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013]
中国道教在元代以后可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上海地区当属“正一派”。
上海的道教音乐因为曲目、仪式等不同,分为“东乡派”和“西乡派”。南汇因在浦江之东,濒临东海,故属于“东乡派”。南汇的道教又因演唱、演奏的艺术风格、法事组合的不同,呈现了东北派、东南派、黄路派、西派、城派、艾派、桥头派和大沙派等。其中东北派因流传于南汇东北片的祝桥、六灶及原川沙县的东南部而得名。
南汇道会司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时期,清咸丰时县衙署专事道教管理的南汇道会司道士姜海春,其师公何通御、何通御的师傅林雪岩都是南汇道会司的道士或法师。姜海春之子姜肇周(1867—1933)出生于道教世家,长大后曾拜江西龙虎山六十二代天师为师,他是南汇很有名望的秀才,也是当地公认的道士、法师的启蒙 老师。他培养出的著名道士、法师达七十二之多。姜肇周与师兄夏雨人、方尚宾、朱棣花、闵秋槎长期合作中,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故被誉为“一代宗师”。
“东北派”是南汇道教各派中人员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派别,其道士、法师大多数系姜肇周的门徒。东北派的流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就有四代传人。第一代有张佐江、张佐征;第二代有朱永汀、严妙根;第三代有曹志仁、陆春梅、孙志葵、瞿海根、范亚弟、陈水宾、张保根、瞿杏才、石春江;第四代有温正修等。
“东北派”中有不少人担任过沪剧乐师。沪剧起源于本滩。本滩曾流行于祝桥、大团、横沔等地,后改为“申曲”,再改为沪剧。至今沪剧还保留着“阳挡”、“花鼓调”等“浦东花鼓戏”的曲牌。花鼓戏在南汇流行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浦东花鼓戏”类似东北的“二人转”,演出时,女演员腰系两头鼓,男演员击打小锣,边击边唱,载歌载舞。因流传于南汇、川沙及上海县一带,故称为“浦东花鼓戏”。后因艺术表现需要,遂由“二角档”,演变为“三角档”、“多角档”。“浦东花鼓戏”的宾白多用土语,在乡中流行。但因演唱时多淫词,又杂入妇女,故又称为“花鼓”,历史上曾两度遭禁演。
在南汇道教“东北派”中的宣卷也极负盛名。宣卷又称为“唸宣卷”,最早的宣卷表演形式为单档,一个人边翻宣卷边击木鱼演唱。后改为双档,即再一个碰铃。祝桥宣卷为四档,书桌左边称为上手,专门饰演男角,兼敲檀板,又叫“老郎”;上手后面坐着下手,专门饰演女角,如丫环、小姐之类,兼敲大、小木鱼;右前一档是拉二胡的,兼演跑龙套角色,跟唱拖腔。右后一档是演反角的,敲着碰铃“击子”,跟唱拖腔。
宣卷其实源于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是佛教徒及其信徒宣讲“室卷”的一种称法而已,后来就逐步演变成曲艺。宣卷,从理论上说应该属于佛事类。“正一派”又系指道教,但在祝桥乃至南汇、川沙地区,佛与道并不严格区分,“东北派”也就成了真正的“海派”。其演唱、演奏特点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则可反映在清音班。不少清音班演奏人员,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海派艺术风格,行腔婉转、演奏细腻。音乐节奏常以沪剧“流水板”、“中板”、“慢中板”的形式出现。祝桥地区的乐队演奏水平,是“东北派”中最具特色的,“东北派”又是南汇地区各派别公认为最高的。
在清末民初时,清音班的前身应为鹤器班。鹤品,是南汇民间吹打乐的统称,因吹奏员的吹姿犹如白鹤昂首而得其名。据《分建南汇县志》记载,南汇鹤器距今二百多年前已十分流行。鹤器班的班主被称为“门图”,这些“门图”有固定的营业地盘(区域范围)和权利。无非是三件事,属所辖占区域范围对为客人,一是操办婚庆、二是出丧、三是节庆(包括庙会、及新官上任)。透彻地讲,就是为红白喜事当吹鼓手。百年前,鹤器班的礼仪吹奏逐渐被清音班所取代,鹤器艺人开始学习清音,成为清音艺人。清音班演奏的最大特点就是“清音丝竹”。
“清音丝竹”的乐队编制早期分“一桌头”,即八个人或“两桌头”的十六人。清末民初,流行“二吹、三敲、三弹、三扯”和“三吹、三敲、四弹、四扯”。南汇人称“拉二胡”为“扯二胡”,因此,“三扯”、“四扯”的“扯”,即“拉”的意思,如果你不会拉二胡,南汇人就会话侬是“扯乱弹”,“扯乱弹”成为南汇土话,至今乡音未曾改,处处入耳来。整个乐队除了二胡外,还包括笛、笙、箫、梆板、铃、彩盒、月琴、琵琶、三弦、泰琴、板胡、椰胡、京胡。
“清音丝竹”在20世纪—30年代为鼎盛时期,史料称“平均每个村就有一个清音班”,南汇全县多达150多个。最有影响的当属由徐海泉在祝桥盐仓地区创办的“马立斯国乐社”,还有横沔的“联谊国乐社”、三灶的“朱四房清音班”,以及周浦三角地区的“丁家班“等。祝桥“清竹乐队”至今还活跃在南汇地区。
清音班一般分两种。一种叫“门图清音”,乐手平时务农为主,遇乡邻有婚丧之事,应邀去作礼仪演奏,收取一点费用;另一种叫“白相清音”,一般由医生、教师及匠人等组成,主要是自娱自乐。这些清音班,少则五、六人,多则二、三十。
清音班以婚丧服务为主,所以常见的演奏形式分为立奏和坐奏两种。立奏常出现在娶亲、送丧路上,也常为庙会仪式开道;坐奏则在农家客堂或舞台。
因清音班在祝桥地区流传最甚,也最活跃,因此有关祝桥清音班的传说故事也就最多。如传说中发生在清光绪年间祝家桥钦公塘外杨家宅杨秀桃“对牛吹笛”的故事;1943年,盐仓马家帮和祝桥等清音班前往横沙参加庙会,清音班船队在海上四船排开,齐奏《十面埋伏》,与日军侵略者周旋的故事;还有共产党领导的“保卫四中”中队长连柏生,巧编《汉奸婆哭七七》的哭丧歌,警告汉奸的传说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