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宗亲制度与生活礼仪
1:古代民间生活礼仪
(1)诞生礼仪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成年礼仪
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又称为冠礼、笄礼。
冠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
周朝在我国文化史上扮演了集大成之地位,并有树立典范的作用。《仪礼》是现存记载先秦各项礼俗最完整的经典,其中详载各种国家社会礼仪及个人与家庭礼仪。
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
《礼记.冠义篇》说道:“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因此,可说此为成年礼主要目标,透过先缁布,次皮弁,次爵弁,藉衣服外在的改变,使人愈来愈尊贵,目的在诱导行礼者的志向也要愈来愈大才行。
秦汉以后的成年礼仪,大多遵守《仪礼》的规范进行,直至唐宋以后,成年礼已逐渐式微,部分成年礼仪式举办大多依附着民间信仰。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3)五祀礼仪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
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
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
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4)傩堂礼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
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
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
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2:古代民间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座次讲尊卑有别。长者为尊居上位,幼者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也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也就是说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中国礼仪之左为上。自古流行以左为尊,古籍《易经》中就有“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说,魏公子无忌驾车去请隐士侯嬴,“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车上空着左边的尊位,等待侯赢就坐。
“虚左”,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成语“虚左以待”。
祖孙一家人围桌就餐,通常是爷爷奶奶正面尊位就坐。如果把老人挤到角落里,就是尊卑颠倒。
中国封建社会通行男尊女卑,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男左女右,即把左看成高于右。封建王朝有的设左、右丞相,也是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礼仪习惯。
对待客人也得讲宾礼,也就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3:古代民间跪坐礼仪
中国古代的席地而坐是一种文明礼貌。所谓的坐就是跪坐,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坐、跪、跽有相似的姿势,只是形态略有差异;而坐、跪、跽者的心态也是有着微妙的变化。
坐者安逸、谈笑风生,而跽者却少不了戒备或谨慎。从他或她的姿态上就可以看出,是由静到动的中间过渡状态,即静坐到动起。
中国人习惯于跪,以表达最高的礼节。这种跪的文化不断的发扬光大,臣跪君、民跪臣,子跪父、妻跪夫,还有一种叫“跪孝”,告诉亲朋好友自己家中死人了,给大家带来麻烦,请多多包涵,还劳驾大家协助自己办好丧事;另一种是求饶,为了儿孙或生存不得不给有权有势的人磕头下跪。
《汉书·贾谊传》记载:贾谊与汉文帝谈论“至半夜,文帝前席”。前席是什么意思?当然是跪坐的双膝不知不觉地在席上向前挪动,听得专注,以至于连髌骨的磨痛都不知晓了。这种跪坐的礼仪后来被日本人当做是文化的精髓“食而化之”,并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礼记·曲礼上》对日常礼仪作了许多非常详尽的规定,如“坐毋箕”。由席地而坐到箕踞,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谓箕踞即是两脚前伸,两膝微曲而坐,状若簸箕,故而得名。这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箕踞者多为刚愎自用、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傲慢之徒。
《战国策·燕策》里记载了一个着意的箕踞者,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刺秦王者荆轲。“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笑、踞、骂——三个字将一个视死如归、豪情万丈的荆轲形象跃然于眼前。司马迁在《史记·张耳列传》中,写张敖见汉高祖刘邦时曰:“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刘邦是何等人物?别人箕踞是无礼无仪,而他简直就是雄视天下的傲慢了。司马迁惜字如金,却字字中的。可以想象,张敖见刘邦此等羞辱必定“啮其指出血”。
刘邦对待英布,也是狡黠万端,先以“踞床洗”挫英布的傲气,然后再给予意外之喜,这样英布就为他所用了。难怪鲁迅说:“汉的高祖,据历史学家说,是龙种,但其实是无赖出身。”
《韩诗外传》记载,孟子撞见箕踞的夫人,顿时脑血冲顶,恼羞成怒。立即禀报老娘说:“我老婆不顾礼仪,伤风败俗,我要即刻休了她。”孟母知晓事理,问清缘由后,便引经据典,批评儿子进房间不打招呼,让自己老婆猝不及防。“真正不懂礼数的是你,而不是你老婆。你反而还要休妻,这不是侮辱了她吗?”
古人是非常鄙视箕踞的,尤其认为,女子箕踞伤风败俗。因为古代女子穿的衣裳,按《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
古代的裳就是裙子,而不是裤子。所谓上衣下裳、宽衣博带。有的把裙摆放长,裁剪成三角形,显得格外飘逸;而裙子多是由粗麻制成的,夏天为了避热,裙子都十分肥大,而古代人又少有内裤。因此,女子箕踞极易“春光乍泄”,所以为世俗所不容。
4:古代帝皇大婚礼仪
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哪位皇后被废了,皇帝就还有可能再来一次大婚的机会,也就是说另有一位美丽女子会欢度皇宫大内新婚的洞房之夜。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
被选为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后与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也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
清朝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的礼仪相当隆重,也极为讲究。新皇后要从大清门被抬进来,经天安门、午门,直至后宫。而一般妃嫔进宫,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
皇后与皇帝的洞房比寻常百姓家的要高档豪华多了,但也不能免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洞房的主题也是大红色,形成红光映辉,喜气盈盈的气氛。床前会挂“百子帐”,铺上会放“百子被”,就是绣了一百个神态各异小孩子的帐子和被子;床头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帝王之家也希望“多子多福”。
隋唐时,皇宫大内的洞房不仅要铺设地毯,而且要设置多重屏障,龙凤大喜床的四周有布幔,可见,当时皇宫洞房的私密性很好。
皇后与皇帝的大婚自然没有闹洞房的规矩,但礼节是少不了的。那皇后与皇帝入洞房后,首先要做什么?皇后与皇帝可不行,得把全套的活动进行完毕才能共度春宵。
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所谓的“合卺礼”,即民间所谓的“喝交杯酒”。
行合卺礼后,下面该上床了。但是皇帝当新郎官,那床可不能随随便便就上的,要分先后顺序的。
唐朝皇帝纳皇后入洞房是这样上床的:
尚仪北面跪,奏称:“礼毕,兴。”
帝、后俱兴。
尚宫引皇帝入东房,释冕服,御常服;
尚宫引皇后入幄,脱服。
尚宫引皇帝入。
尚食彻馔,设于东房,如初。
皇后从者馂皇帝之馔,皇帝侍者馂皇后之馔。
而在清朝,皇后入洞房不久,皇帝亦身穿龙袍吉服,由近支亲王从乾清宫伴送至坤宁宫。揭去皇后头上盖巾后,皇帝与皇后同坐龙凤喜床上,内务府女官在床上放置铜盆,以圆盒盛“子孙饽饽”恭献。
这“子孙饽饽”是一种面食,就是一种特制的小水饺。然后设坐褥和宴桌,公主、女官恭请帝、后相对而坐,由福晋四人恭侍合卺宴。合卺宴上,帝、后对饮交杯酒。
这时殿外窗前,有结发侍卫夫妇用满语唱《交祝歌》。
合卺礼成,然后坐帐。晚上,内务府女官、福晋等侍候帝、后吃长寿面。面吃完了,皇后按规矩先脱光衣服上床,然后皇帝再脱衣上床,这样皇后与皇帝才能开始享受男女的鱼水之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