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

上海的海塘文化




上海故事【004】 

 

岁月如流,上海陆地继续向东伸延,唐代武德初年(618年)时,在长江入海口有东、西二沙洲露出水面,“渐积高广”,这就是今昔崇明岛的前身。约不迟于开元初年(713年),上海人民开始兴筑海塘以御咸潮。

海塘使新涨起土地在堆积到最高潮位以上后,就脱离了江、海的威胁。同时又迫使与江流俱来的泥沙更多更快地堆积在塘身以外,人为地加快了陆地扩展的速度。这条海塘的位置,史无明文记载。仅据《新唐书·地理志》盐官(县)条下所载:“有捍海塘提,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今知盐官在海盐之南,尚不在今上海境内。据绍熙《云间志》的说明:“旧瀚海塘,西南抵海盐界,东北抵松江(吴松江)”。才可以推定,上海地区的瀚海塘,即是盐官海塘的东北延伸部分。

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发现南起今南汇县航头,北经下砂、周浦、川沙县北蔡、宝山县的江湾、月浦,迄于盛桥,有一条断续的地下砂带,应是古代塘岸的遗迹。这条砂带西距古冈身约三十公里,与冈身平行。砂带迤西,曾陆续出土过许多唐代或唐以前的器物,而在砂带内侧仅千余米的严桥公社张家河浜河道,上海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一处唐至宋代的村落遗址。显然可信,这条砂带正是上述开元海塘的遗迹。海岸形成应比筑塘为早,因此又可认为,唐代初期,今上海市区除了杨树浦东端和复兴岛那一小部分之外,绝大部分已涨出海面了。

随着海岸线的推进,吴松江入海口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喇叭形海湾,或称三角港。三角港与江身有别,水域广阔。南朝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记》谓:“吴郡娄县界,松江(吴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北宋《吴郡图经继记》谓:“松江东泻海曰沪渎,亦曰沪海。”《元丰九域志》秀州条下则谓:“华亭……有金山、松陵江(吴松江)、华亭海。”这片特定的水域被称为“渎”是因为它属于河道下游而连接海洋的部分;又称为“海”,是因为水面宽广,略同海洋;至于“华亭海”,则显然是沪渎海合称即“沪渎海”音转。

唐代沪渎其西端在青龙镇,即今天的旧青浦。所谓“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三角港从这里向东张开,直达江湾、北蔡一带的海口。嘉庆《松江府志》谓:“吴松江唐时阔二十里”,虽未著所本,就三角港的外缘而言,是完全合理的。北宋水利家郏乔赞美它“深广可敌千浦”,更说明它有利于“海舶辐辏,风樯浪楫,朝夕上下”。这样,唐代海岸线即使介于江海之间的沪渎成为良港,而兴筑海塘,又免除了咸潮对耕地的危害,使农业生产基本上有了保障。这对上海开发史来说,堪称是一飞跃。

浦东地区的成陆除了自然力的作用外,其实还离不开海塘的修筑。古时祝桥人口稀少,筑塘工具落后,所以筑的塘(当时都是土塘)都在最高潮位内,据老年人讲,当时筑塘前先在滩边撇放袭糠,使袭糠随潮水汆到滩边,海塘则按袭糠线内部而筑,所以海塘都弯曲,如果违反这一规律,则海水必然冲毁土塘。

浦东海塘,它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因此,修筑海塘,历来成为当政者的要务。于是,也给浦东留下了一串串有关捍海塘、钦公塘、彭公塘、李公塘(人民塘)的故事,也留下了有关江苏巡抚林则徐、南汇首任知县钦琏和上海市长陈毅的筑塘史话。

北自吴松口至黄家湾的高桥海塘,在明朝永乐年间曾经筑“宝山”,但最后与“宝山城”一齐葬入海中。期间修筑的旧垒、外海塘、备塘等海塘,在历次大潮冲击下,也先后沦入海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开始兴筑自草庵到黄家湾的捍海塘,可是几次特大潮灾,又使捍海滩残损及半。从明洪武至清道光的四百多年中,台风海潮冲坍护塘40多次。

道光十五年(1835年)夏天,宝山海塘又遭海潮冲击,灾情十分严重。当时担任江苏省巡抚的林则徐心里十分焦急。他曾在616日的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那天晚上黑云四合,却没有阵雨,想来附近地区一定会出现暴雨。果然,当天晚上宝山陡起东北飓风,又遇上大朝汛,水势高起达数丈,天明风息时,沿海塘提多数被冲塌,有的土塘被穿缺1100余丈,残损440余丈,石塘冲裂6丈。林则徐一面命令宝山县立即抢险,一面四处筹借修海塘的经费。

林则徐率同司、道、州、县倡议捐廉并发动嘉定、上海贴近的邻县捐助。这种官办民助的方式,很快得到了各方面的援助,收到了捐银十三万余两。1028日林则徐还专程从省城出发,一路水陆兼程,于30日黎明赶到浦东。之后,林则徐勘察了浦东宝山海塘的全线险要地方。他还亲自抓兴修海塘的组织管理,制订赏罚政策,塘工结构,以及筑塘要求和事后的保护措施。519日,林则徐还亲自到浦东宝山对海塘进行验收。723日,林则徐又发文告诫;海塘工程结尾时不得有任何疏忽。宝山海塘终于在道光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竣工。江苏巡抚林则徐亲自主修浦东宝山海塘一事,在浦东的历史上应有光辉的一笔,同时也在中国水利史上添了灿烂的一页。

在祝桥海塘修筑史上则有一位值得称道的杰出人物,那就是修筑钦公塘的首任南汇知县钦琏。钦公塘在浦东内捍海塘东,北起南跄口,南经合庆、蔡路、江镇、施湾、祝桥的马家宅,再经黄路,于四团五墩附近接内捍海塘。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海溢,冲破内捍海塘。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筑内捍海塘的预备塘,为外捍海塘即钦公塘前身。在清雍正三年,钦琏曾作为新科进士担任了南汇首任知县。

钦琏上任后尽心尽力地兴建学宫、兴建水利、开辟耕地,要求缓征课税等。他在视察了浦东外塘等地的险情后,几次上书雍正皇帝要求修筑海塘,但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因不合上意,在位9个月又被免职了。

钦琏免职后,在浦东南汇地区广泛收集资料,完成了南汇县第一部县志《分建南汇县志》。清雍正十一年1733716日黎明,外塘东北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午后,飓风呼啸。将近半夜,潮水终于冲破外塘,又冲过内塘20多里,内塘之东成了一片汪洋。特大灾情上报到朝廷,惊动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着了慌,赶紧又任命钦琏为南汇知县,并要求他赶紧修筑外海塘。

钦琏赶到灾区,看到灾区一片凄凉,十分难过。他亲临工地,日夜不息地参与并指挥筑塘工程。浦东老百姓更是奋力争先,甚至老年妇女也都以衣服兜土来为筑塘工程效力。经过7个月的努力,巍然百里的海塘宣告竣工。浦东人民为了怀念钦琏知县,就将这条海塘叫做“钦公塘。”“钦公塘”南北串过祝桥中心地段,原祝桥外七墩、外八墩、钦公塘东西两侧,即现今开发建设的祝镇新镇区域。现今浦东新区蔡路镇附近还有一间老客堂,传说就是钦琏当年修塘歇足之处。穿越祝桥的川南公路上还有钦公祠、钦公庙等遗址。甚至还保留着钦琏亲笔书写的石刻标志。

位于祝桥境内的祝东有一条李公塘。李公塘曾与上海市长陈毅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公塘起自川沙吴淞口,达奉贤新海,长110余公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海溢,南汇知县李超琼筹筑新塘,故取名“李公塘”。

1933年潮灾,南汇县长袁希洛修筑圩塘于李公塘塘址外,又称袁公塘。

1946年,在李公塘以西又筑随塘河。19495月间,上海接近解放,蒋军把浦东沿海的李公塘作为军事要塞,在塘身布雷挖壕,将土塘弄得千疮百孔,险象环生。

解放后不久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晚,六号台风正面袭击祝桥、老港地区,强劲的东北风又遭遇上天文高潮(潮位达5.18),再加上暴雨,结果高桥海塘被冲破决口20余处,川沙、南汇海塘也被冲破决口50余处,祝桥等一带海塘决口之内,一片汪洋。

灾情发生后,上海市市长陈毅当即号召上海各界人民投入抗灾抢修海塘工程,并亲临抗灾第一线的决口进行勘察。一条新的李公塘终于抢筑加固成功了。陈毅市长建议将李公塘改命名为“人民塘。”

而今,人民塘巍巍百里,屹立在黄浦之东,东海与长江交汇段的前沿,抗御海潮能力基本上可达到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加11~12级大风的侵袭。人民塘的中段即为祝桥所辖区内。

从捍海塘到钦公塘、人民塘的故事记下了浦东人民战胜天地的历史;筑塘故事也记下了祝桥人民对海塘修筑史上杰出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其实,与祝桥有缘的海塘不少,其中内捍海塘与彭公塘都属著名的海塘。

里护塘又称内捍海塘、老护塘、霍公塘、旧捍海塘、华亭海塘堰等。

里护塘在祝桥境内,北延六团、川沙城厢、龚路、顾路,直至南跄口;南接盐仓、惠南、大团,经奉贤四团折向西,经奉城、塘处、奉海,入杭州湾内戚崇,全长约75公里。始建于宁乾道九年(1173年,一说八年),主要是为了防止潮浸,以保盐业。元大德五年(1301年)海溢塘毁后曾重修。此后,明清两代又多次修筑。现已辟为公路,余塘皆湮没。

祝桥境内的彭公塘,又名王公塘。北起川沙撑塘,南至南汇老港,共40余里。由彭以藩募捐集资修建。清乾隆三年(1738年)始建圩塘。1883年(光绪九年)海塘冲决,南汇知县王椿荫于钦公塘东约7里处续筑新塘,并于塘西筑护塘河及支河、土码头、水洞、河口水港等,加强管制,以其管理方法和围筑质量著称,故名王公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奉贤筑塘27公里,接南汇彭公塘与金山清雍正土、石塘,亦称彭公塘,又名新塘。

一部海塘史,也是一部上海史,上海的海塘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与故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