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之音2020年5月2日时事大家谈:为什么新冠患者死于中风概率高?
纽约市西奈山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发现,新冠患者死于中风的概率很高,其中很多是30到50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个惊人的发现意味着什么?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攻击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新冠病人脑血栓有什么特点?新冠病人脑中风后有哪些治疗手段?治疗新冠肺炎的新方向以及应该立即就医的红色警讯又有哪些?美国之音请台湾大学医学院心脏内科临床教授苏大成解答了相关疑问。
时事大家谈又认为:新冠病毒变异不大,疫苗研制有希望。报道称,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已经发生变异,改变了致病方式。那么病毒变异给研发疫苗带来了哪些困难?疫苗是否赶得上“七十二变”的病毒?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一样和人类长期共存呢?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生物制剂厂执行长刘士任博士作了相关解答。
VOA英语视频:新冠疫苗有望更早成功,专家说今后世界会不同。针对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体试验已经开始,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疫苗上市时间可能要比预计的早很多。全球健康专家在美国之音虚拟会堂发表演讲,讨论疫苗的临床试验以及对社会的长期影响。
2
时事大家谈:瑞德西韦试验结果出炉,美中结论大相径庭。
美中两国几乎同期公布对抗击新冠肺炎药物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结果,但结论截然相反。
中国医学人员的结论是,瑞德西韦(Remdesivir)对重症患者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效果。
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紧接着发布的临床研究初步数据称,用药患者比安慰剂患者康复时间快31%。
为什么美中两国对同一款药物的临床试验结论会大相径庭?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武汉病毒研究所曾抢注瑞德西韦在中国的使用专利,但现在中国的试验却称该药效果不显著,其背后有哪些因素?
《时事大家谈》主持人林枫邀请传染病学博士、前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员林晓旭作分析解读。
但是对瑞德西韦的试验结果,美中两国大相径庭的结论,也引起了各国医学界和新闻界的关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