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雾中人生雾中行


行走江苏[058]


 

为逃离上海大都市之持续雾霾天气,我们兄妹一行选择了出逃上海,到江苏溧阳天目湖去云中休闲。

  受到大雾影响,常州汽车客运站有125个班次停运。但我们是从上海到常州,坐的是旅行社的大巴,不受此影响。沪杭段虽有大雾,却没全线封闭。

8日上午8点左右,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能见度都只有两三百米远。再远一些的路面和路旁建筑,都被笼罩在一层灰蒙蒙的雾霾中。往常州方向的车道虽然不是空荡荡的,但也不能说未受影响。一路上还是堵了两次车。

好在早有心理准备,也就不以为然。本来就抱着一种赏雾的心境出游的,更何况眼前遇到的只是雾,而不会是霾。

  其实,随着太阳出来,雾气也渐渐消散,每有一个个收费站是封闭的。即使沪蓉高速封闭时,西绕城高速也限速60。沿江高速、扬溧高速、宁杭高速,则都能正常通行。

这样的雾霾天,对于交通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高架道路通行正常。

上海进入12月以来,平均最高温度:15平均最低温度:7极端最高温度:1812-04)极端最低温度:312-09)。我们出行是在8日那天的星期日,177,雾~多云,东南风~南风,3-4级。9日是10-3 ,阴~多云,西北风5-6~4-5级。

虽有大雾预警信号。但这对我们此行天目湖没有交通受阻影响。

我喜欢摄影,也非常懂得摄影特点,尤其是选择气候气象变化条件。一天之中,早晨和傍晚是最佳摄影时间;一年之中,无论春夏秋冬,最好的拍摄时间却是风雨之际、云雾之中,阳光太烈并非是摄影的最好时光。

云雾摄影,更是叫绝的好时机。人入画中,如临仙境,云雾缭绕,多了几许闲适之意。

云雾摄影,关键是要识得雾之特点。

车行途中,已近夜色,突然间云雾如团,将汽车团团围住,三米之内都江堰市无法识别方向。我却借着汽车灯光依然拍摄。眼着的雾,便是团雾。

团雾,又名坨坨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气团。由于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很强,车辆难以提前得到通知或警示,往往造成驶入团雾区域内根本来不及减速,常常酿成重大交通事故。

团雾因局部水汽受辐射降温而引起。当低层水汽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团雾比较容易出现,尤其是雨后一到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出现。

与市区相比,郊区和乡村地带容易出现团雾,尤其是部分比较空旷的高速公路路段。团雾常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更有利于团雾形成;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物颗粒的增加,如秋季焚烧秸秆、工业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也有利于形成团雾。

团雾与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它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能见度很低,一般只有十至二十米;覆盖范围呈一段一段的形态,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很浓;覆盖面积大小也不一致,一般来说,大的团雾覆盖面积长约五公里,小的团雾仅有一公里

我们一路行来,所见到的团雾就是如此。团雾也是有规律的,冬季易出现团雾,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者是早6时至8时。我们此行正值冬季,又临近傍晚,团雾出现在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前提条件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大、无风。

更何况我们是去天目湖,在靠近大水体的周边地区,出现团雾也就比较常见了。

在天目湖游历时,我们又欣赏到了丘陵雾。

丘陵雾,又名山雾。一般指笼罩于高起的地面上的低云。因置身其中,犹如雾一样,故名。这类雾,多是在风速较小条件下,对流性稳定的潮湿空气沿山坡滑升过程中绝热冷却而形成的。天目湖因与天目山齐名,丘陵雾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

我们平时说的雾,其实就是接近地面的云。它是当大气里的湿气由地球表面蒸发,上升并冷凝后生成的。雾与云的主要分别是雾接触地面,而云则不会。

雾有数种不同类型,主要根据凝固的成因不同分辨。

行走在冬天的天目湖云雾之中,那与游走在上海大都市连续出现的雾霾中,决不能等同而喻。雾与霾是有区别的,用雾霾来统称“雾霾天气”,这不是科学的态度。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雾的本质是水汽凝结物。

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城市里会出现冰雾,包括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混合雾及烟雾等。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田野山水间则会出现江雾,那是江面因水汽大而特有的雾。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还有一种雾,叫冰雾。冰雾完全由冰晶组成的雾,又称冰晶雾。常见于严寒地区的冬季,近地气层温度很低,一般多在-40以下,使其中水汽凝华而形成。

随着科学的进步,环保的倒退,城市雾已是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最有害的现象之一。城市雾的分布,以市中心区和工业区为最多,且有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的趋势。

光化学烟雾也成了人类和自然的公害。那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二次污染物,所组成的混合污染物。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棕红色烟雾,长期吸入会引起咳嗽和气喘,浓度达50ppm时,人将有死亡危险。光化学烟雾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杀人雾即出现在大气污染程度达到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时。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4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如今雾霾天气已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对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

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有条件地躲避和远离城市阴霾最严重泛滥的时候。逃出都市阴霾,去自然山水间享受清醒的空气,那是最好的选择。

 

雾中人生雾中行,

团雾之中化幻影,

犹如神仙下凡尘,

超世脱俗阴霾尽。

 

2013-12-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