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009]
上海商贸文化中有一个最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西菜文化。
话说上海西菜(上海人又称大菜)的由来,不能不谈起祝桥人倪宝楼。据考证,倪宝楼活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段中,是当时上海滩鼎鼎大名的西菜“厨王”,为上海西菜的发展演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菜进入上海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一时外国的传教士和商人接踵而来,成为洋人的天堂和冒险家的乐园。西餐从此传入上海。先是外国人开设的西餐馆,最早有徐家汇附近的“亨白花园”,随后“老德记西餐馆”、“埃凡面包房”等,多分布在南京东路段。多为两块烧肉配上几个小番薯就算是一道菜,腥味浓重,中国人实在吃不惯。
当时中国人在上海滩开设的餐馆已有相当规模,吸引了很多当地的厨师加盟,尤其以浦东厨师见长,他们烧的上海本帮菜在上海滩大受欢迎,生意红火。此外,粤菜、潮洲菜、川菜、淮扬菜都在上海滩拥有大量的食客。
倪宝楼,南汇祝桥人(具体生辰不详),据老辈人回忆,倪宝楼出生贫苦,八岁就在当地有名的德兴饭馆打杂,十二岁拜师学艺,十五岁烧得一手好菜。青年时期的倪宝楼,祝桥当地甚至周边地区凡红白喜事都请他掌勺,久之,名气更响。
倪宝楼不仅在传统厨艺上精益求精,而且还大胆创新,南汇地区筵席大致有硬八样(八样菜)、硬十样(十样菜)、四炒六菜一点心一汤、六炒六菜二点心一汤、八炒八菜二点心一汤等数种,就是当时倪宝楼等厨师逐步规范摸索出来的,至今酒席还在沿用。但小小的祝桥镇已容不下倪宝楼的雄心壮志。
上世纪初,倪宝楼开始只身闯荡上海滩。
一开始,倪宝楼在一家绍兴人开的饭馆里当厨师。很快,小绍兴饭馆由于倪宝楼的加盟而名声大振,食客纷至沓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饭馆老板的小绍兴白斩鸡非常有名,这也是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倪宝楼总觉小绍兴白斩鸡缺了点什么,肉质不鲜美,比家里的散养鸡“九斤黄”都不如。于是他向老板提议,从浦东进一批当地人饲养的鸡来。这批鸡肉质肥嫩,体形硕大,鲜美异常,尤其是黄澄澄、热腾腾的一盆白斩鸡端上来,令人胃口大开。很快小绍兴的浦东白斩鸡就出名了。而倪宝楼冠以“三黄鸡”之名,因纯种浦东鸡黄嘴、黄脚、黄毛,早在清朝《川沙怃民厅志》就有记载:“鸡色黄体大,有九斤黄、黑十二之称。”故名“三黄鸡”又称“九斤黄”。上海人爱吃三黄鸡,乐此不疲。溯源的话,不能说与祝桥无关吧。
倪宝楼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跟中国厨师们一起,研究如何西菜中化,中西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海派风味。
西菜在上海经过了百余年的演变,不再是全盘西化,也不再简单用中国烹饪法烧制的“中西大菜”,而是真正吸取了西菜的精华,又融入我国食谱的成分,创制出独树一帜的上海西菜,即浦东大菜。它既不同于各式正宗菜肴,也有别于外国西菜,受到了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欢迎。
如特色名菜烙蛤蜊,是将蛤蜊洗净滤干加料拌和后,仍放入壳内,再上炉烧烙,并加油、酒、大蒜泥、芹菜末,色泽鲜美诱人。
当时,上海人在福州路一带相继开了“一品香”、“江南春”、“一枝香”等西菜馆,这些有名的西菜馆都留下了倪宝楼的身影。倪宝楼在烹饪过程中,既讲究中国传统的烧法、刀功,又结合“爆、熏、烩”等西式烹饪技艺,讲究用料、做法精细,被誉为上海的西菜“厨王”。
倪宝楼在上海滩声誉鹊起,很多家乡人把子女送到他那儿拜师学艺。
一时浦西很多知名饭店的掌勺师傅多为浦东人。而倪宝楼最有名的徒弟当属浦东施湾乡滨二村的施阿江和冯金生,被称为“施阿江的刀功,冯金生的烧功”。
施阿江少年务农,生活困苦,20岁就拜倪宝楼为师,厨艺精湛,“刀工”更为引人注目,冷盆菜肴只只刀工精细,厚薄划一,造型别致。浦东的“菜刀”也由此出了名。
而祝桥本地的属杨金法最为闻名。杨金法为祝桥镇东杨家码头人(今金星村9组),幼年就拜倪宝楼为师,切配烹烧,都见功力,尤其擅长上海本帮菜。制作的点心,花色繁多,美味适口。当地人喜庆之事,争相聘之。
由于倪宝楼首创的“大菜”一出名,上海人的自制菜肴也统统改了名,全部称作为“小菜”。上海俗语中的“买小菜”、“吃小菜”、“小菜篮头”等,皆原由于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