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中国069
从除夕到壬辰龙年正月初四,初到海南就遇到了连绵细雨,太阳过年了,月亮休假了,空气中又冷又湿,突然感觉衣物带了太少了,海口人还有穿滑雪衫哩。
初五终算放晴了,但天气并没转暖。
只到看见了香水湾,浏览了分界岭和牛岭,才突然明白:原来传说中花香鸟语、四季如春的海南岛,却也有着严格区别的气候界分。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牛岭南北气候大异。据说,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奇观:
夏季时,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
冬季时,岭北阴郁一片,岭南仍是阳光明媚。
游客可在这里感受曾经荒无人烟的岛屿风情,并可在无人岛上畅游与冒险。乘快艇到岛上仅需3分钟。
沿着由凿有国内外各个朝代古币的花岗石铺成的“钱路”拾级而上,但见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奇树簇拥。
那些天然石峰被当地人冠以“风动石”、“乌纱帽”、“大洞天”和“菩萨洞”等美名。登在山顶,分界洲岛周围海水清澈,与沙滩相衔接,构成了画家所不及的天然画卷。
据说岛上辟有“鬼斧神工”、“大洞天”、“剌桐花艳”等20多处自然景观,并有暗礁潜水、峭壁潜水、沉船潜水、海上摩托艇、海底漫步、海上拖伞、沙滩酒吧等独具特色的海上娱乐项目,游客可以感受前所未有的新奇、刺激。
自驾到分界洲后,我们只是匆匆浏览了一下四周的景色,没有多呆此地。
但我却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原来分界洲南端就是热带区域了,这也是中国的最南端地区,对我而言,也是平生第一次踏上了这个星球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热带范畴了。
告别了牛岭,我们就越过分界州,自驾前往陵水海滨和南湾猴岛。
我们现在所处之地就是陵水黎族自治县了。海南自治县还包括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
海南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海南岛原先没有人居住,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一支从两广横渡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岛,这就是今天黎族的祖先。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后来,汉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逐步形成海南今天多民族聚居社会。经过历史演变,各民族的某些特征在不断被同化,但是作为本民族最基本特征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续焉。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
海南话是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分布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琼籍华人地区,全球使用人口约一千万左右。全海南省有600多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琼中、五指山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琼籍华人地区。
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音和声调存在细微差别,但不妨碍交流。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海口(古琼州府)广大地区口音使用人口最多,对历史的纵深影响最大,是海南话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汉语的许多鲜明的特征。海南话的书写形式是汉字,如何说就如何写,反之亦然,即说写一致。在语音方面,有声母24个,韵母48个,声调8个。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的语言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全省有110万人使用,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乐东、昌江等6个自治县和三亚、五指山、东方3市。
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海南约有5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西郊的长流、荣山、新海等地。
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方言系统,海南约4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市北部、西部地区以及昌江、东方市的沿海一带地区。
军话属汉藏语系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据史书记载这是古代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兵士和仕官留下的语言。海南约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儋州、三亚的部分地区。
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于广州话,主要分布在三亚市的崖城和水南地区,使用人数不多。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使用人数约5万余人,是海南苗族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保亭、通什等民族自治地区。
回辉话的系属目前学术界尚未定论。是海南回族的语言。约有6000余回民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回辉、回新两村。
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跟黎语比较接近,使用人数约1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方、昌江两县的昌化江下游两岸。
客家话客家方言,三亚港附近的汉族水上、儋州那大地区居民使用。
此外,解放后特别是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以来,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外地居民中,也有使用白语、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上海话、北方话等语言的人群体。
既然到了陵水黎族自治县,那么走近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了我这次海南之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了。我愿与黎族人民分享共同的文化智慧成果,更愿意进一了解黎族的起源和民俗来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