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2月7日星期六

狮子舞给中国人找回了尊严


——春节民俗溯源之六十五





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少不了“舞狮子”这一传统的表演节目。欢快的锣鼓声表达着人们喜悦的心情,上窜下跳的狮子逗得大人小孩合不拢嘴。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但更多的人只是将舞狮子当作一种民俗舞蹈,一些民俗学家,也较多的从民间习俗对舞狮传统进行研究。我却认为狮子舞给中国人找回了尊严。

舞狮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就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都喜欢打锣打鼓, 舞狮助庆。   

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 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

我化了较长时间研究了中国贡品文化史,包括中国的朝贡历史。翻开中国朝贡历史,一向以大国自居的中国历代皇朝,都以朝贡和回赐制度,象征国家的权威与尊严。只要承认中国皇帝,愿意朝贡称臣,就以友邦之礼相待。

有一种说法,狮舞的技艺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

不过,说起舞狮子,却有一个与中国朝贡史相关的民间传说。
早在西汉时期,武帝曾派张骞打通西域,制服匈奴。从那以后,西域许多国家都给汉朝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武帝自然春风得意,威震八方。

但是,到了东汉章帝时期,西域的大月氏国给汉朝进贡了一头猛兽,头大如筛,口大如盆,眼似银铃,满身金毛。这只猛兽十分凶猛,关在铁笼里时常张着血盆大口,发出惊天动地的叫声,好像要吞吃活人。

进贡的大月氏国贡使对汉章帝说:“这是我们大月氏国独有的一种猛兽,因为长有一身金黄的毛,所以在我们那里被称为‘金毛雄狮子’,它十分凶猛,有‘兽中之王’之称”。

中国人历来将虎视为百兽之王,怎么还有个叫作狮子的百兽之王?

章帝认为西域进贡此兽,是祝汉朝兴旺、吉祥如意,于是传下圣旨,叫人把金狮收入后宫,精心喂养。

但是并不愿伏首称臣的大月氏国,却不是这个意思,贡使对章帝说:“出发之前,我们的国王有话,说我们朝贡金毛狮子,是想让贵国驯服它。如果来年驯服了,大月氏国就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远归顺你们。如果驯不服它,就从此断绝往来。”

显然这是一种外交挑战。面对这种挑战,自以为是地汉章帝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人才万千,怎么会找不到驯狮人呢?”汉章帝当即答应让贡使们来年来看驯狮表演。

汉章帝送走了大月氏国贡使,就召来满朝文武,商议驯狮之事,随后出了皇榜,用重金在全国招募驯狮能人。

皇榜贴出后的第三天,果然就有一位勇士求见章帝,声称自己能够驯狮。

这人矮胖的个儿,黑红的脸儿,走起路来不快不慢,讲起话来活像个驯狮内行。汉章帝随即设宴招待他后,命宫人领他去看狮子。

原来,这人只是一个走江湖的耍猴能手,他见猴子十分好驯,就想来驯一驯狮子。但是他从没有见过狮子,还以为狮子比猴子小。当他一见到关狮的笼子,顿时心惊胆战,十分害怕。他还没走到眼前,只听到这头猛兽吼叫了一声,当场就吓坏了。领他的宫人见他是个脓包,就告诉了汉章帝,汉章帝立刻令武士们把他杀了。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武士,说是应招来驯狮子的。这个中等个子,长条脸,不胖不瘦,腰扎板带,动作麻利,说话在理,叫人口服心服。

于是,汉章帝又设宴招待了他,令宫人领他去看狮子。

狮子见有人来了,就从铁笼的那头向这头猛扑过来。这位武士见了,稍微运气,双手一指,喊了声“嗨!”狮子被吓了回去。

领他的宫人见这人有两下子,就急报了汉章帝,汉章帝就留下他驯狮子,封他为“引狮”。可谁知这人驯狮子,只凭勇气,没有智谋。在一次驯狮子时,被狮子咬掉了一只手。

汉章帝得知后,只好给他一些银两,打发他回了老家。

过了几个月,眼看年关将近,章帝为另招“引狮”之事发愁了,大月氏国朝贡一头狮子,显然是羞辱大汉皇朝无人之举。若真不能驯服那头狮子,这可是举国大耻。为此,章帝可谓是茶饭不进。

这天,又一位勇士求见,声称可以驯狮。这人身材魁梧,面部红里透黑。章帝见后,便命人领其到后宫去看狮子。

这位驯狮人见金毛狮子实在凶猛,料定难以驯服,便决定智驯。
他一连几天都到狮笼前转悠,就是不给狮子喂食,饿得狮子精疲力尽,再也不像开始时见了他就张开血盆大口吼叫了。这天,他打开笼子想正式开始驯狮,谁知这雄狮并没有想像中饿得力气全无,反而是狂性发作,一出笼就向驯狮人扑来,一口就把他咬死了。

宫中武士们见雄狮出笼伤人,一齐动手捉拿,但狮子十分凶猛,不仅捉拿不住,而且连伤几人。无奈,有个武士便率众将其乱棒打死。
章帝听说金毛狮子被打死了,十分恼怒。他想,打死了狮子,就失去了汉朝的威仪。何况时值腊月,离大月氏国贡使前来观看驯狮的日子也不多了,到时可怎么交代呢?想到这里, 
 
章帝便命将带头打死狮子的人治于死罪。
监斩之日,打死金毛狮子的罪犯被押到了法场。监斩官问他最后还有什么话说,他便对监斩官说:“大人若能向皇帝禀报,开脱小人罪责,小人自有办法将死狮复活,并将它驯服,叫贡使们观看。”
监斩官听后,十分惊喜,立刻禀报了章帝。

此时,章帝一边翻着黄历,一边算着外使前来的时间,为如何解释雄狮被打死的事发愁。听到监斩官禀报,打死狮子的罪犯有办法将死去的狮子复活,并且还能将它驯服,便十分惊喜,随即手拿御笔写了“赦免”二字,让罪犯代罪立功。

转眼到了春天,各国贡使来朝,汉章帝大设宴席招待。果然大月氏国的贡使,提出要看驯狮子。

汉章帝就让驯狮人领着金毛狮子进入宫中。只见驯狮人手执绣球灯,逗引狮子,狮子时扑、时跃、时打滚、时抖毛、时吼叫,真是百依百顺。

各国的来使看了,都称赞汉室大有人才。大月氏国王得知后,再也不敢藐视大汉皇朝了,从此就按规定,年年朝贡,表示永远和汉朝合好了。章帝也为大汉皇朝蠃得了尊严。

事后,到了夏历正月十五,一直为死狮复活感到蹊跷的汉章帝召见驯狮人,询问他用什么办法让死狮复活,又用什么办法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驯服这异邦凶猛之兽王的。
驯狮人说:“圣上要是能免去小人欺君之罪,小人就如实相告。”
汉章帝听了连说三个“免”字:“免、免、免。”

于是,驯狮人就说;“打死雄狮,小人自知罪过不小。为了补回罪过,让贡使看到中国人能驯服异邦之狮王,小人就剥下了死狮的皮毛,请了我的两位兄弟,披上狮子皮毛,装扮成狮子。”

随后,经章帝降旨,驯狮人的两位兄弟进宫,三人又为章帝表演了一番,直看得章帝眼花缭乱,连连叫好,即降旨封驯狮人为“春官”。

不久,这件事便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们认为耍狮子为国家争了荣光,为国家蠃得了尊严。老百姓们便用木、泥、布做成狮头,用麻做成狮皮,仿照表演。中国民间的耍狮子舞也就这样传开了。
狮子舞流传至今,逐渐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北京地区的并狮头很讲究,狮头越重,耍狮的功夫技巧越高。狮头最重可达90多斤,动作以摔跌见长。河北的动作矫健,能攀登、跳跃5张八仙桌;广东的能攀上高耸的竹竿摘取彩礼,俗称“采青”;安徽的在狮身内燃点蜡烛,称为火狮,有时还配上10多盏云灯,狮子好象是在彩云之中飞舞;四川的分高脚狮子和地浪狮子两种,经常表演破阵,一般文阵不登高,武阵必登高,能做出“高井打水”、“封侯夺印”、“姜太公钓鱼”和“天鹅抱蛋”等惊险动作。此外还有板凳狮、手摇狮、线狮等。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就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中国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早在一千九百年前,波斯通过了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了双方的商业贸易,同时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以后的岁月中,波斯使者还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当时中国中原地带不产狮子,但随着接下来的古代中国与西亚、印度等国之间进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狮子来到了中国境内落户了。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在帝宫中的石狮不仅象征了狮之威武与吉祥,也承载了中国征服异邦的象征。庙宇、豪宅前也置石狮,一般都有象征神佑之意。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详宁,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瑞狮舞时,小狮由一人舞,大狮则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但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

引狮人则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滚动、跳跃、擦痒、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其中的朝拜动作就意喻了中国的朝贡礼仪和国威,现已象征为贺喜道庆。
  
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山西长治的舞狮,却集舞狮与技巧相结合,双狮起舞,会舞动出许多花样,许多动作,有点的动作相当难,相当复杂杂。    
   
一个舞狮者,托背起四个舞狮者,力量之大,堪称一绝。这个舞狮人,将另一个舞狮人外加一个导引者,托起,并摆出非常优美的造型。似腾飞的图腾,又似雄狮已醒的悲壮与奋争。
   
狮子滚绣球本身就不易,这里却还表演着一狮子,不仅自己滚绣球,而且背上还有一站一立两个人,技能之高,令人称绝。两个人干脆就站在了狮子之上,狮子滚着绣球,走过翅翅板,那是相当的技巧。
    
狮舞中的五狮滚绣球,走过翅翅板,这可是舞狮的绝活。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岭南醒狮,又名南狮,以各种高难度动作著称。
在中国南方,据传说,狮子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但狮子是指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于是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但追溯狮舞起源之后,我对狮舞有了另类感觉,那就是从狮舞中,我们不仅享受的是一种节日的欢庆,而且是看到了一个民族之复兴,找到了中国的尊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