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099]
淀山湖影
淀山湖原为陆地,战国后陷为谷水。传说秦始皇遣囚徒10万挖地以镇王气,遂成湖。湖波晨曦,留下帝王的霸气,留下万民的泪痕。
“淀山湖影”已成为上海新景之一。
淀山湖,古称薛淀湖。湖面呈葫芦形,位于上海青浦与江苏昆山之间。面积约62平方公里,为上海最大的湖泊。
淀山湖原为陆地,战国后陷为谷水。传说秦始皇遣囚徒10万挖地以镇王气,遂成湖。南宋绍熙《云间志》始见记载。因水中有淀山,故称。淀山湖通苏州、湖州、秀山(今浙江嘉兴)三州之水,贯大、小石浦,经吴淞江入海。由于长期围堤、垦殖与泥沙淤积,至清中叶面积缩小,淀山亦离湖与陆地连成一片。今湖面纳太湖水,东南经拦路港、泖河达黄浦江,东北经淀浦河、东大盈港、赵屯浦通吴淞江,为上海与江、浙、皖航运要道。平均水深2米 ,湖水稳定,温差小,盛产鱼、虾、蟹、鲈、鳗,为上海市淡水鱼生产基地。
淀山湖畔现修建水上运动场,设备先进,为现代化水上设施,各种水上运动竞赛项目都在这里举行。湖畔杨舍一带建有淀山湖风景区,其中尤以大观园游览点著名。大观园始建于1988年,景区占地面积100公顷 ,另有内水面20多公顷,西部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意境,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建造的大型仿古园林“大观园”,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有大观楼、怡红院、潇湘馆等40余处大小景点,兼有江南园林精致秀丽与北方皇苑宏伟壮丽的风格气派。
乌泾千轴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上海纺织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黄道婆的功绩。一个老妪竖起了一座丰碑,留下一份隽永、留下一份永恒,至今令人心动。
“乌泾千轴”是元末明初时期上海一大夺天奇景,到了明清时期更为壮观。
据记载,当时的松沪地区“十室之内,必有一机”,“比闾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日夜不休”。其时,织户平均每人每天织布一匹,达到了“日出万匹”的水平。
松沪地区的纺织品质量之好,花纹之美有口皆碑。国内流传着很多赞美之词,如“松郡之布,衣被天下”,“松沪绸缎甲天下”,“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等等。
到万历年间,松江、上海、嘉定、太仓等地已发展成重要的棉区,与上海比邻的南京、苏州则发展为全国最大的丝织业中心。随着上海开埠,上海又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至今,上海仍是世界著名的时装之都。
上海纺织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黄道婆的功绩。
早在元代后期,地处松江府的华亭、上海两界交汇的乌泥泾,来了一位姓黄的老妇,人们以为她是修道的老妇,称她为黄道婆。其实,她原先是本地人,当了童养媳后,因忍受不了虐待而逃出家门,随一艘货船到了海南岛崖州。她在那里生活了30年之久,向当地的黎族人民学习纺织织布,掌握了汉人还不具备的去籽、弹花、成纱、织布和染色等一整套先进技术。
晚年,她回到故乡后,不辞辛劳,教村里的妇女们用辗轴搅车去棉籽,用四尺绳作弦的大弓弹棉花;她还创造了三锭脚踏纺车,一次装上锭子,只须脚踏木棍,就可纺出了根棉纱,大大改进了当地的纺织技术。
自从乌泥泾的妇女采用了黄道婆教授的纺织技术后,乌泥泾的棉布和棉被名声大噪,畅销各地,很多外地商人慕名而来,乌泥泾很多家庭世代以纺织为业,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
黄道婆回乡后没几年,因辛劳过度而去世,乌泥泾人对她感恩不尽,为她置棺收殓,挥泪安葬。
在乌泥泾、嘉定、川沙、奉贤都先后建起了黄道婆的祠庙。
较为著名的黄道婆祠庙在龙华镇附近,建于清代。祠内有"黄母祠"匾额,黄道婆塑像供于中央,左右站童男女二人,前陈一架三纱式小纺车模型。
民间传言黄道婆生日为农历四月初六 ,人们都会去祈祷。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灿花草。片帆琼海得风归,千轴乌泾得天造。”
现今的先棉祠就是昔日“乌泾千轴”盛景遗存的最好纪念。
白莲花桥
上海申博成功,世博园展区中央将建造标志性建筑物--花桥。这座花桥将连接浦江两岸,如同一个都市平台,好象是一条伸向天际、饰满鲜花的彩虹,引导人们跨越一个过程,去体会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上海于2002年12月3日 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上成功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未来的上海世博园将成为世界瞩目的一大景观。
上海世博会选址在浦东、浦西相融的黄浦江之南,浦江两岸同时规划,并以一条椭圆形的运河将世博会场地连成一体。运河外还安排有部分企业馆区、中国地区馆和后勤保障区等。世博园围栏总面积80万平方米。翻开上海的人文地理历史,世博会的选址其实浦东段比邻白莲泾,白莲泾地处浦东新区西部,东起牛角尖与吕家浜相连,西通黄浦江,全长12.88公里 。河道形成与明代,明清、民国时多次疏浚。1956年疏主航道北蔡镇市河、黄泯墩湾、牛角尖三处淤浅河段。现是浦东新区西部地区东西向引排、航运干道,河宽30米 至35米 ,主要建筑有白莲泾套闸和23座桥梁。传说,白莲泾一带因遍植白莲而得名。又传,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中国爆发农民大起义,倡首的刘福通因是白莲会领袖,他曾在此驻军扎寨,故此处始名白莲泾。又因刘福通部众皆裹红巾于首,号“红军”,各地相继起义,也称“红军”。即时,“白莲”、“红巾”融为一体,甚为壮观,遂“白莲红军”特成一景。
白莲泾一带其实是荒僻的农村。约在清宣统年间,美国花旗大菜洋行在此建大菜栈和大菜码头,才逐渐形成市镇。抗战胜利后才置镇。白莲泾附近的周家渡原为荒滩,相传清光绪年间有周姓船民在此摇船摆渡,由此得名,渐形成市镇。
上海申博成功,世博园展区中央将建造标志性建筑物--花桥。这座花桥将连接浦江两岸的展区,如同一个都市平台,好象是一条伸向天际、饰满鲜花的彩虹,引导人们跨越浦江的过程中,体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白莲花桥”将成为上海最夺人眼球的一大胜景。
沙船樯帆
黄浦江的港湾收走了万千樯桅,唯有巨轮鸣笛江中。黄浦江的历史却收不走她的沙船,一只古老的沙船嵌在上海市徽中,成为这个都市的永久标志。为什么沙船会成为上海市徽中的特有标识?黄浦江会对你叙述这段故事。
在上海市徽中嵌有一只古老的沙船标志。为什么沙船会成为上海市徽中的特有标识?原来,元代统治者以今河北、山西及河南、山东、内蒙的一部分为“腹里”,归中书省直接管辖。定都于大都(今北京),改变了传统的以中原、关中为国家中心的办法。但其财政收入及大都的粮食供应,主要仍然依靠东南地区。
除开凿黄河以北运河(当时黄河下游由淮安入海),疏通漕运外,就期望能从上海开通海运粮赋。于是朝廷就命上海管军总管罗璧及朱清、张瑄等选平底海船六十艘,载粮四万六千余石,创行海运,也从此开创了上海的海运史。
当初海运粮船经过的路线是由刘河口出发,经崇明入海;过通州海门县,黄连沙头,万里长滩,沿山岙而行,抵淮安路盐城县;又过西海州海宁府东海县、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抵成山,最后到杨村码头。路多浅沙,平底船得以出没于沙洪之间,后人因此称这种船为沙船。
上海海运沙船历经数百年,已成规模,至康熙五十四年,上海县城东建立了沙船业行会组织,建有商船会馆。历乾隆而至嘉庆朝,又先后建立了泉漳会馆、潮州会馆、浙宁会馆等。黄浦江中碇泊着上海、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等地的沙船。据《皇朝经世文编》等记载:“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百余号”,资本大的“一主有船四五十号”,而“每造一艘船须银七、八千两。”沙船的特点是平底、窄帆,多至五桅,船行时极少摇摆。“沙船樯桅”,数百年来成为上海一大景观。随着沙船业的兴起,上海成了“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现今的上海已经成为连接国内外各大城市的交通枢纽,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0万吨的巨港。
透过“沙船樯桅”的历史,今日上海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申字型内外环线,黄浦江上架起了南浦、杨浦、徐浦、卢浦等一座座越江大桥,黄浦江底又贯通了一条条越江隧道,上海的铁路连接五湖四海,磁悬浮铁路又首创了世界之最,地铁和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的连接,更使上海的交通网成为现代化的立体新景观。
绿波引胜
上海的园林景观亭树参差,风景独好。著名的有方塔园、秋霞圃、古猗园、汇龙潭、醉白池、露香园、豫园等,其中豫园最为著名。上海的绿地随处可见,蓝天、绿地、清水,还有一片引人的温馨。
上海的园林景观亭树参差,风景独好。著名的有方塔园、秋霞圃、古猗园、汇龙潭、醉白池、露香园、豫园等,其中豫园最为著名。
豫园原为明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愉悦其父潘恩而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占地40余亩。有亭台楼阁等30余处。清乾隆年间,后人又将旧城隍庙辟为西园,重加修筑,历二十余年完成。豫园之中还有一内园,称东园。现豫园有萃花堂、万花楼、鱼乐榭、九狮轩、三穗堂、点春堂、望江亭等景致,以及园外的荷花池、九曲桥、湖心亭诸胜。豫园已成为东南名园。与豫园融为一体的商场、商街,更使豫园别具一格,驰名中外。“豫园点春”犹具别韵。
今日上海不仅拥有一大批如豫园、方塔园、古猗园等诸多江南园林,而且随着上海的城市建设,上海的城市绿地已处处皆成景观。上海的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7平方米 。在市中心地区,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大量3000平方米 以上的大型绿地。这些城市“绿肺”,“吸入”大量灰尘、噪声和二氧化碳,再吐出新鲜氧气,显著改善了上海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在这些城市绿地中,著名的延中绿地位于黄浦、卢湾、静安三区交界处的上海“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点,面积23万平方米,由19幅相互呼应的绿地组成。徐家汇公园则充分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法,构成层次丰富的复合生态空间,形成城市森林景观。有湖有亭有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虹桥绿地则是一块美丽的三角形绿地。华山绿地地形起伏,最高处绝对标高达到11米 ,设有林森鸟啼、栈桥生趣、绿波引胜、叠瀑飞雾等八景,是上海市中心的又一座城市森林。上海最大的公共绿地是黄兴公园,内植乔木21万多株,灌木76万多株,地被植物8.3万平方米 、草坪6.4万平方米 ,植物品种达到180多种。占地4公顷 的太平桥绿地,中心面积1万平方米 的人工湖,湖中建有6处水生植物池,并建有“玉兰”、“合欢”两座小岛。绿地与中共一大会址及附近的石库门海派建筑连成一体,成为市中心的绝佳观光景点。
“绿波引胜”已成为申城的现代景观。
弄堂天地
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外国人觉得传统,中国人觉得洋气。上海的弄堂记录了上海融汇世界的过去,上海的弄堂走出了一批批伟人,如今的上海弄堂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上海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居民住的是弄堂房子。弄堂房子,又叫做石库门,从其结构来看,是从四合院房屋蜕变而来。最初的石库门房屋,前有小门厅,中有小院,后经改进,进门就是小院。早期石库门房子“上三下”即正间带两厢。堂的门是所谓落地长窗,后面是白漆的屏门,一般都是六扇。东西两厢房,有前后厢房之分,客堂后有扶梯,后面有灶间,俗呼“灶披间”,灶间较低,而上面还有较低的一间,上海人叫做“亭子间”。亭子间上为晒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出现了新式弄堂,特点是外形参照西式洋房,不用石库门高墙,改为矮墙,小铁门;天井改为小花园,增添有煤卫设备。
长期以来,上海的弄堂内包罗万象,弄堂旅馆、弄堂浴室、弄堂妓院、弄堂学校、弄堂工厂……带来了上海特有的弄堂文化。上海弄堂也成为革命者、文学家的摇篮。位于淮海中路的渔阳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最早的革命活动地点,也是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的所在地,“华俄通信社”和第一个产业工会“机械工人联合会”也设在这条弄堂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二大会址、平民女校故址、上海大学校址、上海市总工会旧址等都设在上海的弄堂内。其中坐落在兴业路黄陂南路口街角处的一排五幢相联的二层老式石库门房子,砖木结构,青灰色的砖墙镶嵌着显眼的白线,半圆形门楣上装饰着矾红雕花,乌黑的广漆大门上配着一对金光闪亮的铜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也是上海著名景点。如今,就在这片古老的石库门房子中间,居然诞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它被誉为“上海最时尚的地方”,无可挑剔的成为上海地图中的一大坐标。这就是上海著名的“新天地”旅游休闲景点。
“新天地”由“新天地一号会所”、“新吉士酒楼”、“上海东魅”和“夜上海”、“意大利”、“T8”、“璐娜”、“透明思”、“乐美颂”等餐厅和“ARK”、“星巴克咖啡”等酒吧组合,这里的现代艺术展、明星见面会、时尚发布会……吸引了更多公众的目光。在这里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外国人觉得传统,中国人觉得洋气。"新天地"为上海的弄堂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也为上海的魅力添上了浓墨重彩。上海的魅力就在于融汇古今,包纳中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