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中国074
离开鹿回头公园,预订南山住宿的消息并不顺利,房价飞涨。于是选择了一个计划外的新目标,到大小洞天附近去寻找一个食宿去处。
自驾车很快就到了大小洞天风景区。已经有游人在发牢骚:走了一上午只看见小洞天,没看见什么大洞天,导游含糊的解释:这是一个广义的什么洞天。反正,有一堆人在不太满意地诉说自己的游历感受。
三亚南山大小洞天风景区,原为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按照宣传资料介绍说,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
如今的大小洞天旅游攻略,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洞天福地养生长寿游、科普教育游、登高休闲游、道迹仙踪游、鉴真寻踪游、金榜题名游、龙王民俗游、风光摄影游……大有道仙指路的味道。
其实风景区游览特点也就是可概括为洞天福地、海山奇观、福寿南山三处。
这里,崖洲湾弧弦百里、碧波万顷,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遍布神工鬼斧,大小石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副古朴优美的山海图画。历代文人骚客莫不钟情于这一方山水。风景区内至今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
1962年郭沫若游览“大小洞天”,对景区的山光海色赞叹不已,在《游崖县鳌山》一诗中誉之为“南溟奇甸”。
大小洞天风景区还有历史悠久的名人胜迹。唐代高僧鉴真率日本留学僧容睿、普照及弟子祥彦、思托等35人第五次东渡日本,海上遇台风漂流万里至此登岸,并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宋末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往返与崖州湾,把先进的植棉、纺棉技术带至中原大陆,留下千秋史话。
所谓的“洞天福地”是指什么?
自唐宋以来,南山大小洞天即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与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岛蓬莱、瀛州、方丈相媲美,号称南海仙岛,曾吸引许多求仙道之人。
据史料记载,宋代著名神仙道士,南宗五祖白玉蟾,因喜南山神秀,归隐于此,修建道观,传播道家文化哲学思想。目前景区内留存有”仙坛”、”仙人足”等历史遗迹,以及多处游记诗文。
南宋淳佑年间,郡守毛奎就任于此,因性欣黄老、酷爱山水,于此南山屡加探访,并先后发现大、小洞天。逐对这一景区进行开发,留有《大小洞天记》等石刻文字。
道家素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说。现在景区海边巨崖之下有一处“小洞天”,上有古钓台。据《崖州志》记载,还有一处“大洞天”,洞内有石桌、石凳、小溪环绕,宛若仙境,且确实有人去过,但现今无人找到,充满神秘色彩。更为神秘的是,郡守毛奎因开发南山大小洞天有功,御任之时,顿司成道、众随从挽留不及,飞身而去。后人因景仰其仙风,于其飞身处南山脯修建毛知军祠,予以祭祀。由此说来,至今无人找到“大洞天”,那么“大小洞天”也就自然是空有其名之说了。游客明白了这些事,那么“见小失大”也就心平气和了。
至于这里的“海山奇观”,也无奇可称。因为山、海、林、泉是构成一个旅游名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海南岛,可以说无奇不有。不同的是天下没有相同的石头,也没有同一的海礁。这里的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自宋代郡守周康、毛奎相继开山经始,历代不乏贤达名士蹬临游览,为之题写瑰丽诗文。有人会为这里的山光海色赞叹不已,兴致所至,写些佳句称誉一下。也有人来过了,看过了,就走了。
“福寿南山”是中国人的吉祥话。
南山是座吉祥的山,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南山与长寿密切相关,是真正意义上的寿山。但是在中国称作南山的地方很多,如广东的潮州、福建的莆田、四川的大足、陕西的西安等地都有南山。
最著名的南山当数青海东都境内的南山,见于《中国名山大川辞典》(199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但三亚大小洞天所在的南山却也有独特之处。其一,这是中国最南部的山,是名副其实,名正言顺的南山;其二,南山大小洞天被视为南海的“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是道家隐居和修炼长生不老的地方,也是神仙真人之治所,是理想中长寿之地;其三,中国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海南的人口平均寿命最高,而三亚市的人口平均寿命为海南之首,南山又为三亚之最,现存86岁以上的老人达几百人之多,可见这里是实实在在的福泽之地,长寿之乡;其四,南山大小洞天一带集中分布有能成活数千年的长寿树,这些树又是被美喻为“南山不老松”的龙血树。龙血树属龙舌兰科常绿植物。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树种。中国亦定其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轩区。目前,此树种已濒临灭迹,但在三亚南山一带却生长着三万株之多,主要集中于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树龄逾千年的有两千多株,最长的有六千年以上。福泽之地,养育千年古树;神足之山,氤氖万古精灵。
也许是这一原因,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南山是长寿之乡,“寿比南山”在这里当之无愧。
风景区内至今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景点。
其中“仙翁寿石”之“寿”字为陈抟所书,高2.15米。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今安徽亳州人,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神仙道士,史称“陈抟老祖”。有《无极图》、《先天图》、《指玄篇》等著作存世,对北宋影响很大。陈抟善书五尺大字,此“寿”字由“人”、“寿”、“年”、“丰”四字构成。在此昭立。喻意寿比南山。
汉唐时期,中原文明已经输入三亚。宋代,随着海南与大陆的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入崖人士、大陆移民、朝廷命官、贬谪相臣把道教等宗教文化带入崖州,一些中原道士也云游崖州,并进行一些道教活动,但这些道教活动仅限于道徒的个人行为,对崖州民间影响不大。这个时期,崖州的道教及道家文化处于酝酿在这个时期,朝廷贬官和中原道士是崖州道教的先行者。
纵观海南历史,道家文化名胜也仅止此一处别无他地。虽然万州(今万宁市)东山岭,早在北宋时有交趾道士漫叟在此结庵修道,但景响甚微,没能形成道教胜地,倒是佛教文化占了地盘。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是海南人,从事道教活动年代在1194年—1229年之间,但他从事道教活动的地方主要在福建武夷山,在海南仅有云游,据说曾到过南山大小洞天修练,但没有留下确凿的遗址、遗迹和有关史料。
但南山大小洞天及崖州的道教活动自宋代开始至今,已形成传统。这些道教活动有官方举行的,也有民间举行的,有集体行为,也有个人行为。其活动方式及内容是:
一是建造宫、观、寺、庙、祠、坛、殿等道教建筑和开设道教活动场所,自宋代至清代有迹可查的就有三十多处。
二是州府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主要是在州府建造的宫、观、寺、庙、祠、坛、殿中举行。如清代崖州府在社稷坛、风雨雷电山川坛、先农坛、城隍庙、武庙、文昌庙、天后宫等举行的祀典,文武官员朝服就位,供奉丰盛祭品,诵读祝文,祭仪繁褥。
三是民间的道教活动具有节日礼俗特点。《崖州志》记载的活动主要有:
“元旦,初三日,书帖,钉口于门,谓之禁口”。
“八日,城中迎神赛会,谓之妆军。远近男妇,入城聚观,三日方止。东西村落间或行之”。妆军是崖州古代民间规模较大的道教活动。一是纪念郡主冼太夫人,将冼夫人敬为神祗(崖州是冼夫人的封地),二是迎接诸神、祭祀诸神、祈求诸神护佑崖州风调雨顺,子民平安纳福。妆军一直持续到50年代。2003年,各地道徒聚集崖州水南,中断40多年的妆军重新举行。
“元宵前后,都里迎神张灯,扮演故事,谓之迎灯。自元日至此,昼打秋千,夜放天灯。东里以七月,或扮狮子,麒麟为戏。”迎灯活动遍及崖州村乡,50年代仍然盛行。90年代以来,黄流镇(古称西里)恢复这一活动,并结合现代各项文化活动举行,成为海南民间文化盛事。
“五月端阳,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先祖……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是日,还抬龙公巡游。
“腊月廿三夜,以茶酒纸马送灶神。除日迎神,如之。是日,以竹枝扫室尘,换炉灰,送之于外,谓之送穷。日夕,置酒祭祖,辞岁,夜分,贴春联,易门神,以迎新岁。”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独特的道教活动,如崖城大蛋村在明清时在大蛋港建龙庙和八角庙,龙庙供奉龙公,八角庙供奉龙公和巡海苏公,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抬公上村巡游、祭祀,五月初五抬公归位祭祀。大蛋村还举行“上刀山”、“过火山”活动,“上刀山”由十多把锋利的刀剑做成梯子,道公踏着刀刃攀登而上,双脚毫无损伤。“过火山”由道公给村民喝符水。挂符袋,诵符咒,村民在道公的带领下,赤脚踏过一片烧得通红的炭火,人皆无恙。这些活动,在50年代仍有举行。
时至今日,崖城地区信教者众。一些道公道婆服侍天后娘娘、三江娘娘、七仙姑等道教神仙,为人们设道场,做法事,行斋醮。
在此处,1993年春重建的岩瞻亭。岩瞻亭始建于南宋淳佑,清初毁废。
宋淳佑年间(公元1247年)郡守毛奎率基僚属于鳌山中几经寻访,获一巨石,如屋如舫,前瞰大海,后环曲巷,石上可以尽览海山之大观,因题“海山奇观”。巨石前后有毛奎及历代文人石刻。“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就出自毛奎《小洞天诗》。
这里的《鉴真登岸》群雕则叙述着有关鉴真的传说故事。
鉴真(公元688—763),扬州人,本姓淳于,唐代高僧。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应日本天皇之请赴日本传经,六次渡海,前五次失败。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六月,鉴真师徒等35人,从扬州启程第五次渡海时遇飓风,漂流万里到振州(三亚市)宁远河口(今大小洞天风景区)一带登岸。在振州居住一年,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鉴真赴日本弘法的决心不变,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六次东渡成功,在日本生活10年。
为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历史壮举,特兴建了此鉴真巨型群雕。群雕取材鉴真一行第五次渡海漂船着陆的史迹,表现了他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济破沧海的必胜信心和劫难余生的喜悦心情。
现在的大小洞天景区内,还有中国最南端的唯一的自然博物馆,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
因大小洞天所处的南山,古称鳌山,远观如巨鳌浮在海面。鳌山之巅有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摩崖石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魁星是读书人的保护神,状元在金榜题名时,必立于鳌壁前奉旨迎榜,因此,人们将考中状元者称为“独占鳌头”。如今石壁前供奉有“中华第一神鳌”,供人们前来烧香许愿,所烧之香称为鳌头香,祈愿学子们学有所成。
大小洞天内鳌山腹地,正对南海处建有南海龙王别院,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龙王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由于海南岛的地理环境,尤其适合海神龙文化的传播。这正如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间所修《琼台志》所描述的,海南岛是“外匝大海”,要有“居安虑危之道,方称保民。”当然,官府有“保民”的职责,但海洋辽阔无崖岸,沧海之旷也,人将以为险,人们要化险夷,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即依靠自然力:祭祀海神。联系到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中的龙文化,于是海南广利王在海南的民间即演变成海龙王。大小洞天处建造的“海南龙王”别院,这是中国龙文化在南海岸边的传承、发展,是民间对龙的信仰意识及对龙的形象的艺术再现,也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与海南民间的边缘文化相结合的体现。这将会丰富海南文化的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于是有人说南海龙王能给祖国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吉祥。旅游区于每年的龙历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龙抬头节”,以道家习俗祭祀龙王,祭祀南海。
这里还有一些有关大小洞天的民间传说:
古时因交通缘故,崖州的人们游览相距很近的南山,要得经由宁远河乘船至大海,转向南山,非常的不便。
雍正年间,崖州港门人陈继统喜欢南山风光,经常借口到南山砍柴乘船到南山游玩。他心灵技巧,善于观察,乘船中感觉沿着沙滩可以行使牛车。他想,如果能从陆路进山,不但少了在海中乘船的危险,也可以不受早晚的限制,很方便地进出南山。
这一天,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人赶着牛车,从宁远河口沿海滩向南山进发。果然他的想法是对的,陆路比海路好走,只不过要不断地饶行礁石,清理搬开挡路的石头。为了实现目的,陈继统仗着年轻力壮,不顾辛劳欢快地忙碌着。
车终于到了小洞天的附近,因遇上巨石而停下。陈继统见车到达南山脚下,就把牛栓在车旁,自己进山砍柴。
行至大洞天,陈继统见两位老人依靠一棵很大的龙血树,在树下的石头上下围棋。他甚感奇怪,上前打招呼,询问老人如何来到这里下棋。老人说,我们就是沿你来的路线到来的,你可是在为大家做功德,行善事,会有好报的。一位老人见陈继统累得满头大汗,要陈继统歇息观看下棋,顺便把棋盘边的野果给陈继统吃。
陈继统见二位老人棋艺高强,就入迷地连看三局。两位老人也酣战不停,似乎忘了陈继统在一旁观棋。待三局结束,方才觉察陈继统尚在看棋。于是催促陈继统赶快回家。此时,陈继统见天色已晚,知道砍柴的时辰已过,就要回家。他要帮助两位老人下山,两位老人含笑不受,只是说他们是在小洞天修行的,反而叫陈继统快走。陈继统这才辞别老人回到海滩。
海滩上,陈继统的牛已经化为骷髅,牛车已经朽坏。陈继统大惑不解,只得沿着来路回家。回家的路这时已经非常好走,好似有人专门修整过的。这又让陈继统莫名其妙一番。天黑到家,家人惊惧,疑他是鬼,不让他进门。陈继统反复解释,还是他的妈妈念儿心切,不惧鬼神,开门让他进房。家人说他失踪已有三年还以为他遇难离开了人间。陈继统大惊,忙向家人细细叙述自己开路和观看老人下棋的事。
家人请来道士,经作法才明白:陈继统开路感动了神仙,要给他长寿,并帮助他休整道路。至于牛和牛车的消亡,是命里的注定,是一种牺牲。
果不其然,陈继统尽享天年,一生无病,享寿百岁,无疾而终。
从此,人们传颂,只要在南山做有益于百姓的事,就会有很好的回报。
在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前,我止步不前了。我的眼光转向了景区大门前的那块石头上,石刻六个大字“道可道,非常道”。我环视四周游客,揣摩能有几个游客明晓此句之意义呢?
此六字,源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用最通俗的白话文翻译,也就是说:“能被讲出来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
哈,老子说得对哇。我明白了,所有关于大小洞天的说解都是毫无道理的,因为被后人讲出来了,而且越来越加工过了。
哈,老子又说错了。我醒来了,所有关于老子的言论难道都不是他说出来的吗?他既然认为“能被讲出来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老子说的话,其道理又在哪里呢?
哈,我只有拂袖而去,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道理,却又很没道理,这是什么道理呢?我可不说了,说出来就没道理啦。自个儿去悟去想吧。就象在大小洞天游历,看得到小洞天,见不到大洞天一样,见小者不见大,见大者无视小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