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风凛冽,对我这个来自上海的南方人来说,北京的冬天格外的冷。但我依然去了天安门广场,凡去北京的人,几乎没有对天安门不屑一顾的。因为只有穿越天安门才能看到皇权中心的宫墙有多么地森严而令人恐惧,宫墙内的血腥与龌龊,谁又真正识得?要读懂天安门的故事,为数者实在是不多了。
由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设计的天安门,坐落在北京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对皇帝而言,平时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同时显示威风。这在中国已渐成传统了。
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每逢殿试后的两天,皇帝召见、传呼新中进士们的姓名,这叫“传胪”。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红绸,骑马游街,以谢皇恩。
天安门始建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时称为承天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才更名为天安门。这就不得不说到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了。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是满族人,属相虎。他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顺治皇帝在位1643—1661,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顺治皇帝最大的成就是指挥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并迁都北京。成为清军入关以后第一任皇帝。是他将清朝这个地方政权,从此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专制王朝。
福临是以六岁的幼小之年在激烈政治斗争中被拥上帝位的。这位年仅六岁的童子皇帝,虽然尚不谙世事,但在满州人特有的尚武精神的熏陶下,却有一种好胜的性格和天然的优越感。他主张尚武,处处显示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福临愈益感到现状对他的这种尊严实际上受到很大的挑战和侵害,当时真正掌握帝国实权的并不是他本人。
为了乾纲独断,收回被分散削弱的皇权,福临亲政之初,为处理纷繁的日常政务,曾下令“复用诸王”于部院,其中被他的对手多尔衮严重打击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开始握有重权。这时福临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翦除多尔衮的亲信余党上。于是他发动了一次次的内部整肃,先后下令处死谄附多尔衮而握有实权的大学士刚林、祁充格,杀掉了固山额真、吏部尚书谭泰,又令阿济格自尽,这一系列的措施沉重打击并消除了异党多尔衮派的势力。在根本上稳定了政局之后,从而专制独裁大权集于一身,他当上了名副其实的满清皇帝。
客观地说,顺治皇帝是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他曾在座右自书:“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励。他博闻强记,耽爰诗赋戏曲,每于绝妙辞章,赞赏不已。但他并未忘记君主的身份,对经书也下了不小的功夫,并从中去悟得治国安民的道理,形成了他的治国思想。
顺治皇帝很想有一番作为。在他亲政之时社会很不安宁,内地反上斗争连绵不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因而福临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买、安抚民心,镇压反抗。为此,他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想统治。他认为“治平天下莫大乎教化之广宣,鼓动人心莫先于观摩之有象”。于是,他狠抓笔杆子,主持编修《资政要览》、《劝善要言》、《顺治大训》、《范行恒言》、《人臣儆心录》等,均亲自撰写序言。甚至号召全国读经。他还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神化了关羽的忠义,一再下令旌表各省的“忠孝节烈”之人,事实上是尽忠于自己掌控的专制朝廷。
为了笼络人心,缓解民族矛盾,顺治皇帝重用汉官、重视蒙藏,推行宽松和招抚政策,他曾感慨地说:“夫以威服人,何如以德服人之为愈也!”这种思想在对待郑成功与孙可望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顺治皇帝吸取明王朝灭亡教训,澄清吏治,是福临亲政期间考虑最多、也最伤脑筋的问题。他为稳坐天下,亟力寻求长治久安之策,一再向臣下求言:“问天下何以治,何以乱,且何以使国祚长久?”以及“得人如何?”他推行甄别之法,擢优汰劣。为得到真才,福临亲自动手选拔官员。为此还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在一次大计中,共有969名官员受到了革职、降调、致仕的处理。从此三年一大计,定为制度。不久,考核在京官员的京察,也按期举行,成为一种制度。他加强对内外官员的监督,尤为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作为皇帝的“耳目”以“简任巡方”,“察吏安民”。他还下令满汉官员互参,即互相监督。他还严厉惩处“贿买关节,紊乱科场”的考试作弊行为。他又严禁私交、私宴,他认为如此行事便可以“永绝朋党之根”。为了锻炼官员,他还实行官员内升外转的办法。
顺治皇帝认为“治国安民首先严惩贪官”。他对贪官深恶痛绝,惩处贪官成了他清澄吏治的重要一环。他严惩了一些贪官,如首先迎降的恭顺侯、漕运总督吴维华。他虽然三令五申告诫大小官不可贪赃身败,但收效甚微,贪赃枉法者仍然接连不断。无奈事与愿违,惩贪与澄清吏治的其他问题一样,终顺治一朝,也未能解决好。
顺治皇帝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清入关之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福临认识到“兵饥则叛,民穷则盗”的道理。为稳定好社会经济,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比较突出的有鼓励垦荒等政策。此外,福临为不“苦累小民”,多次免除一些省份的土特产贡品,并一再蠲免受灾地区的钱粮,以休养生息。但同时为解决燃眉之急,他又准许富绅捐官,甚至一再批准在某些地区征收练饷、辽饷。这类互相矛盾的现象,曾不断出现。
顺治皇帝亲政后,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不能否认他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也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但纵观中国历史,何有真正为百姓着想的皇帝?顺治皇帝对汉人官元的信任政策,确实反映了他的勇气与魄力,但他始终也未改变满清“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一到关键问题上他又总是保护满人。他对维护满洲贵族利益的五项政令,都是在保护本族的子孙后代和达人权威。顺治皇帝最终是自乱章法,把满洲贵族作为法外之人,他所维护的也只是封建专制统治和既得利益集团。
顺治皇帝虽有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他刚愎自用,对一切冒犯其尊严或不顺心者,动辄惩处。他的任性还表现在该惩而不惩,所谓反腐肃贪,也只是个摆件装饰。
令人困惑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总是被专制所恫吓、所愚弄,也始终抱不成团,在关键的时候总会退避三舍,事不关已,采取中庸之道。一些旧官僚的知识分子为了往上攀龙附凤,图谋自己的利益,就会扯上天命的旗幡,鼓噪弄舌,将皇帝尊奉为天子,高呼万岁。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这既包含了顺治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明、清时,天安门一直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
其实,代表皇帝专制的还不只是那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60根红漆巨柱,还有地面铺的金砖、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以及唯有皇帝可以进出的拱形门洞和专为皇帝而设的“御路桥”。
穿过天安门,过端门后便是太和门,明代时称奉天门,后又改称皇极门。今日游人参观故宫时,首先要跨入这皇极门,但可曾想过这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也就是中国传说中“推出午门斩首”或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之处。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这就叫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午门广场留下了那些逆鳞上谏的民间传说,也见证了中国封建专制无道。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
人们会不耻地夸耀这些建筑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事实上,我们的古代建筑设计家们,是在全力地为皇权服务,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设计布局形式,就是为了突出是中国古代“五门三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说起午门,中国人还会津津乐道地叙述皇帝会在午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的传说故事,将皇帝打扮成一副亲民形象。遗憾的是又有多少人会说起午门曾举行过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驻足天安门金水河畔,但见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以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希望皇帝保佑天下的中国人,又何曾断绝过?如今,这附近又出了个孔子雕像,为这颂扬封建专制的老夫子蒙受的唾弃平了反。
北京的冬天实在太冷,我不得不疾步离开这里了,我害怕闻到这里的血腥味。对中国历代封建专制皇帝顶礼膜拜,与日本强盗祭拜靖国神社又有什么两样呢?
2013-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