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第三章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戴季陶


沈阳先生 撰稿

19l29月孙中山受任全国铁路督办,成立办事处,聘戴季陶为孙中山的机要秘书。从此,戴季陶进入一个全新的政治时期,彻底改变了人生规迹,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重要助手之一。
  1913320日“宋案”发生后,戴季陶转而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协助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起草《革命方略》,担任《民国杂志》编辑。《民国杂志》创立于l914510,是中华革命党的党报,胡汉民任总编辑,居正任发行人,戴季陶、朱执信、苏曼殊、邹鲁长期撰稿。
19177,孙中山南下广州,揭起护法运动大旗,9月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任戴季陶为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兼大元帅府代理秘书长,兼外交次长(外长是林森)。成为孙中山左右手,文为戴季陶,武是蒋介石。
  191854日,因桂系军阀操纵国会,决议改组军政府,孙中山受到排挤,愤然宣布辞去大元帅之职。521日,孙中山离广州前往上海,戴季陶同行。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戴季陶受命于孙中山,与李汉俊、沈玄庐一起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作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系列中的杂志,由戴季陶任主编。戴季陶撰写了不少文章,着力于宣传爱国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对共产主义也作了广泛介绍。
戴季陶在“五·四”期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戴季陶尝试用共产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他撰文批判有人企图压制思想解放,认为翻译、研究、批评马克思著作是不可也不能禁止的。
1920 5 月,戴季陶、沈玄庐、邵力子参加了由李大钊等倡导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将《星期评论》作为研究会的宣传阵地,大量发表了会员们研究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苏俄政治制度的文章。该刊在全国学生群众中很有影响,成为当时与《新青年》齐名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学生和工人经常有很多人投稿,就连陈望道所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也是由《星期评论》相约的。
  朱执信等人创办的《建设杂志》还陆续登载过戴季陶由日文转译的考茨基著《马克思资本论解说》。但他并不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最终目标,建立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曾对孙中山说:六三罢工以来,“工人直接参加政治社会运动的事,已经开了幕,如果有智识有学问的人不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思想上智识上来领导他们,将来渐渐地趋向到不合理不合时的一方面去,实在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受了罢市风潮的感动,觉得用温和的社会思想,来指导社会上的多数人,是一桩很紧要的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其成员后来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研究会里除戴季陶没有加入外,沈玄庐、邵力子都成为该小组成员。
李立三在一次党史报告中甚至说戴季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之一。
  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组建上海共产党小组,这是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戴季陶将自
己租住的楼让出来给陈独秀一家住。戴季陶经常参加由陈独秀主持、维经斯基参加的在《新
青年》杂志社举行的座谈会,讨论有关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改造等问题。
19205月,戴季陶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纲是边讨论边修改边起草,其中一条“共产党员不做资产阶级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让戴季陶倒吸一口凉气,独自关门垂泪,内心十分痛苦。他总算明白,共产党与他心目中设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共产党也不准备与政府合作,走一条议会的合法的夺权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时,戴季陶的住址即团址,对外挂“外国语学校”,团务由袁振英施存统俞秀松等主持,总务由杨明斋负责。它实际上是准共产党小组,所以,戴季陶的家实际上也是共产党小组所在地。
戴季陶为中共的创建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但他最终没有参加中共。1920年夏,他中途退出了曾参加筹建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戴季陶是最早接触“共产主义”学说的人之一。戴季陶认为,俄国革命是个悲剧。他主张“温和的”、“不流血”的进步,是最好的。戴季陶早期与陈独秀、李大钊、陈公博、李达、陈望道等人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戴季陶虽和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联系密切,并参与了若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筹备活动,但戴季陶并没有继续朝前进步。
戴季陶因追随孙中山而未正式加入共产党。即使是参加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但也未成为正式党员。由于世界观的不同,戴季陶终于渐渐与共产主义分道扬镳了。
1921年秋,孙中山开始“联俄联共”主张。改组国民党。戴季陶并不同意这个主张。
1922年孙中山二次护法失败后,派戴季陶去四川调节军阀纷争。戴季陶和蒋介石做的股票投机生意遭遇惨败,他在回四川的船上,跳江自杀,幸好被船员救了起来。戴季陶只好再赴广州投奔孙中山,孙中山重新把他招为自己的贴身秘书。
1923年,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前还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戴季陶,这时候却成了坚决的反共派。他力谏孙中山,不要搞国民党改组,让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政策是养虎遗患,只会壮大共产党的力量,必然“启他日之纠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