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第十五章 宋代贡瓷简述

第十五章
宋代贡瓷简述

宋代是中国古代贡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当时的政府对瓷器生产的介入空前地提高。首先从宋代政府干预瓷器的生产方式上来看,北宋早期,皇室用瓷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贡瓷和税收来实现,例如在太平兴国七年(982)以前就有监越州瓷窑务官,这是目前所知中央派遣官员干预瓷器生产的开始。上林湖茭白湾和马溪滩越窑址出土有北宋时期“官样”的瓷器,官样即官府制定的标准样式,是征收实物税赋的标准,它的存在无疑是说明官府已经开始关注当地的窑场。从景德元年(1004年)设立景德镇、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设瓷窑税务,再到南宋初年设有监景德镇瓷税官,这都说明了设鉴瓷窑务官是两宋通行的财政制度。
其次,从宋代贡瓷的生产特点上来看。宋代的贡瓷来源——官窑是由官府设立并掌管的窑场,是内侍官兼职提点、提举等职,即由为皇帝服务的内侍官——太监来兼职提举,准确的说是由入内内侍省都知统领的专门从事礼制性器物和宫廷用器生产的邵居建立并管理的、进而可知其产品应主要是为国家重大礼制性活动所准备的,即主要为祭器和供器。由于宋代官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礼制性活动使用,因此在生产中非常讲究、精工制作。宋廷对各种礼器都有严格、详细的尺寸要求,对制法和产品质量有严格的规定,即在制作中有官方机构颁布的“法式”。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由将作少监李械修撰的《营造法式》,这是官修的用以规范官式建筑的书,其对官式建筑的各部分的制度和丈尺做了极其详细的规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官作的严格要求。
最后,南宋官窑对生产出来的次品采取了特殊的掩埋制度。宋代的君臣对礼制性活动中的用器制作、使用、废弃、处理等诸多方面的态度是严肃的。在礼器生产过程中将次品集中销毁,不使其流入市场,以保证礼器的神圣性。关于这一点在1996年老虎洞瓷窑造址被发现后已得到证实。老虎洞瓷片坑中出土的瓷片经过拼对整理,基本都能复原成完整的器物。这证明,在有关官员前来挑选器物并取走合格的器物后,对于留下来的次品,就在坑中打碎并进行掩埋。
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乱局面,统一了除辽、西夏以外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使百姓生活相对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并出现了新兴的商业城市,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后来,随着宋统治者重文抑武指导思想的深入,文人日益活跃,整个社会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发生变化。加上政府放松了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客观上促进了工匠流动、技艺交流。
当时,皇宫、官僚、贵族、商贾既需要上等的生活用具,又要求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品和收藏品,因此在民窑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官府督建的专为皇室、官府烧瓷的“官瓷”出现。而且,城市中的茶肆、酒楼、饭店都要用精致的瓷器待客,就是沿街叫卖的饮食挑担也要用上好的瓷器招引食客。然而,城市中的平民百姓和经济力低下的农户仍以质量一般或粗糙的陶瓷器皿作为生活用器。考古资料表明:在当时全国170个县、市、自治区中发现窑业的已有130处,足以证明宋代制瓷业的普及性。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宋代的贡瓷地域:

地区
文献内容
文献出处
河南府
西京:河南府河南郡……土贡:蜜、蜡各一百斤,瓷器二百事。
《元丰九域志》卷一
河南府
河南府洛阳郡……贡:蜜、蜡、瓷器。
《宋史》卷八五
《地理志一》
邢州
邢州钜鹿郡……土贡:绢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沙一百斤。
《元丰九域志》卷二
钜鹿郡
信德府……钜鹿郡……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贡:绢、白瓷盏、解玉沙。
《宋史》卷八六
《地理志二》
耀州
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
《元丰九域志》卷三
耀州
耀州……华原郡……贡:瓷器。
《宋史》卷八七
《地理志三》
越州
越州,会稽郡……土贡:越绫二十匹、茜绯花纱十一匹、轻客纱五匹、纸一千张、瓷器五十事。
《元丰九域志》卷三
越、明、饶、定、青五州
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2、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二之三七

1:宋代的五大名窑
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且一些以州命名的窑系特点非常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如:被后世推崇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就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品。具有代表性的汝窑、定窑、和官窑的瓷器“汁水莹润如堆脂”,具有像青玉一般的质地;又如钧窑天蓝釉,像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而且由于统治者和上层士大夫们的审美意识渗入瓷器制作中,使得这个时期的瓷器,无论是实用瓷还是陈设瓷,都造型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一切都说明,宋代是瓷器美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

汝窑
汝窑是北宋建立的第一个官方窑场,在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就是指由朝廷在汝州地区设立窑场,完全按照朝廷意志和审美观进行生产。当然,被后人誉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除了是宋代最早的官窑场外,其独特的艺术和制作特色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的,并影响到了以后青釉系瓷器的发展。朝廷直接参与,其审美情趣直接地影响了汝窑瓷器的发展,令汝窑瓷器更加追求釉色、造型上的内在韵味和意境,从审美习惯上改变了人们对瓷器的传统看法,同时在烧造方式和烧造传统上有了极大地突破。当然,汝窑产品在供御制度上还属于贡瓷,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的记载,其落选产品被允许出卖,而不像其后的供御官窑那样须对落选产品加以销毁。
汝窑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烧制的时间短,且生产数量少,但质量上乘;一部分是为临汝地区民间烧制的瓷器,现在成为“临汝窑”。
汝窑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为装饰。且用料考究、配方独特、造型端庄、素净典雅、制作工艺精湛、烧造工艺高超、釉色晶莹类玉,其中以天青釉瓷最为精湛,是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壮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
汝瓷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铜,迎光照看,微见粉色,色调与官窑有些近似。胎色灰中略带有黄色,俗称“香灰胎”或是“香灰黄”。汝窑瓷器的釉色有天青色、粉青色、卵青色、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等各种名称。釉色或深或浅,釉薄处呈现出浅淡的粉色。青釉一改高温流动性强的石灰釉为高温粘度大的石灰碱釉,从而使釉质晶莹剔透且富有光泽。汝窑的釉面温润古朴、纯净如玉、抚之如绢、光亮晶莹,且有明显的油酥感和细微开片,多呈现乳浊或是结晶状,据说:为了使得器具的釉面更具有光泽感,窑工还在釉中加入了汝州玛瑙石粉,这才使得汝窑瓷器的釉色具有纯净的天青色。如张公巷汝窑瓷器,釉呈天青色,釉色滋润、手感如玉。
宋代宫廷使用的汝窑器物一般采用满釉支烧的烧造工艺,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以防止与匣钵粘连。如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在器物的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357个,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支烧的器物都规整不变形,表明其炼泥、成型、装烧技艺之高超。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盘、碗底部仅见细如芝麻的小支钉痕3枚至5枚,支钉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色。
汝窑的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出于高温焙烧下胎与釉面由于热胀冷缩的不一致而表现出的一种缺陷,行话称为“崩釉”。但是汝窑的工匠们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问题,通过人为的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形成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形成典型的橘皮釉、冰片釉、茶末釉。其中汝窑器皿多为鱼子纹开片,但同时也有不开片的器物,《格物要论》中说:“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由于汝窑器皿存世极少,据目前所知,传世的无纹汝窑器仅为台北故宫博物馆藏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该器皿很可能就是唐英说的“猫食盘”。
汝窑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传世的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常用品。盘有大小深浅的区别,以圈足者为多,也有的卧足。洗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前者圈足外卷,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则为内敛平底,其中有椭圆型的四足洗,这类洗在其他窑中并不多见。
汝窑御用青瓷的器底主要有两种铭文:“奉华”“蔡”字。前者是宫廷奉华宫用器的标志,字铭是由宫廷玉作工匠刻于器底的;“蔡”是物主的姓氏,也是后刻的字铭。
在宋代的五大名窑中,以汝窑的传世品最为少见,目前所知,收藏汝窑较为集中的单位是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大维徳基金会四处。其中以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最为丰富。

官窑
官窑是指专门为皇家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场。北宋后期开始形成这样的制度,而在此之前的汝窑还是“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属于贡窑的性质。汝窑的生产与供奉制度,是处于贡窑制度走向官窑制度的中间阶段,但已具备成熟官窑的许多特点。北宋后期形成的官窑制度,则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由宫廷提出烧造要求,并派专人管理,所有产品直接进入宫廷,烧坏的制品集中处理,不在民间流通。宋代的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又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宋官窑胎质均为灰黑色和紫褐色,胎土坚密细致,所以称型后的胎壁很薄。造型古朴庄重,釉色润美如玉,纹片粼粼如波、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爱不释手。其特点可谓是“四绝”:一曰造型古朴,多仿商、周,乍看无惊人之处,细看有勃勃生气。二曰釉色润美、无图案、少纹饰、素淡典雅。三曰釉面纹片耀青流翠,多有冰裂纹,纹色多微黄“金丝”,有暗红“鳝血”者为上品。四曰紫口铁足,器口釉薄出微露胎色而紫,胎足无釉出呈铁红或铁褐色。
从传世的宋代官窑器藏品上看: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深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开拓了在器型上仿古的先河,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这类仿古器物是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从世界各个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官窑器物来看,器型主要有各式洗、瓶、壶、炉、盘、碗、盏托、花盆、单柄杯以及供器等等。洗是官窑数量较多的器型之一,从口部特征看有直口、折沿、花口、葵瓣口;从样式上看有方形、圆形、葵瓣型、八方委角式。瓶的造型也很丰富,有直颈瓶、弦纹瓶、贯耳瓶、穿带瓶、瓜棱瓶、六棱瓶、双耳扁瓶等等。盘亦有折沿、折口、葵瓣口等样式;碗有花口、棱花、葵瓣各式。有些器型与传世的哥窑器型相类似,加之釉色片纹也类似,故有一小部分器物与哥窑的器物难以分辨。
官窑釉色有粉青、灰青、月白、米黄、月色等色(参见图33343536),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典型的官窑器,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釉料属于石灰碱釉,施釉较厚,如堆脂。从制作工艺来看,早期产品釉薄,至晚期釉层加厚、工艺复杂。为使釉层加厚、有玉石的感觉,一般采用先素烧坯,以增加机械强度,然后再多次施釉以增加厚度,釉厚通常在两毫米以上。由于釉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克服了釉厚在烧制过程中发生流釉的现象。但我们所见的官窑器物底部也有缩釉现象。由于官窑器物釉厚而有片纹,所以不利于表现釉下花纹。
宋代官窑器皿釉面多有片纹,种类为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等,这类的开片与哥窑器皿十分类似。《遵生八笺》中有“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纹之下也”之说。片纹的形成主要是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异造成的。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即产生片纹,反之则无片纹;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值越小,釉层越厚,片纹越大。
官窑器采用圈足垫烧和支钉支烧,有时候两者兼用。传世器物中底部有34567810个支钉痕者,在窑址中也发现了支钉的窑具。瓶、盘、碗一般采用圈足垫烧,瓶的圈足较高,盘、碗圈足较矮。洗有支钉与圈足垫烧,也有宽浅圈足里又用支钉支烧的。

哥窑
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传世品为数不少。哥窑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明后期才有文献记录,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关于哥窑名称的来历,民间有个美好的传说。在浙江处州曾有章生一和章生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地的制瓷好手。兄弟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为生一是兄,所以他的瓷窑称为“哥窑”;生二为弟,自然他的窑称为“弟窑”。哥哥的烧造技术比弟弟高明,招致弟弟的嫉妒。为了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就偷偷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而哥哥没有察觉,烧好开窑一看,瓷器的釉面全部有裂纹。裂纹有的是冰裂纹,有的是鱼子纹,还有的是蟹爪纹。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销售的更加火爆,从此哥窑名闻天下。
传世的哥窑器有哪些特征?首先哥窑瓷器的胎体较厚,胎质细腻、有厚薄之分和瓷、砂之分,胎色为黑灰、深灰、浅灰和土黄。
其次,哥窑釉质凝厚如堆脂、肥润有光,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其中油灰色最为常见。器物里外披釉,多有缩釉小坑,均开裂成规格不同的冰裂纹片,色浅黄色如金丝,色黑者若铁线,两者相互交织,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鳝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器形收缩不同,部位纹片也就不同,千变万化而又自然贴切。
再次,哥窑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如滑如酥。器口沿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这一现象传统上称之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稍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行带,是为哥窑器皿之一绝。除宋“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作品及历代仿宋哥窑器均无此特殊现象。
还有,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是陈设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多。如双耳三足炉、鼓钉炉、八方小杯、贯耳瓶、贯耳长颈瓶、贯耳扁瓶、三足洗、方形小洗、八瓣葵花式笔洗等等。
最后,宋代哥窑时代特征鲜明,琢器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拙、质朴、浑厚。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为“铁足”。支烧钉痕小若芝麻,小器物支钉数量为三五个,略大器物为六七个。鼎、炉的器里多留有支钉痕迹,系叠套烧所致,此后无这一烧法(参见图5859)。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利落。

定窑
定窑以生产白瓷而闻名,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燕山村一带,烧造面积非常大,是一个既向朝廷提供贡瓷,又为民间供应日常用瓷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唯一生产白瓷的窑场。定窑从唐代早期就开始烧造,经五代,到宋代达到了生产的高峰,以后又延至元朝。有学者认为,定窑的烧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唐代早期至中期、晚唐至五代、北宋早期至中期、北宋晚期至元代。烧造时间长达700多年,是北方烧造历史最长的瓷窑之一。
唐代的早、中期属于定窑的初创期。唐早期主要生产粗胎黄釉、褐釉瓷器和少量白釉瓷器,胎质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施釉也不均匀,产品主要以碗类为主。进入中期以后,定窑瓷器的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胎体中的杂质大大减少,胎色呈灰白、灰黄色,但仍需要使用化妆土来弥补。白瓷在当时已经成为主流产品,但质量还不稳定,釉色也不纯净。品种除了碗以外,还有钵、罐和执壶等等。烧造方式不仅沿用了三叉支钉叠烧外,部分精细白瓷还采用匣钵正烧技术。
晚唐、五代的定窑已经完全掌握了烧造细白瓷的工艺技术,大量生产白瓷,迎来了第一个烧造高峰时期。此时,胎体瓷化程度高,釉色洁白莹润者已占多数。由于产量大幅增加,在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朝廷已经派龙泉镇使冯翱兼任瓷窑商税务使,负责征收定窑瓷器的税银。
同处于河北的定窑与邢窑相距不远,晚唐五代时期的定窑在釉色、造型和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受到邢窑的影响。定窑模仿邢窑的产品主要有玉璧底碗、钵、执壶、罐等具有唐代典型风格的器物。定窑早期产品还主要是平底实足和玉璧底,后期则出现了更轻更窄的玉圜底、圈足与玉璧底共存的现象,五代以后则都采用了圈足。此时器物中比较特殊的是茶具,许多玉璧底碗其实都是茶盏,成套的茶具也多有出土,有风炉、茶臼、茶碾、茶瓶、渣斗和盏托等等。许多器物的造型有着模仿唐代金银器的特征。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的各种瓷塑玩具虽高不及寸,但制作手法简洁大方、形象生动。尽管当时定窑胎质比邢窑瓷器画程度高,但在成型和施釉这类工艺方面则逊于邢窑,唐五代时,釉色白中闪青,釉面多有厚薄不均,也会出现积釉和垂釉的现象。
入宋以后,定窑进入了发展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烧造工艺技术,且烧造瓷器的数量巨大。从发展顺序上讲,北宋早、中期是定窑的成熟期,北宋后期至元则是其鼎盛期。
北宋时期,北宋白瓷的釉色已经为白中带有牙黄色和暖白色,釉汁莹润。定窑的釉是以当地所产的白云石作为制釉原料,与南方所使用的灰釉不同,是一种长石釉,釉中钙含量低于邢窑,所以北宋定窑的釉白中泛黄,釉层也薄,釉面开片现象很少,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较好。
器物种类非常丰富,创造了许多新产品,已经摆脱了前期受金银器影响的痕迹,而且根据瓷器自身的特点,将金银器造型中的精华融入制作之中。从北宋初年开始,南方越窑的许多器型对定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器物主要以日常生活实用器为主,常见有碗、盘、碟、杯、盏托、罐、瓶、执壶和盖盒等等,另外还有孩儿枕、卧女枕、童子像等有特色的器物。早期的定窑以素面为主,五代开始有少量的刻花,北宋则流行刻花。越窑青花瓷的刻花技法、图案给定窑刻花以很好的借鉴。
北宋后期至元代,定窑的烧造进入了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工艺技术成熟而稳定,产品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薄胎薄釉白瓷生产的工艺体系。总体来说此时的器物造型没有以前丰富,大宗产品以碗、盘、洗等圆形器物为主,瓶、罐、壶等立体器型较少。由于定窑曾作为宫廷烧造御用瓷的窑场,除了生产一定数量的生活用瓷外,还未宫廷烧造一部分陈设用器,其中也包括有仿古风格的器物。胎体的质量较前期有所下降,瓷化程度较差,处于微生烧状态。釉色还保持这白中泛黄的牙黄色,透明度很高。也正是由于定窑清澈的白釉特别有利于突显釉下刻花和印花,所以从北宋后期开始,刻花和印花成为了定窑瓷器主要的一只装饰手段。
刻花以斜刃工具刻划,线条中常见有粗、细两条刀痕,线条流畅自然,充满张力和动感。定窑刻花技术在北宋早期收到越窑的影响,采用浅浮雕手法,内容多为花纹,立体感强。北宋中期技法仍为偏刀深挖,流行大朵的缠枝花卉,装饰效果与耀州窑刻花相似。至晚期完全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刻划结合、刻印结合等新技法此时也运用得非常娴熟。定窑的印花工艺最早出现在晚唐五代时期,北宋晚期印花装饰则伴随着模制技术的成熟而开始大量流行,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类似蘑菇头状的印花用模子,上面刻有图案,制作时只要将成型的坯体覆盖在模子上进行拍打,这样既可使花纹模印在盘碗类的里心,拍打时又可以使器物定型、坯体致密,纹理清晰,凹凸有致。
定窑瓷器除了白釉外,还有黑釉(黑定)、酱色釉(紫定)、柿釉。
北宋为金所灭后,黄河流域等地区为金所统治,此时定窑仍在生产,产品的质量仍较高。碗、盘类器物流行叠烧工艺,所以它们的底部往往留有刮圈露胎的痕迹。

钧窑
钧窑是宋代北方地区重要的窑场之一,以河南禹县神垕镇钧台为中心,窑址遍布县内外。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的传说。当时生产钧窑瓷器若是缺少这些条件是很难成功的。钧窑的兴起在宋徽宗时期,当时奇花异木聚集东京,器皿需要量急剧增多,钧窑产品供不应求,民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器一件”和“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清宫曾大量收藏钧窑器皿,有鼓钉洗、花盆、出戟尊等器物,制作精美,主要是仿古代礼器。这类器物传统上被认为是宋代的产品,是为宋徽宗宫廷提供的陈设产品,现在习惯上称这批瓷器为“传世钧窑”或是“官钧”。
传世的北宋钧窑瓷器制作相当精致,胎土淘洗精细,胎色呈灰白色和黄白色,胎体厚重。釉层肥厚,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玫瑰紫和丁香紫。玫瑰紫是“传世钧窑”中最具代表性的釉色,其釉色多变,似晚霞般璀璨,自然天成。它的成因是在釉中引进了铜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是北方地区首次出现的高温铜红釉。钧窑器釉面常见橘皮纹,这现象是高温烧造过程中留下的缩釉点。此外,在釉下还经常能看见一条条白痕,俗称“蚯蚓走泥纹”,其形成的原因是因为釉面太厚,在高温下釉层产生断裂,周围的釉流动填补其中,冷却以后就形成了该现象。“蚯蚓走泥纹”如今往往被作为鉴定钧窑器真伪的标准之一。钧窑器皿底部多不见胎的颜色,各类器物底部都涂有一层薄薄酱色釉,被称之为“芝麻酱釉”。金代钧窑的釉色主要是月白和天蓝,在器身多见有玫瑰紫色、紫色和天蓝色的斑块装饰。
北宋官钧瓷都为陈设器,种类以花盆、盆托为大宗,其他有尊、洗、奁、胆瓶、炉等,其中以出戟尊和鼓钉纹洗最为精致,也有碗、盘、枕等实用器。钧窑采用支钉烧和垫烧,许多器物底部有支烧痕迹。

2:宋代其他名窑

龙泉窑
龙泉窑是继越窑之后发展起来的青瓷窑,早在五代时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宋朝时发展特被突出,成为我国南方一个产量大、质量高的著名瓷窑,宋时产品畅销国内外。龙泉窑青瓷在东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受欢迎的产品。
龙泉窑器物的胎质一般是灰白色的,少数器物瓷胎呈黑灰色,胎质一般比较坚密精细,同越窑瓷胎差不多。龙泉窑的瓷釉,釉质相当细腻,釉面非常光润,对大多数器物施釉比较厚。
龙泉窑漫长的制瓷历史可以分成四个时期:魏晋至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时期;南宋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时期;明清是衰落时期。
在魏晋至五代十国的开创时期,龙泉窑产品在造型、釉色、装饰和烧造工艺上与越窑的风格接近。釉色有淡青和青黄色,以淡青色为主,釉层透明度较差,胎釉之间多有一层白色的结晶。早期的胎色以灰色为主,也有呈灰白色,到南朝时期则以淡灰色为主。唐代中晚期以后,龙泉窑瓷器的胎、釉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胎色呈灰白色或是灰色,胎质细洁。多数器物已改为通体施釉,釉仍不透明。在五代末北宋初年之前,龙泉窑的窑场数还是比较少的,生产规模也不大,产品主要是满足当地的需要。
北宋以后龙泉窑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窑场分布范围增大。北宋早期龙泉窑以淡青釉瓷器为主。由于原料处理认真,且胎中氧化铝含量较高,故胎色白,质地细洁,胎体薄。北宋中期以后龙泉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浙江青瓷的又一重要产地,此时,釉已改为石灰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薄而透亮,釉面有开片。产品主要有碗、盘、钵、执壶、盘口壶等日常饮食用具。
南宋以后龙泉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南宋中期以后,以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龙泉窑最兴盛时期是在南宋至元代,许多产品被作为宫廷用瓷,同时外销数量更是空前的。龙泉窑青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厚,北宋釉层较薄,到了南宋和元代,由于釉质较厚,因而在器物转折处经常露出白色胎骨或棱角,行话称为“出筋”。
龙泉窑瓷器种类繁多,南宋时期常见的饮食用具有盆、碟、盘、碗、盏、壶等,文房用具有水注、水盂、笔架,供器有各式香炉、菩萨塑像、八仙像等等。
元代开始,大器增多,同时器壁印龙纹的荷叶盖罐、内有印花龙纹或花卉的大盘比较有特色。

吉州窑
吉州窑从唐代开始烧造瓷器,只是到了宋代此窑才有了特别显著的发展,成为南方比较著名的瓷窑。
吉州窑器物釉质并不精细,但是釉面还是较为光润的。吉州窑的瓷器比较盛行花纹装饰,除了少数纯黑釉器物外,大多数器物上都有花纹装饰。

建窑
建窑是位于今福建建阳水吉镇一带,是宋代以生产黑釉瓷器闻名的窑场。建窑的烧造历史可以早至唐五代,其兴盛时期是宋代中晚期至南宋,元代中晚期衰落。
建窑的黑釉瓷器在宋代就已经蜚声海外,这与宋代斗茶风气兴盛有很大关系。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都记载了茶叶的采制、饮用和斗茶的技术方法以及标准要求。由于宋代斗茶尚白,而建窑的黑瓷有利于观察茶色,所以特别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建窑中的上品瓷器就是兔毫盏,黑釉上布满许多微晶构成的条文,形成兔背上的毫毛。

总体来说,宋代的贡瓷制度对瓷器的颜色、形制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里以宋代上层阶级的饮茶风尚与建窑黑釉盏的产生为例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上层阶级之间常以“斗茶”为乐,且作为国君的宋徽宗就擅长此道。关于“斗茶”,他就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蔡襄在《茶录》里也谈到了建安斗茶,他说:斗茶先斗茶色,建安人对当地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评价很高,因而茶色贵白,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详明,故斗试以青白胜黄白。其次为斗茶汤,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形成水痕为负。
故此,茶色尚白,自然是以黑盏相配最为适宜,所以“斗茶”风尚盛行使得建窑和吉州窑黑盏的烧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窑黑盏是以其黑色的釉面而闻名遐迩,当时兔毫盏和鹧鸪斑盏最为世人倾爱。玉毫、兔毛斑和兔褐金丝都是兔毫盏的别名。其出自福建水吉县,盏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的字样的茶盏则是专门进贡给朝廷的贡瓷。
当时,曲阳定窑的黑盏色黑如漆且胎土洁白,论质地远优于兔毫盏,距汴梁又近,可是徽宗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地用建窑兔毫盏呢?主要是因为建窑的瓷器胎薄,那茶易冷,茶冷则水痕易退,这对于斗茶来说是符合要求的。且“上之所好,下必随之”,由于徽宗对建窑黑盏的喜爱,故作为贡瓷的建窑瓷器在釉色、形制上更是有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兔毫、鹧鸪斑、曜变天目等等种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