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第四章第二节 吴稚晖从举人变成“吴疯子”的经历


沈阳先生 撰稿
  
  吴稚晖6岁时在外祖母陈太夫人抚养下,一直生活在无锡。7岁时进了无锡某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天资颖特,学习刻苦。
外祖母家的生活亦艰苦,在吴稚晖十五六岁时,更是窘迫,往往断炊,衣衫褴褛。
1882年,18岁的吴稚晖应聘担任私塾教师,外祖母将自己的外衣典当后给他买了一件布袍,使他免了衣衫破旧走上讲台的难堪。
以后,他白天在私塾教书,晚上便常到无锡崇安寺春源茶社,与孙揆均等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八股及时务,这种讨论对他学业的长进帮助极大。
他的文章长于史论,研究《皇清经解》颇有功力,对诗赋喜读而常作,“稚晖”这一名字便是因景仰南朝诗人谢玄晖而取。
1887年,吴稚晖考中秀才。
1889年,他进入江阴南菁书院读书,入学第一天,他去谒见书院山长黄以周,目睹黄以周的座案上有“实事求是,莫作调人8个大字,给他以深刻的印象,他曾自称:一生只认得真理的是非,而不肯便调和。可以说,就深受这八个字启示的彻底的精神之影响。
吴稚晖27岁时,其外祖母去世。吴稚晖对外祖母的感情极深,说“其恩至笃”。就在这一年,他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吴稚晖自幼学习大篆,是当代无敌的篆体家,清朝科举他中了举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这个举人是我骗来的,因为我写的文章不长,但是全部是用大篆写的,所以科举考官看不懂字,但觉得字写的很好,就把我录取了。
次年,到北京参加会试而未中,仍回到南菁书院。
有一次,满族官僚、江苏学政溥良坐着大轿经过孔庙,在下马碑前没有下轿,恰好被吴稚晖与同学纽永建等看到后,认为这是“非圣无法”之举,他气愤地拾起砖石向轿中乱掷,弄得溥良衣帽歪斜,十分狼狈,差役将吴稚晖捉住了。
吴稚晖大声宣称:南菁书院学生吴稚晖是也!
溥良大怒,把吴稚晖送交无锡县教谕查究。藩台、臬台、将军、学政,是巡抚的几位主要助手。教谕对此案很难处理。后经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交涉,溥良承认拘捕举人为非法,便用轿和音乐队送回南菁书院,风波才算平息。
当时南菁书院山长是著名经学家黄以周(玄同),这位老夫子对吴稚晖的尊孔精神颇为欣赏,从轻发落,只给予羁押3天、游街示众的处罚。
溥良也怕事情闹开去会有“非圣蔑贤”的坏名声,只好说了几句严加管教之类的话,便不再深究了。 不过此事之后,无锡人背地里称他“吴疯子”。
但黄以周怕这个“吴疯子”以后招惹麻烦,便请他们离开书院,后来吴稚晖转读苏州紫阳书院肄业。
在这一段时间里,吴稚晖只想以苦读求功名,他自称自己在甲午前乃一“懵不知革命为何物,但慕咬文嚼字”的“陋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