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0月1日星期一

老有所养(7)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每天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劳作,将劳作视为健身锻炼,但不能超过人体耐受的程度,要劳逸结合。劳动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自我实现,更是为了社会的前进。劳动最有滋味,并不是一句空谈,要是每天都无所事事,岂不是很无聊?但是劳动不能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每次劳动都要以身体不困倦为度,即形劳而不倦。如果困倦了、疲劳了,就要休息休息、锻炼锻炼。

老有所养(6)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心境宁静和平安,心安而不惧,具有君子的风范,具有慎独的品性。无论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是在曲径通幽处,都能行得正、走得稳。无论是处在多么动乱的年代,还是处在和谐的日子,心中总是保持安宁。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恐惧,这样才能使心态达到真人的心境。

老有所养(5)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应该志闲而少欲。胸中装有治国安天下的锦囊妙计,却闲情逸致,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没有不良的野心和欲望。就像诸葛孔明当年,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老有所养(4)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人体的精气神内守,以及心理筑起抵抗外邪的城墙,疾病也就难以接近人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单纯是人体内的精气神在体内保卫身体,还包含了让心灵变得坚强起来。而下面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是对精神内守的补充。只要我们能够不被外在的病邪和灾难所累,精神内守不仅是疗伤良药,还是心灵鸡汤。

老有所养(3)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保持一颗平淡的心,并能守住真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讲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的心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其实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更多的则是身不由己,也难怪人们难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心境。这是一种“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达观,也是一种“和光同尘,与世无争”的态度,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接近这种境界。


老有所养(2)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即对一切有可能引发疾病或破坏健康的因素都要尽力避免,一般来说,人体的疾病,大部分是因为外在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生命规律紊乱所产生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采取避免接触疾病的感染源,对一切致病致灾的因素都要采取围追堵截和未病先防的措施。

老有所养(1)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人老了,关注养生,健康常伴。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将“不生病”的秘诀说得清清楚楚:“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