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第十八章 清代贡瓷简述

第十八章
清代贡瓷简述

清军入关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匠籍”制度等等,使清代的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的机构设置较明代时有所缩小。这并非表示御窑厂处于萎缩状态,而是由于它明代建厂经验,取消了一些多余的机构,如明代御窑厂内设置的狱房,到了清代时便被废除了。这说明清代的御窑厂对当时工匠们的人身控制有所减轻,使得工匠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工作和创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工匠们的工作积极性。尽管如此,御窑厂的规模仍然较为庞大,机构设置共有二十三个是多,仍可谓完善。
自元代开始景德镇这个名字便是与瓷器相联系,到了清代,其继续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代表着中国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至康、雍时期,清代的制瓷业发展已到了鼎盛。从种类上看,清代瓷器各色品种齐头并进,创造了许多瓷器新品。但是,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烧制水平上来看,清代瓷业还是以青花瓷为主,其在烧造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1:青花瓷
在明末连年混战当中,景德镇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窑场凋零、匠人四散。清初年,政权初立,政局尚未完全安定,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顺治官窑生产时停时产,烧造技术较差,传世的官窑器十分少见。于是清政府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官搭民窑。官搭民窑的意思就是政府将一部分钦定的瓷器硬派给民窑完成,民窑无偿为官府搭烧瓷器,好的上交,次品留作民用。这虽说是一种官窑剥削民窑的方法,但也从反面促进民窑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现流传当时瓷器中,民窑的数量远远胜于官窑。直到清顺治十一年官窑才恢复生产景德镇复为御窑厂。
顺治青花瓷器处于明末清初的转变期,和明代瓷器的区别并不十分严格,仍带有明末清初过度时期的特征。从明万历晚期开始,景德镇将浙江青料通过火煅来提炼。从大部分顺治青花青翠艳丽、沉着稳定的发色来看,火煅在景德镇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了,其中色泽较鲜艳的为官窑瓷器。其中一部分用作庙宇供器的青花则普遍色泽灰暗,可能是使用了老的水选方式。顺治青花的胎釉多少留有明代的特征,胎厚釉肥,釉色青白,许多器物仍留有“酱口”,而胎质细洁坚硬,已具有较多清代瓷器的特征。在装饰图案方面,较少采用明代瓷器上经常出现的龙、凤、缠枝花卉等传统图案,而多见清新的花鸟、山水画面。此时绘画内容可以分为四大类:山水、花鸟、戏曲小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唐诗写意图和叙事性的人物故事内容特别富有新意,出现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题材,这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完全移植到瓷器上的一种有益尝试。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其统治前期,景德镇窑业就已经完成了明瓷向青瓷的转变。大规模的官窑瓷器烧造,应以康熙十九年(1680年)派遣臧应选等官员进驻御器厂作为开始,但从传世的“中和堂”款瓷器看,在康熙十九年之前也应该有少量的官窑瓷器生产。康熙朝烧造时间跨度长,可以分为康熙元年至十九年(1662-1680年),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三年(1685-1704年),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四个烧造阶段。青花瓷的大量生产是继永乐、宣德、成化和嘉靖之后的有一次高峰。
景德镇青花瓷在康熙十九年以前保持着顺治时期的风格,既有青翠浓郁的蓝色,也有蓝中泛灰的青色,其造型与装饰上也与顺治朝类似。康熙中晚期开始,青花料以浙料为主,这时的钴料已经全部采用煅烧法来取代水选法,提炼更加细致。青花色泽浓艳明快,常被称为“翠毛蓝”,发色也更加稳定。康熙青花有“墨分五彩”之说,从浓至淡,多层渲染,层次分明,恰似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墨分五色”。其青花色泽中还常能见到指捺的痕迹。晚期的官窑瓷器中开始出现仿永宣时期青花色泽晕散的特征。青花典型的绘画风格采用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特点,山石多采用斧劈皴,气势雄厚。
康熙瓷器早期的胎体还比较厚重,中期开始胎体洁白坚硬,厚薄均匀,修坯认真,小件器物的胎体非常轻薄。以后还出现了以精淘的浆泥制成的“浆胎”。早期的釉色多为青白色,釉面肥润,中期以后釉色变成了粉白色和浆白色,晚期青白色釉又再次出现。康熙朝器物的釉面都有一些黑色的小缩釉点。部分器物中有圈足为滚圆的“泥鳅背”,整齐平切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常见呈台阶状的“二层台”足,在器底层下常常能发现细密的修坯旋纹。
康熙朝青花瓷器物种类很多,除了传统造型外,还有观音尊、棒槌瓶、金钟杯、凤尾尊、马蹄尊等,都是扛起超特有的瓷器造型。官窑以小件日用瓷器和文房用品为主,大件的器型较少见。
从当时青花的装饰题材上看,大多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以后也有所创新,龙、凤、花卉、珍禽异兽、山水图、人物故事、诗词等还是比较常见的内容。山水图吸收了水墨画的特点,人物故事图则采用小说、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如《八仙过海》、《三国演义》、《封神榜》等等。
雍正帝在位的十三年,官窑烧造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创新、仿古产品层出不穷,而且雍正皇帝对景德镇的瓷器尤为喜爱,他甚至要求御窑厂按照他自己的意愿烧造瓷器,对瓷器的制作遥控指挥,亲自干预景德镇贡瓷的烧造。官窑青花瓷仍是当时瓷器中的大类,因为其烧制技术已成熟,所以在当时青花中出现了很多大件的瓷器。早期的青花还前朝康熙晚期的特点,多层次表现,虽然呈色没有康熙青花那种变化,但着色更为稳定,制作也更为精细。仿前代青花是雍正青花一个特色,特别是仿明代宣德年间青花,有类似宣德青花的黑色斑点,但雍正仿制品中的黑色斑点是人为用笔点染上去的浮在器物表面。另外还有少量淡描青花。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是明清青花中最好的,其胎质细腻洁白,瓷化程度高,重量轻,即便是大件的器物其胎体也较轻。修坯一丝不苟、制作规整,变形的器物较少。底足处理讲究,细腻光滑而无毛刺之感,足端呈滚圆的“泥鳅背”状。釉层莹润剔透,比前代时期的釉层要薄,釉面呈橘皮纹理状,这和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相似,釉色基本为纯白色。雍正器物的造型师继承前代,而自己又有所发展。前朝的许多器型和装饰方式在这一时期都有所发展,同时还模仿各个朝代多个窑场的器物。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从总体上来说风格精巧俊美、玲珑秀美,形成了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绘画仍是青花瓷装饰中的主要手法,雍正朝时讲求布局与造型的完美统一,构图疏朗简练,留白处较大,有利于表现主题,图案的整体感强,讲究在传统中求变化,下笔精准,给人清新雅致之感。内容仍以龙凤、植物、花鸟、人物、山水、吉祥图案为主。康熙时期出现的历史故事、人物图像明显减少,而明代流行的各种纹饰又开始大量出现,比较独特的是大量使用团花、绣球花、折枝花等等装饰性强的图案。
清代景德镇制瓷业在乾隆朝达到了极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乾隆皇帝与其父亲一样也特别喜欢瓷器,他还喜爱文玩和各种奇巧的东西,所以也使得景德镇的御窑厂在瓷器制作上达到空前的水平。乾隆时期生产的青花数量巨大,并且以稳重、沉着、浑厚、艳丽著称。由于乾隆朝持续的时间很长,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的青花色泽不一样。早期和雍正时期相似,青花颜色艳丽且有晕散的情况,有的青花刻意模仿宣德器型,但从纹饰以及造型上来看则多具有乾隆本朝的特征。乾隆中晚期的青花色泽相对要暗一些,颜色晕散的现象明显改善了。
乾隆朝早期的青花瓷胎质和雍正时期相类似,洁白细腻。晚期胎质变差,到了以后各朝代胎质越来越差。釉面滋润纯净,平整细密,青花釉色大多为青白色,也有粉白色。乾隆时期的器物造型以新、奇、巧而闻名,没有明代瓷器的大气典雅之风,也没有康熙时期的古朴浑厚之韵,同样也不如雍正时期的秀美清丽,但它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玲珑精细、新颖奇巧的风格,在工艺技艺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器物品种极为丰富,同一类型的器物可以有几种或是几十种变化,主要有日常生活用瓷、文房用瓷、陈设用瓷。陈设用瓷中许多造型都是乾隆时期较为流行的,如双耳扁壶、象耳尊、、合欢瓶、四联瓶、蒜头瓶等等。另一部分青花造型完全仿制宣德、成化器。器物上的纹饰图案华丽繁缛,改变了雍正以来装饰图案追求清新雅致的风格,反映出乾隆朝讲求奢华的时代特点。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在传统的题材上增加大量寓意福禄寿、太平盛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用,也喜欢拿谐音来表达吉祥如意的祝福。
到了嘉庆朝,青花瓷的产量有所减少,而且很多都是乾隆时期青花的再版。瓷器的胎骨在早期尚佳,但以后愈渐粗松。修胎粗糙,导致器物足底粗壮,且胎壁厚薄不均。釉色主要是青白和浆白两种,到了以后有逐渐变薄的趋势。嘉庆官窑中仅有个别器物釉色肥厚,形如青玉,有雍正时青花的风格。
嘉庆时期的青花颜色大多为深蓝色,也有浅蓝色或是稍微明亮的蓝色,青花不晕散,但仔细观察青花的纹饰会发现不像前朝的青花有下沉的感觉,而是飘在釉面上。白描的青花很多,纹饰青色淡雅、具有特色。粗陋中略显简朴、画法随意。有一些器物上在绘制莲花纹时画成双勾填色的“喜”字。这种装饰流行于清后期,延续至光绪、宣统,总的趋势是“喜”字越来越大。嘉庆时期青花纹饰中比较常见的还有云龙、龙凤、团凤、水仙、八仙、仕女等等,其纹饰主要还是沿袭乾隆朝,花卉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线平涂法;另一种单线平涂然后点染法,即平涂用淡笔,点染用深笔,这种方法是是仿造明青花,但嘉庆朝的青花点染完全无前朝的艺术特点,仅仅是机械性的工艺。嘉庆青花瓷器皿种类很多,有成套的餐具、盘、碗、汤盆、温锅、茶具、罐、炉、五供、马蹄杯、水仙盆、赏瓶等等。
到了道光时期,由于遭受鸦片战争,国力逐渐减退,制瓷业也随着国势的衰微而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不仅生产规模缩小,产品质量也明显不如前朝。道光时期的青花又比嘉靖时期差一截,其前期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尚存一丝乾隆与嘉庆的余韵,一部分瓷器稍微精细一些,而后期的产品制作粗俗,胎土淘炼欠精细,胎质也十分疏松,且器物厚薄不均,胎釉结合差,多含有气泡。
釉色有青白、白中含青与粉白三种,其中粉白数量较多。青花颜色部分较为淡雅,其他是深蓝中带有些许灰色,缺少亮丽感,与嘉庆青花一样,纹饰像浮在釉面上一样。此时流行内青花外粉彩或酱釉的器物,纹饰一般采用白描的方法绘制花卉,线条细长,常见纹饰有缠枝莲、鸳鸯荷莲、菊花、石榴、佛手、三果等等。
装饰逐渐转向清雅而不再追求乾隆时期的华丽的宫廷风格,花卉纹饰更加图案化,质朴而简单,带有日本风格的皮球花给广泛应用。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也被描绘在瓷器上,栩栩如生,如婴戏图、牧童放牛图、山水纹饰等等都采用写实的方式表现出来。道光年间还出现了“冬瓜罐”,就是形状类似冬瓜,带有盖子。另外还有花口盘、盖碗、温锅、笔筒、赏瓶、盆、洗、玉壶春瓶、梅瓶、烛台、将军罐等等。道光时期盘、碗和雍正时期的一样,都是口面较大,但其他器物的造型一般都比较笨拙。
到了咸丰时期,官窑毁于战火,所以官窑青花均为咸丰前五年制造,如今存世较少。先锋官窑青花胎骨较道光细腻,制作规整,有色净白平滑。
到了同治五年,官窑重建,其次数量远远超过咸丰时期。同治青花胎体精致,釉色粉白居多,少数含青色。虽然数量居多,但当时的青花精品极少,多数以色调灰暗为特点,有时使用一种“洋蓝”,使得青花鲜艳但不美观,呈蓝紫色,线条软弱散乱。纹饰题材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白描青花,勾勒线条较粗,釉面粗松。青花勾勒莲喜字纹在瓶、罐、茶壶、盘上均可看见,“喜”字也较前代变大了许多。另一类为传统图案、写意画法,其中具有荣华富贵、吉祥如意寓意的很多,如“马上封侯”、“平升三级”、“状元及第”等等。
到了光绪和宣统时期,官窑瓷器的生产又出现一个高峰,官窑瓷器的数量之多、制作工艺之精细,远非道光、咸丰、同治朝可比。光绪青花瓷以仿古为主线,胎土精良、细腻洁净,釉色以青白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浆白釉。青花有两种发色:一种是画晚清风格的牡丹双燕等纹饰作品,呈现纯净细洁、不见瑕疵,略有蓝色色调,成为光绪时期青花瓷的主要特点;另一种是呈色青紫色、明艳亮丽,但有些釉色上有小而均匀的黑色小点。
当时青花的纹饰画法有多种:一种是单线平涂法,这种画法运用很广,其中多用于绘制仿康熙的缠枝莲纹。有的作品是将传统画法简练化,省去了点染的工序,使得纹饰更加图案化;第二种是单线平涂加点染法,这用于仿明代或是清初青花的作品,但造型难免走样,风格更是与明代或是清初大相径庭;第三种是光绪年流行的画法,笔法细腻、纹饰优美、风格写实,画面清丽,在洁白的瓷釉和纯净的青花配合下展示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这一时期青花纹饰的主要特点是综合了清代的各种纹饰,并有所改造和创新,笔法更为简练。造型以康熙、雍正、乾隆制品为样本,在器物上线条圆润,胎体轻薄,仿制前代的玉壶春瓶、天球瓶、灯笼尊、牛头尊等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当时慈溪御用的“大雅斋”款官窑瓷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精品,其画风细柔、图案精巧,往往有“永庆升平”等章,制品以豆青地黑线双勾花者最多,五彩器物也多见,所装饰的图案以牡丹之类为多。官窑青花中题“体和殿制”款的也为慈溪专用瓷,质地精良,其纹饰以龙凤、竹梅居多。另一种“体和殿制”款的花卉纹盒,纹饰精美、制作工整,属于晚清官窑作品。
宣统时期的青花完全是光绪青花的延伸,总体制作要比光绪时期的精致。其胎体选料上乘,胎骨坚硬、细腻洁白,胎壁轻薄均匀,坯釉结合完美,烧制程度较高,叩之声音清脆。釉层中气泡较少,光亮透明。纹饰题材如八卦云鹤纹、海水瑞兽纹、团龙纹等等,技术精于同治、光绪年,但艺术上缺少创造力。

2:五彩瓷

五彩石传统的釉上彩装饰方法之一,又名硬彩、古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用矾红单线平涂法勾线,在800℃到900℃的高温之间烧制而成,色彩鲜艳透明。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明代宣德年间已有五彩瓷器,但当时釉上彩是以红、绿、黄三种颜色为主,而纯粹的釉上五彩则比较少见。到了清代,釉上五彩取代青花五彩,改变了过去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方法,烧制更为简便,色彩更为鲜亮。
康熙时期的五彩使用明代留下的旧彩料,色彩保持了明代的风格。五彩的装饰多应用于陈设瓷器,色彩种类不多,所以色调变化不够,彩绘彩料主要用颜料和调色剂组成,颜料的色相和用法如下:
矾红:不透明的红色粉末颜料,用胶水调和使用,故又被称为胶水红,用来洗染各种红花、人物衣服、鸟类羽毛等等,具有厚实感,也常被用来绘制器物上的土地。但不能和其他颜色混合,否则其会因熔融而消失。矾红用乳香油调和时则用于画线和画线箍。
古大绿:透明的深绿色,是可用水调和的颜料,用于填花叶正面、人物衣服、石头等图案,在烧成钱呈铁灰色。古大绿的使用方法是先加水调制均匀盛如碟碗一类的器皿中,操作时用笔拌水调和成稀薄糊状填于胎瓷需装饰部位。因为这种颜料在碗碟中容易凝结,故在使用前两三天需要重新用水调制一次。
古绿:透明的黄绿色,可用水调和,用于填花叶的反面以及嫩叶,也可用于填人物衣服、石头等图案,烧制前为红灰色,用法与古大绿一致。
水绿:透明的淡绿色,可用水调和,用于填地面、浅色的花朵、人物衣服、山石、水色等等,烧成前为灰白色,用法同古大绿相同。
古紫:透明的紫色,没有特定的填色需要,根据装饰的部位来填色,也可用其调配出多种同色系的颜色,如紫红色、紫蓝色、茄紫色等等,烧制前呈灰红色,用法同上。
古翠:透明的淡蓝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苞、衣服、石头、配景等等,烧制前为淡蓝色,用法同上。
古黄:透明的淡黄色,可用水调和,用于填花朵、花蕊、配景、地面、人物衣服等等,烧制前为红黄色,用法如上。
雪白:无色透明玻璃状颜料,可用水调和,用法同上。
康熙朝,还出现了釉上篮彩和光亮如漆的黑釉。这种五彩釉里的蓝釉比釉下彩的青花更为浓艳。当时的五彩釉瓷有白地和有色地两种。釉面上均匀闪烁着“蛤蜊光”,釉彩之外的白地上有彩虹似的光晕。纹饰造型准确传神,题材丰富多样。

3:粉彩瓷
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工艺上结合从西方传来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官窑工匠们巧妙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瓷器装饰法。其效果淡雅秀丽,视觉上比五彩更令人赏心悦目。它初创于康熙晚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廷宫内,受到皇室的喜爱。
当时的粉彩多在白釉瓷器上绘制粉彩图案,粉彩的颜色多种多样,只是以前五彩所不能比的,它有洋红、矾红、湖绿、大绿、墨绿、赭石、白色、黄色、蓝色、黑色等等,纹饰图案粗犷、色彩浓艳。黑彩和矾红除了用作装饰外,有时也用作勾勒图画的轮廓。有的颜料由于研磨粗糙再加上在低温炉火中粉烘彩与釉面熔融时结合不紧密,使得器体表面出现了釉面剥落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仅仅出现在粉彩初创的阶段。康熙官窑粉彩的图案与绘画方法与五彩相同,但器物中留白较多,粉彩的绘制仅为一种点缀性的装饰,这样可以给人留下成分的遐想空间。
到了雍正一朝,粉彩瓷器无论在造型、胎釉还彩绘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粉彩制品工艺精湛、装饰图案笔法细腻、线条飘逸、颜色淡雅,较之五彩更具有立体感。雍正朝的粉彩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的才能正式烧制,经过低温烧制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故而具有立体感。粉彩的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和彩虹般的光晕。且绘画技法多样,在勾线、平涂、渲染、没骨法、洗笔法、点笔法等画法的组合下,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要题材。
到了乾隆时期,粉彩完全取代了五彩。乾隆皇帝对粉彩非常喜爱,这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记事档案中看到乾隆帝直接干预宫内制粉彩事务。乾隆不仅对宫内粉彩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而且要求子在制作前须呈花样或本样,待亲自审定后方可送交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乾隆关于粉彩瓷器的陪衬纹饰、款识以及题诗等谕旨都在《清宫档案》中有记载。在《陶冶图编次》中对乾隆朝制瓷有拉、印、雕、锥、拱、削、镂等诸多工艺,分工精细,形成了专业性极强的陶瓷工匠队伍,逐渐使成型工艺越来越精湛。此时的官窑粉彩器皿,一改康熙雍正时期的清新淡雅之风,步入精工细作、华丽繁缛的境地。
乾隆朝的粉彩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技法。首先是在传统的白地粉彩以外,又出现了各种不同色地的粉彩,有红、蓝、紫、粉红、豆青等等釉彩,数量多达十余种。其次在装饰纹样方面,乾隆的色地粉彩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所谓轧道工艺即在器物的局部或是全部色地上刻花纤细的花纹,然后再绘制各色图案,并且配上花鸟、山水、人物、异兽的通景画面或是开光绘饰,这样的装饰方法综合了西洋画法和中国传统粉彩绘画两种技巧,将西方的美术植入中国的陶瓷艺术中,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技法。最后当时以粉彩作为装饰的官窑瓷器种类繁多,在造型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种类包括生活用品、陈设器皿、玩赏之物、文房用具等等样式齐备、应有尽有。还创造了一些比较新颖的瓷器,如灯笼式瓶、镂空灯罩、带托爵杯、转心瓶等。乾隆朝还利用粉彩颜色丰富的特点,制造出一系列形象生动的瓷器,诸如瓜、果、梨、桃、核桃、海螺、贝壳、螃蟹、鸭子等等。其形态、之感、色泽几乎可以乱真。
嘉庆延续了乾隆时期的风格,但已比乾隆朝的器物要有所逊色。嘉庆官窑中的黄地粉彩花卉大盘、黄地粉彩开光题诗茶壶、粉彩百子碗图、粉彩人物纹笔筒等等也仍然具有乾隆朝粉彩的遗风,但也不乏自己的特色,如百花纹、花团锦簇,寓意富贵繁华,虽谈不上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和技法,但是可以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符合人们富贵祥和的人生追求。器物在装饰上也同样也用了乾隆朝的一些工艺手法。轧道工艺常见于嘉庆的粉彩圆器上。在琢器上也喜欢用缠枝“洋花”做色地装饰。在器物腹部做龙纹或人物的凸雕装饰或是腹部开光。纹饰以花卉、花蝶、花鸟、八吉祥、云龙、龙凤等吉祥装饰为主。嘉庆粉彩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器型上的创新。创新器物有帽筒、折沿洗、格碟、茶船、渣斗等等。帽筒呈圆柱体筒状,筒身绘有粉彩纹饰。折沿洗较宽,沿上有二十个透空圆孔,沿下带金彩环饰,洗壁较前朝时深,洗心绘有粉彩花蝶或是婴戏图。
由于在咸丰五年景德镇官窑被烧,所以在咸丰后期至同治前期官窑一度停烧,所以咸丰与同治两朝粉彩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咸丰的粉彩在继承了前朝的风格,主要有黄地粉彩、紫地粉彩、蓝地粉彩、白地粉彩,绿地粉彩、色地开光粉彩也比较常见。其纹饰主要以龙凤、博古、寿星、人物、花卉等为内容。其中人物绘制比较精致,穿红着绿、加绘金彩,但形态憨厚稚拙、头大身小不成比例。同治粉彩以彩色为地,一般以淡黄、淡蓝、淡绿或是淡紫较为多见。所产器型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器型规整,但略显呆板,但在仿古上亦有所创新,如荷叶式盖罐、铜质提梁茶壶等均为此时的创新之作。
到了光绪一朝,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烧制了数以万计的色地粉彩瓷器,这些宫廷粉彩主要是以浓重的暖色作地,上面绘有寓意万寿喜庆的花鸟、花卉等纹饰,纹样题材丰富。粉彩陈设品中还有一些是大型器皿,如赏瓶、各式花盆、大地瓶以及大缸等。这些御烧的粉彩瓷器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以及寓意祥和的纹饰,并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准,但缺乏创造性,主要是因为当时宫廷对御窑厂的过分干预阻碍了工匠们技艺的创造性发挥。

4:珐琅彩瓷
珐琅是在明朝永乐时期从西方传入我国,当时主要是用于同期的装饰,在景泰年间烧制成的景泰蓝最为著名。到了十八世纪,画珐琅的工艺在法国已经成熟,并有传教士带到了中国。在康熙朝,皇帝对于珐琅物品甚为喜爱。在康熙初年,珐琅彩是在瓷器胎体上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当时的一大特点。根据清官造办处档案记载,珐琅彩的烧造是由景德镇先烧出素瓷运到北京,再由造办处的专门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作画,经炉火烘烤而成。康熙时代的珐琅彩料全靠西洋进口,到了雍正时期中国国产的珐琅彩料才炼制成功。因此当时的珐琅制品极少,全部为官窑产品,没有流传至民间的。
珐琅彩料与五彩彩料和粉彩彩料有所不同,珐琅彩料还有大量的硼,并含有砷,烧成后色泽凝重,没有玻璃质感,但金属质感却十分强烈;色彩种类也比五彩与粉彩要多,有白色、月白色、黄色、浅绿色、深绿色、淡蓝色、深蓝色、松黄色、黑色、亮青色、秋香色、淡松黄色、藕色、紫红色、青铜色、胭脂红色等等。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釉质都极为纯净,厚而堆起,底釉釉面有极细小的冰裂纹。珐琅彩的特点是:造型端庄、胎质洁白、细腻、透光,胎体轻薄,线条精细,色彩绚丽,画面微微凸起,具有立体感。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是最为精美的,它突破了康熙时期专门模仿铜胎画珐琅的做法,结合瓷器彩绘的特性创造出了具有瓷器特点的珐琅彩瓷器。其创新在于,首先是把纯粹模仿铜胎画珐琅改为在白釉地上作画;其次是使用国产珐琅彩料,这样比康熙时期的珐琅彩料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品种;其三是彩料凝重,色彩鲜艳、线条精细、花纹突出、有立体感,纹饰着彩友晶莹剔透的玻璃质感、层次清晰,具有西方油画的艺术效果。其纹饰题材较康熙以来也丰富了许多,有花鸟、山水、竹石等各种不同的图画;其四是由于一开始珐琅彩料缘于进口,所以彩料较为珍贵,制作的器型都比较小,以小型器物为主。到了雍正时期珐琅彩的数量多了起来,逐渐出现了较大型的器物。
珐琅彩瓷器到了乾隆一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在生产数量上数量上超过了前两朝的总和,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有所发展。此时珐琅彩在用料上采用清宫造办处库存的明代甜白瓷作胎,工艺上采用了轧道和“锦上添花”的工艺,“锦上添花”就是在锦地开光内绘制主题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以及诗词等等,使得器物更具富丽堂皇之感。但此时的乾隆珐琅彩的画工不如雍正时精致,图案布局也很满,显得较为俗气。
乾隆珐琅彩的最初烧造地只有三处:一是皇帝寝宫旁边的养心殿配房;二是乾隆皇帝弟弟怡亲王的王府;三是京西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内。直到乾隆二十一年以后,宫内珐琅移出京城,改为由广东粤海关制作。但那以后的珐琅彩就大不如前了。
中国古代地方贡瓷之制始于唐代,不仅《元和郡线图》、《通典》、《新唐书》、《唐六典》中有关河南府、邢州、饶州等地进贡瓷器的记载。这样的这一种贡瓷制度不仅作为政府对地方收取赋税的方式,更推动的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到了宋代政府直接管理并从事瓷器生产的新制,文献中就有当时诏命汝州、绍兴府余姚县等处烧制中央官府用瓷和中央直接设官窑烧造的记载,实物材料还显示当时还有隶属于地方官府的窑场,如“宣州官窑”、“润州官窑”、“定陵官窑”等等。
到了明代朱元璋废相改制后,皇帝成为皇室和政府的双重代表,中国政治遂成为绝对的君主集权制,皇权也开始极度神圣化,再加上明宣宗即位初年强藩反叛的政治形势,加强皇权、稳固皇位成为了明宣宗的首要任务,专门烧制御用瓷器是这种突出皇权的政治产物。
于是,在明代的上贡与御用制度中又多出了御用瓷一项,专门烧造御用瓷器的御器厂作为官窑的一种特殊形式自宣德初年便开始存在了。由于御窑厂从一般官府窑场中析离出来,当时作为官窑的一种的御窑便成为明清官窑中的一个特殊产物。
贡品,作为纯粹的历史现象,它离我们似乎够遥远的。其实,贡品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生活中的复写克隆,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