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李竹林 (1906年—1943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巴山长滩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后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少将参谋长、滇缅警备司令。1943年夏在缅甸与日军激战中不幸牺牲。
李竹林 ,又名华侬,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巴山长滩(现鸭子口乡境内)。
李竹林幼时在私塾发蒙,早年离家学徒,后在资丘镇一糕点店做学徒。
1928年,“山里娃”李竹林的身份因一偶发事件被戏剧性地改变了。李竹林本族中一位叔辈人物在保定讲武学堂学习时,曾与蒋介石同学,托此关系,李竹林进入黄埔军校第七期学习。这一年是李竹林人生的分野。
李竹林从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后,先后入南京、武汉黄埔分校任教官。
西安事变后,中日开战的局势已经明朗,李竹林血气方刚,不甘民族受辱,毅然辞去教官之职,主动要求上战场,申请进入作战部队,获任某师独立机枪连连长,驻扎湖北沙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竹林率部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是役,营长牺牲,李竹林代理营长指挥作战,被日军飞机扫射,断足趾二。
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广东、汉口、南京相继失陷。中国几乎失去了所有沿海通道,大量的战略物资被日军堵在了国门之外。李竹林伤愈,奉调至云贵边境。奉调前,李竹林升任团职。奉调云贵后,他亲督修筑滇缅公路。
此后,李竹林继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参谋长、国军滇缅警备司令,授少将军衔。
1942年,李竹林随远征军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
1943年夏,李竹林带领分队沿滇缅公路查看兵站破坏情况时,突遭日军伏击,突围时胸部中弹,医治无效,于缅北殉国。
一年后,李竹林的妻子抛下孩子,投进清江,追随丈夫而去。
李竹林牺牲后,留下当时才1岁的女儿,以及两大箱子遗物和一张照片。在上世纪60年代,这些珍贵的遗物化作了一缕青烟。找到当年那张照片,成了将军后人的心愿。《三峡晚报》于2009年3月31日A04版曾对此作过报道。
一名27岁的河北石家庄收藏爱好者于岳,在看到《三峡晚报》3年前的这篇报道后,委托该报记者将一张珍贵的照片转交给李竹林的后人。
李竹林殉国后,刚满周岁的女儿李竹青,被叔父收留。在上世纪60年代,李竹林的遗物和照片被烧毁。希望找到一张李竹林将军当年的照片,成了后人们的心愿。
李竹青的心愿在《三峡晚报》见报3年后,一位石家庄收藏爱好者完成了李竹林后人的心愿。
这位收藏爱好者名叫于岳,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迷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段历史,开始阅读大量历史书籍和当时的战争遗志。积累了大量历史知识后,于岳特别迷恋黄埔军校这段时期的故事。
于岳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日渐丰厚的情况下,从2009年开始,他开始收藏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物。在中国收藏热线上,于岳看到了一份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对方表示愿意出售这份藏品。于岳立即被这一藏品吸引,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从江西九江花1万元购买了这份通讯录。
据于岳介绍,这份通讯录为16开铜版纸印刷,厚有5厘米,重约3公斤。通讯录内有1000多名学员的照片和相关资料,每6名学员印刷在一页上。买到通讯录后,于岳开始将里面的学员照片扫描,并整理在自己的博客中。细心的他还在网上搜索每个学员的情况,当搜到李竹林时,《三峡晚报》的报道出现在他的眼前。
于岳在仔细阅读《三峡晚报》文章后,他赶紧给报社记者打来电话,并传来电子版照片,希望能完成将军后人的心愿。
《三峡晚报》记者在于岳提供的照片上看到,李竹林将军当时20岁,身着国军军服,戴着圆框眼睛,照片下方印有“通讯录,长阳巴山交华侬,二十,湖北长阳”字样。
记者随后与李竹林的外孙、小溪塔三中历史教师的易新取得联系,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他。易新说,一家人对外公几乎没有印象,母亲李竹青已是古稀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公愈发思念。
易新表示,将放大这张照片,摆放在家中,以慰母亲思亲之情。
“谢谢这位有心人和晚报的报道。”母亲的心愿完成后,易新通过《三峡晚报》记者向于岳转达谢意。
“远征军将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记住他们。”于岳说。于岳不仅为李竹林将军的后人完成了心愿,也为中国远征军研究留下了一帧珍贵的图片资料。
宜昌市民政局申报的抗战英烈李竹林已入选国家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李竹林有一个独女李作青,已是74岁高龄。生活在夷陵区小溪塔。当李作青得知父亲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李作青十分欣慰:“虽然父亲牺牲时我才1岁,但父亲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很高大,很精神。”李作青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追寻父亲的足迹。“父亲牺牲后葬在哪里,至今仍不知道,这也是一直留在我心中的一大遗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