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美两国的教育,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 我曾参预策划组织过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工程师大会。我曾问过上海市科协的一位主要领导:中外工程师有何差异?他告诉我,中国工程师重在动脑,海外工程师重在动手。他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了美国后,我也就十分注意从“动脑”和“动手”的不同角度,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异。确实,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但最根本的差异还是体现在教育观、知识观上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数学为例,我国中小学不被允许使用计算器。原因在于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大脑应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而在美国,计算器在中小学的使用很普遍。因为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大脑应该只发展那些计算机无法具备的能力。结果是,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
中美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适合美国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中国的教育传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美国教育不是中国的榜样,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才是中国教育研究的难点。
中美两国学校之间的差别多得惊人,这当然与其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分不开的,包括学校制度和教学思路。中美两国的学校都有着12年的基础教育。但是具体到小学与中学的划分上就不太一样了。在美国通常将一至五或六年级称为小学,然后从这里到八年级都称为中学,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初中。其后的九至十二年级是真正的高中。这与中国的六年小学、六年中学显然不尽相同。
美国的学校还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通常是由政府筹建,是免交学费的,因此学校中黑种人和黄种人会比较多。而私立学校则为私人所建,故而要收学费,有时费用还很高,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减免。有一些私立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校规也会比公立学校严一些,但这样的学校往往环境会比较好。一些经济上比较宽裕的美国家庭,则较多的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我的小外甥Jerry就是在私立学校学习。今天,我送他上学,又接他回家,近距离地观察了这所私立学校。
美国上学,一般都是从早晨8∶00上到下午3∶00,回家后正好能够赶上看卡通片和肥皂剧。我的小外甥JERRY则是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练习了一个小时的足球。而我国上学的时间是7∶30到6∶00。在冬天里,放学回家时已经是夜色茫茫了。中国孩子的这种辛苦在假期里也不会停止。
在美国几乎每周都会放一天假(周末以外的)。但在中国,不仅周末的时间有时会被无情地“剥夺”,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为繁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然失色。一个月的寒假是沾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光,而不到两个月的暑假与美国六月至九月的假期相比更是大相径庭。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表明:一个美国学生一天平均学习时间为2.3小时,累计占一年总时间的9.59%。也就是说如果一年只有100天,每天24小时的话,那么他只要花9.59个昼夜不停的读书,剩下的时间就可任意支配了。而一个大约14岁左右的中国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7.4个钟头,约占一年的30.82%,超过全年总时间的1/4。如果将学时加总则,最终的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大得惊人:中国2700小时,美国840小时。美国学生一年里大约会完完整整地上5个月的课,而中国学生会上满8个月左右。对于上学的每一天,中国孩子学习将近12个小时,而美国孩子大约只学7个钟头。这在中美两国的教育方面无疑是最大的差异之一。
总的看来,美国学校太过轻松而中国学校又太过紧张。两者假如可以折中一下就会得到最理想的效果了。一个学生适当的学习时间,应该长得使其能充分消化知识,同时短得又能使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然而这种理想状态是很难把握的。
中美教育的差异,其中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在作业量方面。美国学生之所以学习时间短,是因为作业负担较轻。那里的学校在周末和假日里通常是不会留作业的。我小外甥Jerry的书包最能说明问题,他的书包是一只透明的塑料包,除了带去的食物和饮料外,其实只有一、二张纸。中国学校与此恰恰相反,节假日时总是作业堆成山。中国的作业往往会把一个小小的孩童,无情地拴在书桌旁,一拴就是三、四个钟头。这对于已经在学校里待了将近10个小时的孩子们来说,的确是很辛苦的。然而这种或情愿或不情愿的刻苦读书,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的一大特色。“锥剌股”、“头悬梁”的学习精神,是中国人爱弘扬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比之下,美国孩子会显得不太用功。其实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孩子对读书的态度,同时也在于人们对待读书孩子的态度。一个中国的刻苦读书的学生,会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尊重,赢得老师的不断夸奖,受到家长的加倍疼爱。而在美国,老师和家长通常不会对好读书的学生表示出特别的偏爱。来自同学方面的反应更会不同。他们似乎不喜欢那种学习十分出色的人。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同学取笑、起外号等等。美国地方话中有一些词是专门用来损那些好学生的,你在字典里大概都无法查到它们确切的意思,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中国的语言中根本就缺乏这类词语吧。
中国学生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受“学而优则士”的影响,中国的大多数家长,都会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天天向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长们也会以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坏,作为自己社会资本的一种评价。学校又总是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争得学校的荣誉档次。总之,中国的名校制,决定了,你要是想考入名校,你要出人头,就一定先要付出努力。
在中国,每当一个学期将要结束时,学生们都会喜忧掺半。喜当然是因为盼望已久的假期就在眼前;忧则是因为放假前还有一关要过——成绩单。对于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使他的整个假期黯然无光。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是一件私人的物品,也是属于隐私的人权保护范畴。因此,同学之间通常是不会知道彼此的分数的。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得到A或B可能要给与鼓励;而得到D或F(F表示不及格)就需要一些激励。分数在大人心目中比能力要差得远,所以很少会有家长因为子女没有考到班内前10名而大发雷霆。当然,他也没有条件这样去做,美国的学校是不公布成绩榜的。对于那些学习极其出色的学生会有其他形式的奖励,比如像HonorRoll(直译即光荣榜)就是其中一种。对于差生,学校则可能会给予一些特别的帮助。那里的主旨是“尽全力”,可中国大部分学校的主旨是“得高分”。
另外,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有一个为在各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所开设的课程,是指智商出众的“特殊才能”,并非指身体方面的特异功能。
中国数学学习要比美国数学学习难度大。比如,美国小学五年级时在学校里学乘法和除法。中国:小学生课本上,却已经学到了复杂的分数运算。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教课书的运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实行的是统编教材制,也就是说全国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几乎都是一样的课本。而在美国,同一条大街上的两所学校中,使用的教材就可能截然不同。美国课本通常都由学校免费提供。学生在校期间,书本相当于是借给他们使用的。它们像课桌和椅子一样,是学校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如果受到任何损害就可以向持有者索取赔偿。这些课本全部都是硬皮的,因此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经过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翻阅,伴随一届又一届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然而,中国人的教课书,年年在换,光印刷的纸张消耗量就惊人。
中美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们在12年基础教育中接触到的外语基本上就只有英语一种,当然日语、俄语等专科学校学生除外。这是中国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的余地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也有汉语。在美国 “家庭生活”课,课程的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它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活着必需的技能教育。它教给学生将来如何去独立生存。虽然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古老的手工作业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部分,但是贯穿其中的意义和情感,是复杂的集成电路和强劲的电流无法替代的。亲手为孩子做的衣服,纵使简陋粗糙;亲手为爱人做的晚餐,纵使烤糊烧焦,却仍然会使对方感受到无比的欣悦与温暖。这也许就是这门课程为将来的人们带来的幸福吧。而且这些技巧看似繁锁枯燥,其实也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这也是美国式动手做教育,与中国式不动手光用脑教育的不同之处。
中美教育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国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在中国刚刚上小学的时候,一直把老师当作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类”。认为老师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无误的。对老师产生怀疑,这对于学生来讲,简直是大逆不道。尊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渊博,老师的自信,老师的严厉,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仿佛他们从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学生对老师总会由敬生畏,很少有学生会与老师非常接近,更没有哪个学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 老师结为朋友。而在美国,对老师的看法开始转变。教师依然是知识的源泉,但也不失为芸芸众生中凡天俗子里的一员。 教师们除了思想外还有感情,有失误。美国 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要近一些,他们会和学生谈天、交心,然而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学习无关的。教师会给学生们一种真正被关怀的感受。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也会对课程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校里还有另外一个地位异常重要的人。他就是学校里的首脑人物,是一个掌握着学校命脉的具有特殊身份的校长。在中国的许多学校里,一些学生在校园的日子中,从未曾和自己的校长接触过。有一少部分竟然连校长的样子都不没有见过。在中国,身为一校之长的老师,也不会过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他毕竟是要对学校的全局,进行统筹规划和扶持引导的。然而美国的校长却会对自己学校中的大部分孩子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最熟悉的应该是这样两类人,一类是捣蛋专家,三天两头制造事端的学生;另一类是优秀学生,“隔三差五”为校争光的学生。在美国,如果一个学生在班上闹事,并且屡教不改,老师最通常的对策就是把他送到校长办公室里。如果校长认为学生确实不对,便会将他在放学后“拘留”。其实当然并不是真正的拘留,这只是英语的直译。这种“拘留”是要当天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在放学以后统一到一间教室里去,在一名老师的监督下或写作业或看书,以这种方式使之反省自己的错误。可以看出这与中国的“请出教室”、“面壁思过”或“楼道罚站”等等惩罚措施,在形式上不太一样。然而主导思想却如出一辙。但是中美校长在其中起的作用却也大不相同。
在中国的学校里,吸烟学生的比例相当小,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更是完全被禁止的。但在美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我国能够继续保持这种风气将会是对于下一代的一个最好的福音。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中国学校里面对穿衣打扮管得很严,比如头发不许过肩啦,牛仔裤不能太紧啦等等。可是衣着影响的是你的外表,而毒品影响的是你的生命。但在美国,来自社会、传媒和朋友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压力下,使毒品在美国青少年间泛滥。美国有一门课程的全称叫做“反毒品教育”,它的宗旨在于帮助孩子们与毒品做斗争。教育系统设立这样的课程既反映了毒品在美国的“走俏”程度,也体现了人们把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的决心。真的希望有一天美国学校里不会再有毒品的阴影,而中国的学校可以给予学生们着装的自由。统一的校服,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国家资源的浪费,而且抹杀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美国学校的课余生活很丰富:话剧团、乐队、合唱团,另外还有许许多多体育项目任你挑选:垒球、棒球、橄榄球、游泳、跑步、网球,应有尽有。在中国也有课外活动:数学小组、物理小组、化学小组、英语小组等等,体育方面也会有足球、篮球,游泳之类。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学术”味比较浓一些,是否能够真正为学生带来“课外活动”的快乐呢?在中国,也许有些人会拿教育经费不足,来做一个理直气壮的挡箭牌。他们也许会说中小学是没有经济能力去搞那些诸如话剧团之类的团体的。事实上,并非每一个拥有出色的课余生活的美国学校都是资金雄厚的。中美教育经费不足的补充形式,主要的区别在于,美国制度允许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自己去赚到需要的钱,而校方也给他们这种努力的自由。众所周知,美国孩子很小就出去打工。很多美国中学生都会在晚间或周末去打工,那是为自己赚钱。他们同样可以为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做筹措资金时的劳动付出。于是你就能够看到,美国的学生在许多集资活动中,会一起在校园里筹划、实行、成功。也许会是一次特别的拍卖会,每个学生都会捐出自己的一些东西拍卖,共同的目标是筹措购买统一的新式的啦啦队服装。也许会是一次棒球赛,大家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在家中做好柠檬汁和小蛋糕来卖,为的是换来下一季的球衣。也许会是一次汇报演出,门票就等价于下一部话剧的服装和道具。通过这些活动,美国的孩子们学会独立工作和群体合作。而大家辛辛苦苦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汗水的结晶,心血的铸造。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固然困难重重,但是乐在其中。
12年基础教育结束之后,随即而来的便是大学生活。在中国,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高三毕业生,削尖脑袋、挤破头颅,为了上大学而拼命学习。这似乎是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假如第一次考不上的话,今后希望就渺茫了。当然,也会有人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年复一年地扣响高校的大门,然而当成功之母一次又一次拒绝开门时,这些勇敢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被逐渐地磨去。为了一纸文凭,可以令多少中国学生为之赴汤蹈火,又曾令多少中国学生因之粉身碎骨。在美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为考大学而疯狂的。在美国学生眼里,学历固然重要,但能力更胜一筹。一个人的才华是不可能尽数浓缩于一张八开纸上的。而且当一个人“书到用时方恨少”时,便可随时重返校园。在美国,一个有学习欲望的人,并不会因为年龄而被拒于知识的大门外。在美国的电视上经常能看到有关招生的广告,这样的广告实在太多了,充斥着电视屏幕。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上大学所持的不同态度,以及两国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机遇上的差异。
美国的学校,似乎给了学生身心发展上更大的空间。学生们能够更多地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打工也好,大作业也好,甚至于看电视也好,这些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年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帮助。而在中国,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的一些学生们,整天呆坐在书桌前,机械地摄取着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盲目地咀嚼、困难地消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也是一句中国名言,虽然已经早就不是中国 老师们推崇的学习方式,但是无限的功课和有限的时间相加,却好象无法得出其他的教育结果。
在中美教育比较中,美国也许永远不会成为中国的榜样,中国同样不会成为美国的榜样。中国没有榜样,还得艰难地去寻找一条适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道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