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趣说朝廷贡品常熟鸭血糯


行走江苏[048]


 

出行常熟,少不了带些特产回家,血糯便是其一。

血糯俗称鸭血糯,属水稻科,红芒长杆,成熟时,谷粒皮壳呈浅紫色,脱皮精碾后,米粒殷红如鸭血,粳性,实际上是一种红粳稻米。虽然随着流通渠道的四通八达,在上海大都市采购一袋血糯,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我还是特意从常熟买了袋血糯带回家,真正的美味不只是图舌尖上的享受,而是内涵着一种亲情的牵挂和知识的积累。

三十年前,我去常熟时,就知道了鸭血糯是常熟特产,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那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我也知道了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红,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为滋养补品,曾列为皇宫内膳“御米”之一。民间常作产妇和体弱者粥食进补。 有补血滋阴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者,确有强身滋补作用。以血糯做酒酿、粉圆子、八宝饭、红米酥、米粉等食品,不仅色泽美观,而且香甜可口。

但对鸭血糯的历史了解不多。我现正从事中国贡品文化的研究,因此得知鸭血糯曾是朝廷贡品时,探根寻蒂的兴趣就上来了。

传说很久以前,在常熟卧牛山北麓的顶山有个白龙潭,潭内住着东海龙王之子小白龙,潭水很深,直通东海龙宫。自小白龙住在这里后,它隔几天就要跃出白龙潭,上天巡游一次,保护着这块江南大地上的黎民百姓,因此这里也就愈加显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桃源仙景。   

一日,小白龙回龙宫为老龙王祝寿,谁知它刚走几天,便有一条独角恶龙从万里之外呼啸而来,霸占了白龙潭,终日兴妖作怪,一时间飞沙走石,百姓叫苦不迭。小白龙得知后,在白龙潭与独角恶龙大战了七天七夜,把独角恶龙赶走了,卧牛山又恢得了往日的平静,但小白龙也遍体鳞伤,疲乏地躺在一条山涧里,后来,人们把这滚出来的沟叫做“破龙涧”。黑龙逃跑了,小白龙也受伤了,就睡在破龙涧里,任凭淙淙的泉水洗涮自已的伤口,那顺流而下的泉水已被子小白龙的鲜血染得通红。

老百姓见小白龙受伤了,都采了草药给小白龙治伤。药水和血水一起流进稻田里。后来,小白龙回到天庭去了,当地的老百姓发现那淙淙泉水流过的稻田里收获的稻米是紫红色的,且有一般草药的芳香,用这米煮的饭,香飘百步之外。病弱的人吃了后,只觉得强身健骨,精神焕发。大家都说是小白龙的鲜血染红的呀,所以老百姓都叫这稻米为“龙血糯”。


 

后因这红糯米极为稀有,当地县官就在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作为吉祥之物,呈献给万岁爷。

知县说:“这红糯米为常熟所特有。”

朱元璋本是农民出身,熟知农业情况,但对血糯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皇帝听说有血红色的米,觉得很奇怪,就问知县:“这米叫什么名字?”

知县说:“这米叫……”龙字还没说出口便咽了回去。原来那时皇帝称真龙天子,说“龙血”是要杀头的。

知县一时答不上来,嘴里只是一个劲地说:“啊……呀……”

皇帝觉得好笑:“鸭什么呀?”

知县随口说了声:“这是补龙体的鸭血糯。”

皇帝听了笑道:“好!好!米中又有了新品。”于是常熟的红米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鸭血糯”。   

据说从明代起,鸭血糯就成为朝廷贡品,清末在北京“垂廉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最爱吃常熟血糯,并专供宫廷食用。于是这血糯就作为御米,年年岁岁要进贡皇城。

现在的常熟特产水稻品种,亦名红莲糯,为清康熙间栽培稻种变异而来。历史上曾被列为贡米的常熟血糯,在1949年后,经常熟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改良,1983年正式定型,取名矮杆鸭血糯。此米蛋白质含量高,有强身补血之功效,民间视为营养和滋补食品,名菜馆则专用以制作常熟传统名点“血糯八宝饭”及“炒血糯”。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血糯已成为宴席上的必备佳品,列入甜食中的名点,在江南一带享有盛誉。常熟血糯已被列入《国际菜谱》。

2012-7-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