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范蠡为何选择三迁冷漠孔子?

走读中国034

甲午暮春初夏去河南驻马店市转了一圈,没想到在汝南上蔡游历时却将孔子和范蠡扯在了一起。原来,这里与孔子周游列国有关,也与范蠡三迁有关,孔子和范蠡并在这里见过一面。这两位中国古圣,都有治国抱负和主张,选择方式却大相径庭。在对待婚姻问题上,孔子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矣”,似乎不近女色且又休妻;范蠡却携西施同命运共患难,成为中国民间患难夫妻之佳话。闲读孔范之故事,反思人生,感悟甚多。
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市)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出身虽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故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将死时,对其子夫差说:“必毋忘越!”望子替父复仇。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就打算先发制人,再来次檇李大捷。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了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又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去。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
吴王夫差则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当夫差病时,范蠡还指使勾践装傻吃夫差的粪便,以迷惑夫差。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但演出成功后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因为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了,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了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吴越之战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
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这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建议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又迷惑了夫差。为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范蠡帮助勾践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
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此时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则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因此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果然在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又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
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范蠡功成名就后却选择了隐退的想法。勾践想极力挽留,甚至威胁他说,如果你坚持要走的话,我就会杀掉你及你的妻子。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还告诫文种也要知退,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认为: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然而文种不听。果然,后来勾践赐文种一剑:“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辅助勾践劳苦功高的文种结果却被迫自杀了。
范蠡曾为国家把自己的情人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国灭后,越王勾践却想占西施为已有。范蠡突然发现了勾践能患难不能共安乐的阴暗面,于是范蠡决定带着西施远走高飞。范蠡携西施离开越地,隐姓埋名的外出经商,由此留下了著名的“范蠡三迁”故事。
范蠡三迁第一站便是回到自己的老家楚国宛地三户邑,也就是现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后为生活所迫和逃避勾践追杀,范蠡携西施迁到蔡国,隐居瀙镇,即今上蔡县黄埠镇。范蠡以种黄麻和天萝为生,天萝是一种巨型丝瓜。
范蠡在蔡国由于经营有道,富甲一方,“九年之中,至千金,逐至巨万”,最后积累了亿万的财富。范蠡还乐善好施,引来了孔子的注意,当时孔子居陈蔡已有六年了。
孔子于是率子路、子贡等众弟子前来拜访范蠡。子贡原来在游说越国和吴国攻打齐国时,曾和范蠡与西施有过一面之缘,今日突然造访竟然发现这个富甲一方的夫妻,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越国上将军范蠡和吴国娘娘西施,当时大吃一惊。孔子是想请范蠡出山,一解当时鲁国之危。但范蠡已经无心眷恋政治,也对孔子那一套“礼义道德”的政治说教不感兴趣。孔子受到了范蠡的拒绝。
孔子的突然拜访,打破了范蠡和西施多年的隐居生活。范蠡见子贡认识自己,怕生祸患,知道此地不易久留,于是马上散尽家财举家外迁。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隐姓埋名,变姓名为鸱夷子,在海边结庐而居。他每天戮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又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这是范蠡第二次迁徙。
范蠡第二次迁徙,来到齐国后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远近闻名。齐王便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过了三年,范蠡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决定第三次迁徙。
范蠡依然一身布衣,第三次迁徙到陶,即今山东肥城陶山,另说山东定陶。那里在尧、舜时期为古陶国。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位于菏泽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原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古代重要都会,当时的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不久又改为济阴郡。
范蠡在陶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成为中国古代以道德经商的儒商之鼻祖。范蠡死后葬于陶。
《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史学家司马迁曾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也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遂在此定居经商。范蠡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的理财经商之术,“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界鼻祖”。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四字语概括了范蠡平生:“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蠡从政,是他人生的转折。他的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人性率真,深得道家风范,但他并非颓废,不是悲观主义者,在内心深处,范蠡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显然更近现实。这与孔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明显的不同。
孔子与范蠡为春秋同时代人。
孔子比范蠡年长15岁,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51928日,死于公元前479411日。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范蠡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约于公元前448年无疾而终,终年88岁。范蠡比孔子多活了31年。范蠡墓位于山东肥城湖屯镇西幽寺村北200处的陶山脚下。司马迁《史记》载,“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卒老死于陶”。
清嘉庆二十年《肥城县志》卷五《古迹志》记载:“范少伯墓,在陶山,王幼学所谓陶山南有范蠡冢是也。而类书率谓陶为陶邱,故定陶也有范蠡墓。按《史记》云:蠡去止于陶。初不云陶之为山为邱,窃谓惟山可以止其名,如《禹贡》所载,荆岐终南岷嶓,初不言山也。而于导沇则云:东出于陶邱北。按陶邱于周属曹,宋灭曹又属宋,若蠡去齐而适异国,则必明其止于曹之陶邱、宋之陶邱,仅曰止于陶,则陶仍在齐之界上,是墓在陶山无疑。”
据说原墓为一小土堆,墓前原有墓碑,《岱览》云:“陶公墓碣,石碣高三尺五寸、广二尺,阳刻佛象,下刻观世音经佛象,上横刻篆书‘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唐贞观元年四月二十日补刻,佛像右侧刻秦李斯留题及赤松子笑赞并刘宋时盗墓事,阴刻‘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二十四字”。文革时期,墓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碑座。
范蠡归纳总结的《陶朱公商训》、《理财致富十二则》等经营理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深刻地揭示了商品流通规律和商品交换法则,成为商人们供奉的偶像,谓之“商圣”、“商业鼻祖”。
现当年市政府于1979年对范蠡墓进行了扩建和维修,封土直径10,高3.在墓前树了三通石碑,正中一通刻“陶朱公范蠡之墓”;右边一通刻有秦李斯留题;左边一通为范蠡研究会修墓碑。墓的四周起1高、宽各20的围墙,正南留门,门前有石台阶。台阶两侧为2002年日本青森中央大学院副院长、国际著名商业经济理论家酒井甫先生来陶山祭拜范蠡时,新立的范蠡经商思想研究成果碑。墓周围重新栽种了上百棵松柏。墓左前方有幽栖寺,因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在此幽栖隐居而得名。
为何孔子的突然到访,会让范蠡选择第三次迁徒?重读范蠡与孔子的那段故事,再到上蔡去感悟一番,渐渐明白了:
孔子所谓的治国思想,核心是恢复奴隶制,推行血缘政治和等级制度,这对处于奴隶制正向封建制转变的中国社会来说,是行不通的。帝皇将相们不会采纳,普通百姓也不会接受。在春秋战国动乱时期,孔子又倡导所谓的仁义礼乐,克已复礼,既是麻痹和愚弄人民,也不会被动乱时以武力夺取或维护政权的统治者们所接受。好比两只饿狼正在为争夺一群羊在相互残杀,孔子就劝狼不要相互厮杀,要学会宽容,放弃杀戮;孔子又对羊群说,你们要学会忍耐,要懂得尊尊亲亲,贫穷落后不可怕,要学做君子,不做小人,只要学成了,将来就能入仕,一荣俱荣。他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也就非常清楚了。
那么,为何原先反对孔子的帝皇、权臣和御用文人们又会在其死后,对孔子大加吹捧?道理也很简单:狼王一旦确定了地位,就需要臣子和百姓们像驯服的羊群一样全都无条件地服从狼王的命令。那些曾经的走狗也全都变成了狼,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狼在争夺狼王权力时是不会讲什么仁义的,一旦登上了狼王的宝座,那么就会需要所有的狼和羊屈从,将孔子的政治思想作为治国理念。
范蠡之所以拒绝了孔子劝其出山辅助朝政,是因为他看透了政治的骯髒,他决心远离政治官场,所以采取了隐居生活。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仍然有自己的治国思想,那就是为百姓做一些实事。所以,范蠡的隐居生活不同于陶然明等的闲居山野,过着渔樵式生活,纵情于山水之间。范蠡注重于经营,赚了成千上万的钱,却在三次迁徒时都相赠于民,他是在做行善积德又不留真名的好事善事。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不能致富,他又总结了自己的经商经验并告知于民。将范蠡称为商圣,确实无逛。
可惜,为何历代朝政不大力弘扬范蠡之德之行?既与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有关,也与范蠡称不上忠君有关,在君主需要他时,他选择了隐退生活。哪个皇帝会表彰和弘扬不愿臣服自己的下属?看不起经商的文人,当然也就少了挥霍的银两,只能过上清贫的生活,自嘲安贫乐道罢了。范蠡也成不了他们的楷模。唯一羡慕的是范蠡居然有个西施相伴,于是多了些许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了。

能读懂范蠡的是秦朝丞相李斯,同样的当官经历,同样在上蔡生活过,李斯对范蠡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在范蠡的墓前留下了李斯所作的墓志。李斯的墓仍留在他的上蔡故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