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上海知青行进的记忆


上海故事[045]


 

我赶到了上海奉贤海湾城知青广场。这里正在举办一个大型活动:上海知青广场落成典礼。

我还带了一位美国朋友参加了这次庆典活动,他也是这次庆典活动中的唯一一个外国人。我望着这新建的知青广场,心中却难以平静。

在那个最难忘的时代里,110多万知青先后离开大上海,奔赴祖国的边疆、山村、田野……上山下乡运动改变了几乎所有城市家庭的生活。时间一晃就是四、五十年过去了。

视线聚焦在知青广场,在那样的一片记忆的天空下,我的感觉和感情于此刻正在被一点点拾起。

知青广场位于国家4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海湾旅游区海湾园内,景点简介说:这里是上海展现知青历史、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载体。

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知青广场,在绿树怀抱之中,百花簇拥的中心区是近2800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矗立在东侧的金训华塑像被红绸蒙上了,即将被揭幕。广场正中北面是一列当年接送知青上山下乡的“青年号”蒸汽机车和车厢,一些老知青纷纷登上列车,从车窗里探出身子,挥舞着双手,拍照留念。一切就象发生在昨天,我的心被抽紧了。

在列车后面是一堵知青墙,墙上记录了当代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还有“知青路”上的那些知青脚印……也许这一切都是象征,象征了当年知青的豪情壮志,也象征了当年知青的迷惘,以及到了那“广阔天地”后对社会与生活的希望、期望、冀望、无望和绝望……所有的复杂心情,在一瞬间都涌上了我的心头。

是回望青春?是寻踪重逢?是行进记忆?悬挂在空中的汽球上写着“……知青文化……”我再一次迷惘:什么是知青文化?

我开始简单地对美国朋友讲述那段我最不愿意提及的往事。我让他在臂带红卫兵袖章的腊像前留了影,也让他在知青签名布上留签了姓名,还与他一起站在知青墙前合影……我说:“你是美国人,也许一辈子读不懂这段中国历史,即使中国人对这段历史也说不清道不明。”

我不想再说了,也不愿再留下参加仪式了,只想离开,快点离开这里。在知青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年由我负责创办的第一份上海知青的报纸《上海农垦报》,还有一些纪念物品,我都很熟悉,也珍藏着。看到这些东西,我居然找不到快乐的回忆。

我默默地来到那片知青墓地,望着那些无言的石碑,还有墓葬树林,我的心碎了。我必须离开这里。

这时一列列默然的长队正朝我走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知青们,擎着当年的知青大旗排着长队,一列接着一列,三千多上海老知青无言无擂鼓的号角齐鸣,悄然无息地走来了,又留下了他们的背影。

我要离开了,我真的离开了,也许我不会再到这里来了。除了迷惘的记忆,我不想重复那段历史,也不想回顾那段历史,因为我的青春就是在迷惘中消失的……尽管我正在撰写那段回忆录,却不愿多回忆那些事、那些人,还有那些无情的岁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