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漫谈中国春节传统习俗……………………沈 阳
2024年春节即将来临,记得14年前的虎年春节意味着是我的六十岁本命年,我开始编写了《中国春节文化漫谈》一书。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作为中国人,对春节的记忆永远难忘,于是我又动手重新修订了《中国春节文化漫谈》,取名《漫谈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对春节的新认知。
春节,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外文名The custom of the Spring Festival。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还有新年、大年、新岁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又称过年,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在春节期间,中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
春节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动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拜神祭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传统年俗多是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比如,办年货、扫尘、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燃放烟花爆竹、逛庙会、赏花灯等等,这些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春节习俗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中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年红、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禳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年前习俗,主要有:忙年、扫尘、岁除。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又叫“腊日”,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腊八粥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有温暖、圆满、感恩、结缘等寓意。一碗腊八粥,暖心又暖胃。腊八煮粥之风俗,是一种民间祭祀、感恩,祈求“物阜年丰”之习俗。
尾牙,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而拜祭后的菜肴开大餐即称为“打牙祭”。每到年尾,各商家行号会在尾牙期间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尾牙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尾牙聚餐,或者企业年会。
春节节期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风俗内容也各有不同。
正月初一:从凌晨就开始迎春接福、拜祭太岁等众神,祈求丰年为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早晨开门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
正月初二:是开年日,做鱼肉碗菜祭奉神灵祖先,然后要吃“开年饭”。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正月初二还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这天也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从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拜年当然少不了代表着心意的礼包,礼包寓意大吉大利好意头。
正月初三: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
正月初四:这天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
正月初七:是人日,一般不外出拜年。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八:是开工日、谷日、年例、游神赛会。有的地方陆续举行隆重的群体大型祭祝祈年活动,期间伴以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礼俗内容主要是迎神、游神、祭礼,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祖恩德,净土驱邪、保境平安,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节庆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或十九才结束。
正月初九:中国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所以用“九”来代表天。这天,人们要“拜天公”,也就是举行隆重的祭祀庆典来庆贺玉皇大帝的生日。
正月初十:旧时民间举行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
正月十一:今天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宴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今日,搭灯棚,做醮,做斋头,标炮。“做斋头”礼仪复杂,当天早上要从庙里请神回家,并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斋头”机会难得,是荣耀之事,因为人们普遍认“做斋头”可得到神的厚爱,会带来好运,来年会发财胜手,心想事成。
正月十三:传说今天是“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同时,还有舞狮、飘色、游神、庙会。
正月十四:这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送蛴蟆,游神和拜临水娘娘等。迎接农历新年的好运和良好祝愿。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亦称“元宵”。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又称元宵节、灯节,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放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赏灯与放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定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是原始干支,又名“太岁”。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这套岁纪摄提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元)。在传承发展中后世把这套摄提纪术语简化为一个字的干支名。岁纪摄提(原始干支名)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等著作中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在使用公历以前,立春即为春节(正月初一曰新年或元旦)。立春时节,此时的星空常是一年中最璀璨的。晚上八九点左右,抬头望向星空,在正南方,有三颗星非常容易辨认。它们距离相近,连成一条直线,好像一条闪亮的腰带。那就是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
中国民间将这三颗星称为“禄、福、寿”,把这三颗星看成三个吉祥的星官,分别掌管人世间的福份、寿命等,又称“福禄寿三星”。
“三星高照,新春来到”,当夜晚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春节之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以农历计算的中国传统新年,亦称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其庆祝活动又俗称过年、度岁等,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从明代开始,华夏新年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活动,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完结为止。辛亥革命后,官方纪年标准由农历改为格里历。华夏新年与朝鲜新年、越南新年、琉球新年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新年多数为同一日,而与藏历新年、蒙古新年同日或差一天或一月。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群众“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传统习俗则视为四旧被废除。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命化春节”。从此“革命化”十余年,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春节休假被恢复。
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央视春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此后,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晚会于每年除夕晚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国防军事频道、少儿频道、农业农村频道等现场直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外华人也将中国春节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
受汉字文化圈影响,春节在老挝、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有众多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地区也是重要的节日。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朝鲜半岛、越南、菲律宾、毛里求斯、苏里南等地,农历新年都是法定假期。纽约曼哈顿华端口的中国新年游行是除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中国新年活动。春节也是联合国假日。
中国春节文化已走向世界,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民俗的窗口。
我在重新修订14年前编撰的《中国春节文化漫谈》一书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对春节的新认知。并通过网络翻译,改为汉英版,目的是方便海外网友对中国春节文化有一个便捷的简要了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