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贵阳52
在贵阳市西北角,有一座进入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的黔灵公园,公园始建于1957年。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
黔灵公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故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国庆假日慕名而来,去黔灵山小游了一回。
黔灵公园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清绝于世。素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
黔灵公园不仅是国内著名风景区,山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迹,而且地质构造复杂。黔灵山属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间,地形各有起伏,相对高差不大,约200米左右。山体有:白象岭、八角岩、大罗岭、象王山、七冲岭、檀山、杖钵山。其中大罗岭海拔高1396米,是园内及贵阳中心区西北第一高峰。
黔灵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出露较多的地层,包括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安顺组,中统贵阳组及上统三桥组、二桥组和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经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黔灵山弘福寺寺址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窑”。在地貌上黔灵山一带为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变化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形成若干种地貌类型,成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观发育的基本骨架。本区岩石包括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两大类。地貌类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为岩溶地貌和常态侵蚀地貌两类。
黔灵山的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由于受到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约为北东-南西向的岭谷相间所控制,由背斜所组成的山岭,坡度大,地形陡峻,则土壤冲刷严重,土壤较薄。在山岭之间的谷地、如东面的麒麟谷、西面的二桥谷、由于地势低平,岩性软、土层均较厚。地形变化不仅影响土层厚度,还制约了土壤类型的分异。
因为黔灵山一带大气候背景处于高原地带,所以黔灵山的气候条件是相当一致的,具有与典型中亚热带地区有所不同的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沛、生长期长,年均气温15.3℃,一月均温4.9℃,最高气温33-34℃,最低气温4―5℃,无霜期270天。
黔灵山山岭沟壑众多,坡向齐备,具备各类型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原始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已基本无存。现存植被以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为主。植物已知共计128科350属476种,其种数约占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类植物占10.12%,裸子植物占26.56%,被子植物占8.06%。在面积不大的区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可见其植物种类的丰富。其中珍稀植物有:半枫荷、岩生红豆树。
目前黔灵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名贵药材。植物种类繁多,古木参天,植被茂密,四围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
幽静的山谷里建有动物园,清泉怪石,随处可见,有成群的灵猴和鸟类在此栖息。猕猴主要活动于七星潭喂猴场及弘福寺周围。猕猴观赏园驯化散养野生猕猴约七百余只,游客在此可充分领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情趣。
坐落在群山峻岭之中的公园动物园,位于杖钵锋山坳台地上,还是一繁育、研究野生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园地,占地面积7.55公顷,地势较为平坦,从大门向后呈台地形上升。依山顺谷修建各种笼舍和饲养场,建有黑叶猴馆、熊猫标本陈列室、狮虎馆、熊池、鹿园等,笼舍面积3300平方米。现展出动物50余种,展示有各种珍稀动物5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驼鸟、鸸鹋、大天鹅、羚牛等,有贵州特有的名贵动物华南虎、黑叶猴、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鹇等。动物园成功的繁殖了51头华南虎,支援了国内13个城市动物园,并曾出口到苏丹、朝鲜等地。近年来,对黑叶猴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繁殖习性科研课题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现展出各种珍禽异兽50余种,一百多(头)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十多种,二类保护动物四十多(头)只。
园内外翠岭环抱,鸟语花香,虎啸猿啼。鸟类则大部分为树栖鸟及少量涉水鸟,分布在山谷、黔灵湖及其上游的湿地。树出石隙,浓荫障天,人行其间,巾履皆碧,清风忽来,幽籁徐起,山鸟上下,引吭作百种声。
黔灵山地区由于岩石组合多样、构造复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也较复杂。公园内有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罗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动物园谷地中溪水;泉眼众多水质良好,主要有圣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罗泉等。
黔灵湖为人工水库,蓄水面积约22公顷,形成园内开阔的水面。圣泉是黔灵山风景游览不可分的一部分,史籍及各种笔记都以黔灵山为中心,记述圣泉为:黔灵“山后五里有泉,名圣泉”,黔灵八景也包括圣泉“圣泉百盈”。圣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现。
沿着盘山步道,13公里石阶将象王岭、白象山、黔灵山、檀山、大罗岭、关刀岩、马鞍山等群山峻岭相贯通。沿“九曲径”登山,可达弘福寺,该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贵州第一禅院,于清康熙11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创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
寺前“九曲径”蜿蜒盘旋,明、清摩岩石壁、碑亭、古迹不绝。上象王岭登瞰筑亭,可一览筑城风貌。
弘福寺与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麒麟洞,有五百多年(可考)历史,因洞内钟乳石酷似麒麟而得名。早在明嘉靖九年(公园1830年),洞前就建有白衣庵。
七星潭源于檀山泉,泉水从麒麟洞涌出至公园正大门,形成七个潭,取北斗七星作潭名,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潭边杨柳井、白象泉清冽甘甜;潭上杨柳笼烟,拱桥雕栏;潭中莲花盛开,游鱼嬉戏。赤松和尚曾咏诗赞道:“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
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1949年2月至8月,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曾先后被囚禁于麒麟洞。区内现存蒋介石接见张学良将军旧址。
如今的七星潭景区已形成翠嶂清溪、山泉叠瀑、怪石嶙峋、林木葱茏、山花点点、鸟鸣深谷、猿啼幽涧、石壁岩貌、四季有景的山水画卷。
山脚下便是黛锁翠围、碧波粼粼的黔灵湖,湖面如镜。湖畔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游湖观景,山抱水回,委婉秀逸,廊桥水榭,绿杨碧柳,更具黔中景致。
在风雨桥景区,风雨桥临风面水,一览两湖景色:小桥流水,山径垂柳,溪水绕山石、穿林木花丛而出,形成一个水的世界。
小游黔灵山,不仅是这里的景色很美,而且让我更好奇的是贵州人的爽无处不在,这里涌动的人流不亚于上海南京路,公园设立的人流量显示屏告诉我,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的游客量已过37000人次。
如果说,上海南京路的人流量主要是源自购物观光者,那么黔灵山游客却多了几分休闲娱乐,到处是载歌载舞、打牌下棋、唱戏喝茶的人,围观者又居多。
也许要看爽爽的贵阳,多看一眼黔灵山便有感觉了。
2013-10-1波特兰先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