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

第3章 清末皇城根的故事


瀋陽 著

Shenya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4d1c1427ddc2a7e85d957d1275089066.jpg

清末时的天安门广场

 

1

 

莫理循抵达北京就任《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后,他借宿于龙儿家,并与龙儿的父亲黄和年作了一次长谈。

黄和年对莫理循简要地叙述了皇城根的故事。

黄和年取出一张大清京城地图,指着地图对莫理循说道:这张地图显示出皇城的方位和布局。皇城四的就是天安门、 地安门、西安门和东安门,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标识图。

 

清朝北京皇城地圖

清朝乾隆后期的京都皇城示意图,含天安门、地安门、 西安门、 东安门。

 

天安门是北京皇城的南城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时,叫承天门,清朝皇帝进入北京后,基本沿用了明代皇城的建制。为了显示新王朝新气象,就改了个名字,叫天安门

天安门由城楼和城台组成。城台高13米,下面是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面是砖砌的涂有朱红色颜料的台体。城台上有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凑“九五”之数,体现帝王威严。城楼大殿有木制菱花槅扇门36扇,殿里金砖铺地,有60根红漆巨柱,非常宏伟。

明清时期,天安门是举行“金凤颁诏”的地方。所谓“金凤颁诏”,是指国家遇到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等重要庆典时,举行一种隆重仪式。在宣诏官在城楼上宣读诏书,完毕之后,把皇帝诏书放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从上系下。这时,礼部官员托着朵云盘在城台下跪着接住,再黄纸誊写,布告天下。除了这个,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的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天安门有五个门洞,南边有一条蜿蜒而过的河道,叫外金水河,河上并列的五座桥正对着五个门洞。中间的桥最宽阔,是专门给皇帝走的,叫“御路桥”。紧邻“御路桥”两旁的桥是给亲王们走的,叫“王公桥”,再往两边,叫“品级桥”,是给三品以上的官员们走的。其实还有两座桥,一桥在太庙门前,另一桥在原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门前,四品及以下的官员,只能绕道从这里过河了。

http://pic.rmb.bdstatic.com/f02e4ab74b7ad55eaf5af37223ddd47d.jpeg

2

 

明清天安门前,是由城墙围挡起来的封闭场所,呈“T T”字一横的左右两边,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座门外各有一道“三座门”,连接着围墙,将天安门前围起来。长安左、右门是内城通往皇城的重要通道。

天安门两侧还有两座威名赫赫的古城门,背靠天安门向南看,西侧的是 “长安右门”,东侧的是“长安左门”。

黄和年对莫理循讲起了长安左门的故事。在中国有个特殊规定,死刑犯有一种判决叫“秋后问斩”。古代的地方官可以决定徒刑、流刑、杖刑,但是死刑就要由皇帝核准了。全国各地“秋后问斩”的犯人,都要集中到长安左门这里来接受审问。负责审问的是刑部、督察院等最高的司法机构,可以说这就是一审定生死了。所以,这个门也被人称为“虎门”。

黄和年对莫理循又讲起了长安右门的故事。比起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就要讨喜多了。科举考试后,从紫禁城中发布的进士榜单穿过层层内门,来到长安右门张贴。由当科“状元”带领举子们观看。之后,中进士的士子骑上高头大马,在长安街上打马夸官。这也是除皇家依仗外,唯一允许在长安街骑马的人了。当天晚些时候,北京的地方行政长官“顺天府尹”,还会设宴招待所有的新晋进士。只要成为进士,就进入了官员阶层,人生变得完全不同,可谓“鱼跃龙门”,所以,长安右门也被称为“龙门”。

 

3

 

天安門廣場的變遷,消失不見的三座古城門

大清门

 

黄和年对莫理循又简要地计述了大清门的故事。

南端是皇城的南正门,也被尊为“国门”,明朝叫“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明清时期,平民老百姓是不能随意进入皇城的,所以这里经常看不到什么人。

 

天安門廣場的變遷,消失不見的三座古城門

大清门的匾额,由满汉两种文字写就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能从明朝的“大明门”、清朝的“大清门”通过,那是正统的象征。

黄和年对莫理循说,关于这个城门,还有两则有趣的历史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嘉靖帝进大明门。

明朝时,15岁的嘉靖帝由外地藩王入京继承皇位,大臣安排他走“东华门”进紫禁城。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就是以臣子之礼进宫。

可是嘉靖帝根本就不妥协,不让他从“大明门”进紫禁城,这个皇帝就不当了!大臣们没办法,最终妥协,嘉靖帝得偿所愿,风风光光地从大明门进宫继承皇位。

第二则故事是慈禧的婆媳吵架。

清朝时,皇后大婚,是要走“大清门”的,这也是皇后仅有一次的特殊礼遇,其他嫔妃更是不会有这种待遇的。一次,慈禧太后在儿子同治皇帝亲政以后,感到自己距离权力越来越远,儿子也越来越疏离,就把怒火发泄到跟儿子更亲密的儿媳妇阿鲁特氏皇后身上,甚至命人打她的耳光。

阿鲁特氏愤怒地吼道:“我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我看谁敢打我的耳光!”一下子没人敢动了,慈禧也气得说不出话来。慈禧当初是以贵人身份进宫的,当然没资格走“大清门”了。

 

4

 

莫理循是第二次到北京。但这一次与上次完全不同,他是作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到北京赴任的。他随身揣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黄和年讲述的皇城故事,让他对大清有了新的了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