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走近贵州喀斯特


爽爽的贵阳[11]


 

我一到贵阳,我就与众不同地拍摄起这里的每一块石头。石头不会说话,却能告诉我关于石头的神奇故事。懂得石头文化,也就懂得如何去珍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喜欢研究和探索自然科学,从植物生长过程、生物生存秘密,到如何看云识天气,我都爱问个明白。当然,我也痴迷对岩石的研究,平时收集了一些石头,还进行石雕、石画,用石头打造微景。因此游历贵州,不了解喀斯特地形是会抱憾一辈子的。

乘着走读贵阳的机会,我就开始再次研究起喀斯特了。第一次被喀斯特地形吸引,是我去云南小游那年。记得2007627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的喀斯特地形震憾了我。我曾经被云南的喀斯特地形所深深吸引。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从形成原理分析,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曾经游历过不少地方,所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也就是平时俗称的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不过,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喀斯特地形按其发育演化特点,大抵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我在云南看到的石林属于上述第一阶段即溶沟阶段的产物。我也去过广西桂林,那里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我也看到过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仙女镜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喀斯特地形还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但有一点,我明白了: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石常突露、奇峰会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就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还有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则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还有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如竖井、芽洞、天生桥等。

对于喀斯特地形的研究,中国早在16世纪(明朝)就已经开始了,这要比外国早200年左右。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年),在畅游南北名山以后,曾于16371639年用两年的时间遨游广西、贵州、云南,对中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考察。他探索了100多个地下岩洞,并对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作了详尽细致而又朴实生动的描述,对它们的成困作了正确的科学解释。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可说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形最早的一本书。

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对我而言,主要是浏览观光,欣赏大自然的造化罢了。不过,也不尽然,我总会让自己走近大自然时,去感悟一些什么?至少,我从喀斯特的形成过程中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人定胜天只是一句口号。同时从文化方面思考,由天地水创作而成的喀斯特艺术形态作品,是任何艺术家的创作作品都难以超越而望而却步的,除了模仿、借鉴,谁也无法越越自然的力量。

在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面前,我只能说:没人能胜过苍天,没人能胜过大地,没人能胜过流水,没人能胜过大自然的造化。懂得了大自然的伟大,个人的作用又算什么呢?心服了,心也就静了。富贵名利也就微不足道了。

2013-9-27波特兰先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