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第七十二章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周二称,所谓输入性病例到目前为止主要来自从国外回来的中国人。耿爽在每日记者会上说,在427例输入性病例中有380例都是中国人。源自国内传染的新病例有4例,其中武汉一例。此前,武汉已经连续5天没有新增病例。

中国卫健委显然已经责令各地强化了对输入性病例的防控力度。北京、深圳、上海等许多城市把入境者自我隔离两周的要求改为在指定地点隔离并接受健康检查。

深圳周二宣布将对所有入境者进行健康监测,澳门将禁止所有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人入境。

在中国之外,疫情正在加速扩大。全球累计确诊感染人数超过39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7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大流行的速度正在越来越快。病毒感染者从零增加到10万用了67天,达到第二个10万用了11天,达到第三个10万仅用了4天。

中国目前的局面相当复杂,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放宽了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复产的行动在继续推进,但另一方面,输入性感染病例持续增加,源自国内的感染也时有发生,人们普遍担心这可能会引起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的高潮。

 

2

 

3月24日路透社周二报道说,一家私人机构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10-11%“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周二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维持对人们出行的严格限制“目前害多于利”。而中国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则表示,防控措施依然松懈不得。

美国之音报道:受疫情打击,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受到的损失将会“令人跌破眼镜”,这是周二(3月24日)公布的一份经济学家调查所显示的结果。

中国褐皮书国际公司(CBB)每个季度都对3300家中国企业进行调查。调查报告说,一季度中国经济收缩10%至11%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家设在美国的经济咨询公司在报告中说,调查所使用的所有项目都在持续恶化,甚至到3月中旬大部分公司都宣称已经恢复运转,开始复工的时候。

路透社报道,民营企业的分析师大幅度降低了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低的程度是1976年中国文革结束以来都没有见过的。这场新冠病毒疫情造成中国交通中断,生产停滞,81000人感染,3200人死亡。

中国褐皮书国际公司指出,中国国内的感染病例急剧减少,但是中国经济复苏当前却取决于另外一些因素。路透社引用该公司的话说,几周前,中国出现V型复苏的观点并不离奇。但现在,疫情快速蔓延,要恢复正常就显得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报告说:“即便中国可以,可中国的经济伙伴们却不行。它们一个接着一个都关闭了生产,可能关闭几周,也许会是几个月。中国经济复苏的故事不再只是中国国内经济的韧性大小,也要看北京控制能力之外的一些因素”。

中国褐皮书国际公司警告称,全球市场看来并没有预料到中国经济第一季度会疲软到如此程度。

3/4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一季度收益下降,服务业损失最大。近半数的B对B公司都表示,一季度的销售额的降幅超过10%。B对B公司是英文Bussiness to Bussiness 的简称,指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和信息的电子交换。

报告说,“从全国看,我们的营业收入指数在本季度是负26,而盈利指数同步下跌至负22”。

 

3

 

美国商业电视频道CNBC报道说,最近两个星期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大型企业复产率接近80% 或90%。但是中小企业的复产率只有60%左右。

CNBC引用中国褐皮书董事总经理谢赫扎德·h·卡齐(Shehzad H. Qazi)的话说,“(3月)产出收缩的幅度甚至会超过2月份,员工工作周会进一步缩短,招聘人数会继续下降”。“复工并不意味着恢复中国的经济增长”。

 

报告说,北京的官方数据或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投资者可能会因此而严重高估中国经济复苏的程度,从而过高低估计中国对减缓全球经济下行冲击所发挥的作用。

大部分分析师现在认为,中国一季度将会出现经济收缩而不是增长。中国公布的今年头两个月的经济数据之后,分析师们都依据这些数字而下调了他们的预测数字。

 

4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投行高盛集团周二(3月17日)表示,鉴于中国今年头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极其脆弱”,该公司把中国一季度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增长2.5%大幅度下调为负9%。

中国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工厂生产在这两个月里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跌幅是三十年来的最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

随着疫情快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地方,高盛认为,中国之外的经济增长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度放缓,而中国的经济复苏也会因此而受到遏制。

高盛表示,中国GDP可能需要等到第三季度才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增长速度。

高盛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将是3%,而不是之前预测的5.5%。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报告说,1月和2月份,零售业同比下降20.5%,工厂产出降幅13.5%,民营企业的投资锐减26.4%,商业房地产销售下滑幅度高达约40%。

另据美联社报道,总部设在伦敦的凯投资本公司的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最新的数据说明,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收缩程度比预估的更厉害。报告称3月份的数据可能会更糟糕。

 

5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3月16日)公布多项最新经济数据,包含一、二月份的能源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变化、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值和失业率等等数据。其中,诸多经济指标普遍呈现两位数字的跌幅,代表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冲击。

即便如此,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仍乐观宣示,中国经济将于三月份有明显起色、被肺炎疫情压抑的经济活动也将于第二季有所回升、而且下半年的经济表现将更稳健。

至于面对记者提问,第一季度的GDP是否为负成长?毛盛勇在记者会上则避而不答。

中国统计局指出:“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不过,海内外经济学家对统计局的看法并不完全认同,也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部分专家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尚未触底,而这份最新经济指标的部分数据也明显有灌水的迹象。

“这数字有水份… 武汉相当于美国的芝加哥,这么长的时间全面停工,必然影响到全国其他省份的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真正的数据恐怕要恶劣得多,要不然中共也不会急着复工。”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说。

谢教授说,跟民生相关的统计数据,跌幅似乎经过修饰、不甚合理,尤其是物价指数和失业率。

 

6

 

另一个跟民生相关的指标则是中国房地产的销售额和房价。

根据中国统计局2月份的数据,在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中, 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1月微涨0.1%,但武汉、石家庄和太原等12个城市受疫情影响没有成交值,价格也没有变动。二手住宅销售价也持平,但武汉、石家庄和呼和浩特等12个城市无成交。

至于同期、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环比微涨0.1%,但有扬州、蚌埠和平顶山等7个城市无成交。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环比成长率也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1%,但包头、锦州和扬州等12个城市无任何成交额。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房市全面受到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影响颇大,房价近期没有支撑。

疫情期间有两大潜在利多:一是租屋户因无法返回租处隔离、必须自费到酒店或指定地点隔离,不公平的待遇可能让其萌生自己买房的动机,其二,核心家庭成员在居家隔离期间,长时间窝在家中,可能感受到居家空间过小,而萌生换大房的意愿。

在此前提下,该业内人士估计,房市可能于下半年会明显回暖,而且一、二线城市可能有5%的房价涨幅空间,带动三、四线城市的成长,不过他说,因官方严禁炒房,房价的涨幅空间也不会太大。

 

7

 

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还包括了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3.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4%;私营企业下降20.2%。以产业别来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5%,制造业下降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1%。

统计局援引全国采购经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代表产能有序恢复中。

针对国有企业增加值跌幅小于私营企业的现象,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表示,这代表国有企业靠垄断、资源和政策倾斜等优势,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前提下,受到疫情的冲击反而远低于对市场敏感的私营企业。不过,他也说,一旦形势好转,中国国营企业将因效率偏低,反弹的力道将不如私营企业亮眼。

在服务业生产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3.0%。其中,金融业增长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其余行业跌幅不等。

至于在消费和投资方面,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人民币5兆213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5%。而排除农户,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3兆332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5%。

两位教授对进出口的数据较少质疑,因为,此一数据可比对国外数据,灌水的空间不多。不过,展望未来,北京大学教授认为,因疫情衍生的交通运输和生产变数,可能导致国外客户对中国制造商砍单,这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出口表现。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达人民币2兆406亿元,下降15.9%;进口达人民币2兆832亿元,下降2.4%。进出口相抵,贸易逆差达人民币426亿元。

1 条评论:

  1. 沈阳先生新著《送瘟神Destroy God of Plague》节选
    作家沈阳先生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曾在新华社、新闻出版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工作过,从事新闻事业达40多年,除办报办刊,还参与过报刊审读、新闻立法、新闻诉讼等,对新闻报道持客观公正立场。新冠状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国媒体和网络报道层出不穷,消息和评论,真假难辩。沈阳先生撰写的阅读笔记《冠状肺炎疫情纪事Chronic Pneumonia Epidemic》,全方位、多视角地收集整理了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不作个人评论,只求客观实录,珍藏历史报道,留作后人参考。这是一部详尽的新冠状肺炎疫情媒体报道大事记。不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Excerpt from Shenyang's new book "Destroy God of Plague"
    The writer Mr. Shen Yang graduated from the China Journalism College. He has worked in the Xinhua News Agency, the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the Shanghai Press and Publication Bureau, and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s Pudong Development Office. He has been engaged in journalism for more than 40 years. Interviews, news legislation, news litigation, etc., hold an objective and fair position on news reports. The spread of the new coronary pneumonia epidemic spreads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are endless reports from the media and the Internet in various countries. The news and comments are hard to dispute. The reading note "Chronic Pneumonia Epidemic" written by Mr. Shen Yang collects and organizes media repor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angle view, without making personal comments, only seeking objective records, collecting historical reports, and keeping them for future reference. This is an exhaustive media story of the new coronary pneumonia epidemic.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author's personal opinion.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