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4日星期日

第六章第二节  孙中山逝世后的鲍罗廷步履维艰


沈阳先生 撰稿

米哈依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于18847月出生于俄裔犹太家庭,成长于拉脱维亚,青年时就投身革命,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他在西班牙、美国和英国都有传奇的革命经历。

来华前,鲍罗廷已经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的资料。
来华后,鲍罗廷私下里对孙中山说:“尊敬的孙博士,恕我直言,您的这个党确实糟透了,成分复杂,人格不齐,确切地说,它还不能算是一个政党。您在中国革命中的领袖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为中国共产党所承认的。请原谅我的直率,您所创建的这个党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共同志建议改组国民党,是出于真诚的愿望。我想,孙博士也一定知道它的紧迫和重要。”
孙中山十分赞赏鲍罗廷的坦率,他告诉鲍罗廷,陈炯明的叛变已使他抛弃了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幻想,为整顿革命队伍,虽已对国民党实行改组,只是很不理想。现在天赐良机,他想借重鲍罗廷的才能和经验,借重中共的帮助,使国民党的改组工作真正地开展起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鲍罗廷来华后,首先以联共(布)的经验指导国民党改组。
19231112日,《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正式发表。国民党右派分子邓泽如、林直勉等人联名上书孙中山,反对国民党改组,诬蔑鲍罗廷和陈独秀。孙中山在他们的联名信上批示:“此件为我请鲍君所起草,我加审定。原为英文,廖仲恺译之为汉文。陈独秀并未闻其事,切不可疑神疑鬼。”
历史的真实确实如此。19228月,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中共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后,陈独秀还被聘为国民党参议。可是,自同盟会时期起就一直与国民党上层人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陈独秀,对国民党了解得太透彻了。所以,他对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的决议,在感情上总是格格不入,难以接受,多次致信共产国际,陈述反对的理由,表示他并非全盘反对国共合作,而只是反对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的方式,主张与国民党实行党外联盟的统一战线。
鲍罗廷来到中国,正是秉承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的旨意,督促共产国际决议的执行。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服从和执行国际的决议,是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唯一选择。鲍罗廷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共产党员代表大会上,反复强调国民党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作用。他说:“我们努力使国民党真正成为民族革命的首领,切实地发展它,赋予它斗争的口号,促进它达到最终的目的。国民党作为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代表,应该掌握政权。”他甚至极为通俗地说,中国共产党命中注定要在国民革命中充当“苦力”。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后,鲍罗廷进行了实际指导工作,具体地担当起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工作,他与陈独秀、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陈延年等中共同志,既有良好的工作关系,又有亲密的同志感情。
1924120日至30日,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国民党右派蛊惑煽动,纠缠困扰孙中山,企图改变大会确定的改组国民党的计划。孙中山不免踟蹰犹豫,产生动摇。他让人通知鲍罗廷来大会秘书处,他们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否提交大会讨论,进行探讨。鲍罗廷费尽口舌,反复阐释国民党如不改组,无法领导蓬勃兴起的国民革命的道理。
廖仲恺说:“这个宣言是由鲍罗廷起草,中共同志瞿秋白翻译……我看拟定的宣言草案是明白易懂的。”
孙中山终于被说服了。在大会讨论宣言时,鲍罗廷的忠实朋友和同志廖仲恺首先发言,他说:“这个宣言是由鲍罗廷顾问起草,中共同志瞿秋白翻译,后又由汪兆铭同志润色,我看拟定的宣言草案是明白易懂的……”这时,孙中山站了起来,庄严宣布:“同意宣言草案的,请举手!”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终于在热烈的掌声中通过,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党纲党章,也是出自于鲍罗廷之手。鲍罗廷起草的文件表述了民族、民权革命和扶助农工的革命原则。
1025日,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在广州召开,成立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鲍罗廷被聘为顾问。同时,他还是孙中山的私人高级顾问。自此,他在国民革命中已具有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地位。他可以出席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各种会议,并参与起草、审阅国民党的一些重要决议。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接受鲍罗廷的意见,在广州黄埔组建国民党的第一所军官学校,并放手让鲍罗廷和廖仲恺负责黄埔军校的最初筹备,为蓬勃兴起的国民革命输送大批精干的军事人才。苏联政府提供了各项有效的援助,除派军事顾问指导军校建设外,还资助200万卢布作为军校开办费,并且陆续运送大批武器弹药。仅1924年,苏联政府就运来了好几千支步枪和子弹、许多机关枪、山炮、野炮。诚如陈独秀所说,继马林而来的鲍罗廷,“他的皮包中夹有苏俄对国民党巨量物质的帮助,于是国民党始有1924年的改组和联俄政策。”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在各地积极帮助创设和发展国民党的组织,到国民党二大时,全国已有正式省党部12处,特别市党部4处,临时省党部9处,这些国民党党部多是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骨干建立起来的,其中李大钊、林伯渠、董必武、何叔衡、毛泽东、宣中华、于方舟、侯绍裘、周恩来等还是各地国民党党部及旅欧支部的实际负责人。鲍罗廷在国民党一大期间的工作,确实改造了国民党,也发展了共产党。
鲍罗廷以一个职业革命家的政治成熟性和敏捷的工作技能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应该说,鲍罗廷与孙中山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合作愉快、关系融洽,可谓春风得意。
孙中山北上病重期间,鲍罗廷一直陪侍左右。当孙中山入协和医院施行手术时,又委派鲍罗廷为政治委员会顾问,全权处理国民党的所有事务。
孙中山垂危之际,在病榻上反反复复呼喊:“只有当俄国人帮助才……只有当俄国人帮助才……”
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中山临终前要求鲍罗廷向莫斯科转达他的遗言和致苏联的信。孙中山立下了三个著名的遗嘱,其中《致苏联遗书》是由他口述,而由鲍罗廷和陈友仁整理的。
急需苏联援助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更是肉麻地说:“总理虽然去世了,还有鲍顾问领导我们。”
19257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鲍罗廷被任为政治顾问。廖仲恺刺杀事发后,国民政府采鲍罗廷建议,由汪兆铭、许崇智、蒋中正组织特别委员会,宣布戒严并总揽军政权力。
事实上在孙中山逝世后,鲍罗廷的顾问使命已步履维艰了。蒋介石阳奉阴违,心怀叵测,结果露出了反共、反苏的真面目。
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背叛革命的反动行径肆无忌惮,他们甚至纠集亡命之徒潜伏在广州东山百子路鲍罗廷公馆附近,寻机刺杀鲍罗廷、加伦、廖仲恺等。
孙中山去世仅半年,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公然举起反共反苏的旗帜,组成“西山会议派”。这次会议通过的《顾问鲍罗廷解雇案》中说:“政治顾问鲍罗廷竟挟其出席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之政治委员会,又利用政治委员会而驾驭中央执行委员会,遂使本党之组织,为之崩乱。”“不能容许非本党信徒之客卿鲍罗廷仍在本党服务,为此,特议决解雇鲍罗廷在本党之一切职务。”
蒋介石对“西山会议派”的发难,采取了批评和指斥的态度,正因为此,兼之他在当时军事上的一些作为,获得了鲍罗廷的信任,赢得了左派军人的美称。
在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叫嚷要将鲍罗廷解聘的翌年2月,左派为主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却继续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并铸造了一座刻有“共同奋斗”的银鼎相赠。
蒋介石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鲍罗廷、苏联顾问团和苏联的军火援助,对于他是何等的重要。现时的蒋介石不得不韬晦待时,因此,他在公开场合,总以左的面目出现,甚至吹捧鲍罗廷。他说,总理是中国革命的国父,鲍罗廷同志则是中国革命的亚父。
当时的中国各军阀都将传统列强作为自己的后台,即使今日之中国,将帝国主义作靠山的人,也处处皆是,只是选择和依靠的列强不同罢了。尤其是那些流亡海外的商界、学界的精英们,更是看重列强的支持和帮助。国内的权贵达人,也是将自己的亲属子女都往发达国家引送。
当年孙中山是民族主义者理念,与传统列强理念完全不同,列强想的是自己在华利益能得到保证与加强,孙中山却是想削弱列强在华利益,道不同,不相为谋。客观地说,孙中山也并非不想依靠列强,他流亡于日本、美国、英国,靠的是谁?只是那些欧美和日本洋人对他并不看重。孙中山推行的“三民主义”绝对不是共产主义,也只是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思想的改造版。
当时受到全球孤立的苏俄,为了在华扶持一种与传统军阀势力抗衡的新生力量,盯上了孙中山。于是孙中山与苏俄两者一拍即合,苏俄向孙中山派出政治军事顾问团,也在经济上援助了孙中山,让孙中山做大做强,孙中山有了苏俄为靠山,自然也就开始征伐其它军阀了。孙中山以苏俄为靠山,决不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他只是看中了苏俄的武器和金钱。
没有鲍罗廷,就不会有国共合作,没有三大政策,也没有北伐,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党的崛起,孙中山如果有些成功的话,那很得益于鲍罗廷。
孙中山在中国就是个“无根派”,他只有名望,别的什么也没有,只适合被人利用,用过即弃。用的时候,他从国外回来,任个虚职;不用了,他只好再流亡国外。孙中山在国内几无容身之地,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全都失败了。再加上以前总共发动了十多次小型起义,都没有引爆全国。说明没有人民参加,光靠留学生是不行的,光靠华侨也是不行的。所以孙中山一直是一事无成,被军阀、政客们一叛再叛后,他才想到要扎根于中国,争取到人心,据一块土地,主要是有兵,否则永无出头。
军阀陈炯明邀请孙中山去也是利用他,孙中山则是利用陈炯明的势力,发展了国民党的力量。此时苏俄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久,遭到西方的封锁以及围攻,其势虽孤,却也欲在亚洲推行共产主义。列宁认为应建立一个殖民地国家与苏俄的统一战线,才能对抗帝国主义,所以宣布废除了以前同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拉拢中国的军阀政府。但当时军阀多师从日本,只有孙中山的广东国民政府愿意与苏俄交好,正是因为苏俄能够平等地待我,孙中山倒向苏俄,要求苏俄给予支持和援助。
苏俄派来几个代表作为顾问,比如加仑是军事顾问,威金斯基是党的顾问,鲍罗廷是共产国际的顾问,当然也给予物资和武器上的援助,实际上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都是为了推行共产主义而来。更确切地说,是为了苏俄的利益而来。
孙中山最信任鲍罗廷,在鲍罗廷的推动下,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们纷纷来到广东,并以个人的身份加入了国民政府,而且大量共产党人担任了国民政府的重要职位。孙中山为了得到苏联的支持,只能接受这个建议,并推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原本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同盟会是资产阶级政党,加入同盟会的都是上层资产阶级,孙中山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现在,孙中山为了获取苏俄的支援,他领导的国民党几乎被改造成共产党了。鲍罗廷还提议建立黄埔军校,把`很多共产党的人都招入军校,他从苏联政府招来好几批军事人才充实军校和政府。
但鲍罗廷办了一件蠢事,他发现蒋介石是个人才,大力推荐让他当军校校长,另外他也是力主北伐的。愚蠢的鲍罗廷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栽倒在蒋介石的脚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