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醒悟(367)

 


367

 

江泽民突然走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资深媒体人刘效胜与老潘头和那些年轻人闲聊时,他就即兴谈起了胡锦涛与江泽民那些往事,自然这些往事旧闻又变成了时代新闻。

刘效胜說:比江泽民年轻十岁,现在的胡锦涛还不至于衰老到丧失思维的地步。历史就在他眼前倒退渐渐进入黑暗。人们不禁要问,作为邓小平所指定的隔代接班人胡锦涛是否心急如焚?记得胡锦涛在他退位之前不久是中共近四十年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喊出了“准备军事斗争”口号的最高领导人。那時,中共海军占领离菲律宾海岸不远的微小岛屿,这一挺进搅动南海的重大序曲,也就是吹响在胡锦涛的任期之内。

当胡锦涛向美国提出所谓“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之时,美国政客还不会傻到听不出胡锦涛的弦外之音:中国想同美国拉开一些距离,因为同美国维持稳定的友好关系无异是招来和平演变或一场颜色革命。奥巴马随即做出反应把中国排除在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之外。

与江泽民长期担任技术官僚大学教育属于民国体系的背景比较,胡锦涛从进入清华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一天脱离过红色灌输,让整个民族都把党敬为神明就是他的执念和人生的终极目标。从清华团委书记到甘肃水电局处长局长再到团中央书记,胡锦涛从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非常不幸地把他铸就成了“刀枪不入”的红色党棍或金刚不坏之身。

过去人们常把胡耀邦和胡锦涛這两位胡姓的中共总书记扯到一块,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担任过团中央书记这种相同的经历,表面上看来是一脉相承的团派。胡耀邦上升到总书记之前阅读过大量的人文历史哲学书籍并把这种读书嗜好一直保持到生命的尽头。但没有看到过任何描述说胡锦涛拥有博览群书的嗜好。从这种区别之中,大概就延伸出两位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人物、一位可以清醒看到党的生命存活于人民的切实利益之中,存活于遵循历史的轨迹。而另一位则被“党性”彻底地圣化魔化,误认为“红色”可以脱离人民,脱离历史凌驾于真理生命和事实之上。

胡耀邦并不是胡锦涛的恩师。推荐小胡回到北京担任团中央书记的是当时的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宋平后来官至中共组织部长,再升为政治局常委进入权力核心,从而具有了向老邓推荐接班人的资格。向老胡推荐小胡进入团中央十年之后,宋平再向老邓举荐小胡作为接班人,进入中共权力核心暨政治局常委。

刘效胜说:我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朱镕基的伯乐居然是宋平和陈家父子》。其实李锐老人家就说过,“太子党”的书和文章只介绍了马洪、朱镕基和陈元的关系,没有特别分析马洪和朱镕基都是受益于宋平。

李锐先生说,你们在外面对宋平这个人要好好研究研究。有人说鄧小平在十四大上隔代指定了一个总书记接班人胡锦涛,一个总理接班人朱镕基。其實,这两个接班人说到底都是宋平的“门生”:一个是五十年代初从东北带出来的,一个是八十年代初从西北提拔上来的。足见宋平对中国当代政坛的影响力是多么的重要。

李锐先生还说,宋平、马洪和朱镕基他们这几个人都是高岗当年从东北局带到国务院的,后来马洪倒了霉,接着朱镕基也当了右派,但宋平被陈云安排出掌中组部之后,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李锐老人家已经年近八十,但记性超好,不但清楚记得1982年马洪被放进十二届中央候补中委候选名单的过程,还记得“这个马洪只比我年轻三岁”。很显然是因为宋平力撑,马洪在国务院正部长级的前台位置上一直坚持到73岁才退居二线。

李锐曾說,按照正常程序,198710月的十三大召开后,朱镕基被安排到上海工作一定是要由当时的中组部长亲自谈话的。十三大上的人事安排,表面上看是邓小平的布局,特别是赵紫阳正式当了总书记,等于是陈云和李先念对邓小平的屈从。但是,党内组织大权實際上完全被陈云一派彻底掌握了。

这位宋平照理说是当年的中共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元老,1952年随高岗从东北进京即出任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及该委劳动工资计划局局长兼劳动部副部长。

与宋平一同从东北局进京的朱镕基,曾有段给部领导人当秘书的经历。当时的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张玺是毛泽东亲自点的将,高岗垮台之后,张玺又被安排为党组书记。朱镕基自此,成为张玺的秘书。1957年张玺被查出癌症之后,宋平被晋升为计委副主任。如果不是在张玺1959年病逝之前朱镕基就被打成了右派,那么他很可能会转任宋平的秘书。

而当时,朱镕基划成“右派”确实真的是被“错划”,因为他确实没有說过半句“反党”言论,只是在当时帮助党“整风”的会议上,因为是领导秘书而被点名发言,不得不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大致内容是国家计委和地方省市计委的一些领导在编制计划、预算时,往往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光听下级的汇报,光看下级给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多。这种主观主义现象正在滋长蔓延,对国家计委的工作有害无利……。

当年在国家计委与朱镕基共过事的一位退休老干部日后回忆说:“他是被错划的,本来不应该有他,但那时划右派有指标,一时找不到那么多人,就把他拉上了。”

反右斗争之后,朱镕基被下放。宋平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当到1962年底,即被安排“支持三线”,出任中共西北局委员和西北局计划委员会主任;“文革”后期,成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6年江青等人被抓捕后,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冼恒汉被打成“四人帮在甘肃的代理人”,具体罪行是在毛泽东去世之后在全党和全军范围内带头给江青写了效忠信。宋平因此递升为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并在此位置上成为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1年初,陈云点名调宋平进京,担任国家计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两年后即晋升副国级,成为所谓“赵紫阳内阁”的国务委员兼计划委员会主任。

1987年整垮胡耀邦后,陈云迫不及待地要把中组部部长换成自己最信任的“老同志”,于是,便出现了中共执政史上最为奇怪的一种职务安排形式,即让宋平以国务院国务委员身份兼任中共中央的组织部长。而被接替中组部长职务的尉健行,日后一直都被外界评论为“受到胡耀邦的政治牵连”。但中组部内部传出的说法则是,本来也是令陈云比较满意的尉健行只在一件事情上令陈云不满,而这件事情又太过重要,那就是陈云的“义子”、陈元的“上铺兄弟”刘泽鹏,在尉健行担任中组部长期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刘效胜說:过去多年来所撰写的相关书籍和文章中,一直都是把乔石和尉健行说成是“耀邦的人”。但日后一位在中组部供事过多年的中共退休老干部说,把乔石和建健行简单说成是“耀邦的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说法。其实,提拔乔石的最初提名人是哪一位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顺利通过陈云的考察。而当年在中共高层人事问题上,甚至比邓小平更有话语权的陈云对乔石有“天然的政治信任”,因为陈云和乔石都是中共建政之前的上海地下党出身。前者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地下党负责组织“工运”,后者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地下党负责发动“学运”。事实上,后来陈云对江泽民的政治信任也首先是基于江泽民也是上海地下党出身。

至于尉健行其人,则是最先得益于乔石对他的器重,而乔石对他的政治信任居然也是因为他在中共建政之前的上海学生地下党经历。而且他们两人都是先后在16岁那年,从家乡考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入学后即秘密加入中共或者中共的外围组织。乔石从1982年开始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之后,分工项目包括组织工作和“群团”工作等。当时的尉健行被从东北调进北京后,首先出任的是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和党组副书记,明显是在为副国级的全国总工会主席培养接替人选。说起来,这个尉健行当年虽然是被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组部长乔石所器重,并安排为自己手下的常务副部长。但尉健行进入中组部一年后即接替了乔石的部长职务并不是预先安排的进程,而是“事出偶然”。

198545月间,整个中南海都被国家安全部的一个局长俞强声的叛逃美国案所惊动。众所周知,这位俞强声是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全国政协主席的俞正声的胞兄,曾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夫人”江青的前夫黄敬的大公子。

俞强声叛逃事件发生后,邓小平立刻把陈云和李先念请到家中商议,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后,要求台面上的总书记胡耀邦、其他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到勤政殿(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法委办公处)开会,传达三位老人的意见。主要内容就是问责政法委,追责国安部,免去陈丕显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的兼职,在中央书记处内只负责联络全国人大的工作;免去凌云国家安全部长职务,并将其名字从即将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建议增补的中央委员名单中剔除。

在此基础上,由乔石以中央书记处书记身份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安排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增补为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拟建议在次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增其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统领全党和全国的政法、司法、治安及情报等工作。

毫无疑问,在俞强声叛逃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后,政法系统负责人的政治可信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所以从现成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选中了乔石,无疑还是因为他当年的上海地下党经历。

查乔石的简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下半期,他曾经担任过的职务之一就是“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因为当年的中共城市地下党的成员之前都是所谓“单线联系”,所以这个“总交通”的职务,意味着当年的乔石在中共上海地下党里是可靠无比的。

至于乔石1985年由中组部转换跑道之后推荐的尉健行,不但是和乔石一样的上海地下党履历令陈云政治上放心,而且他在进入中组部前曾经的全国总工会工作经历也是他与陈云之间之“共同兴趣”的话题。乔石1984年第一次领尉健行到陈云府上拜见时,尉健行的一声“老主席”把个陈云叫得心花怒放。因为当年中共建立自己的全国总工会时,陈云是首任主席。

胡绩伟先生曾说,他尉健行在陈云那里“不识相”……。现在想起来,应该就是指的他尉健行升任中组部长之后,没有,也可能是故意装作没有听明白陈云对提拔自己“义子”的暗示。结果,1987年初,陈云即已经下定了让最可能百分之百贯彻自己组织意图的宋平接掌中组部的决心,同时也已经让他和邓小平共同安排负责十三大人事事项的薄一波“传话”给邓小平,让宋平在十三大上进入中央政治局。

刘效胜說: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在还没有为国家计委主任的继任人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陈云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要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宋平之前兼任过国家计委主任的姚依林先把计委主任职务兼回去。于19875月,就让宋平以国务院国务委员身份兼任中组部长了,目的就是要让他尽快参与到十三大的候补中央委员以上的所有人事安排过程中去。

而宋平到任中组部后,在中组部内进行的第一个人事安排就是将时任中组部副秘书长刘泽彭提升为副部长。刘泽鹏是陈云的“义子”、陈元的“上铺兄弟”。

按照陈云当时的如意算盘,十三大至十四大之间由宋平代他把持中央组织大权,等十四大召开,中央顾问委员会完成历史使命之时,也已经高龄的宋平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中央组织部长职务交到刘泽鹏手上了。

十三大召开之前的宋平以国务院国务委员身份兼任中组部长委实是一件好生奇怪的安排,就好比某一个省的省委组织部长被免职后,安排一个副省长去兼任。

接下来更奇怪的是,在十三大之前已经奉命主持中央组织工作的宋平,在十三届一中全会上被安排进入中央政治局,但却没有被安排进入中央书记处。

在正常情况下,中央书记成员包括了中央办公厅主任、中组部长、中宣部长、中央统战部长以及中纪委第一副书记和中央政法委书记。为此,当年外界媒体曾有赵紫阳拒绝陈云的亲信宋平进入中央书记处的说法。而事实恰恰想反,就是因为陈云的一手安排,才有了接替中组部长职务的宋平被安排为十三届政治局委员,却不进书记处的“怪事”发生。

当时的中共十三大上,把十二大党章中“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改为:“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而十二大党章中规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这一项,一直没有改动。

刘效胜感叹地说道:在十三大上,故意不让具备了中央政治局委员资格的宋平同时以中央组织部长身份进中央书记处,目的就是要让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总书记赵紫阳过问不着,实际上就是摆明了令中央组织工作直接向陈云领导的中顾委负责。

1 条评论:

  1. 群體心理探索小說(瀋陽 著)

    今天像烏鴉暫時湊合起來,明天又像野獸一樣四散而去。社會上的流氓集團、烏合之眾的交往就是如此,今天臭味相投便雜湊在一起,明天利益相悖,便作鳥獸散。這是一本探索群體心理的另類小說。但愿這個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從噩夢中醒悟過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