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8月7日星期日

2022虎年大事记(8月8日星期一)

 


202288日星期一

美中电子战升温

 

DW Sendung Enlaces - Chips Halbeiter美国国会通过芯片法案。专家解读,美方以补助款诱使半导体商加入美国阵营,一旦业者拿到补助,赴中生产芯片将受限制。美国芯片法案提供520亿美元的补助,支持在美国生产先进芯片;接受美国联邦资金者,十年内不得扩大或升级中国的先进芯片产能。中国多名芯片业领军人物近来相继因涉及腐败而被捕,其中,包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目前正值美、中在芯片产业激烈竞争之际,这些重要人物密集落马,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芯片业发展又将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1

1

 

美国火速通过芯片法案,

加码对中限制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升温

科技新报 作者 TechNews

发布日期 2022 08 01 14:20

 

 

过去两年因疫情造成的芯片供应链断链,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升温,使得全球各区域经济体提高对区域生产与供应链自主性的关注。据 TrendForce 研究预估,以全球各区域 12 吋约当产能来看,至 2025 年台湾占比约 43%,接续为中国 27%、美国 8%、南韩 12%7 奈米(含)以下先进制程产能方面,至 2025 年台湾占比约 69%、南韩 18%、美国 12%

 

 

 

 

 

 

 

 

 

中国 1%。相较 2022 年的格局,显见美国未来三年将提升先进制程产能占比,而中国则以成熟制程为主轴。

然而,由于国会即将在8月进入休会期,上周参众议院已火速通过《美国芯片法案》,该法案全名为「芯片和科学法案」,正式进入最后程序,总统签署后即正式生效;该法案草案不仅涵盖晶圆制造研发与建厂补助、税务优惠补贴等,同时也提出附加限制条款,拟针对获美国国家补贴的公司,限制获补助期间不得在中国投资28奈米以下制程技术,以确保该法案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保护。 

TrendForce表示,目前同时于美国、中国投资扩产/厂的半导体公司仅有台积电(TSMC)与三星(Samsung),针对《美国芯片法案》将如何限制两家业者于中国的投资值得持续关注。

 

中国积极扶植国产设备,但先进制程关键设备仍由美系厂掌握

 

由于美《实体列表》明文禁止用于1X奈米及以下先进制程之美国技术销售予被列入清单的公司,多数中国晶圆代工业者因而转向积极扩充28奈米及以上成熟制程技术,于此同时中国亦积极培植国产半导体设备,企图达成全非美系制造产线。然而,TrendForce表示,现阶段美系设备商仍掌握部分半导体制程关键机台,尤其在7奈米以下先进制程仍必须采用美系设备方能制造,短期内要达成全非美系产线的难度相当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SMIC)在2020年被列入《实体列表》前即已开始发展DUV曝光的N+27奈米)制程技术,以当时采购之机台进行研发,近期已正式量产挖矿相关芯片;然而,据TrendForce调查,由于7奈米(含)以下芯片已逼近物理极限,若采用DUV而非转用EUV技术,则需要经历更复杂的制作程序,将影响其良率与成本表现,加上挖矿芯片的结构与其他逻辑芯片相较较为简单。TrendForce认为,该制程产线欲生产更复杂的逻辑芯片难度恐怕相当高,且在美系设备出货仍然受到限制的状况下,N+27奈米)制程的量产规模将极为有限。

综上所述,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链断链刺激各区域经济体更加重视半导体自主性议题,美国除透过芯片法案积极培植国内产线外,更频频藉由附加限制条款,配合疫情前即已执行数年的实体列表禁令,欲提高对中国半导体制裁的强度与深度以抑制其发展。从晶圆代工端来看,台积电与三星近期赴美投资设厂以5奈米先进制程为主,而在中国扩产活动则大多为28奈米(含)以上成熟制程。

TrendForce统计,中国晶圆代工业者在既有设备限制下亦较积极于扩充成熟制程产能。根据TrendForce表示,2022~2025年中国十二吋约当产能占比将自24%成长至27%,成长幅度居各区域之冠;但若仅观察先进制程(7奈米及以下)方面,2022~2025年则以美国增加幅度最高,预估市占至2025年将成长至12%

设备禁令成为在中扩产活动之最大变量,过去川普政府曾透过《瓦圣纳协议》要求荷兰停止出口机台至中国,提高设备对中出口的难度,在此背景下,由于中芯国际已于近期成功量产7奈米制程产品,TrendForce认为,美国恐因此再度依循该协议进行游说,扩大限制范畴至DUV ArF immersion机台,加深对中限制。若该游说成功,不仅影响中国往7奈米(含)以下先进制程研发推进的可能性,由于ArF immersion机台同时也是40/28奈米扩产关键机台,恐怕也将对目前中国半导体扩产主力制程40奈米及28奈米扩产活动造成极大影响。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2

 

抗衡中国科技崛起 美国会通过芯片法案

 

DW.COM德国之声中文网

728

 

继参议院之后,美国众议院周四(728日)通过补贴国内半导体的芯片法案,力图抗衡中国。目前,该法案已送往白宫,等待总统拜登签字生效。

    

USA Präsident Biden Chips Act

美国众议院728日通过了一项法案,其中包括520亿美元的国内半导体制造补贴和激励措施。

DW.COM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众议院周四(728日)通过了一项聚焦半导体生产和鼓励科学研究的「芯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将为美国半导体制造业提供520亿美元补贴,藉此提高竞争力。目前该法案已送往白宫,等待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签字立法,预计最快在下周生效。

根据路透社报导,众议院以243张赞成票对187张反对票宣布通过。报导称,尽管众议院共和党领导阶层反对该法案,最后仍有24名共和党议员加入民主党阵营。前一天,该法案才在美东时间周三(727日)以64票对33票在参议院通过。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在表决前说:「这项立法将被视为美国家庭和美国经济的重大胜利。『芯片和科学法案』推行之后,将提振我国的半导体芯片生产,活化美国制造业,并创造将近10万个高薪工作。」

参议院民主党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则表示:「这项立法将创造高薪工作,缓解供应链,有助于降低成本,并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法案内容

 

根据彭博社报导,「芯片和科学法案」能成功闯关国会是经过参议院和众议院漫长谈判而来。这项法案被视为是重振美国工业基础和加强国家安全利益的方式,以应对未来若海外供应链中断,可减缓美国受到的冲击,因为当前绝大多数先进的半导体都是在美国海外生产。

芯片法案全名为「芯片和科学法案」,包含520亿美元半导体补贴,针对投资半导体制造的业者,美国政府也将给予25%投资税收抵免,税收抵免价值约240亿美元。另外,预计5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技术和科学投资,用于建造区域创新中心和扩大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工作。

这项法案旨在对抗中国的科技崛起,藉由国家补助来提振美国国内的芯片产业,防止该国在科技与国防领域落后。同时,提升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并缓解芯片短缺现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包含美国在内的全球不少产业面临芯片短缺、关键组件供货不足的问题,俄乌战争爆发对供应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法案通过后,白宫随即发表声明,美国总统拜登称「这项众议院通过的芯片法案,将使汽车更便宜,电器更便宜,计算机更便宜」。这也意味着能「降低日常商品的成本,且能在全国范围内创造高薪的就业机会,并加强美国未来在相关产业的领导地位。」

美国半导体制造商美光公司表示,许多国家已经对其芯片制造进行补贴,或是正计划这么做。例如,德国在5月宣布打算斥资100亿欧元资助32个半导体项目;日本已经批准了68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国内半导体投资。

芯片法案的重要支持者、美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梅洛特-加龙省拉(Sanjay Mehrotra)告诉《金融时报》,他的公司即将做出决定,预计在20252026年间扩建工厂,但他必须知道是否会有补贴可使用。

他说:「这是一个紧急事项,我们正处在十字路口。」

(综合报导)

 

3

 

美国两院通过2800亿美元「芯片法案」,英特尔、台积电等半导体业者吃大补丸

 

庄贸捷

2022/7/29 11:00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目前参议院中已经获两党支持,以64票同意、3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有17名共和党籍参议员加入民主党行列投下赞成票,倘若顺利下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就可以将其签署成为法律。

美国众议院今天以243票对187票通过该《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有24名共和党议员加入民主党议员的支持阵营,预计当地时间29日总统拜登(Joe Biden)将签署这项法案。

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表决前告诉《路透社》:「我们必须在国内生产(芯片),别让它在境外生产,这对我国国安极其重要。」

(以下原发表于2022/7/28 19:20

美国罕见获得两大党支持,参议院通过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法案(新台币8.3兆元),其中《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成为在美芯片业者是否获补助的重要法案,引起全球各界关注,目前将再由众议院表决,倘若顺利下周拜登就可以将其签署成为法律。

 

64票同意、3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

 

美国当地时间727日,参议院通过了一项高达2800亿美元的法案,目的是为了促进美国半导体发展,这是两大党共同支持且欲对抗中国的重要政策。目前参议院中已经获两党支持,以64票同意、3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有17名共和党籍参议员加入民主党行列投下赞成票。

参议院结束后将交由众议院表决,而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已承诺迅速采取行动。若顺利再获得批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计划在下周初可以将其签署成为法律。

本次投票彻底反映出美国社会日益忧虑中国崛起。中国在科技业逐渐领先和经济站稳优势后将对美国民主造成强大危害,此种忧虑在疫情间的「芯片荒」得到应证,白宫才恍然明白主导高科技业的半导体,集中在亚洲且大部分产能均在台韩中等国。

为了遏止下一世代科技受制于人,美国该项巨额法案中,在擘划《芯片与科学法案》专门用于建设、扩建半导体设施,以及其它项目的直接财政援助。它还增加了多达240亿美元的租税优惠等其它规定。

作为芯片法案坚定支持者的拜登说:「我们未如此依赖外国,这意味(法案通过后)美国供应链必须更具弹性」。此外,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向《路透社》强调,随中、德等国投下巨额资金时,我们袖手旁边,那谁会输,是美国工人、经济还有国家安全。

不过,该项法案也有人反对,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Rick Scott强调,该案必须要有更多附带条件,并质疑为企业提供大量补贴是否明智。他甚至说:「我见过的送给美国企业的最贵重的礼物之一」。

 

英特尔、台积电等企业将吃大补丸,外界忧供过于求

 

目前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可以利用补助进行美国扩张的公司,包括英特尔、台积电、格罗方德、美光科技、应用材料等半导体公司。《芯片与科学法案》从细节来看,一部分拨款390亿美元在半导体制造,还包括110亿美元用于推进半导体研究和劳工培训,及一项20亿美元的基金用实验、军事和其他用途。

企业方面,英特尔是台面上最积极争取的集团之一。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Pat Gelsinger)告诉《华尔街日报》:「这项立法对于美国帮助与全球竞争对手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必要的」。他还说,如果不进行干预(补贴)芯片荒将会影响到汽车、医疗设备和国防工业。

然而,包含美国在内,欧盟、中国还有日本亦纷纷动用国家资源,开始扩大补贴制造芯片,在半导体业界恐「供过于求」的声音也陆续传出。

研调机构顾能(Gartner27日发布报告,受到经济不振影响,全球半导体业历来最繁盛的周期即将终止。

报告称,受到智能手机和个人计算机(PC)销售疲软,各大半导体业者包含台积电、联电、联发科还有联咏恐受冲击。目前全半导体市场正进入疲弱期,且情况会一直持续到2023年,届时营收非但不会见到成长,反而可能减少2.5%,降至6231亿美元(约新台币18.6兆元)。

虽然消费性商品使用的芯片需求放缓,但数据中心、车用半导体还有5G设备领域供应仍相当吃紧,此市场表现会优于其他领域。顾能强调,芯片行业这两年表现很可能比目前预期的还差,但明年应该是谷底可望于2024年触底反弹。

核稿编辑:翁世航

 

4

 

台经院总监刘佩真:

台湾半导体业未来10年的机遇与挑战

 

Photo Credit: Reuters / 达志影像

思想坦克 文:刘佩真

RTR1L1ID

Photo CreditReuters/达志影像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究竟未来10 年台湾半导体业所面临的商机、技术变革、全球竞合、机会与挑战为何?以下将作一深入探讨。

鉴于疫情持续产生变种,再加上美中两强于科技层面的对抗情势难解,甚至地缘政治变动诡谲多变,以及新兴科技领域,对于半导体中长期结构性的需求浮现;皆让我国半导体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呈现利多、利空因素并存态势。更使未来中长期半导体业处于质、量皆出现变化的格局。

量能则以疫情所反映的现象最为明显,因健康疑虑,半导体在医疗及数字生活转型上产生突发新价值,需求量出现大增。质变的部分,则是由区域政治、系统复杂化、绿色制造、人力资源等因素所左右。而究竟未来10年台湾半导体业所面临的商机、技术变革、全球竞合、机会与挑战为何?以下将作一深入探讨。

 

新兴科技领域,将成为未来台湾半导体业需求主要的驱动力

 

若以新兴科技领域发展的商机而言,包括高效能运算、智能汽车、5G6G、物联网、智能城市、低轨卫星、生技医疗、工业4.0、元宇宙等,其皆是未来10年半导体业创新应用的热门领域。

以近期掀起的元宇宙的新话题而言,预计中长期元宇宙将有机会阶段性获得实现;我国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供应国,且半导体业所扮演的角色则是在元宇宙底层技术架构下的后端基础建设,此可为元宇宙大量的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虽然GPU技术优势仍由Nvidia所掌握,甚至已超前部署推出Omniverse平台,展现NvidiaAI及高效能运算领域的顶级技术。不过Nvidia的芯片仍是多由台积电以先进制程来为其打造,加上其他国际AI芯片、CPI、高效能运算等芯片,皆需搭配高阶制程制造,故台积电有机会因掌握全球63%10奈米制程以下的先进制程产能,甚至搭配其CoWoS技术来进行异质整合封装,而成为元宇宙议题下台湾最大的赢家。

其次日月光投控也将是高阶封测订单来源的受益者;至于联发科则可提供AI引擎。而元宇宙所需的3D深度感测解决方案,威盛、义隆也能供应,钰创则是锁定3D深度影像控制IC。而新唐、骅讯、瑞昱则是音频芯片,钰太为MEMS麦克风概念股,凌阳旗下芯鼎则是可望以其在影像控制IC切入AR/VR镜头供应链,而顺势切入元宇宙供应链。

至于美、中、日、韩等国家现阶段在元宇宙的布局含括层面较广,包括场景内容入口、前端设备平台(虚拟主机、AI计算实体、AR/VR、穿戴式装置、神经设备等)、底层技术支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货币、往立即运算技术)、后端基建(5GGPU、云端运算、交互技术、物联网等)等。反观台湾,因过去科技产业强项多集中于电子零组件,因而仍是以后端基建硬件中的半导体产业未来的竞争力较为突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车用电子未来中长期对于半导体业的驱动力,主要是由于运行百年庞大的全球供应链,在应对电动车市况变革下,被迫必须跟进调整供应链以及生产线效率,整体结构的变化也将牵动供应链的商机。特别是电动化、自驾化趋势有助于带动车用半导体需求逐步成长,显然半导体业在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将明显增加,且半导体对汽车产业转型电动车时代将在变革性上扮演重要角色。

特别是全球由传统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过程,后者对电子应用比率大幅提升,使过去全球汽车产业零组件由美欧日等传统车厂独占的地位松动。对于以电子零组件的制造立足世界的台湾来说,电动车的崛起等同于为台湾半导体厂开辟创新获利路径。

也就是由于车辆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组件沟通也趋于复杂,为加速电子运算与控制的能力,高效能运算的需求也逐步提升,未来10年全球车用高效能运算市场规模将显著扩大。显然随着车辆电子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越高,车用高效能运算因提供更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可降低成本及复杂度,而使其未来极具成长潜力。

由于车用高效能运算需要使用先进制程来为其打造芯片,而台积电因稳居全球高阶制程的领导地位,因此在抢食未来车用高效能运算芯片的代工订单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国际IDM车厂并不具备先进制程的制造能力与产能。

 

后摩尔定律时代,将使半导体制程进展所遇阻力日趋加大

 

随着未来半导体市场应用趋势,将朝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高速运算等应用,芯片对于IC制造业的要求将聚焦于多任务、高速执行与存取、低功耗等项目。然而在先进制程逐步进展到一定程度,制程微缩所面临的瓶颈逐步浮现,特别是复杂的图形造成曝光次数增加,光罩成本也随之倍增,让摩尔定律发展速度也所减缓。

事实上,摩尔定律前进的困难处,包括穿隧效应造成的严重漏电流与功耗问题,也就是在采用现有片材料的基础上,晶体管中的电子就容易产生穿隧效应,使半导体组件失灵,为芯片的制造带来巨大的挑战。

所以现阶段全球半导体业者对于先进制程的IC制造技术将有3种策略来因应,首先是延续原有CMOS技术的发展概念,如藉由EUV制程的导入来进行延展,但之后所遭遇的物理极限问题会日趋严重,如先进曝光机、刻蚀机等设备研发技术难度大。

其次则是藉由类摩尔定律的异质整合来达成,意即由应用需求驱动未来芯片设计功能的多样化,跳脱摩尔定律对集积度的执着,只从应用看整合。如透过3DIC等封装技术来整合电源、感测促动器、无线电、高频组件、无线充电、生物芯片等功能进入到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当中,即创造横向应用来克服摩尔定律失效的问题。

最后则是跳脱原有以硅为基础的CMOS组件制程,以新材料(如奈米碳材、宽能隙材料)、新技术来创新更高性能、低功耗、兼容于现有制程,同时具备成本优势的制造型态。而光+电整合新时代硅光子组件的发展、Micro LED应用于硅光子芯片的可能性、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实现均将是Beyond Moore’s Law此作法中重要技术的突破点。

 

iStock-1321246631

Photo Credit: iStock

 

美中两强于科技层面的较劲,将持续牵动未来10年全球半导体业的竞合

 

中长期来说,美中两强于科技领域互相争霸的态势将不易扭转。其中美国力促全球供应链从中国撤出,且中国积极进行去美国化。

但以半导体产业角度来看,除中国半导体自给率2025年也恐仅迈向40%的关卡而已,况且由于2019年美国半导体业销售额来自于中国的比重仍达3成以上,加上中国市场规模,对于美系半导体业者仍是难以割舍的收入来源,且美商撤离中国回到美国或盟邦进行供应链的建立也至少要58年,因此短期间台湾半导体业面对美中两强的压迫仍有因应的时间。

不过美中两强科技面的对抗,恐使全球半导体上中下游面临投资区位移转、供应链重组的变化,显然世界形成美规及中规两大体系的可能性升温,各国选边站的压力再次浮现,届时台湾企业如何有效杠杆两大体系及市场将是重要的课题。

而面对美中关系的不确定性,我国半导体业需透过全球布局来降低风险,且进行体系内的转型升级。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政策更需有长期策略与方针、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完整的人才培育系统,以求在美中贸易冲突情势趋向长期化之际,台湾半导体业仍可稳中求进。

 

未来10年台湾半导体业的竞争优势,仍显突出人才需求缺口则需积极补齐

 

在未来10年全球变局下,台湾半导体业仍是有机会呈现稳中透强的态势。毕竟台积电先进制程仍有机会将技压群雄,甚至技术进步将会从系统和应用层面带来更广阔的经济利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鉴于区域集中风险、地缘政治盘根错节、人才短缺和基础研究不足等问题,加上为了强化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各国政府正在思考在不同区域打造产能、拓展生产基地和关键材料的供应来源,并辅以大规模资金的投入。如近期中、韩、欧、美、日、印度分别祭出44兆、12.6兆、4.5兆、1.5兆、515亿、280亿台币不等的补助。

而在全球意识到分散半导体制造业据点、自身国家完整供应链建立的重要性时,是否动摇未来台湾半导体身为全球生产重镇的角色。而中长期台湾又该如何持续作为国际半导体价值链上的要角,人才需求缺口方面该如何补足,将是产官学亟需思考的重点,毕竟高素质理工人才的供给状况,将是攸关未来10年台湾半导体产业能否持续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5

 

美欧芯片补贴政策齐发,台湾半导体的竞争优势是否会受到动摇?

 

文:刘佩真

(台经院产经数据库总监、APIAA理事)

 

美歐晶片補貼政策齊發,台灣半導體的競爭優勢是否會受到動搖?

Photo Credit: Reuters / 达志影像

  

自由、开放、多元、互助! 《思想坦克》立志作为台湾彼此理解互信的沟通交流平台,我们诚挚地欢迎台湾各地所有有气力的声音!聆听台湾生命力,我们等你来!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显然美欧芯片补贴政策齐发,再加上先前其他国家也大举对半导体进行扶植措施,让市场忧心台湾为全球第二大供货商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202224日美国联邦众议院表决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其中包含以520亿美元推动美国半导体产业,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也期望多管齐下来强化美国在地化供应链的建立。

毕竟美国商务部长示警,美国芯片正危险地依赖台积电,而台积电的总部所在的台湾处于脆弱状态。因而强调美国需专注投资半导体业,来提升本身芯片制造能力,并吸引日本、南韩、台湾等半导体厂进驻美国。

尔后28日欧盟也宣布规模491亿美元的芯片生产计划,允许各国政府对本国的新兴芯片生产业者提供投资,使欧盟成为芯片生产重镇,以降低对亚洲、美国业者的依赖。

显然美欧芯片补贴政策齐发,再加上先前其他国家也大举对半导体进行扶植措施,让市场忧心台湾为全球第二大供货商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胁。同时也深怕台积电加重海外投资比重,我国半导体的竞争优势恐受到动摇,反映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考验台湾政府与业者的应变能力。

 

近期美、欧芯片法案也相继通过半导体扶植政策

 

美中科技战与疫情演变,均使得美国意识到当地半导体制造产能的不足,且高度仰赖台湾或亚洲的供应,更为了拉大与中国之间的差距,故2021年美方以立法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增列半导体产业相关奖励条款。并由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但直到202224日才由众议院正式通过,确立520亿美元资金将挹注半导体上中下游供应链的投资。

同样地,欧盟也在202228日正式宣布《欧洲芯片法案》,将整合研发、设计、测试等领域,由欧盟与各会员国协力投资,总计规模为491亿美元。主要也是为了大幅提高欧洲芯片自制比重,并期望欧洲国家能共同在此关键战略物资上取得经济自主权。

除了美欧之外,其余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台湾等国也不断强调在自身国家建立半导体完整供应链的重要性。例如日本规划2,000亿日圆支持半导体制造业,期望车用和其他领域的功率半导体2030年市占率可达40%;韩国方面则是有系统半导体愿景及策略、10年投入4,500亿美元发展K-半导体战略等措施,主要是为了有效降低对于内存产品的过度依赖,并强化非内存的生态系统。

中国祭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新基建、科创板、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与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将列入十四五规划等措施。

印度则推出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生态系统发展计划,支出约100亿美元用于在印度发展永续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主要目标包括建立至少两个半导体工厂和两个显示器工厂,以便能够与亚洲其他国家竞争。

而台湾方面,政府则陆续祭出领航企业深耕研究计划、半导体先进制程中心等规划,期望将半导体产值由2020年的3.20兆元拉升至20255兆元的目标。

 

台積電微型前瞻系統單晶片

Photo Credit: 中央社科技部26日举行研究成果记者会,团队采用台积电半导体制程研发出「微型前瞻系统单芯片」,芯片体积仅米粒大小,耗电量也只有原本1/2,有效提升运算效能。 中央社记者苏思云摄 109826

 

美欧力挽供应链,东亚则是期望强化半导体在地化扎根

 

事实上,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后续衍生的变种病毒株、车用芯片荒、国际天灾不断等事件后,各国逐步意识到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过度倾斜亚洲,市场担忧潜藏的风险,毕竟不同于1990年代全球半导体制造以欧洲居首、美国次之,2020年代则转为以台湾居首、南韩次之,日本及中国亦有一成以上。

反观欧洲、美国比重急速萎缩,特别是60%以上的先进逻辑IC10奈米制程以下)产能集中于台湾,因而台湾半导体业的角色显得格外突出;所以在这一波半导体追求在地化供应、建立自主可控供应链的趋势下,美欧力挽供应链往亚洲倾斜的局面 东亚国家则是期望强化半导体在地化扎根。

 

面对各半导体供应国力求自主可控,台湾仍有其竞争优势

 

虽然各国极力藉由政策进行扶植,期望能快速提升半导体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的完整性,但毕竟欧、美的生产成本并不低,进而影响芯片价格的竞争力,加上研发人员不似台湾可24小时随时待命支持。

况且欧、美、日等国对于奖助投资对象仍有不同的意见,恐形成本国厂商与外资业者共同竞争补助款的情形,意谓未来也存在资源分配问题。故各半导体供应国力求自主可控的目标恐非一蹴而就,尚需在效率与国家安全中取得平衡。

反观台湾,不论是晶圆代工、集成电路设计、内存、半导体封测等一线与二线厂商,近期均加重于竹科、中科、南科甚至是高雄地区的投资,使得群聚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台湾研发与生产线人员弹性机动支持更是一大优势。

况且台积电先进制程2022年下半年将加速进入到3奈米世代,依旧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显然台湾依旧握有高阶制程独家供应的地位。而其他台系半导体厂的成熟制程乃至于各项内存、异质整合的封测技术、多元化芯片设计能力等,皆让台湾在全球半导体各环节中占有一席之地。

 

6

 

美国芯片法案过关!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影响?

 

2022-07-29 下午 04:53 

记者陈士勋 / 综合报导

 

芯片法案可减轻台湾在美国设厂的投资成本。示意图:123RF

 

令全球关注的美国芯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于美国时间728日正式在美国参议会通过,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认为这是美国经济起飞必经过程,还说:「我期待签署使这法案成为法律的文件。」也让外界担忧台湾半导体的未来,不过还是有专家认为芯片法案能带给台湾好处,尤其减轻台湾在美国设厂的投资成本压力。

台经院(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数据库研究员暨总监刘佩真表示,国内半导体大厂生产重镇仍在台湾,占比高达9成。以台积电为例,大陆厂对母公司营收获利贡献占比不到3%,「近几年两岸关系紧张,导致没有台厂到中国新建厂房,在中国厂房的布建可能会处于停滞。」台厂在中国产能建置,整体营收或获利的占比也都是极低比例,去年也只有台积电加码南京厂28.9亿美元,扩增28奈米产能。

   目前得知有意前往美国投资的台厂有台积电(2230)和环球晶(6488)。即便在美国芯片法案通过,预期短期对台厂影响不大,况且台积电在10奈米以下先进制程的全球占比高达63%,成熟制程的产能也是全球第一,占比约20%。

   刘佩真说明台积电在美国算是比较象征性的投资,「台积电在台湾整体产能的性价比(俗称CP值)还是比较高,在亚利桑那州5奈米厂规划的月产能仅2万片。」

   而且根据法案添加附加条款,接受补贴的业者未来10年不得到中国建立新厂或先进制程产能,「这主要是希望厂商选边站,慎防中国半导体供应链崛起,巩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的领导地位。」

   即使在芯片法案的限制下,台厂依旧在全球有发挥空间,或许台湾半导体业者最该担心的是公司人才被挖角到美国。

 

7

 

美芯片法案反刺激中国成熟制程?

陈凤馨示警:可能让台湾市场受到威胁

 

郭怜妤

2022-07-31 08:30 

 

美国日前通过晶片法案,透过补贴希望发展晶片自给率,同时拉拢南韩、日本、台湾等构建晶片供应链“晶片同盟”。示意图。(资料照,美联社)

美国日前通过芯片法案,透过补贴希望发展芯片自给率,同时拉拢南韩、日本、台湾等构建芯片供应链芯片同盟。示意图。(资料照,美联社)

 

自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任后,国会一直在商讨《美国创新与竞争法》(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其中包含了对芯片制造与研发的发案,而在美国科技业的压力下,日前通过了520亿美元的补贴预算,用于鼓励芯片制造商在美国投资、研发、建厂。媒体人陈凤馨指出,此法案诞生于芯片为全球地缘政治重要战略物资的框架下,台湾虽有先进制程的优势,但仍可能受他国逐渐稳定的成熟制程带来的排挤效应威胁,需思考如何应对,重新定位自己的战略位置。

陈凤馨在网路节目《风向龙凤配》中表示,这项法案中令人关注的,是究竟能否振兴美国的芯片产业。她认为,仅是补贴,恐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芯片生产最关键的人力短缺与高价劳动力问题,光是台积电遭其在美国设厂所花费的人力成本,就比在台湾的多了50%。陈凤馨解释,补贴政策是一次性在建厂时补贴给业者,并非在每一次出口产品时补贴。

另一个问题,陈凤馨指出,是人才不足。由于半导体产业相当辛苦,培育苦干实干的人才不易。回顾相似的案例,陈凤馨指出,上世纪由于日本大量出口汽车到美国,威胁到美国汽车产业,于是美方够过谈判与广场协议来简劭日本汽车的竞争力,并要求日本汽车公司到美国设厂。不过,最终虽然让整体汽车产业生存下来,汽车制造的工作机会却大量流失,外包给墨西哥等地。针对补贴的做法,陈凤馨认为在要减少对他国芯片制造的依赖有帮助,但很难真正做到自给自足。

而美国此次推动芯片法案,也将对世界政经局势产生变动。陈凤馨指出,半导体已被美国视为中美科技大战的核心之一,欧洲、中国、台湾、日韩等等也都将半导体是为地缘政治的重要筹码甚至是战略物资,因此各国积极发展芯片的自主。而台湾虽然在先进制成上独步全球,连美国都依赖;但成熟制程上,许多国家现在也急起直追,能够生产稳定、价廉的芯片。而芯片的生产或仰赖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就有可能受美国制约的情况下,陈凤馨认为,这等于是依定程度上强迫大家购买中国制芯片,也协助其成熟制程发展,相对就威胁到台韩。

陈凤馨进一步解释,由于台湾60%的芯片出口是输出到中国市场,若中国的成熟制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恐怕会压缩到台湾芯片生存空间,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利润相对受限。而台湾虽有先进的技术,但她认为地缘政治带来的巨变可能更加强烈,会将台湾半导体产业推向一个困境,需要去思考如何在其他方面创新与重新定义战略位置。

 

8

 

芯片法案展成效?

传三星重思陆投资 转进美国

 

MoneyDJ新闻 2022-08-03 14:08:34

记者 陈苓 报导

 

 

上周美国国会通过芯片法案。专家解读,美方以补助款诱使半导体商加入美国阵营,一旦业者拿到补助,赴中生产芯片将受限制。据传韩国芯片大厂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开始重新评估中国投资案。

金融时报3日报导,美国芯片法案提供520亿美元的补助,支持在美国生产先进芯片;法案内含「护栏」(guardrail)条款,接受美国联邦资金者,十年内不得扩大或升级中国的先进芯片产能。消息人士说,此一条文让三星和SK海力士重新思考对中国的曝险。

资深韩国官员表示,随着时间过去,韩国在中国的数项芯片投资案可能会遭「放弃」,「要是中方不开心,得去跟美国谈」。这显示华府力促芯片大厂脱中转美的努力,出现成效。

SK Securities研究主管兼南韩政府半导体政策顾问Kim Young-woo说,防堵中国的护栏条款,促使韩国芯片厂加速从中国转向美国。美中科技战让韩厂省思作法,如今的地缘政治风险,让他们更偏向美国。三星和SK海力士若不使用美国设备和技术,无法量产尖端芯片,两家公司将在美国打造更多工厂。如果必须在美中之间做抉择,他们只能挑选美国。

今年5月才卸任的南韩经济部官员Yeo Han-koo也说,韩企开始「调整」美中策略。新经济秩序正在型塑当中,企业重新评估局面,并据此调整战略。

 

美限制陆芯片发展 分析师:对韩厂短空长多

 

BusinessKorea先前报导,中芯国际(SMIC)是中国晶圆代工的龙头业者,该公司去年开始量产14奈米芯片,近来更传出中芯已悄悄生产7奈米芯片。美国对此感到忧虑,原本华府仅限制10奈米以下的晶圆生产设备输入中国,据传出口禁令将扩及14奈米以下设备。

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让韩厂忧心忡忡。中国是南韩芯片的重要出口市场,今年第一季,中国占三星电子总销售的26.1%,而且三星和SK海力士均在中国设有内存工厂。

有分析师说,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长期而言有利南韩。分析师Kim Yang-jae说,中国内存技术仍落后韩厂,不过中国智能机扩大使用陆厂内存,苹果也考虑使用陆企产品,短期而言,美国作法不利韩厂,但是长期将有正面效果。

 

9

 

产业巨头接连落马 中国芯片掀烂尾潮?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凯迪

2022.08.01 16:47 ET

 

中国多名芯片业领军人物近来相继因涉及腐败而被捕,其中,包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目前正值美、中在芯片产业激烈竞争之际,这些重要人物密集落马,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意味着什么?美国国会刚刚通过《芯片法案》一旦生效,中国的芯片业发展又将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产业巨头接连落马 中国芯片掀烂尾潮?

中国要在2025年达到芯片自给率70%的目标,不过困难重重。

路透社资料图片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30日通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当局调查。上周四(728日),中国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也因涉嫌违纪违法,被通报调查审查。他也是中共十九大以来首位在任内落马的部长级官员。

此外,过去一个月,还有四名芯片业领军人物相继被捕,其中包括紫光集团前总裁刁石京、国家芯片大基金管理公司原总裁路军、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紫光集团总裁张亚东,与及紫光集团联席总裁齐联。中国媒体报道,这些人都涉及严重腐败。

 

美国《芯片法案》引发中国内部反腐败调查?

 

芯片行业一直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入资金量非常之大,可谓倾“举国之力”。这个产业也是美、中竞争的焦点。中国一直想要在该领域“弯道超车”或跳跃式前进,以赶上美国的领先地位,但一直缺乏突破。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副总裁、战略技术政策项目主任詹姆斯·刘易斯(James A. Lewis)告诉本台,“我的猜想是,由于美国对于《芯片法案》的重视--这也是中国密切追踪的,他们(中国)也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了检视。他们已花费了数百亿美元。”

美国参、众两院上周相继投票,通过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刘易斯认为,这一旨在振兴美国芯片制造业、抗衡中国的法案,是引发中国对内部腐败问题调查的的导火索。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国际经济和技术问题专家莱利·华特斯(Riley Walters)也表示,中国经常搞产业大跃进,投入大量资金,但往往效果不张,并导致腐败丛生,而“今年尤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特别年份,还有两个月就是二十大。”芯片业的滞后,让中共领导人感到颜面无光。

 

中国国家大基金第一期投资表(网络截图)

中国国家大基金第一期投资表(网络截图)


大基金大撒币 中国芯片业“大跃进”盲目发展

 

过去几年,中国芯片行业一直是投资热点。其中,所谓“国家大基金”于2014年由中国工信部办公厅宣布成立,采用政府基金与社会化资本结合的方式,重点投资芯片产业,包括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据媒体估计,中国政府为此已先后投入了上千亿美元,资助该产业与西方国家竞争。但这些巨额补贴的结果却是巨额损失,以及一系列的破产、违约和烂尾项目。而大量依靠进口芯片的事实并未改变。中国芯片进口目前仍占全球市场约三分之一。一些关键的“卡脖子”领域,仍在攻坚路上,形势严峻。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也谈到,“中国芯片业造假成风,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是普遍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早在2006年,上海交大就曾发生“汉芯一号”芯片造假事件,导致国内刚兴起的半导体产业一度停滞不前。据统计,2021年中国芯片领域共有约287笔投资,同比增长67.8%,总投资额高达108亿美元,但目前至少有6家芯片公司已倒闭,共烧掉23亿美元。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博士告诉本台,中国芯片发展牵扯到两方面问题:“它牵扯到一个是人才和技术。如果没有人才的储备,也没有技术的储备,你想说突然要发展芯片,是比较困难的。”

谢家叶说,芯片技术牵扯到很多领域,包括极光、切割、封装等很多技术,各方面积累要有一个过程。

他补充,另外一方面就是投资。“投资方面,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我只要砸钱进去,我就肯定可以把它做出来。不是这样子的。”

谢家叶谈到,如何透过投资,逐步拥有自己的设备,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用大跃进的方式,无法改变中国目前的芯片发展状况。这也是导致中国很多盲目投资、最后被贪污、成为烂尾的主因,就是“主持投资方面的官员被人家误导了。”

 

中芯7纳米芯片 专家质疑无法量产商业化

 

美国彭博社721日披露,中国芯片大厂中芯国际正在出售可用于比特币挖掘的7纳米芯片。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可能已将其芯片制造技术提升了两代。实际上,美国从2020年末就已限制向中国出口10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设备。中芯国际的技术进展让外界怀疑,美国是否能阻止中国发展世界级芯片产业的野心,但也有行业观察机构质疑,中芯涉嫌抄袭台积电技术。

刘易斯则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中国早就已经获得制造这种芯片的能力。“有趣的是,他们为何觉得有必要加以宣布呢?” 刘易斯解释说,芯片制造关键不在于你能制造多复杂的芯片,而是在于能否大批量生产,能否有商业利润并占领全球市场,“关键是批量化和商业化”,而中国这些都做不到。

 

《芯片法案》生效后 中国看不到美国的车尾灯?

 

上周,美国国会通过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将为国内半导体生产商提供520亿美元的资助和财政激励。法案还规定,接受联邦资金和税收补贴的芯片制造商,不能在中国和俄罗斯等构成国安担忧的国家扩大现有工厂或建造新工厂,从而限制在当地生产先进芯片。

刘易斯说,中国迟早会有自己的芯片产业,但有多快?复杂到什么程度?这将由全球竞争决定,而《芯片法案》将巩固美国目前的产业领导地位。“中国的发言人说,他们要想赶上行业领导者们,至少还得十年。该法案将把中国甩得更远些。”

据知名行业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美国目前占据全球芯片研发支出的55.8%,而中国仅占3.1%

刘易斯认为,中国芯片产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腐败,这是中国经济本身固有问题。另外就是中国当局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在加速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强化其专制统治之间,北京选择的是后者。

“他们(中国)要把技术内卷化,拥有一个良好的芯片产业还需要1015年。美国无法阻止他们,但这将是一条崎岖之路。”

 

10

 

芯片企业巨头纷纷被捕日后芯片国产化谁来领军?

自由亚洲电台 责编温晓平

2022.08.01 01:00 ET

随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因「违纪违法」落马,掀出中国芯片业腐败深渊。过去一个月,已有六名芯片业领军人物被捕,当中包括紫光集团前总裁刁石京、国家芯片大基金管理公司原总裁路军、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紫光集团总裁张亚东,与及紫光集团联席总裁齐联。内地媒体报导,他们都涉及严重腐败。
    2014
年,中国工信部办公厅宣布正式成立「国家大基金」,将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包括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去年有媒体估计,中国政府为此已先后投入1000亿美元,资助国产芯片跟西方国家竞争。几年过去了,这些巨额补贴已经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出现了一系列的破产、贷款违约和烂尾项目。
   
彭博通讯社上周报导,中芯国际可能不顾美国的制裁,将其生产技术提高了两代。然而专家们说,它仍然远远落后于行业领导者台积电和三星公司。
    
到现在几乎所有芯片龙头企业巨头都被抓了,以后由谁来领军,将会是习近平要面对的重大难题。

 

11

 

紫光破产鸿海工业富联注资98亿参与重整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台北报导

2022.07.13 10:30 ET

 

紫光破產鴻海工業富聯注資98億參與重整

紫光集团宣布破产后,鸿海旗下的工业富联宣布参与注资重整。

路透社图片

 

负债超过千亿并早已宣布破产的中国半导体大厂紫光获得台湾代工大厂鸿海旗下工业富联(FII)注资人民币98亿元参与重整。由于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已许久未传出合作案,这一起投资引高度关注。分析指,鸿海此举着力于中国电动车市场潜力,势必得更加强半导体关键零组件供应,就商业利益无法忽视这一块市场。

中国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去年7月宣告破产重组,综合中国媒体报导,工业富联CEO郑弘孟表示,工业富联积极布局中国半导体产业,寻求第二成长动能,已携手智路资本收购四间封测厂,成为工业富联布局广东半导体产业链的第一站。

工业富联强调,工业富联是中国上市独立公司,在当地募得资金,并投资当地第三方的私募基金,以寻找可协助工业未来发展的技术和标的。台媒《经济日报》报导,“泛鸿海集团目前持有工业富联约85%股权,居最大股东。”而工业富联注资后,则掌握紫光约17.85%股权。

 

2018 年5 月17 日,第21 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紫光集團展台。 (美聯社)

2018 5 17 日,第21 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紫光集团展台。(美联社)

 

鸿海看中紫光旗下长江存储与紫光展锐

 

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数据库总监刘佩真接受本台访问时分析,鸿海近年积极耕耘半导体版图,从半导体设备、封测到IC设计,包括LCD驱动IC,并逐步往IC设计服务发展。这次透过工业富联入股中国紫光,主要是着眼于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与紫光展锐两家公司。

刘佩真:“长江存储它目前在NAND flash的部分,进展还蛮超乎市场。它先前也有可能会获得苹果订单,但这部分美方有些压力,年底以前应该不会采用。至少在NAND flash进展有些突破。”另外,“紫光展锐因为海思在手机芯片版图持续节节败退后,反而除了联发科与高通之外,在中国展锐的市占率明显提升。”刘佩真补充说。

 

中国电动车销售占全球5成鸿海难忽视的市场

 

刘佩真受访中提到,鸿海此举也是着眼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力,因为中国电动车销售占全球5成,且中国去年电动车销量年增幅高达209%,未来成长动能备受看好,入股紫光其来有自。然而,在两岸关系陷入冰点之际,这起投资案格外受瞩。

刘佩真:“近期在美中科技战,再加上两岸关系紧张,这几年两岸在半导体交流逐渐减少。因为美方部分有些压力,甚至有些慢慢撤出中国,鸿海动作会受到注目,这两年两岸半导体很少合作,未来要看台湾官方审查。中国在电动车市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无法忽视的一块市场。商业利益考虑的角度大一点。”

 

习近平指挥半导体中国队紫光盲目扩张致破产

 

紫光背靠北京清华大学,为扶持半导体产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4月考察武汉时,曾赴长江存储下属的武汉新芯调研,当时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陪同讲解和汇报。也让紫光集团被视为“半导体国家队”。

 

一名研究人員在北京的清華紫光研究中心工作。 (路透社)

一名研究人员在北京的清华紫光研究中心工作。(路透社)

 

紫光集团在全盛时期,在全球拥有4万名以上员工,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占到全球SIM卡芯片市场份额的20%以上,也是中国领先的云服务供货商之一。从2013年以来,紫光集团发起了超过60起收购案,甚至还曾放话要收购台湾的晶圆大厂台积电与IC设计大厂联发科。

然而,光顾着购并却不经营研发且盲目扩张,导致紫光集团负债2000亿,去年7月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以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集团破产重整。

据澎湃新闻报导,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已于11日完成了公司股权变更,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

文中并披露,新任紫光集团董事长李滨发出了“致紫光集团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李滨在信中称,首先要解决目前的债务和资金问题,以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资金管理体系重塑公司的信用和声誉。

 

12

 

专栏| 中国最钱线

大炼芯片三年:一地鸡毛的国本之战

 

自由亚洲电台2022.01.28

 

專欄| 中國最錢線:“大煉芯片”三年:一地雞毛的“國本之戰”

2018年,北京国际高科技博览会期间,通过在国家控制的清华紫光集团项目展台上,设置的显微镜可以看到中国微芯片。

 Photo: RFA

 

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这里是《中国最钱线》,我是子朝。这期节目,我们来看看中国“大炼芯片”几年后的成果。

 

“成果丰硕”,一地鸡毛

 

202178日,紫光集团宣布债务违约,随即宣布进行破产重整。这家曾经在半导体领域频频大手笔并购,几年前曾经放话要买下台积电、美光的巨鳄,烧了几千亿人民币也没听到响声,终于死于吃得太多消化不良。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业头牌演员华为还在给自己加戏。华为宣布高调成立的高科技VC“哈勃投资”,在3年时间里宣布投资了56家芯片企业,看起来是被美国的芯片禁令伤害太深,痛定思痛要雪耻报仇嗯吶(并不)。不过在被公认为“大钱坑”的半导体行业,拿着数十亿人民币量级的资金“撒胡椒面”式投资几十家企业,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广告行为,也根本无助于改变华为消费电子产品从市场上消失的命运。不过作为有三大运营商海量上供,靠全国人民贴钱养着的中国“秘密武器”,对华为来说,美国人的芯片封锁可能也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人家只是借机会蹭点政府资金,顺便继续让“海军”们炒作几个头条给爱国群众打打鸡血罢了。

参与这场大戏的演员远不止紫光和华为,其中的主力是各地地方政府,各地以国产芯片的名义成立了大批产业基金,几十个的某某芯产业园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从台湾半导体公司挖几个团队,或者找来美光、阿斯麦、英伟达等公司的几个华人离职员工,编出一份漂亮的PPT,甚至都不需要拿出产品,便能坐收大笔投资。但此类项目几乎无一例外黯然收场,如果根本是骗钱没什么动静也就罢了,如果真的还有大手笔投入,结果却发现做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那就变成了尴尬的大新闻。比如号称投资过千亿人民币的武汉弘芯和济南泉芯,分别在2021年初和2020年中宣布破产,最后一片芯片也没生产出来。

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家正经在做芯片并有赚钱能力的公司——中芯国际,享受了走绿色通道光速上市A股的待遇,也一直受到各路资金的狂热追捧。但这家从里到外刻着台湾基因的公司,一直在现实利润和“国家期待”的矛盾目标间徘徊不定,被中国的政治目标和台湾的科学管理的张力扯到遍体鳞伤。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到底是砸大钱冲先进制程,还是先做大占据成熟制程市场份额实现盈利这两条路之间左右摇摆。最终表现为人事上的动荡不安,最近几年来它更换了四任首席执行官,好几位台湾半导体行业的教父级人物都在这里折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在2020年底还被美国列入实体制裁列表,享受了跟华为一样被上游厂商断供的待遇。

 

2020年底中芯國際(SMIC)被美國列入實體制裁清單(RFA)

2020年底中芯国际(SMIC)被美国列入实体制裁列表(RFA

 

“大炼芯片”的荒诞剧,歹戏拖棚。此时曾经被紫光董事长赵伟国贬低为“现在不赶个好价钱卖掉,以后卖不出去”的台积电,市值已经突破6000亿美元,跻身全球十大最值钱公司之列。穷极无聊的中国官媒只能在某些自己才看的榜单里将其列为“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供粉红们意淫一把。对比泱泱大中国举国之力搞出的尴尬,为何世界第一芯片巨头能出在台湾小岛?2021年全球供应链危机,引发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关注芯片供应安全,这种关注跟中国“炼”芯片,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大炼芯片”,到底是在“炼”什么?

 

“大炼芯片”的起因,起源于中国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年需要进口3500亿美元的芯片产品,是中国最大的进口项目。在实行重商主义,本能上希望多出少进的中国政府也是一笔相当肉痛的开销,省下这些几千亿,我们又可以多收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元首,多去西方国家搞点大外宣了。小小的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灵魂,泱泱大国居然还大部分需要进口,尤其是手机和各类智能设备航需要的小型芯片,往往需要10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支撑,更是被台积电、三星等有数的几家企业垄断。按照总加速师和他的国师们的想法,这么重要的环节居然还被别人“卡脖子”,实在是伟大复兴上一块最大的绊脚石。因而“自主芯片”被当作“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攻关项目,按照这个规划,中国的芯片国产化率在2020年应该达到40%2025年达到70%。这个计划看起来已经十分离谱,实际完成率也非常打脸——到2021年底,中国半导体产品国产化率仅为19%,其中还有超过一半是台积电、美光等外资企业完成的。不过说实话如果它仅仅是一个国产替代计划的话,大力引进外资入华设厂,以市场换技术,集中发力成熟芯片制程和中低端市场,还是有希望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芯片产业链的。即使达不到“2025计划”所规定的大跃进式目标,但这毕竟是中国在许多其他产业上走过的成功道路,一直以来被认为行之有效。就算和现有的国际产业巨头难免发生冲突,但也能与其分享利益,并不必然被其他国家敌视和围剿。

2018年美国带动西方国家对华为进行芯片禁令,却把这个“芯片国产化”的计划彻底带向了魔怔的方向。华为被各国抵制,根本原因是因其与中国政府和军方密切而不透明的关系,并且长期与国际公认的流氓政权做明显不划算的生意,绝不是一家普通的私营企业。而总加速师对其的解读则是:帝国主义卡我们的脖子。既然美国人卡芯片的脖子,我们就要搞出属于自己的芯片。华为被“卡”的项目是什么?好像是用于手机、通信设备的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我们就不惜一切代价把它搞出来嘛。“我们当年那么困难都能自力更生出原子弹,区区芯片算什么嘛”,大概这就是中国决策层当时的想法。结果一踩进去,发现是一个血淋淋的钱坑,这个我们下面再讲。关键是一用这种“卡脖子”的视角,以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的思维去审视一个产业,心态马上就变了。你会突然发现我堂堂中国巨龙原来是窈窕的水蛇身材,全身上下无一处不是脖子,邪恶的帝国主义不光能卡住芯片供应本身,让台积电不给你供货。哪怕你自己真的复制来了先进制程技术,或者干脆像有些人意淫的,武统台湾直接抢过来,那人家照样可以不卖你光刻机,不卖你硅片,不卖你光阻剂。那么我们到底要在哪里实现突破呢?众所周知,当中国人面对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他们的解决方法都是吹一个更大的牛转移注意力顺便骗人接盘。所以“炼芯片”很快变成不断刷新么蛾子下线的比拼,芯是没“炼”出来,倒是每周都有“xx大学搞出量子芯片技术不需要光刻机成功突破美帝封锁”的大新闻,或者是两块14纳米芯片迭在一起效果相当于7纳米的新发现,以及时不时出现在财经版角落里的“某某芯关门跑路员工维权”的不重要消息。

 

一名員工在江蘇省南通市的捷捷半導體公司工廠製造芯片。 (法新社)

一名员工在江苏省南通市的捷捷半导体公司工厂制造芯片。(法新社)

 

砸钱就行了?

 

当然了,很多中国人包括很多所谓的反共人士,都相信“共产党什么都做得出来”从而“什么都做得到”。砸钱不就行了嘛?自己不会就收购外国企业,挖外国技术人员,要么就不计成本砸钱搞科研攻关,中国不是钱最多吗?这还有搞不定的?

好了,一个“反常识”的事实来了:中国还真没有这么多钱。不管是中国政府支持的企业,还是中国政府自己。那个豪言要买下台积电的紫光集团,掌门人背景深不可测,不断砸钱摊子越铺越大最后资金炼断裂,也没能把自己离领军企业的距离拉近多少。中国政府拨出了500亿美元的基金要助力国产芯片研发,十年花完,看起来很大手笔是不是?但台积电一年的资本支出是300亿美元,一家就超过你所有!

半导体产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巨额且持续的资金投入,一个是不进则退、赢家通吃的技术竞争。目前出于行业头部技术领先的企业尚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不断投入天量研发资金。况且台积电、三星们都是几十年积累的家底,你作为后发者想要追赶,那投入恐怕还得比别人多一个数量级。总之这事儿真的不是光有钱就能办到的,虽说每年中国都宣称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创纪录”,可这样年复一年以把钱丢水里的精神砸钱下去,对国家经济的拖累恐怕远超军备竞赛。更何况“聪明”的中共当局总是抱着那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思维,从上到下都沉迷于一些看得见能拿来吹的时间节点KPI,总有那种“砸完这一阵钱抢占了制高点就可以摆脱卡脖子”,名为奋进实际还是为了躺平的思想。这种精神指导下,行业发展经常被短期目标拖累,不断调整路径,给了各种浮躁的骗子可乘之机。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的芯片产业其实是一个金融部门,陆家嘴搞芯片的人是张江的n倍,最厉害的半导体专家都是券商研究员和VC投资经理。

至于收购国外企业,挖技术人员这些“快捷方式”,在中美全面对抗之前还真的成功过几次,比如资本背景深厚的闻泰科技成功收购了脱胎于飞利浦汽车芯片业务部门的安世半导体,在去年的全球汽车芯片危机中大赚一笔。但此类行动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各国纷纷设置了更加严苛的审查。像之前风光无限,成功通过台湾联电“挖角”美光前员工团队的福建晋华,直接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当然这时候中共的吹鼓手们就有话说了:不是我们犯傻非要去跟全世界作对,明明是你们不给我们活路我们才要自力更生的嘛。这就引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两弹一星化”。

 

“两弹一星”与现代科技

 

回到我们刚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区区台湾小岛能搞出台积电?中国的“炼芯片”跟自由世界各国建芯片厂有什么本质区别?确实,不论是台积电,三星,阿斯麦,在成长阶段都享受了母国“举国之力”的支持。可是人家出举国之力,只是为了在特定领域抢占技术领先位置,获得更大利润以带动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市场导向、赚钱第一。利伯维尔场经济是正和博弈,你赚了钱推动行业发展,蛋糕做大了上下游企业都有饭吃;哪怕是直接竞争对手也希望一起做大蛋糕;后发者在应用和成本层面多多发力也算是良性技术扩散。日韩台等东亚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发展起自己笑傲全球的各项王牌产业的,中国自己获得优势的行业,也都是这个路线的产物。但魔怔的“大炼芯片”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甚至它本身就是要完成一大堆互相矛盾的任务。

实现芯片抑或某某技术的“完全自主”,标志到底是什么呢?是要获得某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赚更多钱吗?那么首先你要海量的投钱烧钱,以举国之力支持某几家龙头。其次这家公司作为后发者要克服劣势,必须要跟上下游伙伴保持良好关系,跟预定的竞争对手也得是守规则、有底线。这样才能确定自己能努力的突破方向。最后这个过程必须是市场导向的,你的产品总归要比别人在某一方面具备竞争力才能赚钱,而市场的检验看似会让企业“急功近利”不去专心攻破掌权者认定的某项KPI。但如果一个行业整个都没有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完全靠国家输血加游资追捧来维持,要能指望他们生产出有商业竞争力的产品实在是缘木求鱼。因为这个模式下,胜出的必然是那些把更多精力用在自我包装炒作的公司。

 

2020 年8 月26 日,江蘇省南京舉行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展示台積電芯片。 (法新社)

2020 8 26 日,江苏省南京举行的世界半导体大会上展示台积电芯片。(法新社)

 

当然,从现在总加速师的表现来看,他所期待的“自主”,可能更倾向于那种“万一西方把我们制裁封锁起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芯片以及其他东西(这个其他东西可能包含所有)”的执念。这个和“抢占更有利市场地位“的目标就是彻底的南辕北辙了。台湾人在“举”台积电的时候从来不会想诸如荷兰人不卖给我光刻机,日本人不卖给我光阻胶这种魔幻的事情。大家都是在全球分工产业链里吃饭的,好好地为什么要卡我,他不卖给我他不是也要受损失?但对于所有企业背后都有国家力量的中国,那就是另一个逻辑了。所以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藉用小粉红的逻辑:人家为啥谁都不防,就整天防备着你,还不是你自己有问题?

而这种自己把自己定义为贼的行为模式,自然也会招致别人合理的疑虑和反弹。在芯片这件事情上,就表现为半导体行业全球分工的体系vs非市场导向的一个国家,那还不处处都是脖子,处处都可以被卡。这种反应则会进一步让中共当局,特别是总加速师本人感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达到一种预言自我实现的效果。结果是把国家经济的中心转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各类”国之重器“”自主创新“上面,就是我所说的”两弹一星化“。今天总加速师的这种思维,无疑再次把中国经济带向这个道路。但跟炸一下听个响的原子弹不同,这次他想要搞出来的东西有商业价值,但也因此需要更高的商用稳定性,这本身又构成了矛盾的目标。最后结果要么是搞出了他们想要的成果,但对国际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进一步加强。要么是逼着整个社会倒退到“自主创新内循环”所能支撑的水平。上一次这样搞的结果,是几千万人死亡的大饥荒,以及大部分工厂把二战前的设备用到了80年代。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