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人是没有家庭观念的。每逢被问到,中美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大家几乎不假思索,第一条就会说中国人注重家庭。潜在意思是,美国人是不注重家庭的。其实,这是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误会。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感觉更胜于中国。首先表现在这里夫妻关系稳定,互相忠实,这点恐怕国内完全不能和美国比。
有朋友怀疑说,是不是观察有局限,或者有偏差?
那就最好到美国认真地考察一下。美国人注重家庭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时间上在一起,彼此尊重,彼此关注,关注成员的情感、爱好、发展,互相鼓励、获得自信,并见证每一个进步。
美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美国人干什么都爱以家庭为单位,无论出去吃饭,看球赛,看电影,还是去运动等等。美国社会很多设计都和家庭有关,尤其是教育,学生放学之后大多属于不同兴趣团体,有乐队的,有各种体育项目的。团体之间经常有各种比赛,这些比赛常常是跨市甚至跨州的,但参赛选手的家庭大都驱车前往支持,甚至不在乎来回10多个小时的车程;参赛者呢,在亲情的感染下,也争取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家人的鼓励。激动的获奖者,大都是泪流满面,发表获奖感言的第一句:感谢家庭的支持!
至于像毕业典礼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无论多远,无论多忙,亲人朋友很少缺席。所以常常见到的是,大家都放下工作,从国外回来的,西海岸飞东海岸来的……家庭齐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毕业生收获的喜悦,见证人生重要一页。
在中国,毕业典礼是一件大事吗?应该说是的。但是不会像美国这样隆重,毕业生家庭一般不会参与。
中国人注重亲情,以为这是中国的专利,殊不知这种亲情已经在冷落。人的情感绝对是一样的,尽管出于东西方文化的原因,表现形式不见得一样。刚去美国前,也听说美国人与他们的父母大都不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州。当得知他们父母生病时,也未见他们会有什么特殊“表示”。中国人在闲聊中,总喜欢给美国人上堂“孝文化”的中国课。胡侃中国人是多么地孝顺。
到了美国后来才知道,美国人的医疗保险是无所不包的,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切。而且美国人有感谢恩节、父亲节、母亲节,还有情人节。情人节是亲人节,到了中国人的嘴里,却变味了,变成一个“第三者节”来。
在美国人的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能独立,自己也不需要有太多的照顾,美国的社会保障足以让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用不着有养儿防老的担心。这才是真正的差距所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