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1921年春,张申府到法国后,成立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又称旅欧共产主义小组。其成员是张申府、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和周恩来5人。其中,张申府在北京入党,刘清扬是张申府到法国后发展入党。周恩来是张申府和刘清扬两人发展的。
1922年初,张申府由于支持留法学生抗议中国学院院长吴稚晖拒收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入学,支持中国勤工俭学的学生占领里昂大学,与勤工俭学运动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吴稚晖闹翻了,为此丢了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授一职。
因生活所迫,张申府带着已是自己新婚妻子的刘清扬和周恩来于1922年2月来到物价较低的德国柏林。
一个月后,刘清扬、张申府、周恩来、张伯简四人成立了中共旅德小组。
1922年6月18日早晨,来自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代表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郑超麟、尹宽、刘伯坚、王若飞、李维汉、李富春、袁庆云、王凌汉、任卓宣、佘立亚、肖子唪、
熊锐、萧朴生、薛世农共18人,集中到了巴黎的西郊布罗尼森林(Bois de Bonloyne)公园。他们每人租借了一把铁折椅,围坐在一起,举行了“中国少年共产党”(即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赵世炎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了名称,如是否叫“少年共产党”(蔡和森最早提出)或“少年共产团”(周恩来)。会议选举赵世炎任书记,周恩来为宣传部长,张伯简为组织部长。张伯简未到职时,由李维汉任代理组织部长。
1922年10月,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举行总投票,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5人当选。陈延年被增补为“少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后,任宣传部长,周恩来改任职工运动部部长,他们均脱产从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工作。
会后,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写信给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要求“附属于国内青年团为其旅欧之部”,并委派少年共产党组织部长李维汉为代表携信回国接洽。李维汉当时接到蔡和森希望他回国工作的信,正准备回国。
旅欧的中国先进青年,于1922年6月在巴黎建立了统一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经同年十月全体总投票表决和翌年二月的临时代表大会,将“旅欧少共”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归属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
1922年底,陈独秀到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给赵世炎写信表示,不宜叫“少年共产党”,应改称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国内青年团中央尽快联系上,解决归属问题。陈独秀还提议,旅欧少年共产党派一部分同志到莫斯科留学,并帮助他们与苏联接洽,解决签证问题。
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于1923年2月17日,在塞纳河畔巴黎西郊布洛宜森林西边--区比扬古镇(Billancourt)警察分局内一个会议厅举行了“少共”第二次代表大会,42人代表了72人参加。大会由赵世炎主持,任卓宣、薛世纶、赵光宸、穆青、作记录。
大会通过了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改选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领导成员。考虑赵世炎、陈延年等即将到莫斯科去留学,大会选举了周恩来、任卓宣、尹宽、汪泽楷、肖朴生5人为委员,刘伯坚、王凌汉、袁子贞为后补委员,并推选周恩来接替赵世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尹宽任共产主义研究会主任,接替了张申府的工作。
3月中旬,周恩来在巴黎给国内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写了一份长篇报告,详细汇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改选会议的情况。报告写到一半,收到1月29日中共中央答复李维汉带回国内的报告。原来陈独秀1923年1月下旬从莫斯科回国后,便召开了中央局会议,批准了李维汉带回来的少年共产党关于“归属”国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中央的报告。于是,赵世炎和周恩来、陈延年等酝酿第一批赴苏留学名单。
但在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时,由于张申府当时的老大哥身份,他没有出席成立大会,却经常对他们发号施令,正是这种身份的隔离,终于1923年少年共产党宣布开除张申府。
张申府被“少年共产党”开除后,于1923年冬,张申府与刘清扬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一道从德国途经苏俄回国。
回国后,刘清扬参加了邓颖超等人领导的天津妇女进步团体“女星社”,创办《妇女日报》,并担任报社总经理。1923年,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刘清扬加入国民党,作为跨党党员从事革命工作。
1924年春,刘清扬被派往广州,参加廖仲恺夫人何香凝领导的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工作,同年曾随李大钊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同年冬,刘清扬被中共中央调至上海,参与筹备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后当选为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常务委员、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妇女部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