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贵阳41
贵阳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非常独特。楼高22.9米 ,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引人注目的还有甲秀楼所撰长联,上下联概述了当时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如果说甲秀楼长联字数超过了昆明大观楼长联,不妥。实际上昆明大观楼长联共有216字,甲秀楼长联是174个字。其实也没有超越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望江楼崇丽阁长联为清•钟耘舫所撰,全联212字。
但无论怎么说,甲秀楼长联值得一读。
上联原文: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恰好于矢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下联原文:
数千仞高临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忆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定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遗憾的是长联中涉及的地名、人文、历史、典故等,知之者少,解读者也不多,一般游客也就浑然不知所云。最多是人云而云罢了。
以本人所识,联中“一层更上”,显然是取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即登高望远。甲秀楼东视湖南衡山湘江,西望云南和南诏古国,南看两粤和峤岭,北眺是四川巴夔。作者仅用 “枕、襟、屏、带”四词即将贵州与近邻四省相联,不只是遣词练字功底,更见其对黔地之谙熟。联中两游约指长江和珠江,因两江分水岭有一段在贵阳市的桐木岭。 “岩疆半壁”当指大西南和中原休戚与共。“马乃碉隳”其意不难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仁县有个高山草原叫放马坪草场,草场中曾有马乃兵营。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马乃兵营土司龙吉兆率四境彝众抗清,兵败后被吴三桂杀于昆明。马乃兵营的碉堡,也就被隳(毁弃)了。“乌蒙箐扫”,意指同治六年(1867年)统治者镇压乌蒙地区的少数民族起义。现在毕节市青场镇尚有猪拱箐清代苗族起义遗址。古代贵阳盛产竹子,少数民族称为“黑羊箐”,这些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贵阳行政简称为“筑”,也称“金筑”。
通读长联,不必逐字读懂,有个大概了解就足够了,余下不解之词句,由那些文艺达人们自由发挥想象、争论不休就是了。
我之理解,贵阳甲秀楼长联意译大抵如下:
上联:
500年来甲秀楼稳稳占据在鳌矶之上,独撑广阔天空,让我们登高望远,眼界大开。贵州,东近湖南,西靠云南,南接两广,北连川渝,还有关山和乌江。这里是长江和珠江分水岭,大西南与中原皆为中华半壁河山。平定了马乃之变,扫荡了乌蒙起义,朝廷经历了艰难缔造,才装点成如此锦绣湖山。不要乱说贵阳偏远荒芜,不能与中原相争比功。
下联原文:
甲秀楼高高地坐落在牛渡河上,永远镇守在边疆一角,试问是谁重铸了那两根纪功铁柱,挽救了衰败的政局。秦始皇开通了通向贵州地区的道路,汉武帝设置了牂牁郡辖管贵州,唐高祖将贵阳定名为矩州,宋太祖册封彝族先祖普费为罗甸国王,逝去的岁月如风雨变幻。可叹历史上又能有几个名流,留得千秋业迹。面对象王岭上的彩霞,螺狮峰顶的云涌,缓步登上高楼凭栏,近前的雕梁画栋埋没在烟水苍茫之中,恍忽感觉蓬莱仙境离我很近,很想邀请仙侣能带我远行。
仔细阅读此长联,便会感觉作者是借模仿云南昆明大观楼孙髯翁之长联特色,抒解自己的感受。但通遍联句不值得追捧。
上联中以贵州地理介绍为饵,引出的却是歌颂朝廷:“平定了马乃之变,扫荡了乌蒙起义,朝廷经历了艰难缔造,才装点成如此锦绣湖山。”
下联则以秦汉唐宋历史为线,牵出的却是“试问是谁重铸了那两根纪功铁柱,挽救了衰败的政局”? 甲秀楼前原确实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有铭文。二根铁柱现存贵州省博物馆。不知今日之苗族、布依族人,又会如何去看待此段历史?
作者在此长联中流露的则是个人“独撑天宇”的失意之情,梦想“更上一层”,能在无奈中有人提携,得到效忠朝廷的机遇。可叹“恍觉蓬莱咫尺”却无此缘。
可见长联作者无功无名,故也就无考,显然也无必要去人云亦云去热捧此长联。但作为历史,此长联得以留存,也未尝不可也。
2013-10-5波特兰先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