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

观荷奇遇:花开花闭半日间


植物笔记【026】



夏天清晨,老伴在湖畔散步,见有人垂钓,便驻足小视。未料,垂钓者在扯竿时渔线缠上了池中的荷花枝杆,几朵荷苞就这样被扯断了花茎。望着飘浮在湖面的断枝荷苞,老伴心痛侧隐,便将这些荷苞带回了家。
老伴将这些荷苞放在一只圆形的玻璃鱼缸里。我下班回家后,看到了这些荷苞,叹息不已。我对老伴说,这荷苞全泡在水里,这怎么行?插花应该有个插花的插花底座,明天设法做个吧,或许还能让这些荷苞留下最后的艳丽。
老伴说:“这荷苞很神奇,中午还开过花呢!”
我可不信。结果,她让我看自己拍摄的荷花照片。飘浮在玻璃鱼缸水面上的荷花果然盛开得十分娇艳。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或有彩文、镶边。但我眼前看到的那几个荷苞开得花是淡黄色的。
其实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果实椭圆形,种子卵形,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望着眼前这些被意外折枝的荷苞,我虽惜情油然而生,却又无起死回生之力。
夏至清晨,我上空中花园去屋顶地坪绘画,我在地坪上书写“百寿图。”那可要书写一百个寿字,没有一定的时间可是完不成的。
老伴突然手捧着那只圆形的玻璃鱼缸来到了屋顶,她将玻璃鱼缸放到我身边:“你一面写字,一面观赏这些荷花吧!”
我瞟了一眼那些浮在玻璃鱼缸水面上的荷苞,也没有多言什么。
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我在地坪书写寿字时,不知不觉中发现荷苞已经开始绽放了,一朵又一朵,四朵荷苞全都开成了盘状的花形,淡雅清幽的黄色荷花,不处池塘不染泥,断茎折枝无叹息;生机犹存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溢。
  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样,玉盘盛开,香远益清。荷花的花语是:清白、坚贞纯洁。古人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但我不知这荷花为鹅黄色,当该咋说?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亿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便有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山东省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就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
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咏荷颂莲的诗文很多,大多是颂其冰清玉洁、清雅品位,却鲜见颂扬荷莲生存能力之强的诗文。荷莲能历经十亿年之久,顽强地生存下来,那是何待惊人!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水喜光,在半阴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只要有点水、有点阳光,荷苞就能绽放,甚至在小小的鱼缸之内。当我亲眼目睹了鱼缸中的荷苞,在半日间居然忽开忽闭,实在是一种福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