子生前是皇上的“御膳厨子”,侍侯皇上有功,死后封他两口子为灶王爷、灶王奶,家家户户都要把他们画成灶王像,贴在灶墙上,以留芳千古。

老百姓笑了,玉皇大帝也笑了。

1 条评论:

  1. 我重新修订了14年前编撰的《中国春节文化漫谈》,通过网络翻译,改为汉英版,目的是方便海外网友了解中国春节文化。(作者:沈阳)
    I have revised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Talk" compiled 14 years ago,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it easier for overseas netizens to understand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Author: Shenyang)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