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龙云一生中曾有过四个妻子。龙云育有七儿一女,除女儿龙国碧外,其余七子均以“绳”字排行,长子龙绳武、次子龙绳祖、老三龙绳曾、老四龙绳文、老五龙绳勳、老六龙绳元、老七龙绳德。
龙云一生的四个妻子分别为阿书牟(阿夙)、惹扭阿母、李培莲和顾映秋。
但阿书牟(阿夙)、惹扭阿母资料不全,记述有争议。关于长子、次子、三子的生母,也说法不一。
有一种说法,长子龙绳武和三子龙绳曾的生母为阿书牟(阿夙),阿书牟(1884—1928)是龙云舅父龙德清之女,1903年与龙云成亲,1906年生龙绳武,1915年生龙绳曾。
二子龙绳祖的生母为惹扭阿母。惹扭阿母(?—1912
年),四川金阳惹扭土司之女,在鲁甸与龙云成亲。
现普遍的说法,都忽略了龙云的其中一位妻子惹扭阿母,而将阿书牟(阿夙)视为龙云的原配夫人。并称龙云的长子、次子、三子的生母皆为阿书牟(阿夙)生。
由于资料不全,我无力也无趣为之去详细考证。只是在研究中国空军史时,较多的关注了龙云此人,他是黄埔军校校务委员,又与飞虎队陈纳德将军关系密切,读懂龙云的人生,也是为了较客观地了解民国那些事。
所以以下资料皆为参考消息而已。既然是参考消息,那么为了叙述方便,也就略去了资料欠缺的惹扭阿母,按常用说法将龙云长子、次子、三子的生母皆归为阿书牟(阿夙)。疑点之处,也只有由龙云之后人去纠正了。
龙云的元配夫人阿夙
龙云的元配阿夙夫人(1884—1928),又名阿书牟。昭通黑彝,一直管理老家的财产。第一个妻子阿夙系其舅父龙德清之女,共生三子,长子龙绳武,次子龙绳祖,三子龙绳曾。
长子――龙绳武,彝族。1906年生,云南昭通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王”龙云长子。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法国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在云南讲武堂时与越南国武元甲是同窗学友。
1929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42年日军进攻腾冲时弃城逃跑;1943年任暂编第19师师长。抗战期间曾秘密加入民革;1945年12月任第60军副军长(未就职),后任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任总统府中将参军,8月随龙云在香港参加起义。
1950年云南刚刚解放时,中共中央委派龙绳武为云南省政府委员。但1950年其三弟龙绳曾因武装叛乱,全家老小被云南军区部队击毙在昭通家中, 他滞留香港没有到昆明就任。
1954年11月龙绳武从香港赴台湾,接受了蒋介石对他总统府中将参军的任命。在他的晚年中,
顶礼膜拜佛门,直至临终。
龙绳武之子龙宗霖膝下已有一儿两女,儿子龙苗、大女儿龙馨、小女儿龙贞,三个子女在大学选修的外语课程都是华语,普通话及昆明话都说得很好。分别在中国台湾、法国和美国定居。
其弟龙绳文1991年病逝,因他一生单身,没有子女,过世后其“北宫”饭店连同地皮一起被龙绳武买下, 由龙宗霖继续经营饭店。饭店英文名还是Yenching Palace(北宫饭店),坐落在华盛顿西北区的康乃狄克大道,距中国大使馆不远, 但生意难做又不赚钱, 后来只得把地皮租给药店Wagner Pharmacy, 以租金为其五口之家的生活。
次子――龙绳祖,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王”龙云之次子,其长兄为龙绳武。法国圣西尔军校、中国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4期毕业。早年病故于香港。
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曾在云南参加堵截长征红军,抗战期间曾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团团长,1943年任昆明行营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初任云南警备总司令部暂编24师师长,其师因奉蒋介石之令从滇调往武汉,龙绳祖不服蒋介石之令,并将军队遣散,1946年7月自解军职。后任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任总统府中将参军。8月随龙云在香港参加起义。
龙绳祖后在香港居住。龙绳祖的女儿龙珠在美国担任一个市的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经她牵线搭桥,使该市与云南省丽江市结为友好城市,为丽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两次来过祖地四川省金阳县。
三子――龙绳曾,出生于1912,他的少年时代是跟着龙云的妹妹“龙姑太”在昭通的炎山老家度过的,在当时作实行奴隶制的大小凉山,龙绳曾养成了暴戾的主子脾性,龙姑太一死,龙绳曾就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无奈之下,龙云将他接到了昆明并送进讲武堂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龙绳曾为国家出了大力。当时,中国的海口被日军占领,对外通道惟有靠滇缅公路输出入,这条公路当时被称其为东南亚的交通“输血线”。当时的滇缅公路,恶霸骄横,很难管束。公路沿途山水重叠,氏族繁杂,民风齐异,民俗怪特,难以对付。
龙绳曾利用他帮会关系与威望以及他在当地民众中,吃得开、叫得响,并以滇缅公路汽车司机工会理事长身份,不停指挥着滇缅公路运来过往的援华抗日物资,为国家和东南亚各国的抗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战时期,龙云又派滇部56军出征前线抗日,龙绳曾随军出征。之后,曾任西南人民革命军反蒋武装力量的副总司令。
1947年11月龙绳曾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但此时的龙云已经失势,云南省政府主席已由卢汉接任,龙云被蒋介石调入南京担任了一个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闲职。
因此龙绳曾在陆军大学受训完成后并没有回到昆明,而是回到了老家昭通,拉人拉枪,组织起一支地方武装控制了滇东北和四川大小凉山地区。龙绳曾长期在军中供过职,性格特殊,喜欢混于民间帮会,成了西南一带有显赫声名的首领。
随着解放军逼近云南,龙绳曾马上“改旗易帜”,暗里却以“反蒋”的名义吞并其他地方武装,希望以此作为和解放军讨价的资本,他实际控制的武装人员一度达到了数万之众。
随着卢汉的起义,云南得到和平解放,龙绳曾也趁机宣布起义,并接受陈赓司令员的邀请到昆明商谈改编事宜,之后被西南军区任命为昭通警备区副司令员。解放初期,中共第四兵团委任龙绳曾为滇东军区副司令员。
但就在此时,中共电台从敌台中破译得知,龙绳曾已经被蒋介石任命为“滇东北军政长官”,而且要求蒋空投武器弹药。
中共考虑到他和龙云的关系,西南军区领导多次对龙绳曾进行说服教育,劝其悬崖勒马。
但龙绳曾仍一意孤行,并在1950年6月18日纠集匪众向驻守昭通的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解放军被迫还击,在战斗中龙绳曾被击毙。
当时龙云为中共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的儿子被打死,上下都不好交代,此事就一直报到毛泽东主席那里。
最后毛泽东做了批示:“这件事,派龙云主席回云南处理。”
龙云回到昆明后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当他看到蒋介石给龙绳曾的委任状和他们之间的来往电报后,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我这个儿子很坏。”
但关于龙绳曾被驻守昭通的人民解放军击毙一事,长期被隐瞒了。
传说中的故事是:龙绳曾一家在昭通时,连保姆在内,被国民党中央武装秘密特派分子在黑夜中乱枪射死了。
龙绳曾幸亏有一子龙保福当时在昆明未返家,而幸免一死,后定居于美国。
龙云的继妻李培莲
李培莲是龙云的第二任妻子。李培莲生四子一女,即老四龙绳文、老五龙绳勋、老六(幼殇)、老七龙绳德、老八龙国壁(女)。李培莲与龙云仅结伴十年就病故于昆明。
李培莲字质君,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出生于大理宾川宾居街一个望族家庭。其父,是宾川名医李灿亭,其兄分别是李培天和李培炎。其擅刺绣,喜书画,工诗词,写得一手娟秀的书法,是龙云共患难的贤内助,也是一位上层社会中并不多见的贤妻良母型知识妇女,被称为近代“名门才媛”。
李培莲自幼学习“女红”,追随兄长在家塾中读书,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红藕轩”。持针能绣,提笔能书的李培莲,在僻处一隅的宾川,算得上一位能文能“武”的闺秀。辛亥革命后,长期闭塞的宾川,风气渐开,她希望能到省城求学。与亲友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支持后,李培莲去到昆明,考进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昆明,当上附小教师,决心献身教育。
1915年,22岁的李培莲与时任滇东镇守使的龙云结为连理。婚后,她和龙云住在城内翠湖东滨的一幢平房内。龙云改任滇中镇守使后,他们定居省城,朝夕相处,夫妻间的感情日益亲密。
李培莲虽说是大家闺秀,但俭朴勤谨,不仅把家政主持得井井有条,还支持龙云的工作。白天,龙云去处理军务,她就在家打理家务。到了晚上,两人无话不谈,或是互话家常,或是议论省政军政。有时,龙云向她讲述白天遇到的事,她也能够帮着出主意,还常为龙云写备忘录,整理文卷,处理信件,赢得了龙云的敬重。
由于龙云事务繁忙,李培莲在家独处的时候多。为了不虚度时光,她特意布置了一间书房,依然把书房唤做“红藕轩”。一个人的时候,她就在书房内读书写字,日子过得很充实。
1927年(民国十六年)2月6日,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起兵发动“二六”政变,逼唐继尧下台。四镇守使之间为了夺取对云南的统治权,各怀心事,矛盾重重。6月14日,胡若愚发动“六一四”政变,派兵包围龙云住宅,囚禁了龙云。
在龙云被囚禁,生命岌岌可危之际,李培莲的表现和一般贵妇人不同,她从不在人前流泪,还胆识过人,为解救龙云四处奔走。龙云被带走的当天下午,她就独自到五华山总部,求见胡若愚和张汝骥。求见遭拒,打听到丈夫被关在五华山后的军械局内后,她还两次冒险到军械局去探访,安慰龙云保重身体,与他商量应对办法,并设法和部队暗通消息,为救龙云脱离险境而努力。龙云被转移囚禁后,她夜不能寐,还四处奔走寻觅探听有关龙云的消息。直到龙云脱困,平安归来,方才安心。
李培莲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上至军政大员,下至街头的流浪儿和乞丐,都对她有好感。
那时,龙云是云南军政领袖,身处荣华富贵环境的她,依旧操持家政,相夫教子。她乘轿出行,每次碰到乞丐跪伏轿前乞讨,总让跟轿的女仆散钱。乞丐们体会到她心慈手散,都对她心存感激。
在街头碰见过许多流浪儿后,她不仅拿出钱来办贫儿院,专收孤苦儿童,供给衣食,还请人传授他们谋生技艺,由自己兼任院长。
每年四大节,她总会把龙云故旧送来的糕饼和水果,允成十几份,分给公馆里的副官、仆役,要求他们带回家孝敬老人。
1932年6月23日,年仅33岁的李培莲因临产失血过多去世。
李培莲去世后,龙云十分伤心,在滇池畔观音山选了一块山清水秀之地安葬。墓地背碧鸡山、面滇池,风景秀丽。墓园规模巨大、装饰华丽,墓前有石牌坊三座,园内标杆、石人石马、石狮子俱全,并有大量名人题刻。
龙云还将李培莲从少女时代便开始的诗歌创作,其中共有23首五言诗,其余则是双钩字的遗墨《红藕轩稿别录》,分编为《红藕轩遗稿》和《红藕轩剩墨》各一卷,以示对亡人深长的思念。
四子――龙绳文 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曾任陆军中校。1945年去美国,并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在美国经商并且已经成为百万大富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他在美国国内首组民间华人访华团,到中国探亲访友,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作了积极的努力。1975年,龙绳文出任当年成立的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来出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出力颇多。
五子――龙绳勋,是曾任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龙云的第五子,人称“龙五”,2007年去世。
1957年林黛两夺亚洲影后后,片约不绝,但仍在百忙中于1958年抽空赴美充实学问,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当了几个月戏剧系和语言系的旁听生。这趟美国之行,林黛邂逅了前云南省长龙云的五公子龙绳勋,二人在1961年2月12日于九龙玫瑰堂举行婚礼。
1963年,林黛在美国生下儿子龙宗瀚,也就在这时,林黛与龙绳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暴露,就在这个郁闷的时候,邵氏公司有位平时对林黛怀恨在心的导演,当众辱骂林黛“你还神气什么?你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致使林黛放声大哭。回到家中,林黛又因在气头上,为佣人之事与丈夫吵了一架,一气之下,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30岁,时为1964年7月17日。
林黛死后第三天,龙绳勋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林黛的两封遗书,从中可以看出,林黛不一定真想死的。她甚至在遗书中说:“万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话,请千万不要送我到公家医院去,因为那样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的登了!只能找一个私人医生,谢谢你。”
她逝世那一刻,龙绳勋刻意将爱巢原封不动。
林黛去世后留下一子龙宗瀚,居台湾台北。
六子--龙绳元,幼年早逝。
七子――龙绳德,龙云第七子,生母李培莲在生他的时候故去,他被送到昆明的法国教会代养,等他再回到家的时候,只会讲法语了。
龙绳德夫妇于1963年到香港,曾办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2009年10月8日,龙绳德偕夫人全如珦,参加新中国60华诞观礼,随后回昆明参观了云南讲武堂。
龙绳德曾就读于昆明南菁小学,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解放后从北京人大贸易系毕业,曾在北京油脂公司做事,以后又在北京一中国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做收集剪裁报刊杂志的工作。
龙云去世后,龙绳德夫妇于1963年到香港,曾办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1973年又到美国,在波士顿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中国餐馆。
龙绳德夫妇有两个女儿,龙宗泽在美国纽约做地方检察官,她丈夫唐柏桥是在美知名反共民运人士和中国过渡政府首席发言人;龙宗仪在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总署工作, 她丈夫是一德国人的同事。
小女――龙国壁,(1928(戊辰年)— )云南昭通人。昆明南箐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1945年应宋子文之女之邀,同道去美国留学于迎宾州女子学院就读。1952年与陈将军之子陈近结婚,居台湾台北电台。
82岁高龄的龙国璧女士,曾于2010年 8月11日,带着她的11位儿孙,从美国波士顿赶赴昭通祭拜先祖。
龙云后夫人顾映秋
顾映秋(1902—1966),女,中国著名民主爱国人士,企业家,云南昭通人。是民国时期滇军将领顾小齐女儿、云南军界要人顾品珍之侄女,爱国将领、云南省省主席龙云的第三任夫人,未生育。龙云晚年由顾映秋陪伴,顾映秋夫人1968年辞世于北京。
顾映秋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外语系,与同校中文系的李培莲是同学,
又是云南同乡,顾映秋与李培莲被称为中国近代“名门才媛”。后来李培莲做了龙云夫人。李培莲生龙绳德时因患产褥热而去世后,后顾映秋成为龙云的贤内助, 有“云南一号大美人”之称。
顾映秋在云南时支持和保护了西南联大等大批民主爱国人士,1938年捐资修建云南大学映秋院。
映秋院始为云南大学女生宿舍。映秋院由龙云(时任云南省主席)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故以捐款人名字命名。
映秋院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设计。映秋院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楼房、回廓、走道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著名画家徐悲鸿、“两弹一星”获奖者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家曾在此居住。1955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曾到此视察。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顾映秋除了捐资修建云南大学映秋院,她还向龙云力荐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执教。
龙云曾公开的对记者说:“大学是培养领袖及专门人才的场所。”多方物色均不中意。这时,顾映秋和省建设厅长张邦翰向龙云力荐熊庆来。顾是龙的爱妻,张是龙的同乡和助手,而且二人所举的理由十分充足:顾映秋在北平读书时常去清华访熊庆来,对熊庆来比较了解;张邦翰与熊庆来是留法同学;熊庆来是云南人,既有学问,又先后在东南大学、西北大学、清华大学筹办过算学系,有办大学的经验,更主要是有愿为桑梓贡献力量的感情和愿望;又是无党派人士,且为留法学者(当时云南为法国势力范围,亲法是龙的治省方针),各项条件都非常适合。经反复考虑,龙云终于决定去劝说熊庆来。
真难为这位有胆识的顾映秋女士,既是“伯乐”,又当“红娘”,硬是将熊庆来与云南大学结合在一起。熊庆来深知办大学不易,提出增加办学经费和将云大改省立为国立为应聘条件,龙云都应允并很快做到了。
熊庆来后来说:“我来云南大学,但清华不放,我是以请假的名义来的。”
熊校长果然不凡,短短几年将云南大学建设成为在中国和世界都很有地位的一所综合大学。
1940年顾映秋担任云南南屏电影院的董事长。
南屏电影院又称南屏大戏院,由龙云夫人顾映秋以及卢汉夫人龙泽清、刘淑清等昆明上层社会女性于1940年1月出资及主持修建,人称“夫人集团”电影院。
南屏电影院由当时著名建筑师赵琛设计,由于这座电影院所处狭小位置上,因此在设计上无论在平面组合和立面处理上,以及在基地的巧妙利用上,都有独到之处。如观众厅的地面采用曲线形,即能满足视线要求,又降低了门厅人口高度,从而减少了一般影剧院进入门厅的踏步。立面造型限于基地狭小,采用不对称手法,正面用大面积弧形玻窗,并与侧面竖向墙面(影院名称标牌墙)巧妙地结合,形成了虚实墙面和横直线条的对比与协调。为了不占用门厅的有限面积,采用悬挑式楼梯进入楼厅等等。南屏电影院建成后,盛极一时。成为能容纳1400人的当时西南地区第一流的新型电影院,可以与当时全国最高级的南京“大华电影院”和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相媲美而不逊色。
南屏电影院是抗战时期昆明建成的一座最为现代化的影剧院,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一座现代化的专业电影院,乃至全国第一流的电影院。
1944年7月7日顾映秋任云南《真报评论周刊》名誉社长。同年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到滇西前线慰问官兵。
1944年9月1日顾映秋创办云南省坤维慈幼院,该院以济救孤苦无依的儿童为宗旨,给儿童以应得的温暖。
1945年国民党制造“一二一事件”,顾映秋捐款支援并保护云南学生发动“昆明学生运动”,声讨国民党暴行,并得到全国的声援。
1949年8月13日顾映秋与丈夫龙云在香港起义,1950年1月3日,龙云偕夫人顾映秋及随员十多人离开香港,当日到达广州,受到叶剑英等人热烈欢迎,12日离广州北上,14日到武汉,1月18日到达北京,正式投向人民阵营,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文革一开始的时候,顾映秋正在昆明。所谓的革命群众,把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龙家的代表,抓去挂牌游街示众。还没有瘫痪的云南省委出面阻拦后,顾映秋匆忙乘飞机回京,北京家里只有孙儿龙保福。
不料北京的家已被“北京航空学院”红卫兵抄空。
幸亏邻居们的大力帮助,使祖孙的生活得以安顿。他们都是家里的世交和老友:如李觉(湖南何键的女婿)夫妇,邓季惺,陈铭德(资深老报人)夫妇,蔡铤楷夫人,蒋光鼐夫人等。
但是这些老人们从此郁郁寡欢。更不幸的是在1966年夏季,顾映秋被诊断出肝癌。因为所有存款均被抄走,银行存折被“民革”造反派掌握,多经奔走后,趾高气扬的造反派才从被抄存款中拿出医药费用给顾映秋老人。
1966年顾映秋病逝于北京。
最后送终的人只有孙儿龙保福,以及一位文革后自愿留在家里,照顾她起居的阿姨-韩嫂。
因为文革的“革命化”规定,顾映秋的骨灰只允许在骨灰堂保留一年,一年后一律就地深埋了。
周恩来在同顾夫人生前的一次交谈中,对于龙云的功绩予以充分的肯定,他说,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
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
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