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颜真卿北泉寺之死



走读中国020
中国官员知道颜真卿的不会多,而文化人几乎又没有人不说起颜真卿的。颜真卿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有人欣赏颜真卿是其为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但颜真卿因何而死?死于何处?了解的人就太少了,尤其专程去豫南确山北泉寺凭吊颜公者,恐怕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只认为人是个书法家,关心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真迹价值几许罢了。
《资治通鉴》载,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朝廷派颜真卿到李希烈部宣慰。诏令颁下,全朝官员皆大惊失色。颜真卿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临行前给儿子写信,令儿子“祭奉祖庙,抚育所有的孤幼”。颜真卿到了李希烈部,李希烈将其扣留下来,许其高官厚禄,让其反叛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后李希烈带兵退回蔡州,把颜真卿拘禁在蔡州龙兴寺,此龙兴寺即为今河南驻马店确山北泉寺。
次年八月初三,颜真卿被李希烈吊死在北泉寺一棵古杏树下。
我此次游历驻马店时特意去了北泉寺,所幸得到了释眼多主持和释心勇法师伴同并讲解。我来到了颜公殉节处,颜真卿的忠贞与爱国都是可歌可泣、可歌可点,但我却心事重重,环顾四周,这里的硬件设施实在难以让人与颜公的盛誉联想在一起。
    缅怀颜真卿,不能只因其之书法造诣,更应该读懂他的戎马一生。颜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书法,其实他在起浮的政治生涯中所作出的努力,更理应被人称道。
我与释眼多主持攀谈多时,我的交流主题不是论书说艺,而是想多了解一些颜公的生平事迹和殉节实情。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颜真卿二十六岁时中了进士,又擢制科(朝廷为求散逸而有专长的人才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顺利踏上仕途。公元750年,颜真卿由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在御史台下属的三院之一的察院任职。
在此期间,御史吉温出于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浑(宰相宋璟之子),颜真卿于是上折:“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及其党羽便把他当成异己加以排斥。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颜真卿因受到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德州)任太守。人称颜平原。
平原郡属安禄山之辖区,安禄山谋反初露苗头时,颜真卿便暗中高筑城墙,并在墙边深挖战沟,招募壮丁,积储粮草,加以防范。表面上,颜真卿故作出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不问世事的假象。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河北二十四郡,除了颜真卿管辖的平原城守备很好外,其他城均已失守。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唐玄宗之子李亨即位后,为肃宗。颜真卿重新当上了河北招讨使。
颜真卿又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在与安禄山的斗争中,将原来的三千兵扩充到万人,并择取统帅、良将,与堂兄常山太守(今河北正定)颜杲卿相约共同抵抗安禄山,颜杲卿在安禄山后方讨伐叛军。
当时附近十七郡相应,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20万,横扫燕赵,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
安禄山利用肃宗调走河北兵力之机,乘虚急攻河北,兵围平覃。十月,颜真卿被迫弃郡。他于公元757年见到了皇帝,被诏受宪部(刑部)尚书,后升职为御史大夫。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抚州即现今江西省。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颜真卿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真卿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他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真卿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颜真卿除了关心民情、书法成就之外,还研究过古生物化石,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颜真卿在任抚州刺史,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
是年四月,颜真卿游览南城县麻姑山,于一座古坛附近,看到一些螺蚌壳化石夹在地层中。他认真研究了这一现象,提出了他的论点: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才成为陆地,那些化石就是证据。他为此撰写了一篇论文《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并刻石记之。非独记事,亦是此时心情的反映。
此碑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臻完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后世常常赞叹的仅仅是颜公这块字碑的书法,有称“天下第二书”。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
鼓动朝廷派颜真卿到李希烈部去宣慰。诏令颁下时,颜真卿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临行前给儿子写信,令儿子“祭奉祖庙,抚育所有的孤幼”。
李希烈得知朝廷派颜真卿来与他会面,就想给颜真卿先来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李希烈叫他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
颜真卿刚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但颜真卿却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于是命令人们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这实际上已是将颜真卿扣留了下来。
这时,那些叛军的头目都派使者前来跟李希烈联络,劝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他也故意请颜真卿参加,想让他感受到朝廷大势已去。
叛军派来的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到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正好太师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朝着叛军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纪快八十了,要杀要剐都不怕,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
李希烈许其高官厚禄,让其反叛朝廷,但颜真卿至死不从。
李希烈带兵退回蔡州后,就把颜真卿拘禁在蔡州龙兴寺,此龙兴寺即为今河南驻马店确山北泉寺。颜真卿被拘禁后,由士兵监视。士兵们又在寺院里掘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土坑,吓唬着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在坑里。
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对李希烈说:“我的死活已经定了,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岂不痛快!”
过了一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到北泉寺逼颜真卿投降。士兵们在关禁颜真卿的寺院里,堆起柴火,浇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烧!”
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火里跳去,叛将们把他拦住,向李希烈汇报。
785823日,李希烈想尽办法,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到北泉寺,将颜真卿缢杀在寺内一棵古杏下。颜真卿终年77岁。
释眼多主持告诉我,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于北泉,故沿称北泉寺。”他指着破旧的寺院对我说:“北泉寺曾毁于民国战乱,1992重建,但寺院尚今保留下来的珍贵遗物当数那几棵隋朝古杏了。”他特意取钥匙打开了一扇旧铁门,我看到了那棵隋代古杏树。
释眼多主持又指着两棵郁郁葱葱的龙柏说:“那两棵龙柏是唐代大将尉迟恭亲手所植。”
寺院内还有几棵古杏,留下了烟熏火燎的痕迹。释眼多主持带我走到确山佛协门前,指着门前的那棵古杏:“这便是颜真卿被缢杀之处。”我为此合掌默哀。
当年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曾纷纷痛哭失声。
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
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德宗还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可见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现国内相关的颜真卿纪念馆已建设不少。如南京颜真卿纪念馆坐落在市广州路,原是颜鲁公祠,也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颜真卿的祠庙遗迹。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书坛泰斗”,镶金匾高悬与大殿内正中上方。
颜真卿墓则位于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 “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进行了整修,并建立了颜真卿纪念馆。国务委员陈俊生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著名作家吉学沛题写了“一代宗师”的条幅。
遗憾的是如今的北泉寺风光不在,实在是破破烂烂。望着眼前的北泉寺,我百感交集,甚至认为颜真卿首先是个爱国者,其次才是书法家。为什么人们会舍其先而重其后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