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序言 学懂中英语法的区别《英语自学笔记》H卷 English self-study notes

序言 学懂中英语法的区别 沈 阳 Preface: Lear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ammar
当我自学英语时遇到的麻烦太多,首先是记不住单词,读不准发音,还有一个重要难点是看不懂英语句子的语法组合。 中文和英文在语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两者在哪里不同呢?中文语法有什么特点?英文语法又有什么特点?导致中国人学习英文会犯错误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一些中文和英文语法上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困难重重。 为了排除学习英语的困难,我尝试研究中英文语法,也包括世界不同国家的一些语法特征。我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开拓视野,通过了解不同语言去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了解语法,也就成了我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 “语法”一词的英文“Grammar”来自古希腊语γραμματικὴ τέχνη(grammatikē technē),意思是“字母的艺术”,其来自于γράμμα (gramma),意思为“字母”,而γράμμα本身又是源于γράφειν(graphein)一词,其意思为“画、书写”。 语法(英语 :grammar),在五世纪时被鸠摩罗什作为梵文 vyākaraṇa(离析,转指语言分析)的译名。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成为英语 grammar的译名,指词法 + 句法。 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稳固的部分,最能反映语言的本质特点。 语法是任意自然语言中句子、短语以及词等语法单位的语法结构与语法意义的规律,本质上即音义结合体之间的结合规律。对语法的研究,称语法学。语法也用来指研究这些规则的学科,例如词法学、句法学或音韵学等,并和其他学科,如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互相补充。但语言学家在很多文献中通常不用“语法”来指正写法。 “语法”一词对于非语言学家的人而言有着广泛的含义,一般而言语法是指语言使用者在使用一种语言时所使用的规则,并且至少对于母语而言,语法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下意识的过程中所习得的,而不是通过特殊的学习或观察其他语言使用者而获得的。事实上,大部分的语言学习过程在婴儿时期就已完成。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即使是文盲,也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也有不同的语法表述,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语法理解上也是五花八门。 在语言学上,自然语言的语法是指该语言中的句子、短语、词等语言单位的语法结构与语法意义的规律,本质上就是音义结合体之间的结合规律,这种规律往往作用于语用层面、句法层面、形态层面、语义层面等不同的语言学层面。而研究语法规律的各种理论,则为语法理论,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狭义的语法仅仅关心词如何组成短语和句子等,即语法结构,而不关心其语法的意义。 早期的现代语言学对于语法的定义基本上等同于句法,区分了所指(概念)和能指(音响形象),认定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更将语言和意识完全分割开来,只侧重形式、层次和结构上的分析。 广义的语法则还包括对语法规律进行的总结描述或对语言使用的规范或限定,在不同的语境中,这种规律或规则也称作语法规范、语法规则等,它陈述一套语法规则,用于规范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使之“符合语法规范”。 每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语法规律。比如维吾尔语语法就是在维吾尔语之内适用的一套规律,而一套维吾尔语语法学则仅仅是对该语法所进行的一个具体分析。蒙古语、日语、韩语,也是如此。 又如在计算机科学、逻辑学和数学等学科中使用的形式语言,也有其形式语法。形式语言的语法一定是描写性语法,而自然语言的情况比较复杂,通常是描述性和规范性皆有。 “语法”也可以用于形容控制一群语言使用者语言行为的规则。例如“中文语法”会有多种意义,它既可以表示汉语语法的整体概念,也就是所有汉语使用者所使用的语法规则,这时“语法”这个词更关注于大量的变化形式;它也可以指大量或所有中文使用者所使用的共有的规则(比如主谓宾结构等),此外它还可以指某一语言的一种特定的种类(如现代标准汉语等)。有趣的是,中国语言学家从没有对孔子、老子、孟子的言语进行过语法比较研究。甲骨文中有中国语法的影子吗? 如果关注语言学史,谁能说出中国古代的标准语法是什么? 事实上,第一本系统性的语法著作起源于铁器时代的印度,由耶斯迦(公元前6世纪)、波你尼(公元前4世纪)以及著作的注释者宾伽罗(公元前200年)、迦旃延和波颠阇利(公元前2世纪)创作。 在西方世界,语法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伴随着诸如赫里亚、萨莫色雷斯的阿里斯塔库斯等作者的产生。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语法的艺术》(古希腊语:Τέχνη Γραμματική),由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公元前100年)创作。 拉丁语语法则是按照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语语法结构发展而来的,较为出名的作者包括勒密乌斯•帕莱蒙、马库斯•瓦莱里•普洛布斯、奥比留•普皮勒斯、马库斯•瓦莱里•普洛布斯和埃米利乌斯•阿斯佩尔等。 Tolkāppiyam是现今最早的泰米尔语语法著作,于公元1世纪至10世纪之间完成。 古爱尔兰语的语法著作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的Auraicept na nÉces。 阿拉伯语语法是由Abu al-Aswad al-Du'ali(阿拉伯语:أبو الأسود الدؤلي),他师从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后者是逊尼派穆斯林第四位正统哈里发,也是什叶派穆斯林第一代伊玛目。 第一部希伯来语语法著作诞生于中世纪中期,其内容与《米书拿》有关。十世纪的Diqduq是最早的一部希伯来圣经的注释。12世纪时Abu Ibrahim ibn Barun(希伯来语:יצחק בן ברון בן יוסף בנבנשת)对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语法传统与习惯进行了对比。 语法在中世纪时期变成了一门核心课程,当时的教学也受到了古典时代晚期的一些作者的影响,比如普利西安等人。 对于俗语的研究始于中世纪中期,同期的作品包括《第一语法著作》(冰岛语:Fyrsta Málfræðiritgerðin)等,但这些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才开始具有影响力。1486年安东尼奥•德•内夫里哈出版了《拉丁文入门》(Las introduciones Latinas contrapuesto el romance al Latin)一书,在1492年他又出版了第一本西班牙语语法著作《卡斯蒂利亚语语法》。据彼得罗•本博1525年出版的《通俗语言的叙述》(意大利语:Prose della volgar lingua)的记载,在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但丁的《俗语论》(意大利语:De vulgari eloquentia)引发了一场有关于“语言问题”(Questione della lingua)的讨论,主要探讨了意大利语的地位以及理想形式。第一部斯洛文尼亚语语法著作由亚当•波赫力(Adam Bohorič)于1584年完成。 欧洲中世纪时期,中国处于什么朝代? 欧洲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在这期间中国处于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十国,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但在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并没有任何关于论述中国语法的书籍。 非欧洲语言的语法,是在16世纪开始逐渐得到统一汇编,以便于传福音以及圣经的翻译。期间产生了一些语法著作,比如1560年的《秘鲁王国印第安人通用语语法与艺术》(西班牙语:Grammatica o Arte de la Lengua General de los Indios de los Reynos del Perú)和由道明•圣托马斯写成的克丘亚语语法著作等。 1643年Ivan Uzhevych编写出版了《斯拉夫语语法》(斯洛文尼亚语:Grammatica sclavonica),1762年罗伯特•劳得出版了《英语语法简介》(英语:Short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Grammar)一书。由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所编写的共五卷的《高地德语方言关键语法词典》(德语:Grammatisch-Kritisches Wörterbuch der hochdeutschen Mundart)在1774年出版,这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德语词典。 1774年,北美13个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路易十六继位成为法国国王。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与瑞典药剂师及化学家舍勒分别发现了氧元素。 1774年的中国,是甲午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那时的清政府忙于维稳,先后颁布了《定聚众结盟罪例》和停止查补僧道度牒。并镇压了山东王伦起义。命纂《剿捕临清逆匪纪略》。是岁,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那时的中国,谁会编撰专著去研究中国语法? 18世纪后期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出现,语法已变为一个研究领域。1814年,吴克•史蒂芬纳维奇•卡拉季奇编写了塞尔维亚语的语法书,之后在1814年,由格林兄弟编写的《德语语法》(德语:Deutsche Grammatik)第一次出版发行。1833年弗朗茨•博普编写出版了《比较语法》(英语:Comparative Grammar),这也被认作是现代比较语言学的起点。 那么汉语语法定型于什么时候?其特点又是什么? 标准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而且一个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 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影响整体意思的词往往会被省略。依靠语序、虚词、构词法来表达汉语语法。 这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既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就连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东方的遗产》一书中,仍旧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和词类。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有语法也有词类,它的语法依靠语序来表达。汉语语法Chinese Grammar的特点是以虚词和语序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素分单音节语素和双音节语素,汉词分为两类,即构成方式分类和词性分类。 汉语中的短语,则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同位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特殊短语等。 因为中文与英文的语法差异很大,因此学习英语应该先弄懂中英语法的区别,这也是我真正开始自学英语渐渐明白的道理。数十年学不好英语的原因,就是没能找到打开英语大门的钥匙。 一个文盲能够用语言交流,但不会书写。一个会书写的人并不一定成为作家或学者,因为没能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运用。事实上,没人能讲清汉语语法到底定型于什么时候,其特点又显得很复杂。即使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相信没有几个草民能弄懂。 要让自己变得聪慧,就得学习,知识源于学习,学习就是语言和文字的交流,语言即世界,只有更多的了解世界,才会读懂自己。

1 条评论:

  1. 退休在家,开始探索自学英语的途径,编写《英语自学笔记》是为了让自己复习方便,选择的词句,也全都与我的兴趣爱好和用语习惯有关。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