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孔子周游列国还是串乡走镇?

走读中国035

要读懂孔子,最好到孔子周游列国的各国去重走一次,就会体验这列国到底有多大多强多值得夸耀了。沿着孔子出走鲁国后的游学历程,那么陈蔡古地,留下孔子游学的故事最值得回味了。那里有孔子陈蔡绝粮、颜回炊煮、拜会范蠡、晒书台、子路问津、孔门六贤等诸多传说故事。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七十二贤中,有今上蔡籍六人,即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恤和秦冉。
自古以来,孔子就是一个彼受争议的人物,中国革命是从最初的五四运动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声中勃起的,文革又将孔老二的墓地铲平了。可谁又会想到当初被号召“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广大群众被狠狠地耍弄了,孔子是打不倒的,他的塑像居然不仅能屹立在天安门广场,而且又时尚地到世界各地去游学了。历史学家该不该重新修改中国革命史,充分肯定地说:是孔子思想才改变了中国,没有孔圣人就没有马主义?共产主义源自于孔子的大同梦想!那就看是否有人敢说:没有孔圣人就没有新中国了。
孔子思想能洗干净中国人的脑袋吗?那还得从孔子周游列国说起。但必须澄清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游学和游说,是否就此而统一了中国,让中国的天下从此变成了明朗的天?
历史告诉我们自商周先后灭亡后,中国正处于动乱之中,诸侯割据,五霸争雄,民不聊生。国家、民生何去何从?百家争鸣,众说纷纭。
也就在这个春秋时期,孔子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仁政”主张,只有实行仁政,延续礼制,中国才有出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是维护奴隶制的保守派,与当时已主张封建专制的诸侯争霸极不合拍,于是处处受到冷遇。
当时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其实这哪里是什么现今意义上的列国,所谓列国也只不过是撮尔小国,有些小国小到连今天的县制区域还不如。按现今的地理划分,孔子周游列国的线路及到达的地方,大致路线是今日的“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只要查阅一下中国春秋时期的区域地理划分图,就可以看到鲁国有多大,与其说孔子周游列国还不如说是在串乡走镇。
当时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孔子最终连黄河也没跨过。人们可以想象孔子又能对中国社会到底了解多少?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即今山东曲阜人。孔父是个地位低贱的武官,不仅娶妻纳妾,在66岁时还与年轻的颜氏野合。孔子便是其父母的野合之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忽然得了重病而亡。孔母颜氏被家人所逐,只得带着孔子搬到曲阜住了下来。
为了弘扬儒学,后儒们编造了一些孔子少年好学的故事。说孔子有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孟皮,字伯尼。伯尼天生残缺,不良于行。孔子三岁时,伯尼九岁,已在私塾读书,可是常被顽童欺侮,伯尼窘得无地自容,因而不肯到私塾中读书。
孔子读书十分用功,天天要颜氏教他多读些。颜氏便将两兄弟送到有规矩的私塾中去读书。伯尼有弟弟在旁,同学也不敢戏弄,孔子有哥哥作伴,也不觉寂寞。兄弟俩同学了三年。
孔子渐渐长大,私塾中的进度,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颜氏便将孔子送至外祖父跟前去读书。孔子的外祖父颜襄,原本就是博学的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徒讲学,老人家平素最钟爱孔子的母亲及孔子。所以看到外孙回来求学,心中十分高兴。
孔子一个人,住在外祖父家受教用功,寒暑不歇,数年不倦,颜襄把胸中的学问,逐步传给他。在十五岁时,孔子就能在心中立定求学问之道的志向。外祖父过世后,孔子伴母亲守孝百日,就随母还家,这时孔子已是位博古通今的少年了。
这些故事难道不是胡编的?因为全中国不是都在说孔子是创办私学第一人吗?孔子又怎么会在私塾里接受过私学教育呢?
后儒们又说:孔子小时侯,常常与伯尼到宗庙看祭祀,可以说每逢祭祀必到,五、六岁时,就将祭礼看得非常熟透。孔子七、八岁时,常常玩俎豆的游戏,俎与豆都是古时候的祭器,孔子与小朋友玩时,也有主祭、也有上香、献爵、奠酒、行礼……等。他经常玩这些游戏,一点也不觉得厌倦。
那又是所谓的后儒洗脑者们的夸大其词。说幼年孔子就懂得了祭天祭祖的礼仪,似乎孔子天生就与众不同,知晓礼仪。其实,在当时的鲁国,周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上至鲁公,下至卿士,无不循礼而动。不论是“国之大事”,还是往来小节,无不如此,否则就会遭到指责,甚至被视为“不祥”的举动。所以当时的孩子都会也必须学会模仿习礼,并非孔子有超人之秉性。
  正是由于鲁国尚礼,周朝初年制礼作乐的周公粉丝很多,孔子只是粉丝中的一个,对古礼也就多了些知晓而已。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据说他都比较精通。但他有什么成就呢?先是做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后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这到底是哪个衙门又是多大官职的小吏?史学家是讲不清也不愿意讲清的,说白了就是管理员。学了这“六艺”,又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发挥多大作用?那时孔子已近三十岁了。按孔子三十而立的说法,这算是事业成功吗?
孔子自己也不会心甘情愿在这种岗位上干一辈子的。也许孔子知道得事多,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孔子就干脆离岗自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当时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这就给孔子带来了机遇。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便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并赐以车一乘、马二匹,与南宫敬叔同往周朝京城洛阳观礼。
孔子到周京后,在太庙中参观了各式各种的祭器。其中有一个大小与人相同的金人,口上黏着三道封锁。背上又刻着很长的铭文。孔子对南宫敬叔说:“今天看见这三缄其口的金人,才知道做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失。不要多事,多事多败啊!”这是孔子对后人最早的启示:少说为妙,不然会祸从口出。
孔子在周京考察礼制时,当时有名的学问家是“老子”,他正在周朝做“守藏室吏”,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图书馆馆长。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这成了一段后史佳话。
孔子在周京时还访乐于苌弘,得以进一步了解武乐和韶乐的区别。
孔子在周京居住了一年,就要回鲁国了。临别前,孔子亲往老子的住处辞行。老子说:“富人送人峄财,仁人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于是老子说了些谚语,赠送孔子。但到底说了些什么谚语?有多少谚语?哪里个学者作过统计?想来,老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说的谚语再多,也无法超越现今的任何一本谚语小册子。
孔子与南宫敬叔回到鲁国后,便入朝向昭公汇报在周京观礼的经过。昭公十分欢喜,此后便常常召见孔子。孔子的声名因而大振,鲁国许多好学志士,纷纷来拜孔子为师。显然,孔子在鲁国讲学“六艺”时,还没有真正地接触过周朝的礼乐。
值得一说的是:鲁国曾是周朝诸侯国之一,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但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国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发兵攻击鲁昭公,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孔子在鲁国的政治说教也同时夭折了。
那时孔子三十五岁,孔子失去了公室依靠,他的私塾也办不下去了,就跑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赏识。孔子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仁政主张不切合当时诸国争霸的实际情况,结果齐景公也就没用孔子。这是孔子说教的第二次失败。
孔子倡导的“仁政”学,得不到齐国君臣的常识,只得再回到鲁国,仍旧办自己的私塾,教他的书。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宰,中都即今山东汶上县。第二年,做了司空。后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后儒们对此大肆渲染,似乎孔子做过大官,以此唬弄国人。
孔子一生中唯一担任过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三个官职,到底是什么职别?
中都宰,就是在中都掌管刑事的地方官。这个职务源起殷代设置,主要是掌管家务和家奴,其实就是管家。西周时沿置,主要是掌管侯王家的内外事务,大约相当于当代的行政办公室主任。春秋时各国沿用,多称“太宰”。卿大夫总管家务的家臣,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也都称“宰”。因此,孔子只是担任了鲁国卿大夫所属私邑中都公室的一个内外事务掌管。“中都宰”与我们现在理解的一国宰相之位相差甚远。
“司空”,也是官名。春秋时晋国设有大司空,主司土木工程建设。汉成帝时,才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时曾恢复旧称,后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然而孔子任职的“司空”,实际上是主管鲁家公室的工程建设,这与孔子一心治国的抱负理想相差悬殊。
“大司寇”是中国古代官名。主要管理刑事。中国古代的刑事概念有两类,“刑事”作名词,是“以五刑纠万民。”可参见《周礼·大司寇》。作动词则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一向以“仁政”为主张的孔子,能胜任这一职务呢?
孔子推行的是“尊尊而亲亲”,这是周朝奴隶制社会宗法制度的根本原则,也是周礼的基本要求。为争权夺位,鲁国也发生过类似骨肉相残的事件,但与他国相比,鲁国的情况要好得多。鲁人敬尊君主,使鲁国的政治比较稳定。
孔子的“尊尊亲亲”观体现的是周礼礼制,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在统治者内部,它可以防止和调节矛盾;对下层人民来说,周礼则既有慑服之威,又有收罗人心之用。因此鲁人十分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古训,使掌握鲁国大权的卿族权贵们,一直限定在他们的祖宗“伯禽之后”的范围之内,那是一种权贵血缘延续制,异姓家族的贤能之士,是很难进入鲁国政权的。这也与“尊尊”原则有关,当官的在位时,不论其行为怎样越轨,而对他的宗族影响并不大,受到惩治的仅仅是祸卿本人。孔子这个“大司寇”,行使的“刑事”职责,实际就是维护那些掌握鲁国大权的卿族权贵利益。
事实上,卿族权贵只要有了势力,也就站稳了脚跟,其势力的持续发展,便最终导致了鲁国公室衰微、大夫专政。春秋时期,齐、晋、宋、卫等都成了大国,孔子任职时期的鲁国实际上已经是积弱小国,其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
有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了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归还给了鲁国。
此事被历代儒生们吹捧为孔子任职“大司寇”的重要业绩。
事实又怎样?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这对齐国不利,于是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果然,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后,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不仅避而不见,而且从此冷落了他。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孔子赴齐国议会盟一事的后果,是让他终极了鲁定公对自己的信任。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
孔子离开鲁国时已是55岁,到68岁时才重返鲁国。可见55岁之前的孔子就是个不得志的人。
孔子在若干亲近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开始了为期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希望找个机会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范蠡,范蠡因在吴国难展才华,几乎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同时,于公元前496年前后,他携好友文种一起慨然离开吴国,去了越国,辅助越王勾践,成了勾践的得力助手。范蠡时年40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
同样是为了实现自己参与治国的梦想,范蠡是主动弃吴入越的,并受到了重用。比范蠡年长15岁的孔子却是受到了冷漠,是无奈离开鲁国的。
孔子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但鲁国抛弃了他,孔子离开鲁国时,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14年的周游列国,时间长,范围小,所谓列国则是今日之鄕镇村庄而已,孔子一路上还处处受到围攻、嘲笑或饥饿折磨,即使见到一些国君,也全都拒绝采纳他的“仁教”思想。孔子在上蔡落难时曾专程去拜会范蠡,希望隐居的范蠡能为挽救鲁国出力,也受到了范蠡的拒绝。
为此,当年的陈蔡百姓给孔子周游列国的评介是客观的,说他是“丧家之犬”,这一点也不为过,这也是流行中国数千年的俗语“丧家犬”的出处。不知今日后儒们又是如何解释“丧家犬”一词的来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